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回顾京城“寻呼岁月” “有事儿呼我”曾是那个时代流行语



北京日报客户端|回顾京城“寻呼岁月” “有事儿呼我”曾是那个时代流行语
本文插图
20世纪90年代 , 尽管京城住宅电话炙手可热 , 但最火爆的通信工具却非BP机莫属 。 曾几何时 , 腰别BP机是何等时髦 , “嘀嘀嘀”的响声是何等荣耀 。 如今 , 这声音早已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 寻呼岁月也将永远地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 。
1985年11月1日 , 北京开办了第一家寻呼台——126台 , 采用人工转发、数字显示方式 。 数字显示的寻呼内容除了显示回拨电话号码外 , 每个购买寻呼机的用户都会得到一本代码小册子 , 把一些常用的词语编成数字代码 , 除了姓氏、性别的代码外 , 还有例如“04请接我”、“49老地方等”、“56今天加班”等等 , 收到这些信息的人要查代码本才能明白数字的具体含义 , 确实很麻烦 。 另外当时的人们并不了解这能发出声响的小黑盒子有什么用处 , 而且1000多元的售价几乎是当时普通人大半年的工资 。 几年中 , 国内的无线寻呼发展得不温不火 。
20世纪90年代初 , 无线寻呼业出现转折 。 尤其是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 , 让组委会的官员和更多的普通用户认识了无线寻呼 。 那时 , 126台为组委会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专项服务” , 几乎成为组委会的“秘书台” 。 这之后 , BP机时来运转 , 变得炙手可热 。
那时候 , 腰间别着一部BP机会引来众人羡慕的目光 。 由于住宅电话尚未普及 , 打电话极其不便 , 街头公用电话也不多 , 于是 , 手持BP机排队打公用电话成为街头一景 。
1992年12月28日 , 北京电信部门开通了127自动寻呼台 。 自动寻呼虽然显示的仍然是一串电话号码 , 但寻呼者不用再与话务员语言沟通 , 而是用电话连续拨出被呼叫的10位号码 , 电话发出“嘀嘀”两声叫表示寻呼成功 , 就可以挂机等候了 。 被呼者的BP机上则会显示刚才呼人的电话号码 , 于是就满大街寻找公用电话 。 自动寻呼大大方便了呼叫者 , 也刺激了寻呼用户数的膨胀 , 最终127台的规模超过了126台 。 当时 , 北京无线通信局只有位于西直门的营业厅受理127自动寻呼业务 , 开始放号时 , 用户为申请127夜间就开始排队 , 曾创下夜间排队长达300米的纪录 。 这一年 , 北京无线通信局的BP机用户数量突飞猛进 , 仅126、127台就达到15万用户 , 创下了历史纪录 , 使无线通信局所属寻呼台成为京城“老大” 。
1994年2月 , 在127台基础上 , 北京无线通信局又组建了128汉字寻呼台 。 呼人者把要通知对方的话告诉寻呼台话务小姐 , 被呼的汉字BP机上就会出现汉字信息 , 与我们今天的手机短信极其类似 , 只是不能直接回复而已 , 这是寻呼机单向通信的特点 。 那时 , 腰里别着一部香烟盒大小的摩托罗拉“大汉显” , 是商界精英、成功人士的标志之一 。
寻呼机开启了个人即时通信的时代 。 虽然在寻呼机出现之前 , 固定电话已经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 , 但固定电话无法自由移动 , 这一局限性无法完全满足人们对即时通信的要求 。 寻呼机的出现大大改变了这一现象 , 再也不必分身乏术 , 你完全可以在另一件事情中等待电话的到来 。 当然 , 如果想实现与双方的对话 , 你的身上除了要有寻呼机 , 身边还是要有一部固定电话 。
寻呼机的声音不像今天的手机 , 可以随心所欲地定制各种铃声 , 体现个性化 。 各种寻呼机的声音基本上都差不多 , 有人呼入时 , 都是“嘀嘀嘀”的铃音 , 所以在公交车上或者办公室、会议室里 , “嘀嘀嘀”一响起来 , 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看看自己腰里的寻呼机 。 也正是这个声音 , 寻呼机被人们赋予一个亲切的称呼——“电蛐蛐” 。
在无线通信局之后 , 北京郊区建成了188(汉字)和189(自动)寻呼台 , 后改为288和289 , 在10个远郊区县都设有基站 , 成为北京当时信号覆盖范围最广的寻呼台 。 很快 , 后来者居上 , 288汉显寻呼机比128更抢手 。分页标题
