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草》还是《铡草》?

《运草》和《铡草》是延安鲁艺时期版画家古元40年代的作品 。 当年曾送到重庆参展 , 并且由于其中的运草(一说为铡草)引起过轰动 。到底是运草还是铡草 , 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 。 下附90年代对当事人拜访的文章按说可作权威性结论 ,。 然而作为版画爱好者 , 我有不同的看法 , 并坚持认为运草才是那幅最优秀的触动人心的作品 。 我感觉有这几点依据:首先就艺术造诣 , 技术水准 , 受喜爱程度几个方面而言 , 前者远远高于后者 。在社会意义上看 , 后者流露出来的那种亭子间气息 , 完全不符合当年延安的价值取向和选材标准 。从创作角度说 , 后者有着很青涩的西方格调 , 笔法色调是珂勒惠支的 , 人物造型是福勒的 , 场景尽管在地理上是中国的但意境里却失去了黄土大地的承托 。 人物情感尤其前方两人 , 伴有殖民地劳工的影子 。 只有远处驴子温顺的眼光是亮点 , 但抱驴小孩的人物刻画极不成功 。 我愿意认为这其实是作者的实验性作品 。以徐悲鸿的眼光来看 , 尽管徐主张西画的写实笔法 , 但强调洋为中用 , 所谓西学为体 , 骨子里要的仍是中国的 。 像后者这样的西式嫁接性作品 , 是入不了徐大师法眼的 , 徐不会认可 。 相反 , 前者正好对他的胃口!关于权威当事人王先生的证词 。 由于上述原因 , 实在无法考虑王先生的意见 。 但王在50年代有一个充满诗意的作品名叫暮归 , 令人极为喜爱 。 暮归和运草完全不同 , 但在景象上有相似性 , 两者具有一定的注意力竞争性 。最后看看作者古元先生自己的态度 。 他回避了 , 只是说一切以经办人王先生最为清楚 。 从这里 , 我想 , 他其实是知道答案的 。 但他不说 , 一如他在他那副运草里边那样 , 作了伟大而深远的留白 。向古元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