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华说教育|“中国戏剧理论鼻祖”李渔,写出的戏曲为何如此“接地气”?


导语:古代的文学作品如唐诗宋词 , 大部分都是在抒发作者个人的情怀或是展现作者才华 , 其遣词造句颇有一番讲究 , 普通的民众一般无法读懂作品的内涵 。 但是 , 在明清时期 , 有一位文学家、戏曲家 , 他创作出来的戏曲与前人大有不同 , 其作品主旨新颖 , 语言通俗易懂;并且观众主要是广大的平民百姓 , 他就是李渔 。 那么 , 他为何会从一介书生走上戏曲创作的道路?又是什么原因 , 让他的创作在一片阳春白雪中脱颖而出 , 在戏曲创作中独树一帜?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位独特的戏曲家和他与众不同的作品 。

星华说教育|“中国戏剧理论鼻祖”李渔,写出的戏曲为何如此“接地气”?
本文插图
李渔雕像一、李渔为何会创作出接地气的戏曲?
李渔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 , 兰溪人 。 他的父亲是一位做药材买卖的商人 , 父亲希望他能考取功名 , 光宗耀祖 。 后来父亲去世 , 他乡试落榜 , 生活一落千丈 。 生存需要和享乐需求迫使他走上戏曲创作的道路 。 为了迎合广大观众的欣赏水平 , 他创作的戏曲比其他人更加通俗 , 更加“接地气” 。 1、养家糊口的重担
父亲去世之后 , 李渔便失去了他唯一的经济来源 , 他妻妾成群 , 数十口之家的担子都落在他的肩上 。 后来清兵入关 , 再加上他连年科考不中 , 便放弃了走科考的道路 。 幸亏李渔的文笔功夫出彩且精通音律 , 作词能力也极强 。 同时 , 那个时期的传奇大受观众的喜爱 , 群众基础广泛 , 使创作戏曲变成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 。 为了继续生存下去 , 他离开家乡前往杭州 , 走上了戏曲创作的道路 。 2、娱乐至死的态度
(1)物质上的向往
李渔爱吃螃蟹 , 但是螃蟹在当时是一种非常昂贵的食物 , 为了吃上螃蟹 , 他需要提前存钱 , 或是和几个朋友一起筹钱买蟹吃 。 除此之外 , 他对自己的住宅颇有要求 , 没有足够大的园子栽树 , 他就用一个花盆中了喜爱的山茶树 , 一有机会修整院子 , 他必定要经过细细的研究才能将自己住宅布置的称心如意 。 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极大地加重了他的经济负担 。
(2)精神上的追求
虽然李渔的生活条件很艰苦 , 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的精神追求 。 他酷爱赏花 , “宁减一岁之寿 , 勿少一日之花”是他的生活态度 , 尽管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 , 他还是要去买一束花以供欣赏 , 有时甚至需要典当妻妾的衣物首饰来筹钱买花 。 这种“娱乐至死”的生活态度令他本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 , 也进一步促进了他戏曲创作的决心 。

星华说教育|“中国戏剧理论鼻祖”李渔,写出的戏曲为何如此“接地气”?
本文插图
芥子园二、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
古代戏曲的剧本题材来源于大量的话本、小说 , 其内容大都与当代或是古代的政治文化内容有关 。 而李渔所创作的戏曲的题材大多是从日常生活得到启发 , 以寻常的事书写不寻常的婚姻恋爱故事 。 也正是这种娱乐性极强的题材深受观众的喜爱 。 同时 , 他独具一格的创作方法也令整个故事更加精彩 。
1、融感情于故事情节
(1)将笔墨重心放在故事的描写
李渔擅长写情感题材的戏曲 , 但是其笔墨却不着重写情 , 反而将爱情中发生的故事作为主体进行大量的渲染 , 这与以往的婚恋爱情故事有着巨大的差异 。 《蜃中楼》中把柳毅和龙女舜华的相见过程作为写作主题;《风筝误》、《凰求凤》则表现男女主角之间相爱的种种挫折与磨难 , 这些都可以看出李渔在创作时并不注重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描写 , 反而更加在意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 。 也正是这种创作手法满足了增加了整个剧情的可观性 。
(2)仅仅将历史事件作为剧情的背景
为了避免创作重心的偏移和观众注意力分散 , 在涉及到社会历史事件的时候 , 李渔并不对这一事情做过多的描述 。 只是把它当作故事的背景 , 不让戏曲困于历史中 。 同时遵从喜剧的创作原则 , 消除故事原有的悲剧性 , 增强故事的巧合性;或者是进行故事再创作 , 将结局写成观众喜欢的样子 , 来最大限度的取悦观众 。 比如 , 在《比目鱼》中 , 两位主角跳江后获救 , 谭楚玉中了状元 , 夫妻二人与刘藐姑的母亲相聚 。 与剧中跳江殉情的结局相比 , 改动之后的结局更惹人喜爱 。分页标题

