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财经|货币可以度量主观价值吗?



实战财经|货币可以度量主观价值吗?
本文插图
导读
? 货币不能度量主观价值 , 健全的货币也不需要弹性 。
货币可以度量主观价值吗?
? 文/RADL |编辑:禅心云起

实战财经|货币可以度量主观价值吗?
本文插图
昨天看到空空追梦老师写的一篇小文 , 批评了谢作诗老师在一篇名为《市场的奥妙:主观价值可以客观度量》中的观点 。 由于行文火辣 , 此文想必在经济学圈内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 让奥派与芝派之间的争吵再度热闹起来 。 但吵架可能不是一个好的沟通途径 , 本文试着用另一种方式来谈谈货币与主观价值的度量问题 。
货币、交换与价值
人们通常认为货币有交换媒介、价值存储和价值尺度(暂且援引这个说法 , 容后再议)等功能 。 但从本质上讲 , 这些功能都建立在货币作为通用交换媒介这一事实之上 。 人们储存货币 , 是因为确信自己将来可以用它去交换其他实用商品 , 进而满足自己的实际需求 。 人们用货币进行经济计算 , 也是因为货币可以用来与各种实用商品交换 , 将纷繁复杂的世间万物纳入自己的盈亏评估体系 , 从而决定未来的行动 。
而交换是与劳动分工(或曰合作)共生的 , 不夸张地说 , 它们是人类文明社会的基础 。 两个人进行了一次交换 , 说明双方都认为这一交换是对自己有利的 。 通过交换 , 自己的境况得到了改善 。 不管是以物易物的直接交换 , 还是有货币介入的间接交换 , 都是如此 。
交换行为的发生 , 基于双方对交换标的物持有相反的评价 。 甲用3个苹果向乙交换2斤面粉 , 是因为在交易发生这一时刻 , 甲对2斤面粉的需求比他对3个苹果的需求更重要;而乙则相反 , 与2斤面粉相比 , 他更喜欢3个苹果 。
在这笔交易中引入货币 , 道理是一样的 。 甲用3个苹果向乙交换10元钱 , 是因为甲更需要那10元钱 , 而乙更看重3个苹果 。 人们的行为逻辑不会因交换的方式而变化 。
至于人们为什么会对同一数量的某种商品持有不同的评价 , 则取决于人们的边际效用 , 即人在边际上所做出的选择 。 关于(奥地利学派视角下的)边际效用 , 我以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 , 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 在那篇文章的结尾 , 我略带戏谑地说:
“……我倒希望米塞斯当初没有使用维塞尔所创的‘边际效用’一词 , 而是以‘边际价值’或‘边际选择’来论述 。 这样我们就省得和人讨论了半天之后 , 却发现鸡同鸭讲 , 枉费口舌 。 ”
从谢老师文章(以及他后来对空师文章的回应)中的表述方式来看 , 他对边际效用的理解很可能与我不同 。 基于对概念的不同理解 , 很难形成有效的讨论 。 所以这个话题不谈也罢 , 并不影响对本文主题的探讨 。
度量与交换
所谓度量 , 是为某一事物的某种特性赋值 , 用一个客观的单位来表达该事物在这一维度上的量级 。 一个箱子的宽度是60cm , 意味着该箱子的宽度是1cm这个测量单位的60倍 。 二者之间是等值的关系:箱子的宽度(60cm)=测量单位(1cm)×量值(60) 。
而交换 , 如前所述 , 其基础是双方对所交易商品的相反评价 。 这一事实本身是与“等值”不相容的 。 甲把3个苹果卖给乙 , 得到10元钱 , 意味着对甲来说 , 10元钱比3个苹果更重要 , 二者不是等值的关系——在他看来 , 10元钱>3个苹果 。 没有人会费心去用某一种物品去交换另一种“等值”的事物 , 那是多余的行动 。 如果甲刚好这个时候口袋里也有10元钱 , 他不会拿这10元钱去交换乙的10元钱 , 而是会选择卖3个苹果 。
在谢老师的文章中提到 , “其实 , 所有的度量都是排序 , 都是序数度量 。 ”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他的意思是 , 赋值是手段 , 但测量的最终目的是对事物加以比较 。 一个宽度为60cm的箱子可以放进一个宽度为80cm的柜子中去(长度、高度同理) 。 人们通过测量得到一个比较结果 , 从而决定如何行动 。分页标题
但是 , 哪怕我们忽略语义上的模糊 , 接受这样的一个“度量”概念 , 依然无法得出“主观价值可以客观度量”的结论 。
货币与主观价值
货币起源于实用商品 。 它在人们千千万万次交换中 , 作为最适销的商品脱颖而出 , 而被人们用作一般交换媒介 。 成为货币的商品除了原来所具有的使用价值之外 , 又被人赋予交换价值 , 并且其交换价值最终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 。
