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安读书TB|陶渊明祖上的“困境”:本为寒门崛起范例,却不得不“无憾”而终


有人将“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 , 看作魏晋南北朝时期 , 名士与乱局共处的最佳结局 。 陶渊明“先仕后隐”的经历 , 让后世人看到了当时名士的选择和风骨 。 可是陶渊明祖上陶侃 , 却是寒门崛起的范例 , 晚年在江左位极人臣 。
不过 , 陶侃虽有“八州”之威 , 却并未像后世陶渊明那般 , 寻找到一条自己的出路 , 最终只能彷徨于江左 , 泯于后世矣 。

亭安读书TB|陶渊明祖上的“困境”:本为寒门崛起范例,却不得不“无憾”而终
本文插图
这并不是说陶侃的“成就”不大 , 相比后代子孙陶渊明的文才 , 陶侃在仕途一道上可谓是走到极点 。 但陶侃在江左崛起过程当中 , 所表现出来的“无所适从” , 彰显了陶侃在乱局之中的“彷徨” 。

亭安读书TB|陶渊明祖上的“困境”:本为寒门崛起范例,却不得不“无憾”而终
本文插图
寒门崛起:出身贫寒 , 却遭逢士族崛起的时代
陶侃出身贫寒 , 年少时只是一名小县吏 。 有一次鄱阳郡的孝廉范逵 , 路过陶侃家中做客 。 陶侃家中贫寒 , 没法招待范逵 , 于是陶侃的母亲 , 便剪下自己的头发卖掉 , 换得酒菜招待范逵 。
也因为自己的诚心招待 , 陶侃获得了范逵的引荐 , 成为陶侃在仕途的起点 。 历任庐江督邮、枞阳县令、主簿等职 。 后来 , 又因为注重礼义 , 被庐江太守张夔举荐为孝廉 , 得以出仕京都洛阳 。
不过 , 作为当时西晋京都的洛阳 , 可不像南方之地那般只看中才学礼义 , 这时候的西晋时局 , 注重出身家世 。 陶侃父亲只是以前东吴的偏号将军 , 地位不高 , 也因此陶侃受到了当时洛阳士族们的冷眼 。
有一次 , 陶侃与同乡杨晫一起乘车 , 前去拜访在京师的江南名士顾荣 , 路上碰到吏部郎温雅 , 温雅见杨晫与陶侃同车 , 便对杨晫说:“你怎么跟小人同车?”“小人”就是评价出身贫寒的陶侃 , 贬低之意十分明显了 , 足见当时洛阳士人对寒门庶族的优越感 。
在这种士族崛起的时代 , 陶侃在洛阳的仕途的确不很顺畅 , 虽然也曾得到当时重臣张华、孙秀等人的赏识 , 但最终只得了个武冈县令的职差 , 还因与太守不和 , 陶侃便弃官回到了家里 。
曹魏以来 , 以“九品中正制”为标志的士族门阀阶层的崛起 , 让像陶侃这样的寒门子弟 , 再无法触及仕途中的“高品” 。 这就决定了即便陶侃有才华 , 可寒门出身也决定了在正常的仕途发展之中 , 难以有所成就 。
【亭安读书TB|陶渊明祖上的“困境”:本为寒门崛起范例,却不得不“无憾”而终】

亭安读书TB|陶渊明祖上的“困境”:本为寒门崛起范例,却不得不“无憾”而终
本文插图
所幸的是 , 陶侃遇到了乱世 , 这虽然是时代的惨剧 , 却给了陶侃崛起的机会 。
西晋末年 , 北方遭逢胡族侵扰 , 南方随机出现多起叛乱 。
太安元年 , 张昌起义 。 陶侃被南蛮校尉刘弘征为长史 , 多次与张昌交战 , 因在平乱中的表现 , 以军功获封东乡侯 。
永兴二年 , 陈敏之乱 。 刘弘任陶侃为江夏太守、鹰扬将军 , 率军前去抵御陈敏之弟陈恢 , 之后多次击败陈恢 。
光熙元年 , 刘弘病死 , 陶侃也丁母忧去官服丧 。 服丧期满后 , 出任东海王司马越的参军 。 后被江州刺史华轶 , 推举为扬武将军 , 驻扎夏口 。
永嘉五年 , 华轶兵败被杀 , 陶侃升任龙骧将军、武昌太守 。 后在平定杜弢叛乱中 , 被王敦表为使持节、宁远将军、南蛮校尉、荆州刺史 。 不过 , 平定杜弢之后 , 遭到王敦嫉妒 , 因而离开荆州 , 出任广州刺史 。
永昌元年 , 王敦起兵作乱 , 陶侃又领江州刺史、都督、湘州刺史等职 。 等到王敦之乱平息后 ,陶侃因功得以出任都督荆、湘、雍、梁四州军事、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等职 。分页标题
由太安元年被刘弘启用 , 到太宁三年任荆州刺史 , 督四州军事 , 陶侃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 , 终于得以位列仕途“高品” 。
这算是陶侃的“命运”吗?
未因出身而受到重用 , 反而在乱世之中的军功崛起 。 以贫寒之身得以成为一方州镇强藩 , 陶侃的这番崛起经历 , 在以家世定官位的魏晋时期 , 可以算是一个奇迹 。
不过 , 能以寒门之身起于乱世的陶侃 , 是幸运的也是悲哀的 。

