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爱与妄,之言:“内心是一切的答案。”
_本文原题:爱与妄 , 之言:“内心是一切的答案 。 ”
【灵魂|爱与妄,之言:“内心是一切的答案。”】
本文插图
“以灵魂的形态去接近自然 , 感知世间万物的力量 。 ”
作者丨谢丹儒
图丨王白石真
1.
当我们喋喋不休之时 , 我们便放弃了交流的机会 , 同时也放弃了让自己的灵魂拥抱世界的机会 。 尽管 , 有时我们那么渴望能够被理解 , 也渴望着理解某些人 。 然而言语 , 我们总是过度的依赖言语 , 以求从中获得某种确定性、稳定性 , 好像真的言语中寓含着真理、真相 。 可事实呢?言语蒙蔽了我们的视听 , 混淆了我们的思维 , 与此同时 , 也让灵魂变得沉重 , 身体不再自在、轻盈 。 当然 , 言语也自有其动人之处 , 其美感、智慧、艺术般的结构 , 以及充斥着灵魂的流动 , 但要理解它需要时间 。 同时 , 我也觉得就算不理解它也没什么的 , 不必苦恼 , 就像不爱阅读的人同样不必苦恼 。 因为除却言语之外 , 我们完全可以用灵魂去与世界拥抱 , 反而 , 言语容易造成某种束缚 。
并不是任何时候 , 言语都意味着沟通的艺术 , 说到底使用言语的人未必都知道自己所引用的言语具体的含义 。 就像此刻 , 尽管我说着 , 然而我也觉得多余 , 因为如果仅仅只是聆听 , 或是诉说 , 那最多不过是灵魂的思索 , 加上对文字的感受 , 以及想象力 , 何况 , 这些也并非是无条件的 。 反而人们往往容易忽略自己眼前的世界、自己的内心世界 。 这种被束缚的人、被局限的读者、以及缺乏想象力和思考的感受 , 相较于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人 , 一点都不可爱 , 反而多出了几许惆谬 。
我自是不愿意提及 , 或是说教 , 更不愿意因为自己的言论而造成某些人的困扰 。 所以 , 很多时候 , 我写着 , 绝非是等着有人来看 , 或是等着被发现、关注、欣赏、认可 。 即使没有这些 , 我也依旧会写 , 因为这是我与自己、灵魂的交流 , 直面自己的孤独 , 以及尝试着记录下当下的感受 , 我写着既是治愈 , 而非表达 。 我没有任何想要表达的冲动 , 为别人 , 不一定能够抵达别人的内心 , 更重要的是我对别人是缺乏了解的 , 对自己 , 我亦同样不需要表达 , 我感受着就是一切答案 , 我想象、思考、总结、发现和探索 , 内心是一切的答案 。
2.
在很久以前 , 我初识文字之初 , 我便明白 , “文字中充斥着无字的真空” 。 兴许有人会说 , 那是因为我识字不多 , 对文字的理解不够深刻 , 以及不具备诗人的智慧、艺术家的潇洒、隐者的洒脱 , 这我是承认的 。 同时 , 我也明白 , 这是某种偏见 , 是极端的、极其狭义的、功利心的追求 。 尽管我是那样的渴望能够精准的描述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 可事实上 , 文字便有文字的局限 , 语言同样如此 。 所以 , 文字也好 , 语言也罢 , 若是过度的追逐其精准而忽略了灵魂本身 , 终究有点本末倒置的意味 。 毕竟 , 我既非是创造文字之人 , 同样我也无须以它度日 , 事实上 , 剥离了文字也未必见得就活得更差 , 反而多出了时间可以投入到别处 。 何况 , 若只是识字 , 它有何意义呢?就像语言 , 即使听得见、听得懂 , 可是碍于某些原因不愿意听 , 或听不进去 , 它还有什么动人之处呢?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 我精力有限 , 同样生命本身也极其有限 , 我既不愿意沦为“谋虚逐妄”之人 , 也不愿意过多的关注于他人 。 尽管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 又如何?尽管知晓他人的弱点、优点 , 又如何?从他人的地图上寻找自己的方向 , 这本身就是错误的 。 “自己”尚且自顾不暇 , 谈论他人又懂得几分真假?说为别人好 , 可怎知别人就需要这种好;若只是为了自身好 , 又何须从它处寻觅 。分页标题
说到底 , 那些眼睛里装着别人的人儿 , 以及眼睛里只装着自己的人儿 , 多半都算不得是什么完整的人儿 。 最起码 , 他不会是一个健全的人 , 我所鄙弃的自然也是这样的人 , 害怕的也是这样的人 。 这样狭义的人 , 他们是无趣的 , 生命是无趣的 , 尽管他们可能掌握着他人的密码 , 掌握着自身的秘密 , 然而除此之外呢?还剩下些什么呢?所以 , 那些追问“生命的意义”之人 , 是否过度的沉静于自身 , 又是否太过于盲目迷信对比?世界何其大 , 又何必作茧自缚、画地为牢 。 只是从文字、语言的单方面去了解生命的意义 , 终究算不得什么真理不是吗?
3.
