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必读|原创 太平军如何取得三河镇大捷?击毙湘军悍将李续宾?有何影响?

【青年必读|原创 太平军如何取得三河镇大捷?击毙湘军悍将李续宾?有何影响?】
三河镇大捷是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在安徽省合肥县三河镇(今属合肥市肥西县)歼灭湘军精锐李续宾部的一次著名战役 , 也是太平天国战争史上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著名范例 。
1856年9月 , 天京内讧 , 太平天国的革命形势开始急转直下 。 1857年5月 , 石达开受洪秀全猜忌 , 离京出走 , 带走数万精兵良将 , 更使太平军元气大伤 , 整个战争形势也随 之急剧逆转 。 清军利用这一有利时机 , 重整旗鼓 , 于1858年1月重新建立江南大营 , 包围天京 。 江西战场上 , 湘军由防御转为进攻 , 于1857年10月26日攻陷湖口和梅家洲 。

青年必读|原创 太平军如何取得三河镇大捷?击毙湘军悍将李续宾?有何影响?
本文插图
1858年5月19日 , 新任浙江布政使、湘军悍将李续宾率部攻克军事重镇九江 , 驻守该地区5年之久的太平军将领林启容以下1.7万名将士全部牺牲 。 李续宾在攻克九江后不久即率部渡江 , 回到湖北 , 准备乘胜东援安徽战场 。
1858年5月 , 湖广总督官文、湖北巡抚胡林翼看到湘军在江西战场上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 , 便拟定东征计划 , 准备把李续宾部湘军投入安徽战场 。 当时 , 太平军在陈玉成、李秀成等率领下 , 在皖北战场屡挫清军 , 于8月23日占领庐州城 。 于是 , 官文便命令李续宾迅速进兵 , 攻克太湖 , 然后乘势扫清桐城、舒城一路 , 疾趋庐州 , 企图收回庐州 , 并堵住太平军北进之路 。 所以 , 当陈玉成、李秀成部挥师东向 , 进攻江北大营时 , 江宁将军都兴阿和李续宾等即率兵勇万余人自湖北东犯安徽 , 9月22日克太湖 , 然后分兵为二 , 都兴阿率副都统多隆阿和总兵鲍超所部进逼安庆 , 李续宾率所部湘军北指庐州 。
经过
李续宾部于9月23日陷潜山 , 10月13日陷桐城 , 24日陷舒城 , 接着指向舒城东面25公里的三河镇 , 准备进犯庐州 。
三河镇位于界河(今丰乐河)南岸 , 东濒巢湖 , 是庐州西南的重要屏障 。 该镇原无城垣 , 太平军占领后 , 新筑了城墙 , 外添砖垒9座 , 凭河设险 , 广屯米粮军火 , 接济庐州、天京 , 因而在军事上、经济上都居重要地位 。 当时太平军的守将是吴定规 。
10月24日 , 陈玉成在江苏六合接到湘军大举东犯安徽的报告 , 毅然决定回兵救援 ,并向洪秀全报告 , 要求调派李秀成部同往 。
11月3日 , 李续宾率精兵6000进抵三河镇外围 。 11月7日 , 分兵三路向镇外9垒发起进攻 , 义中等六营进攻河南大街及老鼠夹一带之垒;左仁等三营进攻迎水庵、水晶庵一 带之垒;副右等二营进攻储家越之垒 。 李续宾则亲率湘中等二营为各路后应 。 太平军依托砖垒顽强抵抗 , 大量杀伤敌人 。 湘军攻垒愈急 , 太平军伤亡很大 , 便放弃镇外9垒 ,退入镇内 , 坚守待援 。
在湘军大举进攻三河镇外围的当天 , 陈玉成率大队赶到 , 驻扎在三河镇南金牛镇一 带 。 11月14日 , 李秀成也率部赶到 , 驻于白石山 。 至此 , 集结在三河镇周围的太平军众 达10余万人 , 和李续宾部湘军相比占绝对优势 。