1993年8月 , 国家决定将无线寻呼业务等9种电信业务向社会开放经营 。 社会经营单位从此获准进入电信业务市场 。 开放就意味着竞争 。 1994年首批批准了长城、华讯、凯奇、中直等67家企业 , 共77个寻呼台的申请 , 到年底获准经营无线电寻呼业务的单位已达到120个、寻呼台140个 。 此时 , 社会办寻呼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 无线寻呼的发展如火如荼 , 仅北京一地平均每周就有两家寻呼台开业 , 而且当年投资、当年收回 。 那时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要想富 , 上寻呼 。 ”随着寻呼市场的放开 , 社会上展开了一场“寻呼机大战” , 各家寻呼台相继降低入网费 。 寻呼机的制造厂商和品种也多起来 , 大街上到处可见“寻呼机展销”一类的条幅海报 , 人们再也不用到西直门排队买寻呼机了 。 1993年至2000年 , 是无线寻呼业务的鼎盛时期 。 那时大街小巷随时都能听到“电蛐蛐”的声音 。 1995年至1998年间 , 全国每年新增的寻呼用户数量均在1000万以上 。 1998年 , 中国以6546万部寻呼机的保有量跃居世界第一 。 到1999年底 , 全国经营寻呼业务的单位已有1400多家 , 寻呼用户总数达到了7360万户;2000年底 , 达到8400万户 , 中国的寻呼用户总数持续数年居全球第一 。
人们在拿到盼望已久的BP机时 , 大都会立即兴奋地告知亲朋好友自己的呼号 , 最后还不忘叮嘱一句:“有事儿呼我!”“有事儿呼我”成为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流行语 。 有时寻呼机很长时间不响 , 反而感到寂寞 , 于是有人就拿起电话“自呼”一下解闷儿 。
寻呼台还经常做一些超出寻呼业务范围的事情 , 例如当年的126台曾利用寻呼为留守家里的孩子找到了父母 。 班长台还经常接到用户提出代发情书、诀别信等请求电话 。 有些夫妻吵架 , 女方在气头上拨通班长台后 , 边哭边说着指责对方的气话 , 并告诉班长台:“给我呼100遍!”班长台俨然成了宣泄不良情绪的场所 。 此时 , 班长要边劝慰用户边发出呼叫信息 , 承担着“心理咨询师”的角色 。 还有一些外国朋友到北京后 , 经常询问到哪里购物、看病 , 游览哪些景点 , 如何乘车等 。 还有的用户第二天要出差 , 希望126寻呼台“叫早”……这些分内分外的要求 , 寻呼台也尽力满足 , 为用户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
就在寻呼市场异彩纷呈地上演着竞争与融合的时候 , 一场无法避免的技术替代也悄悄开始了 。 尽管寻呼机 “随时随地传信息” , 但单向通信方式注定要被新技术所淘汰 。 20世纪80年代后期 , 移动电话手机陆续在大城市出现 , 开始时由于过高的价格门槛 , 挡住了大批普通用户 。 20世纪90年代后期 , 我国移动电话市场一路高歌猛进 , 出现了又一个“雪崩效应” , 用户数量逐年呈几何级数递增 。 从1998年到2000年 , 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分别增长600万、1300万和4000万户 。 到2000年时达到8526万户 , 总数超过了寻呼用户 。 那时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语:“呼机 , 手机 , 商务通 , 一个都不能少!”正是见证了寻呼机与手机并存过渡的时代 。 进入21世纪 , 手机逐渐具备了主叫号码显示、短消息等功能 , 这使得手机实际上也具备了寻呼机的功能 。 移动电话 , 作为新的个人通信工具 , 这些业务的替代作用击中了无线寻呼的“命门” , 使得寻呼无力还手 , 在竞争中节节败退 , 并渐渐被用户遗弃 。 2007年 , 中国联通关闭无线寻呼服务的申请获得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准 , 至此 , 京城乃至全国无线寻呼台大部分关闭 。
【北京日报客户端|回顾京城“寻呼岁月” “有事儿呼我”曾是那个时代流行语】世事更迭 , 当寻呼成为往事 , 沉淀下来的却是温馨和美好 。 回想寻呼机 , 十几年前的事却犹如隔世 。 有怀旧情结的人会时常想起自己的寻呼机和它曾经带来的喜怒哀乐 , 有些人甚至至今依旧珍藏着它们 , 重温着已经远去的“寻呼岁月” 。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