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游的故事|北京东四胡同,独具京味的建筑博物馆,门楼还有这功能?


北京 , 作为五朝古都 , 历史给这座城市沉淀的人文底蕴 , 却不曾改变 。 它的根基就深藏在红墙青瓦里 , 老街胡同中 。
【懒游的故事|北京东四胡同,独具京味的建筑博物馆,门楼还有这功能?】

懒游的故事|北京东四胡同,独具京味的建筑博物馆,门楼还有这功能?
本文插图
位于东城区中部的东四历史文化街区 , 是北京城极具代表性的地理坐标 。 东起朝阳门北小街 , 西至东四北大街 , 北为平安大街 , 南面与朝阳门内大街相连 。 这片总面积48.8公顷的老街区 , 如今依然保留着元大都时期的结构格局 。 走进这里 , 仿佛有一种穿越历史 , 回到过去的感觉 。

懒游的故事|北京东四胡同,独具京味的建筑博物馆,门楼还有这功能?
本文插图
一条街的形 , 藏着一座城的神 。 明朝时期 ,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 , 位于京城要冲之地的东四街区 , 商业越发繁荣 , 来自全国各地的商贾云集于此 , 经销着南北杂货 , 东西特产 , 而这一时期 , 入住东四的皇亲贵族也越来越多 , 房屋建筑越发讲究起来 。

懒游的故事|北京东四胡同,独具京味的建筑博物馆,门楼还有这功能?
本文插图
到了清朝 , 东四成为满族正白旗的聚居地 。 住在这里的不乏乾隆朝名将福康安、光绪朝大学士崇礼等达官显贵 。 曾几何时 , 那些繁复精美的垂花门 , 雕艺卓越的照壁 , 精镂细刻的戗檐 , 每天都目送着他们往来穿行的身影 。 时隔数百年 , 光阴虽然斑驳了这些房屋 , 但东四胡同却留存下来 , 成为独具京味儿的“建筑博物馆” 。 曾经为明清户部铸造钱币的宝泉局东作厂、民国年间贩卖洋货的恒昌瑞记等商铺 , 也成为历史文物遗迹遍布其间 。

懒游的故事|北京东四胡同,独具京味的建筑博物馆,门楼还有这功能?
本文插图
穿行在东四街区 , 可以看到不同年代感的小街、胡同、门楼、装饰 , 还有各式各样的四合院 。 从元代建元大都算起 , 东四街区至今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 朝代的更迭 , 时代的变换 , 在这里镌刻下深深的印记 , 也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

懒游的故事|北京东四胡同,独具京味的建筑博物馆,门楼还有这功能?
本文插图
在东四 , 自古就有“千斤门楼四两屋”的说法 , 官员家的大门常用金柱门和广亮门 , 根据明清时期的规定 , 这种大门都要退回院内四分之一间至半间左右 , 朝外留出的部分 , 形如一间三面墙的房间 , 也因此被称为“门楼” 。

懒游的故事|北京东四胡同,独具京味的建筑博物馆,门楼还有这功能?
本文插图
在封建社会 , 东四的门楼是严格按照身份 , 官职高低来修建的 。 但就在这看似等级森严的规矩中 , 也隐藏着浓浓的人情味儿 。 到了夜间 , 官员家的大门可以成为流浪者暂时的庇护所 。 若有人在门楼处短暂停留 , 院子的主人就有责任保护他们的安全 , 若是出现意外伤病甚至死亡 , 主人还必须承担救助不力的责任 。

懒游的故事|北京东四胡同,独具京味的建筑博物馆,门楼还有这功能?
本文插图
建筑与生活密不可分 , 规矩和礼仪就在其中 。 街巷两侧的一座座古朴沧桑的门楼 , 一间间旧式的店铺 , 就如同一部凝固的历史 , 承载着老街人的生活 , 彰显着京城的文化底蕴 , 于无声处传递着做人做事的道理 。
本文为***作者原创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