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度调查 | 什么时候,才能用上新冠疫苗?


极度调查 | 什么时候,才能用上新冠疫苗?
文章图片
杨杨
|《财经国家周刊》采访人员
编者按:全世界都在等待新冠疫苗 , 它是结束隔离、复苏经济、防控疫情的一个关键工具 。 疫苗研发进展如何?存在什么难点?“安全有效”的疫苗何时能尽快出现?总共需要多少疫苗?能否生产足够的用量?围绕疫苗的焦点问题 , 《财经国家周刊》组织了一轮深度调研 , 采访了医药行业的专家 , 对话了疫苗研发一线的企业和机构 , 尝试呈现一个立体、严谨的疫苗现状图景 。

5月21日下午 , 一家叫康希诺的中国生物科技公司(6185.HK , 康希诺)股价忽然暴跌 , 一度超过20% 。 这出人意料 , 就在前一天 , 这家公司的股价才创下历史新高 。
过山车般的戏剧变化 , 都是因为——新冠疫苗 。
股价创历史5月20日 , 康希诺与加拿大生物科技公司PrecisionNano Systems达成协议、合作开发mRNA疫苗 。 由此 , 康希诺也有了“双保险” 。 此前其与军事科学院联合研制的另一款新冠疫苗 , 在全球范围内率先进入了临床II期 。
【极度调查 | 什么时候,才能用上新冠疫苗?】股价暴跌的5月21日 , 牛津大学疫苗动物试验遇挫的新闻刷屏 , 虽然能产生抗体 , 但研究人员发现注射疫苗的恒河猴 , 仍会感染病毒 。 康希诺与合作单位联合开发的新冠疫苗 , 也采用牛津疫苗的技术路径 。
受牵连的不仅是康希诺 , 全球资本市场的情绪 , 都在随着疫苗的动态而起起落落——它被很多人认为是恢复正常生活的希望所在 , 无论是拯救生命、结束隔离还是恢复经济秩序、防控疫情 , 疫苗都是关键 。
全球各国、各类组织 , 早已在共同努力 。 世界卫生组织(WHO)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 , 有超过120个候选疫苗正在研发 , 10个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 其中5个由中国企业/机构研发 。
这是一场全球性的、与病毒的赛跑 。
结束“长期斗争”的关键
因为新冠疫情 , 几乎人人都开始关注起疫苗 。
目前 , 新冠疫情仍然在全球蔓延 。 至5月30日截稿时 , 全球新冠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超过580万例 , 死亡病例超过367万例 。
在中国 , 新冠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 , 但境外输入威胁仍然存在 , “病毒没有国界” , 如何防范病毒的境外输入 , 同时警惕国内的局部暴发 , 成为中国当下抗击疫情的两个重点 。
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人员采访的流行病学专家看来 , 对抗这种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的病毒 , 疫苗成了最主要的希望 。 通过疫苗实现群体免疫 , 才有望真正享有安宁 。
“这场战争在中国 , 已经从‘全面狙击战’进入到了‘游击战’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说 。 虽然检测的覆盖面在扩大 , 但最终还是要靠疫苗 。
对疫苗的需求 , 很可能会长期存在 。 现在大部分的流行病学家都认为 , 新冠病毒不太可能像SARS那样忽然消失 , 而是会长时间存在于人群中 。 人类与新冠病毒之间 , 会是一场长期的斗争 。
5月25日 , 世卫组织提醒各国保持高度警惕 , 做好准备防范新冠疫情出现第二波高峰 , 这其中 , 也包括已成功遏制病毒的国家 。
事实上 , 医学界已经有一种普遍的担忧 , 等夏天过去 , 随着天气转凉 , 疫情已经受控的地区 , 会不会再度传来坏消息?
应对这样一个“长期斗争” , 希望还是疫苗 。
如果没有疫苗 , “我们能做的就是控制传染源和阻断传播路径 。 ”苏州大学校长、免疫学专家熊思东说 , 而目前被证明有效的措施 , 就是严格的社交隔离 。分页标题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此前在一份分析中说 , 如果疫苗没能出现 , 封城、社交隔离与社会解封的循环 , 可能会无限循环下去 。
如果疫苗不能及时出现 , 这种日子会持续多久?另一份研究报告认为 , 是5年 。
“重返疫情前”的支点
这样的局面 , 谁都不想面对 。
新冠疫情已经重创了全球经济 。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指出 , 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2% , 这是自1930年大萧条以来最剧烈的经济收缩 。 最近这两年 , 全球经济累计将损失8.5万亿美元 , 相当于之前4年全球所有国家的经济收益 。
封锁措施同样代价巨大 。
亚洲开发银行最近在一份报告中指出 , 为应对疫情采取的边境管控、旅游限制等措施 , 将使全球贸易总额总额减少1.7万亿到2.6万亿美元 。 整个地区的经济活动陷于瘫痪 , 全世界有数以亿计的人失业 。 与之对应的 , 是航空、旅游、演艺、影院、餐饮等多个行业受到巨大冲击 。
在这些看得见的损失之外 , 还有看不见的危害 。