我明白人们不想虚度的心理 , 然而 , 若只是因为这个就必须做点什么 , 证明点什么 , 或是寻求点什么 , 好像也相差无几 。 甚至连自己都迷失了 , 灵魂就更不知遗忘在何处了 。 从小我们便被“教育”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 被什么人用 , 为什么有用 , 用在何方却没有人能够告诉我们 , 甚至到底适不适用也未免夹杂着主观和臆断 。 至于“成功”的人 , 这更是多少人心心念念渴慕的对象 , 然而标准是什么 , 条件是什么 , 以及为什么 , 却鲜有人愿意细究 。
说到底 ,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接受自身 , 其中包含自身的脆弱 , 生命的属性 , 以及优点、缺点 , 被教育后的思想 , 被影响着的个体感受 。 人们既不甘于只是满足于个体的需求 , 同样也不会甘于沦为别人的工具 。 前者可能被认为是自私、渺小 , 后者则认为是迷失、工具 , 缺乏人情味 。 为己还是为人 , 这个话题早在几千年前便有人曾言论过 , 然而 , 好像只有这样方能称之为完整的人生?就像是好像生而为人便必须做点什么 , 不论是为己 , 还是为人 。 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样 , 所以导致了一部分人的自卑 , 以及另一部分人的自负 , 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 , 又或是觉得自己需要 。 至于为什么?我们大可以从历史、政治、心理学、人性、社会学、自然学等等 , 多处寻觅 , 以寻求其合理、正当的理由 。 然而 , 我们好像忽略了什么 , 譬如即使我们所认知的“正确” , 支撑它的依据是否靠得住呢?它又究竟是符合个体的 , 还是共同体的需求呢?或者说 , 这是生命的需求?
可能 , 或多或少 , 我们还是会在意灵魂的高度 , 比如高贵的品质 , 良好的修养 , 自身的价值等等 。 但我想说的是 , 这些不过是表象 , 其实质是人们害怕孤独 。 无论是孤独的个体本身 , 又或是处于孤独的状态 , 还有周围的环境之下形成的孤独的氛围 。 既害怕格格不入 , 同时也畏惧世人的评价 , 如此矛盾 , 却也是自成一体 。 于是 , 有人选择了逃避 , 有人选择了刺激 , 还有人倒是能够安于孤独 , 享受孤独 , 但也饱受着世人的鄙视 , 好像这是某种不作为 。 殊不知 , 无为才是更接近自然的、灵魂的 。
4.
我毫不怀疑 , 人们害怕独处 , 恐惧孤独 , 这是人的本能 , 唯有强大的内心才能够指引灵魂 。 毕竟 , 从历史的角度 , 自然的角度 , 这似乎关乎着求生的本能 。 但如今的现状 , 人们的需求远远超于这种本能 , 从而衍生出一种“超我”的新的本能 。 在这种“高压”之下 , 人们似乎陷入了某种麻木 , 缺乏对大自然、对生命的敬畏 , 反而逃避、自欺欺人的把戏愈加玩得熟捻 。 但是 , 孤独是不能被消灭的 , 逃避也终有无可逃避的时候 。 这是自然的惩罚?是生命的诅咒?还是某种警醒、忠告?我更愿意将此理解为 , 这是灵魂的形式 , 是生命的本源 , 是一切美好的开始 , 是自然的祝福和馈赠 。
我们总是会去祝愿别人生活安宁 , 希望被祝福的人生活幸福 , 希望这个人可以无忧无虑……与此同时 , 我们又在做些什么呢?我们追逐着刺激的生活 , 结果是让频繁的刺激麻木了身心;我们不甘于寂寞 , 同时对于一切唾手可得之物不屑一顾 , 我们享受于追逐的过程多于追逐的结果;更可怕的是追寻刺激的人并没有在过程中得到慰藉 , 反而在刺激中迷失自我 , 疲惫不堪 。 如果我们能够沉静下来 , 好好的想一想 , 想想我们追寻刺激的源头、初衷 , 是否会不一样呢?这些不过是排遣孤独的一种方式罢了 。 其实质无不透露着我们的孤独 , 以及我们对孤独的逃避 。分页标题
内心是一切的答案 , 这并不是说 , 有了答案我们就不孤独了 。 而是 , 我希望大家能够明白一点:“人只要能掌握自己 , 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 ”同样的 , “真正重要的东西无法被衡量 , 只有能被衡量的东西才可以被衡量 。 ”所以 , 内心是一切的答案 , 除此之外 , 只是可以被衡量的东西罢了 。
- 威廉·布莱克|诗歌是治愈灵魂创伤的良方————雪雁书评《威廉·布莱克旅馆的一次访问》
- 奔驰|为直抵灵魂的声浪买单 老款 C63 翻新记
- 老万的汽车观|修车后这3个零件别忘了带走!修车师傅肺腑之言:坏了才更值钱
- 菩提恶之花|菲茨杰拉德与海明威:当灵魂半躺在那片青草地
- 陆柯燃|陆柯燃的前半生:灯彩佳话的背后是饱受摧残的坚韧灵魂
- 撒哈拉|大洋诗歌:谁会像我那样贪慕你的灵魂?
- 小妖说星座|原创 双鱼座的灵魂伴侣是什么样的人?
- 夜空|大洋诗歌:你像躲在夜空的星星,以清澈的火焰收割我的灵魂
- 北辰青年|骑行中国的路上,我和一位高僧同行7天,灵魂被洗涤。
- 连衣裙|有了“面包鞋”,似乎连衣裙都有了灵魂,穿着显瘦又减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