星华说教育|“中国戏剧理论鼻祖”李渔,写出的戏曲为何如此“接地气”?
本文插图
《比目鱼》2、在道学中书写风流
李渔的创作主张在宣扬风流的同时也要适时表达道学思想 , 好的戏曲在表达风流情趣的同时也不可逾越社会的规范底线 。 他提倡戏曲作品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感染观众 , 以达到教育的功能 。 他表达道学得到方式也是与众不同的 。
(1)在情感之上的伦理道德
李渔的作品均是表现主人公对爱情婚姻的向往与自由追求 , 但是其对感情的追求却被限制在封建的伦理道德下 , 以此来达到警醒世人的目的 。 他看似是在表现男女自由的情感追求 , 实则是在维护封建纲常 , 表现伦理道德 。 对于男性来说 , 他们必须在封建纲常的范围内追求自己的真爱 。 如《风筝误》中的“父母之命 , 媒妁之言”;《奈何天》中阙里侯因为助边而受到嘉奖 。 对于女性来说 , 她们要遵守三纲五常 , 时刻谨记贞节观 , 《比目鱼》中刘藐姑就以死证清白 。
(2)天定姻缘下的自由恋爱
在传统的封建礼教中 , 男女不可自作主张私定终身 , 必须要经过父母同意 , 媒婆做媒才能喜结连理 。 为了展现风流的创作风格 , 李渔在男女情感的表达上难免会有一些违背社会道德伦理的方面 。 于是他以天定姻缘为前提 , 使剧中主角的行为能够被当时的社会规范所接受 , 同时也通过天意的说辞令故事更加生动活泼 。 《蜃中楼》中男女的相遇是在仙人搭建的桥上 , 很好地体现了天意这一概念;《巧团圆》中姚继在梦中知道“玉尺虽不是爹娘所赐 , 却关系你的婚姻” , 最后凭借玉尺才能与姚氏女重逢 。

星华说教育|“中国戏剧理论鼻祖”李渔,写出的戏曲为何如此“接地气”?
本文插图
《巧团圆》剧照三、对题材、结构的精益求精
1、题材来源生活
观众喜闻乐见的儿女情长 。
李渔笔下的婚恋故事不同其他传统的门当户对的形式 , 他所描写的男女定情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 既有《蜃中楼》中的“一见钟情 , 见色起意”;也有《慎鸾交》中的日久生情;同时也没有抛弃传统的“父母之命 , 媒妁之言” 。 他笔下的男女在追求爱情时的地位也是平等的 。 在《凤求凰》中 , 吕哉生的婚姻都是由三个女子自己决定的;《巧团圆》中姚氏女传书私定终身、《奈何天》里女子拒绝与阙里侯作陪 , 这些都可以看出在他的戏曲中 , 女子也可同男子一样 , 主动追求自己的幸福 , 决定自己的婚姻大事 。 这种与前人不同的婚恋形式 , 大大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 , 充分勾起了观众的兴趣 , 使他的作品被大部分的平民百姓所喜爱 , 所赞扬 。
李渔在创作传奇的时候追求新奇 , 但是他并没有脱离现实生活 , 反而是从生活中寻找传奇的题材 。 《凰求凤》写的是女子勇敢追求才子的故事;《风筝误》写的是男女在婚姻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误会 , 这些都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一些生活琐事 , 李渔通常抓住其中的一个点 , 并在符合常理的情况下对这一事件加以渲染 , 既使故事主题贴近平常百姓的生活 , 又不失整体的趣味性、新奇感 。 对于古时候的事件 , 它距离人们得到生活有些遥远 , 直接以古事作为题材 , 很容易与观众产生距离感 。 为了使观众有更好的代入感 , 李渔在选择古事的时候 , 着重表现事件的情感 , 追求情感表达的新奇性 。 《玉搔头》中 , 我们不了解正德皇帝的日常生活状态 , 但是他与妓女刘倩倩的爱情却能让我们领悟到他的感情 , 毕竟人人都有七情六欲 , 在这一方面我们是相通的 。 皇帝与妓女的恋情也颠覆了平常人对于皇帝的形象 , 这大大增加了故事的新意 。

