南京消费研究小组|凌岚:母语是随身携带的祖国
_本文原题:凌岚:母语是随身携带的祖国
本文插图
像所有新移民一样 , 上世纪90年代初到异国时 , 凌岚也曾经历过彷徨、挣扎——“一文不名 , 自成一国” , “一种消极的自由状态 , 你的存在无人关心 , 无人知道 , 周围世界跟你没有关联 。 ”
陌生的环境、孤立的状态 , 催生着海外华人的书写欲望 。 当从颠沛和艰辛中逐渐安顿下来 , 选择用母语抒写乡愁简直是本能 。 于是 , 有了这部以20年移民生活为基底的中短篇小说集《离岸流》 。
凌岚出生在南京 , 中学就读于金陵中学 , 高考考了南京市文科类第一名 , 被北京大学中学系录取 , 1991年本科毕业 , 当年年末抵达美国中部的印第安纳州 , 就读于印第安纳大学东亚系 , 两年后读完硕士课程 , 又去往纽约继续读书 , 读的是当时学费最低的纽约城市大学商学院 。 纽约城市大学那时的学费只要5700美元一年 , 而且还有奖学金 。 1997年拿到商学位后 ,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对冲基金里做CFO 助理 , 后来跳槽做过公司财务、中后台市场分析等等 , 过了十多年平淡无奇的白领生活 , 生儿育女 , 日复一日 。 目前 , 她住在康涅狄格州靠近纽约的郊区 , 这里属于纽约大都市地区 , 居民很多在纽约上班 , 从事金融业和媒体演艺业 , 有律师、基金经理 , 也有电视片制片人、演员 , 而她现在“坐家” , 全职写作 。
2010年 , 因为家人回国工作 , 凌岚曾举家搬到北京 , 她不上班 , 有大块的自由时间 , 也是从这时起 , 她重新拾起中文写作 。 她给财经网写过财经博客 , 也做过电视剧写手 。 那是一个侦探剧 , 一个大学同学做剧本统筹 , 他把一季的剧分包给不同的写手 , 每人承包两到三集的故事 。 初稿出来后 , 同学请了解放军艺术学院的编剧高手给她们改剧本 。 “现在回想起来 , 那是我受到的最好的文创训练——故事发展逻辑、情节、节奏、剧情转折的频繁程度 , 都开始有了明确的意识 。 ”凌岚说 。
本文插图
这段编剧生涯随着凌岚离开北京迁居香港而告一段落 。 在香港 , 她偶遇北岛 。 那时北岛正在主持“香港国际诗歌之夜” , 凌岚帮诗歌节译诗 , 于是又译了两本诗集 。 这两本诗集在香港和内地都有出版 。
编剧和翻译这两件事 , 是凌岚中文写作的开端 。 在香港住了两年以后 , 她和家人再次回到美国 。 2013年有了微信 , 文青们纷纷开始写公号 。 凌岚认为 , 微信公号的诞生是推动海外华人写作的最关键的一个技术因素 。 与她同时期的海外作者 , 李一楠、二湘、陆蔚青、陈谦、张慧雯、施玮等等 , 都是因为公号写作而互相认识、互相阅读 。 国内的文学期刊在北美组稿 , 也是通过微信联系 。 出版社、杂志社的微信推送 , 让他们这些四散在地球上的人 , 能在第一时间读到自己和别人发表的作品 。 微信公号推动了中文的地球村 。
像所有的“移民一代”那样 , 在融入异国的过程中 , 凌岚也经历过最初的彷徨和挣扎 , 无钱、无绿卡、英文不通、对异国一无所知、孤独、没有人说话……“每一种难都可以随着时间捱过去 。 但除了最后一种——孤独 , 始终如影随形 。 ”她说 。
“一文不名 , 自成一国” , 凌岚引用德里克·沃尔克特的诗句概括普通人在被连根拔起移植到新世界后的状态——“这是一种‘消极的自由状态’ , 你的存在无人关心 , 无人知道 , 周围世界跟你没有关联 。 ”
陌生的环境、孤立的状态催生了凌岚的表达欲望 。 2015年开始 , 她给腾讯大家写专栏 , 议题与现实紧密相连 , 围绕美国大选、教育、女性、移民等热点新闻写一系列文章 , 后来结集出版 。 近几年“终于”写小说 , 犹如井喷 。分页标题
《离岸流》收录的小说 , 均为凌岚近两年在国内文学期刊上发表的作品 , 基于过去20多年来中国大陆留学生在美国的移民生活创作 , 题材包括异乡漂泊、中年危机、移民二代对父母辈的认同与反叛等 。 在这里 , 小说被打上了故土与异乡的双重底色 , 细节兼有生活化的真实和戏剧化的张力 , 凌岚反复打磨 , 使日渐模糊的记忆重新鲜明 。 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哈金评价:“这些故事写得粹美亮丽 , 表现了人生的迁异、失落、孤独和忧悯 。 它们构成了华文文学中一块绚烂的景地 。 ”
本文插图
《离岸流》
凌岚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