面对太平军援军的强大气势 , 李续宾的一些部将十分胆怯 , 建议退守桐城 。 骄悍的李续宾一意孤行 , 认为军事有进无退 , 只有死战 , 并于11月15日深夜派兵7营分左、右、 中三路偷袭金牛镇 。 16日黎明 , 当行至距三河镇7.5公里的樊家渡王家祠堂时 , 与陈玉成军遭遇 。 陈玉成抓住敌人冒险出击的有利时机 , 以少部兵力正面迎敌 , 吸引敌人 , 另以主力从湘军左侧抄其后路 。 正面迎敌之太平军且战且走 , 将敌人诱至设伏地域 。 当时 ,大雾迷漫 , 咫尺莫辨 , 鼓角相闻 , 敌我难分 。 陈玉成主力迅速击溃了左路湘军 , 并乘胜隔断中、右路之后路 。 湘军发现归路被断 , 仓皇后撤 , 在烟筒岗一带被太平军团团包围 。分页标题
李续宾得知大队被围 , 急忙亲率4营前往救应 , 反复冲锋数十次 , 也未能突入重围 。 驻 扎于白石山的李秀成部 , 闻金牛镇炮声不绝 , 立即赶往参战;驻守三河镇的吴定规也率部出镇合击湘军 。 李续宾见势不妙 , 逃回大营 , 并传令各部坚守待援 。 其实这时守垒的湘军有的已经逃散 , 有的被太平军阻截在外 , 因而有7个营垒被太平军迅速攻破 。 接着 ,李续宾的大营也被太平军包围 。 他督军往来冲突 , 终不得脱 , 当夜被太平军击毙(一说自杀) 。 之后 , 太平军继续围攻负隅顽抗的残敌 , 至18日 , 全部肃清 。 这一仗 , 太平军 一举歼灭湘军精锐近6000人 , 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后期一次出色的歼灭战 。
三河镇大捷后 , 太平军乘胜南进 , 连克舒城、桐城 , 围困安庆的湘军也闻讯后撤 。湘军三河镇之败 , 主要是孤军深入 , 犯险冒进 。 李续宾仅率数千人自湖北东犯 , 入皖之后 , 连陷四城 , 处处分兵驻守 , 结果“兵以屡分而单 , 气以屡胜而泄”(《剿平粤 匪方略》卷二百一十 , 第26页) 。 进至三河镇后 , 仅剩6000人 , 当太平军大队赶到时 ,已无阻援之兵可派 。 加之李续宾刚愎自用 , 拒不接受部将关于退守桐城的建议 , 终于全军覆灭 。 对于湘军这次惨败 , 咸丰帝闻之“不觉陨涕” 。 曾国藩更是“哀恸慎膺 , 减食 数日” 。 胡林翼则哀叹说:“三河败后 , 军气已寒 , 非岁月之间所能复振 。 ”又说: “三河溃败之后 , 元气尽伤 , 四年纠合之精锐 , 覆于一旦 , 而且敢战之才 , 明达足智之 士 , 亦凋丧殆尽 。 ”(《胡文忠公全集》下册 , 第694页)可见此战对清廷和湘军的打击是极为沉重的 。
太平军之所以取得全歼李续宾部的胜利 , 主要由于决策正确果断 , 兵力集中 , 战术灵活 , 指挥无误 。 当湘军进抵舒城、三河时 , 陈玉成果断决定兼程回援 , 并奏调李秀成 部同往 , 形成了兵力对比上的绝对优势 。 在对敌发起进攻时 , 太平军采取正面迎战与伏 击、抄袭相结合的战法 , 各部之间又能密切协同 , 主动配合 , 迅速分割包围敌人 , 打得 湘军前后左右不能相救 , 以速决的方式迅速达成战役目的 。
通过三河镇大捷 , 太平军粉碎了湘军东犯的企图 , 保卫了皖中根据地 , 对鼓舞士气 , 稳定江北战局 , 保证天京安全和物资供应 , 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
作者: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