亭安读书TB|陶渊明祖上的“困境”:本为寒门崛起范例,却不得不“无憾”而终
本文插图
幸运的是没有因士族崛起的时代而平凡一生 , 悲哀的是有别于士族的身份 , 让陶侃愈发表现出有悖于当时“士族阶层”和“名士圈子”的作为 , 而这也让陶侃在晚年愈加彷徨于时代 。

亭安读书TB|陶渊明祖上的“困境”:本为寒门崛起范例,却不得不“无憾”而终
本文插图
苏峻之乱中“倨傲”的陶侃:庾亮态度的转变
陶侃的成长之路 , 绝对算是寒门崛起的范例 , 不过取代王敦掌控上游之后 , 陶侃很快就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 但却也与那个能送客人到百里之外的少年形象 , 愈行愈远 。
王敦之乱后 , 年幼的成帝继位 , 庾亮以外戚身份得以掌控中枢 。 又因忌惮历阳苏峻威胁下游 , 于是想要召苏峻入朝 , 进而引发苏峻之乱 。 庾亮不发上游荆、江之兵 , 以建康之兵迎战苏峻乱军 , 很快就被苏峻攻破建康台城 。 庾亮兵败之后 , 前往江州投奔温峤 。
庾亮想以江州刺史温峤为盟主 , 讨伐苏峻之乱 , 但是温峤却想要借当时实力最强的荆州陶侃 , 来平定叛乱 。 庾亮虽然不愿 , 但却不得不同意 。 陶侃屡次拒绝之后 , 终于答应任盟主 , 最终讨灭苏峻之乱 。
之后 , 陶侃因平乱之功 , 升任侍中、太尉 , 加授都督交州、广州、宁州等七州军事 , 成为当时真正的江左实权人物 。 辽东慕容廆就曾经称陶侃为“海内之望中唯足为楚汉轻重者” 。
不过 , 陶侃在平定苏峻之乱后的地位和名望先且不谈 , 在苏峻之乱中 , 温峤、庾亮作为当时东晋朝局当中的代表人物 , 与陶侃之间的关系转变 , 以及陶侃“骄横”态度的体现 , 可以看出当时陶侃在江左崛起之后的“执念” 。
庾亮与陶侃
庾亮出身颍川庾氏 , 又是外戚身份 , 也顺理成章成长为实权人物 。 而庾亮对陶侃的态度 , 也是经历了前后变化 。
最初陶侃掌控上游荆州等地后 , 庾亮掌权后便派遣温峤出任江州刺史 , 以防备上游陶侃对下游不利 。 在苏峻之乱起时 , 江州刺史温峤曾经想要率军而下 , 拱卫中枢 , 但却遭到了庾亮的拒绝 , 理由是“吾忧西陲过于历阳 , 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 就是担忧陶侃甚至超过了苏峻 。

