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秀旅游TB|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山东灵岩寺


灵岩寺 ,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境内 , 始建于东晋 , 该寺历史悠久 , 佛教底蕴丰厚 , 自唐代起就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 , 并名列其首 。 灵岩寺 , 现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全国首批4A级旅游区 。

视觉秀旅游TB|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山东灵岩寺
本文插图
灵岩山又名方山 ,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玉符山 , 系泰山12支脉之一 , 距泰山主峰西北麓20公里处 , 海拔683.7米 。 灵岩名字和十六国时期朗公和尚有关 。 《神僧传》云:"朗公和尚说法泰山北岩下 , 听者千人 , 石为之点头 , 众以告 , 公曰:'此山灵也' , 遂名灵岩 。 "灵岩寺因山而得名 。 朗公创建的寺院 , 兴盛不到100年 ,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七年(446年)遭灭佛之劫 , 庙宇全部被毁 。 至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间 , 法定禅师来此 , 重建寺院于方山之阴 , 曰"神宝"(位今小寺村南 , 仅存遗址) , 后又建寺于方山之阳 , 曰"灵岩"(在今寺址东北甘露泉旁) 。 今灵岩寺是唐贞观年间慧崇高僧建造的 , 经宋、元、明几代修葺 , 已非原建(多属宋代) 。 宋真宗景德年间灵岩寺改称"敕赐景德灵岩禅寺" 。 明成化四年(1468年)又改称"敕赐崇善禅寺" , 嘉靖年间复名灵岩寺 。

视觉秀旅游TB|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山东灵岩寺
本文插图
灵岩寺兴于北魏 , 盛于唐宋 , 最盛时殿阁40余处 , 禅房500多间 , 僧侣500余人 。 经历代修葺增建 , 寺院布局恢弘 , 文物古迹丰富 , 主要建筑有千佛殿、大雄宝殿、御书阁、钟鼓楼、辟支塔等 , 还有积翠证明龛、墓塔林、五花殿石柱及唐代李邕书《灵岩寺颂碑》、元代日本僧人邵元撰书《息庵禅师道行碑》等唐宋以来碑碣 , 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 四周群山环抱 , 深奥幽邃 。 寺内外的汉柏、摩顶松、朗公石、可公床、一线天、对松桥以及"五步三泉""镜池春晓""方山积翠""明孔晴雪"等胜景 , 都别具情趣 。 明代学者王世祯有"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 , 游泰山而不灵岩 , 不成游也"之说 。

视觉秀旅游TB|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山东灵岩寺
本文插图
景区看点;辟支塔为唐朝高僧慧崇组织修建 , 并于宋淳化五年(994年)重建 , 竣工于嘉佑二年(1057年) , 历时63年完工 。 "辟支"出于佛教 , 音译为"辟支迦罗" , 简称"辟支佛" , 辟支塔 , 意即辟支佛塔 。 辟支塔为一座八角九层楼阁式砖塔 , 塔高55.7米 , 塔基为石筑八角 , 上有浮雕 , 镌刻有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门等故事 。 塔身为青砖砌就 , 各层皆施腰檐 , 下三层为双檐 , 二至四层檐下置平座 。 塔檐与塔径自下而上逐层递减 , 收分得体 。 塔内一至四层设塔心柱 , 内辟券洞 , 砌有台阶 , 可拾级而上 , 自第五层以上砌为实体 , 登塔须沿塔壁外腰檐左转90度进入上层门洞 。 塔身上置铁质塔刹 , 由覆钵露盘、相轮、宝盖、圆光、仰月、宝珠组成 , 自宝盖下垂八根铁链 , 由第九层塔檐角上的八尊铁质金刚承接 , 在塔内延续到地下 , 起避雷作用 。 辟支塔气势雄伟、造型美观、结构复杂、比例适当 , 呈典型的宋代风格 , 为灵岩寺标志性建筑 。 宋代文学家曾巩有诗赞曰"法定禅房临峭谷 , 辟支灵塔冠层峦" 。

视觉秀旅游TB|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山东灵岩寺
本文插图
千佛殿;因殿内供置众多佛像得名 。 此殿始建于唐贞观年间 , (627一649年) , 宋嘉佑和明嘉靖、万历年间重修 , 现存木结构为明代建筑 。 千佛殿依山建于高大的台基之上 , 其面阔七间 , 进深四间 , 单檐庑殿顶 , 举折平缓 , 出檐深远 。 檐下置疏朗宏大的斗拱 , 木棱彩绘华丽 , 檐角长伸高耸 , 有展翅欲飞之势 。 前檐下立有八根石柱 , 柱础皆雕刻有龙、凤、花、叶、水波及莲瓣、宝装荷花等纹样 , 雕工精美 , 凸显唐宋之风 。分页标题
殿内正中塑有通体贴金的"三身佛" 。 中为"法身" , 指佛先天具有的佛法体现于自身 , 名为毗卢遮那佛 , 由藤胎髹漆塑造 , 宋治平二年(1065年)从钱塘运至灵岩 。 东侧为"报身" , 名卢舍那佛 , 为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用2500公斤铜铸成 。 西为"应身" , 名释迦牟尼佛 , 也为铜质 ,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铸造 。 佛像头顶有螺形肉髻 , 体态雍容 , 眉骨高凸 , 目光凝重 。 三尊佛像皆结跏跌坐 , 仪容端庄 , 衣纹流畅 , 服饰简洁 , 极具艺术感染力 。
墓塔林;灵岩寺历代高僧的墓地 。 塔林中现有北魏、唐、宋、金、元、明、清历代石质墓塔167座 , 墓志铭、石碑81通 。 墓塔一般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 , 塔座呈方形、圆形、八角形 , 有浮雕装钸 。 塔身较高大 , 上刻僧人法名年号 。 塔刹则有相轮、覆盆、仰月、宝珠、花卉、龙图等图案造型 。 墓塔旁通常有墓碑 , 记载着高僧的经历 , 它见证了灵岩寺的历史沿革 , 是研究佛教发展史的珍贵史料 。
墓塔林中部为一南北甬道 , 其北端建有砖石结构、单层重檐式北魏祖师塔(法定墓塔) , 甬道两侧列峙全石结构群塔 , 依塔身形制分为方碑形塔、钟形塔、鼓形塔、穿堵婆塔(喇嘛塔)、经幢式塔、亭阁式塔六种 。
【视觉秀旅游TB|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山东灵岩寺】墓塔林 , 是一座积淀丰厚的古代石刻艺术博物馆 。 墓塔 , 造型各异 , 结构细腻 , 布局合理;雕刻 , 内容丰富 , 技法多样 , 精美绝伦 。 如塔座束腰 , 雕有各种艺术形象 , 有承重的力士 , 在重压下咀巴大张 , 面部扭曲 , 四肢与腰背曲弯 , 全身肌肉突起 , 给人以力的夸张和负重的艰辛;有的雕骑士身跨雄狮 , 手执曲棍击打马球的场景;有的雕嬉戏玩耍的幼狮 , 憨态可鞠;还有的雕衣带飘逸、长绸舞动的娱乐场景等 , 一幅幅浮雕 , 无一不显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雕刻技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