同名小说《离岸流》里的洛杉矶华人小夫妻 , 路遇劫匪、胎儿流产 , 岁月静好的生活被打破 , 他们将胎儿骨灰撒到一片布满离岸流的海湾 。 由此 , “离岸流”作为小说的中心喻象 , 被用作了整部小说集的书名 。
“离岸流是加州的洛杉矶地区以及澳大利亚海岸边常见的现象 , 简单说 , 指海潮向远离海岸的方向流动 。 有离岸流的海滩 , 是不能游泳戏水的 , 人会溺亡 。 在这些地方的公共海滩入口都有醒目的标牌 , 提醒游客 。 在我生活过的几个城市 , 南京、北京 , 都是内陆城市 , 生活中常见的水体都是湖泊江河———玄武湖、紫霞湖、未名湖、后海 , 浩大者是淮河、长江 。 到了美国才见到海 。 海意味着跨出国门 , 远离母国的安全温暖的岸 , 走向一个充满危险的未知世界 。 离岸流象征移民生活中所有的不可知、不确定性 。 ”凌岚说 。
《老卵》的主角是一个诗人 , 八十年代新新诗的代表人物 。 初到美国时 , 老卵跟美国有过一段蜜月期——成为文学界的宠儿 , 娶了做律师的白人妻子 , 一时如日中天 , 但没过几年 , 就被妻子扫地出门、落魄街头 , 在“自由又不自由”的美国 , 诗人的骄傲荡然无存 。 凌岚说 , “写这个小说 , 其实是在怀念八十年代文学的黄金时代 。 老卵是几个诗人的集合体 , 就像所有的虚构一样 , 他的死是象征意义上的 , 代表诗歌时代的终结 。 ”
老卵站在风雪中的高声叫骂 , 切实传达了新移民的沮丧感——难吃粗糙的咖啡 , 甜腻的中餐馆外卖 , 莫名其妙的移民条款 , 反正哪儿哪儿都不对 。
《司徒的鬼魂》写了华裔女性林里和印第安土著酋长之间的爱情 , 这是一个纯虚构的故事 。 “印第安原住民的遗址 , 在美国东岸并不常见 , 但还是存在的 。 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 , 关于他们的记忆都已经走进苍茫天地、历史兴亡中 , 这种新与旧 , 新来者与原住民的对比是美国独有的 。 《司徒的鬼魂》就是想表达这种族群对比 。 所谓鬼魂 , 指原住民在土地上留下的记忆的辐射 。 ”凌岚说 。
除了离乡、离异这类移民文学中常见的主题 , 凌岚作品中也有相当部分书写亲情 , 父女的 , 母女的 , 疏离的 , 怀念的 , 牵挂和悔恨的 。 凌岚说 , “没有单纯的爱情 , 只有牵挂的人生” , 虽然她并没有预设读者 , 但一旦使用母语 , 即开启了写作者与族群记忆的联系 , 写作者便有了记录社区生活和族群历史的使命 。
移民文学是全球飘散的蒲公英文学 , 某种意义上 , 母语也是祖国 , 是随身携带的精神层面的祖国 , 对远离故土的华人来说 , 写作未必是一种生存需要 , 而是情感需要 , 从颠沛和艰辛中逐渐安顿下来 , 选择用母语抒写乡愁简直是本能 。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白先勇、於梨华、陈若曦、陈映真笔下的台湾留学生文学 , 到1980年代风靡一时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北京人在纽约》;从新世纪头十年一批成熟的新移民文学的诞生 , 比如哈金的《等待》《自由生活》等等 , 再到眼下涌现的新一代移民文学 , 海外华人的书写 , 为当代中文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多样性 , 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凌岚说 , 现在海外华人写作者非常多 , 加上原本在国内已经成名的作家移民海外 , 构成更加有实力的话语写作群体 。
凌岚和哈金是通过《侨报》副刊认识的 , 他们都为这个副刊写稿 。 副刊集合了海外一大批中文作者 , 相当于一个文学社区 。 “哈金在英美小说界地位非常高 , 每一次新书出版 , 书评都发在《纽约时报书评》《纽约客》《卫报》这种一线评论版 。 长篇小说《等待》的开头:‘每年夏天 , 孔林都回到鹅庄同妻子淑玉离婚 。 ’是教科书级别的十大经典开头 , 跟《百年孤独》的开头:‘多年以后 , 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前 , 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遥远的下午 。 ’是一个级别的 。 ”在谈到世界范围内的移民文学时 , 凌岚认为 , 移民文学现在已经构成世界文学的主流 , 英美当代文坛大部分出名的作品都是移民二代用英文写的 , 比如扎迪·史密斯的《白牙齿》、胡诺特·迪亚斯的《奥斯卡·瓦奥短暂奇妙的一生》等等 。