星华说教育|“中国戏剧理论鼻祖”李渔,写出的戏曲为何如此“接地气”?
本文插图
《风筝误》剧照 分页标题
2、透气的结构安排
故事情节的结构会直接影响受众的观感 , 混乱的结构会导致观剧的兴趣大减 , 所以行文之间的结构一定要做到有疏有密 。 李渔对于结构的处理主要从两个方面下手 。
(1)减少不必要的枝端末节
其一是减少不必要的人物 。 故事的饱满性要依靠情节内容分丰富 , 而不是人物的繁多 , 过多的无关人物会导致重心分散 , 剧情散漫不集中 。 《蜃中楼》中虽有两个书生 , 但是出场的书童只有柳毅的书童 , 单个人物的多次出现能够减少观众的陌生感 , 使故事情节更为紧凑 。 其二是减少无关事件的笔墨 。 遇到一些不得不说明的事件时 , 可考虑用旁白代替 。 《蜃中楼》中张生的来历便是水卒用旁白讲出来的 , 既带动了故事的发展也减少了不要的赘述 。
(2)剧情发展的伏笔与照应
对于剧中的出现每一个人 , 发生的每一件事情 , 李渔都讲究他们之间的逻辑 , 寻求上下文的呼应 , 防止出现漏洞 。 在《风筝误》的《闺哄》中 , 他运用了前后呼应的方式 , 从柳夫人说的一番话开始 , 描写了柳夫人一家闹剧的前因后果 , 行文流畅自然 , 没有一点纰漏 。 在《巧团圆》中则用埋伏铺垫的方式来交代故事 , 先写床幔后面的一箱玩物 , 后面再引出因为这箱文物姚继才能与父母相认 。 凡是前文有被点到的物品、人物 , 必定是为下文设下一个埋伏 , 这也正好体现了故事的紧凑性与剧情的简洁 。

星华说教育|“中国戏剧理论鼻祖”李渔,写出的戏曲为何如此“接地气”?
本文插图
《风筝误》剧照3、营造故事性
李渔擅长运用巧合和误会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 将巧合和误会合理穿插在常规的情节中 , 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故事变得更加灵活 。 《凰求凤》中 , 吕生误娶是由于自己的错信 , 许仙俦、曹小姐、乔小姐三人之间的纠葛争斗也是因一次误会引起的 。 《风筝误》《比目鱼》等都是利用误会引出情节的发展 , 引出不断的巧合 。 另一种是利用纯粹的巧合引出人物圆满得到结局 。 《蜃中楼》柳毅先是不幸被点为巡河御史 , 后才能与龙女相遇 , 从而展开后面的剧情 , 正所谓“塞翁失马 , 焉知非福” 。 这种巧合把人物带向了美好幸福的未来 。
但是过多的巧合与误会容易增加故事的不真实感 , 为冲淡这种虚构感 , 李渔在巧合之前运用了真实的情节对其进行铺垫 。 《蜃中楼》中先写了龙女放牧的地方是泾河之地 , 才有了后面与柳毅的相遇 。 同时也将真实存在的情感置入情节中以增加现实感 。

