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熊孩子”频频大额充值游戏或打赏主播,不当行为背后家长难辞其咎

“熊孩子”用家长的手机上网玩游戏 , 购买游戏内虚拟商品 , 动辄数千 , 甚至上万的消费已屡见不鲜 。 未成人为网络游戏或网络直播平台支付较大金额用于充值、“打赏”有效吗?到底是谁的责任?各方说法不一 。 对此 , 儿童心理学专家认为:不当行为的背后家长难辞其咎 。

未成年人“熊孩子”频频大额充值游戏或打赏主播,不当行为背后家长难辞其咎
文章图片
漫画:孩子为玩网游 , 用家长手机高额充值的案例不时发生 李嘉 作案例——10岁儿子游戏充值花掉5000元小孩子拿家长手机偷着充值玩游戏的事儿 , 徐先生可是没少听说 , 但他万万没想到有一天这事儿会发生在自己身上——10岁的儿子瞒着他 , 用手机玩网游一口气充值近5000元 。
“要不是偶然发现微信零钱只用来买菜的1000元竟在两天内花光 , 我还不知道呢!真是被这熊孩子给‘坑’惨了?”徐先生气得不轻 。 徐先生调取近一个月的交易记录 , 发现儿子趁上英语网课期间 , 迷上了一款名叫《第五人格》的游戏 , 不但多次充值 , 还小心地将转账记录和银行短信提醒删除干净 。
“我那儿子才9岁 , 就趁着我睡觉时用手机上的支付宝刷脸给《香肠派对》游戏充值了3970元 , 这情况哪防得住呀! 。 ”对于徐先生的遭遇刘先生深感同病相连 。
面对屡屡发生的同类事件 , 家长们自责的同时 , 也希望把“熊孩子”浪费的钱要回来 , 但由于家长无法举证、游戏企业处置办法不一 , 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
企业苦衷——恶意退款造成受理难2017年5月公布的《文化部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 , 以及2019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做出的相应规定:匿名玩网游已成“过去时” , 实名制成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一个基本措施 。
据此 , 网游企业纷纷开启游戏账户身份证实名验证 , 接入“公安权威数据平台强化实名校验”功能 , 随意编造或使用身份证生成器的用户 , 无法绕过这一校验方式 。 更有企业斥巨资打造青少年守护平台 , 建立第二道防线 。 然而“熊孩子”仍有办法绕过这些方式 , 冒用家长身份登录付款就是其中之一 。
“如果判断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的可信度较高 , 我们会进行退款 。 ”腾讯游戏相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平台对疑似未成年人消费的情况已形成相应的处理支持流程 , 会通过后台数据 , 结合用户行为特征 , 包括消费频次、时间等进行综合考量 。
在家长看来似乎毋庸置疑的事 , 对游戏企业而言却必须谨慎:“我们有多次接待的用户提供充分证明后获得妥善处理 , 但也遇到过多起假冒他人进行账号申诉和恶意退款的情况 。 ”该负责人称 , 为避免恶意退款 , 多人共用账号获得受理的难度较大 。
律师说法——父母对子女有监护义务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李亚律师认为 , “如果游戏企业存在技术问题 , 不管未成年人及监护人是否有过错 , 都应退款 。 如果不存在技术纰漏 , 那么对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的举证责任要求就会较高 , 需证明消费行为确是未成年人所为 。 ”
李亚认为 , 父母对子女有监护义务 , 包括妥善保管账户密码、给孩子足够陪伴、及时观察孩子动向等 。
李亚说 , 若不存在技术纰漏 , 按照《电子商务法》48条规定 , 举证责任由家长一方承担 , 也就是说 , 需要家长提供证据证明账号实际使用人是未成年人 , 这也是这类案件的难点所在 。
然而 , 与孩子朝夕相处 , 许多家长无法提供证据 , 最后只能认倒霉 。
李亚律师表示 , 最新出台《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大额网游付费和直播打赏无效 。 这或倒逼游戏企业运用更成熟的网络技术进一步识别冒用家长身份的未成年人 。 分页标题
专家——不当行为的背后家长难辞其咎“应该意识到未成年人大额网游付费和直播打赏 , 不是靠技术就能防得住的 , 要解决这一问题 , 根源要从财商教育入手 。 ”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名誉理事长宗春山说 , 简单地讲 , 财商教育就是启迪未成年人如何看待财富和使用财富 。 财商不是孤立的教育 , 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 , 甚至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与职业规划 , 同时也是心理健康的体现 , 也是道德水准的证明 , 不容忽视 。
宗春山说 , 不当行为的背后也可能是亲子关系出了问题——孩子的两种情绪被忽视了 。
【未成年人“熊孩子”频频大额充值游戏或打赏主播,不当行为背后家长难辞其咎】“一是孤独 , 孩子用游戏来填补内心和精神的空虚 , 家长没有付出情感和时间导致;二是焦虑 , 压力大 , 就用花钱获得回报感 。 ”宗春山说 , 自卑、孤独、空虚时 , 用金钱和财富去填补 , 这是饮鸩止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