亭安读书TB|陶渊明祖上的“困境”:本为寒门崛起范例,却不得不“无憾”而终
本文插图
这虽然是庾亮根据当时形势对于上游的忌惮 , 但却也凸显出了当时作为士族门阀出身的庾亮 , 对于寒门出身陶侃的“另眼相看” 。 需要知道的是 , 陶侃即便是在王敦之乱中 , 与各家士族门阀之间的联系也很少 , 更没有表现出对于中枢的觊觎 。 庾亮对于陶侃的忌惮 , 当是包含了对陶侃出身的鄙夷 。
甚至在晋明帝司马绍死前 , 遗诏之中也没有将掌控上游的陶侃 , 任命为辅政大臣 。 这也是当时实力极强的陶侃 , 对庾亮等人不满 , 和在苏峻之乱初期 , 不愿出兵的一个原因 。 而遗诏辅政之事 , 当然也包括了以士族为主的中枢 , 对陶侃出身的排斥 。
不过 , 庾亮和诸多士族的傲慢在后来得到了报应 。
陶侃答应庾亮和温峤的请求 , 成为讨逆盟主之后 , 到达寻阳之后 , 便想要杀掉当时执政的大臣以谢天下 。 这可吓坏了当时执政的庾亮 , 于是见到陶侃之后 , 便放下身段引咎自责 。分页标题
陶侃也取笑这位以前看不起自己的庾亮 , “庾君侯你修建石头城来防备老夫 , 为何现在又来求我?”庾亮满头大汗 , 不得不服软 , 不过却让陶侃十分满意 , 于是便放过了庾亮 。
庾亮身为士族加外戚的身份 , 在当时江左门阀政治的局面之下 , 本来身份比之出身贫寒的陶侃要尊贵的多 。 但是 , 因为迫于苏峻之乱的战局 , 不得不请求陶侃 , 这算是士族向寒门妥协的罕见事例 。
而从陶侃的角度来看 , 之所以表现的如此傲慢、骄纵 , 也与自己寒门出身在士族掌权环境下 , 遭遇的不公有着很大关系 。 试想一下 , 谁又不想看到以前处处瞧不上自己的人 , 低头想自己的求饶认错呢?
陶侃的倨傲态度 , 与年少时谦恭守礼的形象 , 相去甚远 。 很大原因应当归结于当时陶侃贫寒出身 , 在当时士族崛起的时局之下 , 陶侃所遭遇的种种不公——洛阳受到的鄙夷、明帝遗诏中被忽视等 。 于是 , 不满江左士族掌权自己被排挤的陶侃 , 在面对士族冠冕庾亮的求饶时 , 才表现出那般的骄横骄傲 。

亭安读书TB|陶渊明祖上的“困境”:本为寒门崛起范例,却不得不“无憾”而终
本文插图
庶族之身 , 得士族低首 , 便志得意满 , 燕雀之志而!

亭安读书TB|陶渊明祖上的“困境”:本为寒门崛起范例,却不得不“无憾”而终
本文插图
“节约”与“贪婪”:陶侃晚年所图为何?
陶侃只满足于士族低首和服气吗?当然不是了 。 不过 , 从陶侃人生后期的经历来看 , 所图之事依然“志向不大” 。
骄奢的晚年
陶侃因出身贫寒 , 所以出仕之后也极为节约 。 出任荆州刺史之后 , 陶侃让人把造船生下的木屑积攒下来 , 等到天冷大雪之后 , 路面湿滑之时 , 陶侃又让人铺上木屑 , 可以防止滑倒 。
还有一次陶侃让人不要把毛竹的尖头丢掉 , 最后在仓库里毛竹尖头堆积如山 , 陶侃依然没有扔掉 。 等到后来桓温伐蜀时 , 这些毛竹的尖头 , 正好用作造船的竹钉 。
而这也是陶侃“节俭”的证明 , 不过陶侃的“节俭”在当时的时代 , 显得格格不入 。 需要知道的是 , 当时士族崛起 , 出身门阀的名士官员们 , 根本不用考虑节俭 。 而如果过分的节俭 , 就被士族名士们认为是“贪婪” , 这是名士们所唾弃的品质 。
而陶侃的“节俭”虽然在后世看来 , 是很不错的品质 , 但却受到当时士人的鄙夷 。 也因此 , 陶侃融入不了当时士族圈子 。 这也是陶侃与庾亮、温峤等人 , 初时关系不密的重要原因 , 好在后来陶侃依靠军功得以掌控上游 , 才得以位列江左权臣之列 。
然媵妾数十 , 家僮千余 , 珍奇宝货富于天府 。 ——《陶侃传》

