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三国演义》普及历史知识?错了!罗贯中是歪曲历史的始作俑者


小佛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三国演义》相关作品 , 小说也好 , 电视剧也罢 , 但是真正看过《三国志》人并不多吧 。 以前曾写过一些三国历史或者演义的文章 , 发现有不少参与讨论的朋友认不清一个现实 , 总是把《三国演义》的内容当作真实的历史来看 , 或许是因为有这样一句话:“真三国 , 假水浒 , 大话西游”吧 。

罗贯中|《三国演义》普及历史知识?错了!罗贯中是歪曲历史的始作俑者
本文插图
有人说 , 你看读《三国志》的人那么少 , 可见《三国演义》在普及历史知识方面的功能是大于《三国志》 , 但是 , 一定不要忽略一个事实 , 演义就是演义 , 它虽然利用艺术的表现手法来传播“历史知识” , 然而 , 它传播的不是真正的历史 , 而是一部被罗贯中歪曲的历史 。
同时读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朋友就会发现 , 《三国演义》可以说是真真假假 , 常常张冠李戴 , 为了达到艺术效果 , 塑造给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 , 完全不顾真实的历史 。 这或许是罗贯中原本就不熟悉历史 , 加之在成书之前 , 民间已经有了很多话本之类 , 故事能不能传播广泛 , 完全是看人们的意愿 。 当然 , 这不是罗贯中一个人的问题 , 而是整个历史演义或者小说的通病 , 他们缺少对历史的尊重 , 想当然的将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进行篡改 , 根据自己或者受众的喜恶对影响历史进程的人物进行可以的美化或者丑化 , 就我国有名的历史演义类小说成书时间而言 ,
“《三国演义》堪称始作俑者 , 而且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代表” 。

罗贯中|《三国演义》普及历史知识?错了!罗贯中是歪曲历史的始作俑者
本文插图
为了清楚的认识到《三国演义》对三国历史的歪曲 , 咱们就以刘备为例 , 将演义中的他与历史上的他进行对比 , 看一看《三国演义》中的虚假历史 。
在《三国演义》刘备的形象被拔高的特别厉害 , 将他塑造成宽厚仁慈的人 , 将正史中他做的一些事加在别人身上 , 而张飞就是其中的一个背锅侠 。 《三国演义》中 , 刘备讨伐黄巾军初立战功 , 遇到督邮视察 , 督邮的傲慢无礼惹怒了张飞 , 张飞遂鞭打督邮 , 刘备喝止督邮 , 《三国志》中也曾记载督邮被打一事 , 而打他的却是刘备 ,
“督邮以公事到县 , 先主求谒 , 不通 , 直入缚督邮 , 杖二百 , 解绶系其颈着马柳 , 弃官亡命” 。
一番改造之后 , 刘备在演义中成了宽仁的人 , 而这只是改造中的一个点而已 。
同时 , 为将刘备塑造成非常忠厚、仁德的人 , 罗贯中在细节描写上也是下了血本 , 有人曾经统计过 , 在《三国演义》中 , 刘备为了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一共哭了几十次之多 , 并且伤心的程度、哭泣的种类也是非常之多 , 譬如:抽泣、默默流泪、低声小哭、号啕大哭、哭到昏厥等等 。 就这些用词、这些描写而言 , 小佛是非常佩服罗贯中的 , 毕竟忠厚、仁爱都是比较抽象的东西 , 而罗贯中借助于细节的描写 , 成功的让忠厚、仁爱变得具体化 , 不可谓不高明 , 以徐庶离去一事为例子 。

罗贯中|《三国演义》普及历史知识?错了!罗贯中是歪曲历史的始作俑者
本文插图
《三国志》中关于徐庶的记载基本出现在《诸葛亮传》里 , 当徐庶向刘备举荐诸葛亮之后 , 两人都跟随徐庶 , 而徐庶母亲却被曹军被抓之后 , 稍微向刘备解释一二之后 , 徐庶就去投奔曹操 , 并未记载刘备是否挽留徐庶 , “
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霸之业者 , 以此方寸之地也 。 今已失老母 , 方寸乱矣 , 无益于事 , 请从此别 。 ’遂诣曹公”

在《三国演义》这一段就变得非常精彩 , 曹操骗徐庶的亲笔信 , 然后让人仿造笔记给徐庶写了一封信件 , 说自己被曹操骗到许昌 , 性命垂危 , 希望徐庶救自己 , 大孝子徐庶自然要去救自己的母亲 , 于是去见刘备 , 言明前后之事 , 不得不前往搭救母亲 , 这时候刘备的戏份就来了 ,分页标题
“玄德闻言大哭曰:子母乃天性之亲 , 元直无以备为念 。 待与老夫人相见之后 , 或者再得奉教”
。 这一哭加上这句话 , 刘备忠厚、仁爱的形象再一次深入人心了 。

罗贯中|《三国演义》普及历史知识?错了!罗贯中是歪曲历史的始作俑者
本文插图
然而 ,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并不是历史上刘备 , 真实的他是“少语言 , 善下人 , 喜怒不形于色” , 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怎么会哭来哭去 , 说句实话 , 在《三国志》中 , 刘备哭泣的次数还没曹操多 , 有没有一种大跌眼镜的感觉?所以 , 那些对三国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读一读《三国志》、《晋书》等正史 , 虽然不见得里面的记载完全真实可靠 , 但是一定比《三国演义》靠谱很多 。
【罗贯中|《三国演义》普及历史知识?错了!罗贯中是歪曲历史的始作俑者】参考资料:罗贯中 , 《三国演义》;陈寿 , 《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