米塞斯在《货币与信用原理》中对货币的价值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对于货币和其他经济商品一样 , 个人的主观评估是经济评价的基础 。 当某个人的最终目的已经确定时 , 这些主观评估最终来自于他为某一商品或商品组合——对于货币和其他经济商品同样适用——所赋予的重要性 , 即将其作为一种效用存在的必要条件而加以认可 。 ……就货币而言 , 主观使用价值和主观交换价值是一致的 。 它们都来自于客观交换价值 , 因为货币除了用于交换以获取其他商品之外 , 并没有其他效用 。
后来在《人的行动》中 , 米塞斯不再使用“客观交换价值”这种说法 , 改用更为简单明了的“购买力” 。
所谓购买力 , 就是用货币能够交换到多少其他实用商品 。 通常我们把一件实用商品能换到多少货币称为它的“价格” , 那么购买力就是反过来用其他实用商品来表达的货币的“价格” 。 交易是双方的 , 价格也从来都是相对的 。
而价格的形成 , 无论是货币的购买力还是其他商品的货币价格 , 都遵从供给和需求的法则 。 参与市场交易的不计其数的个人对不同商品(包括货币)有着各不相同的评价——对某物评价相对较低的人成为供给者 , 而对其评价较高的人成为需求者——从而决定了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比率 。 这些交换比率(即市场价格)几乎不因单个人的意志而转移(除非发生绝对垄断的情况) , 因而是客观的 。 但是每个人对于实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货币的购买力所作出的评价是主观的 。
简言之 , 货币的使用价值是购买力 。 购买力是客观的 , 而个人对购买力的评价是主观的 。
那么 , 在谢老师的文章中 , 比尔·盖茨的10元钱和他的10元钱有着同样的(客观的)购买力 , 但它为盖茨和谢老师提供的满足感是主观的 。 谢老师用10元钱来“度量”的是它的购买力 , 而不是他和盖茨的主观价值 。
稳定的货币购买力?
如果理论问题只是停留在方法论层面上 , 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没有造成困扰 , 也就不必对此大动肝火 。 但是当理论进一步发展 , 到达实操的政策层面 , 就会给我们带来实打实的影响 。
谢老师文章的最后一段就有这种实际操作的意义:
然而麻烦的是 , 用货币来度量其价值的商品和劳务并不是静态的 , 而是在不断变化 , 一般不断增长 , 偶然也可能减少 。 而所谓价格 , 实质是不同东西之间的交换关系 , 因此币值稳定就要单位货币购买的全部商品和劳务不变 。 于是乎 , 就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很好地承担货币职能了 。 完全固定不变的东西肯定不是好货币 , 弹性太大的东西也一定不会是好货币 。 好的货币必须要有一定的弹性 , 但又不能弹性太高 , 大体上能随着被度量的商品和劳务而变化 。
采纳这种货币数量论 , 就意味着社会中的货币供应量要随着生产的发展、产品的丰富而不断膨胀 。 在目前全球的货币体系下 , 新的货币当然只能由各国央行发出 , 并透过某些与政策相关联的渠道扩散到社会中 , 使先获得新增货币的人(通常是权贵阶层)受益 , 而伤害最后获得新增货币的人(往往是工薪阶层的民众)【即“坎蒂隆效应”】 。
历史上的“弹性货币” , 几乎从来都是向外弹 , 而很少向内收 。 从二十世纪初美联储成立以来 , 稳定物价的货币政策在包括美国大萧条之内的多次经济衰退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当中 , 人们努力发展生产 , 力求提高自己的收入 , 进而有能力购买更多自己需要的商品 。 一个进步的经济体中 , 随着生产的扩大和创新带来更多的新产品 , 市场中的物价会随着这一动态变化的过程逐渐得到调整 , 呈现出逐步降低的趋势 。 看看我们的身边 , 电视、冰箱、电脑、手机……曾经只有少数人使用的奢侈品渐渐走入千家万户 , 成为普通人不用花太大代价就可获得的必需品 。 有谁希望它们的价格“稳定”在其刚刚发明出来时的高水平吗?人们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 , 而不是追求抽象的“稳定” 。分页标题
【实战财经|货币可以度量主观价值吗?】货币不能度量主观价值 , 健全的货币也不需要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