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话题群:毕业】【讲座|孟繁华:新世纪的小说创作 】【日签】


_本文原题:【话题群:毕业】【讲座|孟繁华:新世纪的小说创作 】【日签】
一周限时话题:
毕业季
学生时代即将结束
你还有什么想做的事没做
有哪些想说的话没说
文末扫码入群参与【毕业声】
分享你的毕业季生活
毕业的仪式感
让更多人一起见证 —— 你们的毕业季

文学|【话题群:毕业】【讲座|孟繁华:新世纪的小说创作 】【日签】
本文插图
孟繁华:
守正创新与新世纪的小说创作
——当下中国文学状况的一个方面
/大鹅听讲座/
记录:王大鹅
编排:王大喵
文艺学

文学|【话题群:毕业】【讲座|孟繁华:新世纪的小说创作 】【日签】
本文插图
讲座信息: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
一、
新世纪文学

  • 新世纪小说这一概念存在的合理性——临时性概念 , 可以通过讨论 , 不断地使用、理解、丰富、界定 , 时间久了这一概念通过约定俗成 , 可以写在文学史里 。
  • 新世纪文学时间界定:从90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
  • 对80年代的怀念:建构了一个只可想象不可经验的文学图景 , 塑造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气氛和情怀
  • 80年代也有“欺骗”:蒋韵《行走在路上》陈香 莽河
  • 过去的文学是经过经典化、历史化了的 , 当代文学不具备经典化历史化建构的条件 , 于是当下对当代文学采取批评否定的立场 , 这是不公允的 。
  • 80年代各种“中国走向世界”的口号和论争纷涌而至 , 其标准就是诺贝尔奖的获得、国际大奖的获得 , 故中国文学经典化历史化的一个重要助推因素是 , 国际语境 。
  • 莫言获奖的背后隐含了一支强大的“国际团队” , 他们先于莫言获奖就关注到了中国文学 , 为其获奖提前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国际语境 。
二、
守正与创新
1.守正:坚守优秀文学传统——现实主义传统
恩格斯的现实主义理论:
(1)强调塑造典型
中国当代文学现实主义典型:
《创业史》——时代选择了梁生宝
《白鹿原》
李泽厚《二十世纪文学一瞥》
(2)对时代核心知识的提供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比从历史家、统计学家、经济学家等等那里学到得多
反思:随着各种国际奖的获得 , 中国文学被世界认同 , 但是否意味着已走到世界前沿?
2.创新:文学不是一成不变的 , 而是需要丰富的
  • “一体化”:现实主义不断被规训 , “两结合”方法指导下的现实主义变得越来越教条
  • 改革开放以来 , 接受西方方法洗礼 , 为文学吹来一股新风 , 但是其只是形式革命 , 内质却并无改变 , 所以还是要回归到现实主义传统上来 《红桃J》当德国作家进行文学实验后 , 德国读者远离了德国文学
  • 乡土文学和农村题材是最成熟的文学题材 , 新世纪以来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向得到确证 , 乡土文学新面貌出现 , 代表作《芙蓉镇》 , 表达的主要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乡土中国社会面貌、人民生活状态 。
  • 三种态度: 第一种:悲观《秦腔》——对乡村文明消失的一曲挽歌、非虚构写作《梁庄》;第二种:乐观《湖光山色》;第三种:静观
  • 新世纪成就最高的文学题材:中篇小说(一直在坚持自己的文学性) 底层写作:曹征路《那儿》——隐喻工人阶级的命运、《云端》
提问
  1. 怎么看石一枫创作的叙事技巧和艺术特色
之前论文《直面当下中国的精神难题》→《当下中国文学的新方向》 , 他作品的最大特色就是敢于直面当下中国的精神难题 , 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文学形象要经得起意识形态通行证考察 , 该作家对当下人民性 , 文学性有着敏感意识 , 与过去文学传统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 有自己的价值观 , 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作家 。分页标题
