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叶永烈:“典型的温州人”
_本文原题:叶永烈:“典型的温州人”
本文插图
叶永烈
叶永烈:“典型的温州人”
文/综合
早在40多年前就带我们漫游未来的叶永烈先生 , 5月15日却在上海永远离开了我们 。
享年80岁的他是温州的娇子 。 从11岁发表的那首小诗算起 , 60多年里 , 叶永烈写出了《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历史选择了毛泽东》等180多部著作 , 计3000余万字 。 这位从温州走出的作家 , 其实很难被精准定义 , 当人们冠于他某种前缀时 , 他又会以华丽的转身 , 对大众既往的认知来一次猛烈的撞击:先是科幻 , 再是纪实 , 最后又走向纯文学 。
那么 , 到底是什么缔造了他的多元?
曾为我们解答“十万个为什么”的叶永烈 , 以自己的一生 , 给出了这“第十万零一问”的答案 。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曾出版过叶永烈的《九山湖畔的作家梦》 。 在市区九山湖畔 , “温州小娃”叶永烈出生、入学、在父亲的引导下进行了文学的开蒙 。 可以说 , 无论家庭熏习 , 还是外部环境 , 都将他塑造为一个扎扎实实的温州人 。
可以说 , 叶永烈在40多年前画出了彼时孩童面对未来的畅想 , 也固化了一代人心目中叶永烈的形象 。
当他在“往前看”的科幻小说写作上止步 , 而投身于“往后看”的纪实文学时 , 同样是启用了新的思维方式 , 并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叙事方式 。
“往后看”是另一种形式的“往前走”——它需要更多俯身的钻研 , 以及永不停歇的探寻 。
所以 , 在很多人看来:“他真是典型的那一代温州人 , 聪明、勤奋 , 善于建立自己的体系 。 ”
本文插图
家乡是他的文学起源地
温州是他的“根”之所在
“在科幻和现实中 , 我的温州老乡叶永烈先生用笔带我们往后看 , 领我们往前走 。 ”
“叶老是温州人的骄傲 。 人虽已去 , 文留人间 , 一路走好 。 ”
“问遍十万个为什么 , 小灵通漫游未来去了 。 ”
当叶永烈去世的消息传来 , 一时间 , 几代人的记忆喷涌而出 , 伴随着这个熟悉的名字 , 家乡人更是唏嘘不已 。
叶永烈1940年出生在温州鹿城区铁井栏 , 祖籍乐清七里港 。 在他的自述里 , 父亲是一家银行的行长 , 但有着深厚的古文功底 , “每天开门前带领员工读《古文观止》” 。
11岁时 , 叶永烈的第一个作品发表在《温州日报》前身《浙南日报》上 , 这首《短歌》的小诗 , 70个字 。
叶永烈先生是一个典型的讲义气的温州人 , 无论温州名声或褒或贬 , 无论自己身在何方 , 他都不会忘记温州 , 更不会忘记当年《浙南日报》给他的激励 。 他多次介绍:“在五年级的时候 ,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 使我多变的兴趣从此固定下来 , 竟决定了我毕生的志向 。 ”这件意想不到的事就是他写了一首小诗 , 扔进“投稿箱” , 然后收到他平生收到的第一封报社编辑的来信
本文插图
《历史的绝笔——名人书信背后的故事》
许多年后 , 他苦苦打听 , 找到写信的副刊编辑杨奔 。 1987年春节前夕 , 他一回到温州就到龙港镇拜访早已退休的杨奔编辑 。 2015年3月 , 他还将那封来信收入《历史的绝笔——名人书信背后的故事》一书 。
虽长居上海 , 但故乡温州 , 是叶永烈称之为“根”的地方 , 一直牵挂的地方 , 是永远的精神所在 。
1987年 , 叶永烈与妻子杨惠芬、长子叶舟回温探亲 , 当时正值“温州模式热潮”之中 , 一家人被温州模式深深感染 。 于是 , 叶永烈写出了万字报告文学《中国改革的试验区——温州模式》 , 被大量期刊转载 , 被诸多报告文学选集收入 。 杨惠芬因为回温的感触良多 , 写下了散文《人老而屋新》 , 发表于《新民晚报》 。 叶舟的文章《我看改革中的温州人》 , 也刊登于《光明日报》头版专栏 。 一家三口同写温州模式 , 成为一段佳话 。分页标题