“英美文学界的当红作家 , 三十多岁这个年龄段 , 移民二代和有色人种占了显著的比例 。 他们的作品也是以移民生活为主题 。 这就是文坛主流 。 再举个例子 , 詹姆斯·伍德 , 当今最活跃的文学批评家 , 他每一个月的书评是一个很好的样本 , 他选择的小说基本都是非白、活着的、当代年轻作者 。 ”
对 话
“离开”是 “书写”的开始
读品周刊:说说你和南京的关系 。
凌岚:每年都回南京 。 家里的大部分亲人都住在南京 , 南京代表母国、母乡 , 好像人生惊痛的初恋 。 美国是婚姻 , 静水流深过日子 。
读品周刊:“离开”是“书写”的开始 , 生活在母国反而是无知无觉的混沌状态 。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
凌岚:“离开”是陌生化的过程 , 也是纷杂的记忆被思考提炼的过程 。 母国的繁荣昌盛的文化 , 是中文写作者身后巨大的支持 。 当代写作者积极的文化活动 , 是中文的新生活力所在 。 小我和世界 , 个人与族群 , 是一个互通互动的永恒的圆形 。
读品周刊:用母语写作的你 , 为谁写作?因何写作?
凌岚:互 联网发达以后 , 地理距离不像以前有决定性 。 我这样的海外华语作家 , 基本就是为全球巨大的中文读者群在写作 。 读者和编辑反馈 , 发表后的排版 , 包括纸书样式等等作家的话语特权都具有即时性 , 连样书越洋寄送都没有那么麻烦 。 这种地球村的形成 , 对海外中文作者是巨大的激励 , 你开始有读者了 , 你就不是孤军作战在异域 。
读品周刊:海外华语文学经历了这些年的发展 , 你们这一代移民作家在写作的关注点上、题材上有没有什么变化?
凌岚:在美国生活的近600万华人包括几个迥然不同的群体 , 早期代表为19世纪铁路华工的后代 , 主要来自广东台山、开平一带;1949年前后来过一小批;接下来是1960年代美国移民政策调整后至今来自港台、东南亚的人士;然后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靠奖学金支撑的留学生 , 同期大量涌入的还有福建移民;目前则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后孕育出的自费新一代 。 除福建移民外 , 从前的每一个群体都拥有自己成名的英文作家 , 比如汤婷婷、谭恩美、黄哲伦、哈金、李翊云 。 这些已经成名的以英文写作的作家 , 他们在题材上基本是前互联网时代 , 也就是地球村还没有形成的 , 地理距离如鸿沟的时代 。 中文作家也是如此 。 美国和中国社会当下的社会议题 , 比如移民与国界、价值观的左右之争、战争与难民问题、生命政治等等 , 对于当代的作者 , 无论Ta是中文还是英文书写 , 都会有价值观的冲击 , 这种冲击会影响到小说的视角和整体构架 。 严歌苓最近发的长篇《小站》 , 是想从生命政治的普世性角度 , 写她熟悉的兵团文学和伤痕文学 , 这就是变化 。 这种变化在新一代作家身上会非常明显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凌岚生于江苏南京 , 1991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 现侨居美国 。 获2016年腾讯·大家“年度作家”奖;为《花城》“域外视角”专栏所写的文化评论获得台湾2019年“华文著述奖”专栏类首奖 , 提名第七届“花城文学奖” 。 小说处女作《离岸流》被选入2018年度“城市文学”排行榜 , 入围2018年收获文学排行榜短篇小说榜 。
【南京消费研究小组|凌岚:母语是随身携带的祖国】编辑:张垚仟
- 11-20万|10万价位中的真掀背,明锐用料十足,俘获消费者芳心
- 中国旅游新闻网|木鸟民宿发布《2020暑期民宿消费趋势报告》:用户最爱看海 跨省游增长明显
- 名爵|战力全开 代代领潮!第三代名爵6于南京上市 超燃惊喜价8.78-13.38万元
- 搜狐城市-南京|蓝鲸音乐节火力全开,孟美岐、小鬼喊你来南京玛雅海滩啦!
- |“铜佳品质生活”维护消费者冰箱消费知情权
- 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里乐享暑假
- 广州|抢到“广州文旅惠民消费券”了吗?这样玩还有“折上折”!
- 生活小动态|人均消费1千元,郑凯火锅店抄袭?在餐饮业司空见惯!
- 南京|品读 | 从余光中到菲利普·罗帕特——“南京评论”丛书的前世今生
- 颐和路街区|带你玩转南京十大网红打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