星华说教育|“中国戏剧理论鼻祖”李渔,写出的戏曲为何如此“接地气”?
本文插图
《蜃中楼》剧照四、独特的写作手法
李渔所创作的作品都是面向普通的老百姓 , 他们没有过高的文化水平 , 更多关心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世俗生活 。 为了更加接近观众同时不至于变成粗鄙的俗套作品 , 他的创作巧妙地结合了传统的思想和世俗的生活 , 并且用各种各样的写作手法来丰富故事情节 , 增加作品的趣味性 。
1、合理的虚实相生
李渔指出:传奇大部分都是虚构出来的 , 对于故事的虚构 , 要有一个合理的尺度 , 不可极端化处理 。 于他而言 , 对不同来源的题材要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1)对今事虚构人物
对于以今事为题材创作的作品 , 他把自己虚构的人物、事迹融入到日常可见的人情事理之中 。 《比目鱼》中他虚构了谭楚玉与刘藐姑坎坷的爱情之路 , 以人物事迹为主线 , 表达了青年男女情感的真挚以及誓死捍卫爱情的精神 。 人物虽为虚拟 , 但表现的情感确实真真切切存在的 。 这种有虚有实的手法 , 使作品在充满新奇的同时也不脱离生活 。 正所谓艺术来源了生活 。
(2)对古事虚构史实
李渔对古事虚构的原则是不违背大众耳熟能详的事迹 , 在此基础上进行古人古事的虚构 。 在《意中缘》中 , 他利用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 , 结合这些人物的真实情感虚构了一场姻缘纠葛 。 这两对的爱情故事是假的 , 但是人物以及人物的个性、情感却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 这种故事的实与情感的虚 , 减淡了原有的陈腐 , 给故事增添了一丝趣味 。分页标题
【星华说教育|“中国戏剧理论鼻祖”李渔,写出的戏曲为何如此“接地气”?】

星华说教育|“中国戏剧理论鼻祖”李渔,写出的戏曲为何如此“接地气”?
本文插图
“李渔周”活动
2、贴合大众的人设
李渔塑造的人物不是怀有远大理想或是高高在上的达官贵人 , 而是与大部分观众一样的平常人 , 对自己的爱情婚姻生活充满期盼 , 希望阖家欢乐 。 《比目鱼》中刘藐姑是戏子的女儿 , 身份低微 , 一介书生的谭楚玉只想娶美貌的她为妻子 , 并不想光宗耀祖《慎鸾交》中王又嫱和邓惠娟都是妓女 , 华秀想要畅游天下 , 尽兴后在为国效力 。 这些主角的个人情感色彩极强 , 不是出身于名门望族 , 也没有远大的理想抱负 , 更想过平凡的日子 , 做平凡的事 。 这种人物设定跟观众的身份是及其相近的 , 通过接地气的人设来吸引观众 。
3、通俗易懂的语言
不同其他的戏曲作品 , 李渔创作戏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养家糊口 , 所以 , 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 , 他在创作戏曲的时多运用对观众来说通俗的语言 。 戏曲的观众大多数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普通百姓 , 运用在戏曲中的言语必须是他们能够听懂、理解的 , 也就是观众的日常话语 。 即使是大学士这种饱读诗书的人说出来的话也是要力求通俗易懂的 , 所以李渔创作戏曲不用文言 。
既然是依靠戏曲赚钱 , 必然是传播得越广泛越好 。 为了避免区域之间出现言语沟通障碍 , 李渔填词的时候也会避免使用方言 。 语言的通俗化为戏曲的广泛传播打下了基础 。 为了不使自己的作品沦为下流之作 , 在追求通俗化表达的同时 , 李渔也会引用一些成语典故 。 为了避免观众不理解 , 他在引用的时候也极力避免晦涩的词语 。 《蜃中楼》中龙女在介绍自己丈夫的时候只用一句话引用了杜丽娘与柳下惠的典故 , 观众理解起来没有多大的难度 。
4、圆满有趣的结局
对于一部戏曲的结局 , 李渔要求做到解决剧中铺垫的所有的矛盾 , 并且要让矛盾的解决充满趣味性 , 《比目鱼》中谭楚玉三人的相见是因为贼人冒充慕容介 , 后谭楚玉错把恩人当成贼 , 恩人认为谭忘恩负义 , 两人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冲突 , 结尾时贼人被拆穿 , 整个故事圆满结束 。

星华说教育|“中国戏剧理论鼻祖”李渔,写出的戏曲为何如此“接地气”?
本文插图
《李渔》合照
结语:李渔走上戏曲创作的道路是为了维持生计 , 也正是因为这个目的 , 他的作品极具商业化、世俗化 , 也为中国古代戏曲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 他的创作并不拘泥于台本上 , 而是结合了舞台效果的综合考虑 , 既在实践中创作 , 又在创作中实践 。 他依靠天赋异禀和长年的创作经验 , 总结出了系统而成熟的戏曲理论 , 奠定了他在中国戏曲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 这对我们现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不得不说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
参考文献:
1、《古典戏曲剧本题材的选取及走势》
2、《论李渔的商人品格及其戏曲创作》
3、《明清戏曲界中李渔之特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