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提高基层教师待遇,必须提高教龄津贴

提高教师教龄津贴 , 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教育话题 。据媒体报道 ,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总校校长崔建梅 , 今年再次提交关于提高教师教龄津贴的建议 , 这已经是她第三次向大会提出相关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花坪小学副校长刘发英今年也建议:教育部、人社部和财政部等部门积极研究 , 探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龄津贴标准 , 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 。
切实提高基层教师待遇,必须提高教龄津贴

切实提高基层教师待遇,必须提高教龄津贴

切实提高基层教师待遇,必须提高教龄津贴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都提到 , 从1995年开始实行的教龄津贴制度确定的教龄津贴标准 , 30多年一直不变 。 1985年颁布的《关于教师教龄津贴的若干规定》明确 , 从1986年7月1日起 , 开始实行教龄津贴制度 。 教龄满五年至二十年以上的老师 , 每月可获得三元至十元不等的津贴 。 30多年前 , 几元钱还是比较值钱的 , 所以3到10元 , 还被分为4档 , 而在30年后的今天 , 满20年教龄 , 教龄津贴才10元 , 这不是十分寒酸吗?提高教龄津贴的建议 , 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回应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回应称:“考虑到教龄津贴和薪级工资在功能上重叠 , 对是否保留教龄津贴等问题 , 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统筹研究 。 ”是取消每月只有几元的教龄工资 , 还是在教师薪酬待遇中 , 进一步加重教龄的权重?这反映出不同的教师薪酬改革思路 。 在笔者看来 , 要切实落实教师待遇 , 提高基层一线教师的待遇 , 激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 , 应该加大教龄在计算教师薪酬待遇中的权重 , 从长远看 , 我国中小学教师应该实行年薪制 , 年薪主要与职务和教龄挂钩 , 而非与职称紧密挂钩 。
切实提高基层教师待遇,必须提高教龄津贴
虽然有关部门解释称在薪级工资中已经考虑了工龄因素 , 但是 , 这首先是基于职称等级确定的薪级工资 , 是教师获评某一职称后 , 根据任职年限确定的工资级别 , 这和教龄津贴是不同 , 教龄津贴是不论职称高低 , 就算教龄长短 。提高教龄津贴 , 这对于基层一线教师来说 , 十分重要 , 因为很多基层一线教师很难获得高级职称 , 由于职称低因此薪酬待遇也就较低 。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 , 2017年 , 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税前)平均工资收入为8.2万元 , 可很多基层教师感慨自己是“被平均” 。要提高基层一线教师的待遇 , 就需要提高教师在薪酬待遇中的权重 。 从近期看 , 应该提高教龄津贴 , 如河南省委、省政府在2019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提高教龄津贴标准 , 从2019年7月1日起 , 中小学(中职学校)教师教龄津贴在落实国家规定标准基础上 , 按照每增加一年教龄增加10元的标准累计计算核定 。 如果一名教师教龄20年 , 那教龄津贴为每月200元 。 这是把“尊师重教”落到实处的切实举措 。 而从长远看 , 我国应该进一步推进教师薪酬制度改革 , 实行基于教职的年薪制 , 年薪随教龄增加而提高 。
切实提高基层教师待遇,必须提高教龄津贴
我国的教龄津贴制度 , 后来为何没有调整教师的教龄津贴标准?这与建设教师队伍的思路有关 。 简单来说 , 就是要实施职称评审制度 , 建立与职称挂钩的薪酬制度 , 以此促进教师提高专业能力 , 并强调岗位竞争意识 。 然而 , 职称评审制度 , 以及与之挂钩的教师薪酬制度实施下来 , 问题越来越多 , 由于职称与薪酬直接挂钩 , 因此在职称评审中出现“权钱交易”、弄虚作假问题 , 职称评审拉开了教师待遇差距 , 但是 , 由于只有少数人才能获得高级职称 , 加上获得高级职称者很多不是领导就是领导身边的“红人” , 职称评审制度非但没有起到激励基层教师的作用 , 反而加剧职业倦怠感 。 另外 , 职称评审制度 , 也让学校办学、教师教育教学急功近利 , 职称评审指标成为重要的指挥棒 , 助长了基础教育的“唯分数论”、“唯升学论”和“唯论文论” 。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师管理、评价 , 主要实行三项制度 。 一是年薪制 , 教师年薪由教师岗位和教龄确定 , 没有职称评审一说;二是终身教职制度 , 一名教师在入职最初几年 , 会有比较严格的考核 , 而通过考核获得终身教职后 , 教育部门、学校没有合法理由不得解聘 , 这鼓励教师终身从教 , 以保障教师的教育教学自主权;三是现代学校制度 , 对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育贡献 , 实行教师同行评价 , 在实行年薪制和终身教职制度的背景中 , 促进教师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 以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