2. 谈谈对于现在描绘底层的文学的看法如何看待?近年来 班宇、双雪涛、郑执的文学创作?他们对故乡沈阳铁西区的描写 , 也集中在下岗潮的东北衰落时期 , 请问孟老师如何看待这样的创作?
底层写作有其价值 , 但是人们对其体验不多 , 经常会伴有“主题先行、主题大于形象”等“望乡”型写作的弊端 。 对其发展前途和本身价值的乐观 , 但对当下现状不满 。
3. 怎么看当代乡土小说的创作?比如贾平凹近年的创作?对于迟子建小说叙述的乡土记忆与文化认同应该如何界定?新世纪乡土小说 , 有哪些区别于之前乡土小说的显著特点?
贾平凹对秦岭这一地域的文学创作有着独特见解 , 迟子建是东北地区核心作家 , 她每年回到家乡 , 对北极村的风土人情做了细致描绘 , 东北作家群的萧红将地域性和文学性结合 , 写出了东北的冷漠和荒寒 , 迟子建的作品主要突出的是暖意 , 这是另一角度书写的人情世故 。 80年代乡土文学书写在黎明与黑暗交替之际 , 主题多为控诉 , 新世纪后书写背景与对象不同 , 改革开放为现实提供的变化成为描绘对象 。
4.请问孟老师如何看待《人世间》对当代文学的价值 , 尽管它获得茅盾文学奖 , 可是对于当代的影响并未掀起轰动的原因有哪些?
获奖是评价作品价值的标准之一 , 但是不是唯一标准 。 《人世间》有极大的叙事耐心 , 写日常生活的人际关系 , 都是好人文化 。
5.如何看待严歌苓?
很多作品有自叙传的性质 , 《小姨多鹤》题材独特新颖 , 反战题材价值很大 。 严肃文学与大众文学发展趋势是后者逐渐向前者靠拢 , 而前者依旧严肃保持独立姿态 。
6.对家族题材作品如何看待?
逐渐衰落 , 家族是微缩的空间 , 这种生活越来越稀薄 , 失去现实标准 , 有很大影响的家族题材逐渐稀少 。
7. 为什么城市文学在当下文学发展中还没有取得成就?
对城市的警惕从建国以来就有苗头 , 如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 , 批判的都是城市的资产阶级思想 , 建国后有一个反现代的现代性 , 有乡土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的倡导 。 新世纪后 , 城市文学逐渐发展起来 , 成为主流 , 城市文学没有著名作品与城市文化还未构建起来有直接联系 。 在西方 , 城市文化本身就是贵族文化 , 无贵族文化就无城市文化 , 如沙龙文学、破晓 。 之歌 , 在中国则无以上现象 , 如老舍作品 。 城市文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面貌和内涵 , 当今城市文学再无张爱玲、老舍那样的作品 。
8. 之前阅读了您几篇关于阿来小说的评论 , 您刚也提到的这种有关于情感深度的表达在作品中的重要性 , 想问这种“亲生命性”的观念 , 用博物学的角度来看可以怎么诠释呢?
评论《云中记》时提出的这一概念 , “亲生命性”包括人的生命、植物生命、动物生命等 , 阿来对植物的熟悉是相当全面和准确的 , 文学本身就是书写生命情感的领域 , 文学处理的是心灵事物的领域 , 这之外的领域都是国务院处理的范畴 , 情感深度是一个内宇宙 , 其深度的深浅是检验作家成色的试金石 。
9. 我是一个博士生 , 常常感觉自己找不到问题 , 读书的时候有了体会又常常怀疑是否有意义 。 请问老师 , 怎样提升问题意识 , 怎样明确研究具体问题时候的意义和底气?
当代文学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领域 , 处处有问题 , 事事有问题 , 此前可以和之前形成一种对话关系 , 形成新的问题、方法 , 如莫言获奖喜忧参半 , 其获奖暴露出的中国作家的硬伤 , 只要进入文本细读 , 就会发现其问题应接不暇 。 多读书 , 多看当代前沿杂志 , 视野要宽 , 关注西方汉学家不失为几种好方法、好途径 。
【文学|【话题群:毕业】【讲座|孟繁华:新世纪的小说创作 】【日签】】扫码入群分享你的毕业季
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