亭安读书TB|陶渊明祖上的“困境”:本为寒门崛起范例,却不得不“无憾”而终
本文插图
不过 , 陶侃的“节俭”到了晚年 , 却是真正变成了“贪婪” , 据史料记载 , 陶侃晚年有妻妾数十人 , 家中奴仆千余人 , 家中珍宝更是无数 。 从此可见 , 陶侃的“贪婪”品性 , 在晚年真正得到了实现 。
这应当是源于陶侃幼时的贫寒 , 才得以在掌权之后 , 大量收集资财 。 对于财富的贪婪 , 也成为了陶侃晚年的一个“标签” 。 不同于庾亮、王导、王敦等人 , 对于权位的觊觎 , 成为上游强藩之后的陶侃 , 竟然仅仅是敛财骄奢 , 的确是陶侃“无所适从”的体现 。
梦生八翼
梦生八翼 , 飞而上天 , 见天门九重 , 已登其八 , 唯一门不得入 。 阍者以杖击之 , 因坠地 , 折其左翼 。 ——《陶侃传》
陶侃晚年曾经做梦 , 梦到生出八个翅膀 , 直飞而上八重门 , 但最后一门却不得入 。 应和了当时陶侃晚年仕途 , 只达到了掌控八州的程度 。
苏峻之乱后 , 陶侃得以都督七州军事 , 在出兵诛灭郭默之后 , 更是得以都督八州军事 。 而世人把这应合“梦生八翼”典故之外 , 更是当做陶侃晚年心生谋逆之心的证明 。分页标题
那么 , 陶侃晚年真的有谋逆之心吗?或许真的有 , 陶侃知道王导和庾亮瞧不起自己 , 曾经一度想要发兵到建康废黜王导 。 但对于当时郗鉴等人的反对 , 让陶侃知道当时士族掌权的局面难以轻易打破 , 于是生出谋逆改朝换代的想法 , 当然是顺理成章 。
不过 , 颍川庾氏、琅琊王氏等士族力量的强大 , 最终让陶侃放弃了谋逆之心 , 也就有了在《陶侃传》当中 , 记载陶侃晚年因梦中“折翼” , 不敢轻易谋逆的记载 。

亭安读书TB|陶渊明祖上的“困境”:本为寒门崛起范例,却不得不“无憾”而终
本文插图
总而言之 , 陶侃晚年的所图之事 , 富贵荣华当是确凿 , 但谋逆之心只存于其心未敢表露 。 以上游之兵 , 发兵夺取中枢 , 可行吗?当然可行 , 王敦之乱便是证明 。 不过 , 局限于寒门出身的陶侃 , 不敢轻易改变士族门阀掌权的割据 , 最终只得陷于骄奢 。

亭安读书TB|陶渊明祖上的“困境”:本为寒门崛起范例,却不得不“无憾”而终
本文插图
不得不“无憾”而终的陶侃
陶侃晚年 , 向成帝上表奏章 , 其中说道:
“臣少长孤寒 , 始愿有限 。 过蒙圣朝历世殊恩、陛下睿鉴 , 宠灵弥泰 。 有始必终 , 自古而然 。 臣年垂八十 , 位极人臣 , 启手启足 , 当复何恨!”
陶侃知道 , 自己以寒门之身 , 能够位极人臣 , 这本应该是无憾而终的一生 。 不过 , 陶侃心中也当然有遗憾 , 恨不能越过“九重门” , 恨不能与庾亮、王导一般走入江左的权力中心 。
总结陶渊明这位祖上 , 当然也是有些复杂的 。 陶侃的确是有能力的 , 能够以军功而崛起为掌控上游八州的一方强藩 , 本可以如王导、庾亮一般 , 执掌中枢权柄 , 成为江左真正的实权人物 。 但最终依然无法突破东晋门阀政治的阻碍 , 只能借平乱之际 , 让士族俯首 , 满足一时的骄纵 。 更无法成为江左真正的执政掌权之人 , 所以只能敛财骄奢 。
陶侃的“困境” , 虽然是自身格局、决断的困境 , 但被士族掌权左右发展的时代之中 , 陶侃最终的不得不“无憾”而终 , 向时代和士族门阀妥协的结局 , 也是乱世局面的悲哀 。

亭安读书TB|陶渊明祖上的“困境”:本为寒门崛起范例,却不得不“无憾”而终
本文插图
少时温俭恭良 ,
壮年踌躇满志 。
滞于出身贫寒 ,
难近豪族名士 。
转而骄奢敛财 ,
折翼之恨告终 。
陶渊明祖上陶侃 , 终是彷徨于乱局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