疫情造成了社会割裂 , 隔离拉开的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还在海外一些地区投下了怀疑和不信任的阴影 , 甚至已经打乱了全球的供应链体系、给全球化的世界制造了新的裂缝 。
如果要“重返疫情前”状态 , 如果要退出管制和社交隔离政策 , 眼下的希望 , 依然是疫苗 。 如果有疫苗 , 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 , 就有更大的弹性调整防控策略 。
美国公共卫生专家、美国西东大学全球卫生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黄严忠说 , 好的公共政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 应在保护人民健康和试图减轻对政治、社会、经济的冲击之间寻得平衡 。
但现在 , 这还是个难题 。 没有疫苗、没有控制疫情扩散风险的工具 , 防控策略的调整不得不慎之又慎 。
今年1月以来 , 新冠肺炎在国内被纳入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实行甲类管理 。 即便在病例数已经很少的情况 , 为了防止疫情复燃 , 仍然需要维持高风险的应对措施 , 即便这样会显著降低社会运营效率 。
用上疫苗还有多远?
“什么时候能打上疫苗”?成了人人都在问的问题 。
从科学严谨的角度 , 医药界给出的普遍答案是 , 没有人知道确切时间 。 即使是临床试验的疫苗“先头部队” , 也都处在非常早期 。
比如牛津疫苗 , 也是这只“先头部队”的一员 , 其研究团队曾预测 , 疫苗在今年9月就能投入使用 。 但它的受挫再一次提醒:要靠疫苗“重返疫情前”的计划 , 可能还面临诸多变数 。
一位受访专家告诉采访人员 , 按常规流程 , 一支疫苗从实验室走到使用 , 普遍要花费8到17年的时间 。 历史上研发时间最短的腮腺炎疫苗 , 从获取病毒样本到拿到上市资格 , 也花了近5年的时间 。
新冠疫苗的研制 , 已经是“神速” 。
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 从1月10日中国公布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迄今 , 4个多月的时间里 , 已经有10个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 其中3个处于临床II期 , 5个正在开展I期和II期合并的临床试验 。
梅奥诊所疫苗研究部主任、《疫苗》(Vaccine)杂志主编高利·波兰(Gregory Poland)将新疫苗的研制比喻为“一边飞行、一边造飞机” , 可见风险巨大 。 其中任何一个细节的偏差 , 无论是疫苗本身还是试验方法的问题 , 都可能导致失败 。
更大的难处在于 , 追求速度之外 , 还要做到安全、有效 。 世卫组织官方近期再次强调 , 疫苗研制没有捷径 , “必须按照安全有效的标准进行 , 不能跳过任何一个步骤” 。
也因此 , 就目前研发形势 , 医药界一个相对普遍的判断是 , 研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 , 很可能需要12到18个月 。分页标题
那么 , 那些进入了临床试验的“种子选手” , 谁能顺利拿到上市许可?
答案也还是未知数 。 “所以我们鼓励多种技术路径、齐头并进” 。 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CEO理查德·哈切特(Richard Hatchett)说 , 竞争有利于激发出好主意 , 这增加了找到可行疫苗的概率 。 比如中国的新冠疫苗研究 , 一开始就覆盖了5个主要技术路线 。
为了疫苗 , 涉及其中的每个环节都已经“很拼”了 , 其中也包括政府部门 。 中国政府很早就把新冠疫苗研发提高到国家重大项目的高度 , 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尽快研制出疫苗 。 这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投入 , 按照国际组织的估算 , 在接下去十几个月中 , 全球仅投到疫苗研制上的费用就超过20亿美元 。
找到疫苗与最终实现人人有疫苗可用、疫情得控之间 , 还隔着生产、采购、运输、注射分配等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 比如在选择备选疫苗时 , 国内外都把“可量产”作为重要指标 。
到目前为止 , 全世界都还在求解第一个问题——找到新冠疫苗 , 控疫才能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

极度调查 | 什么时候,才能用上新冠疫苗?
文章图片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 , 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 不能识别其来源 , 如有版权争议 , 请联系公号方 。
总监制:王建军
监制:程瑛
责任编辑:陈荣


长按指纹自动识别二维码即刻关注

极度调查 | 什么时候,才能用上新冠疫苗?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