2015年 , 叶永烈创作了长篇都市小说《邂逅美丽》 , 这部起于上海 , 结束于温州的小说浓墨重彩描绘了温州美丽的水城风貌 , 以丰富的细节勾勒与众不同的瓯越风土人情 。 “创作时 , 温州的种种细节 , 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喷涌而出 。 那时的故乡到处是‘小桥流水人家’ , 往日双莲桥的荷花 , 晏公殿巷的小河 , 洞桥头的大榕树 , 高盈里的深宅大院……《邂逅美丽》中涉及的当年温州的许多历史见闻、风俗人情 , 恐怕翻遍温州的文史资料也找不到 , 因为那是来自我童年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 。 ”叶永烈曾这样动情地说 。
为了表达对家乡的敬意 , 叶永烈写过一篇文章《不识故乡路》 , 乡愁流露无遗 。 他还向温州市图书馆捐赠了一些手稿和样书 , 多次回温开展讲座……
“温州是我的故乡 , 家乡一直在心中 。 ”有一次回温时 , 叶永烈感叹道 , 母亲过世后很少回去 , 离开太久 , 都不认识新温州了 。 每每回温 , 他都住在温州大酒店 , 因为那一带有他的童年记忆 , 最为熟悉 。 一次回乡之旅 , 有人问叶永烈:“如果用一句诗句来形容这次故乡之行 , 应该是句什么诗?”叶先生搀扶着夫人下楼梯 , 想了一想 , 回过头说道:“依稀故园梦 。 ”
从科普文学到纪实文学
他是中国最高产的作家之一
1960年 , 叶永烈考上北京大学化学专业 。 但因为家境急转直下 , 为了省路费 , 大学前三年的寒暑假 , 他都不回家 。
虽然读的是理工科专业 , 但叶永烈骨子里有着对文学的热爱 , 就像他去上大学时 , 行囊里装着两本书“一部《古文观止》 , 一部《饮冰室文集》” 。
叶永烈曾经这样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 , “每天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到图书馆抢位置 , 然后看书、查资料、写作 , 中午到食堂领几个包子边啃边走 , 就算填饱肚皮了 。 下午也是在图书馆里 , 直至深夜 。 ”
在北大图书馆里 , 20岁的叶永烈利用学习之外的时间写了科普小说《碳的一家》 , 也因此与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结缘 , 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丛书的供稿者之一 。
北大毕业后 , 叶永烈被分配到上海一家研究所工作 。 但他心里还是惦记着自己的文艺梦 。
当时 , 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正在把《十万个为什么》搬上银幕 。 制片厂厂长听说叶永烈愿意来他们厂里工作 , 喜出望外 , 请了上海市电影局副局长出面 , 正式把叶永烈调了过来 。
本文插图
《小灵通漫游未来》
1978年 , 叶永烈十几年前就已完成的《小灵通的奇遇》出版 , 改名为《小灵通漫游未来》 。
40岁之前 , 叶永烈尝试了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散文等多种题材的创作 , 硕果累累 。
可就在叶永烈把科普文学写得红红火火的时候 , 突然笔锋一转 , 开始写纪实文学 。
本文插图
2013年叶永烈在南京签售新版《十万个为什么》 视觉中国供图
2018年 , 回乐清办讲座时 , 叶永烈自己也提及过:《十万个为什么》发行量一亿多 , 可我在1983年后不再写科普文章 。
他开始写近代史 , 写重大文化人物和政治人物 。 以《邓小平改变中国——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以及“红色三部曲”为代表的一系列纪实文学作品 , 再次将中年转换跑道的叶永烈 , 推向了另一个事业高峰 。
叶永烈非常高产 , 这跟他的写作习惯有关 , 他也是中国最早用电脑写作的作家之一 。
“用电脑写作方便 , 快的话 , 一天写一万字没问题 , 一部两万多字的小说 , 两天就写好 , 最初我是用286写作的 。 ”他曾这样讲过 。
不过 , 长期的伏案工作 , 大量的资料查找 , 也令叶永烈的眼睛每况愈下 。分页标题
“他的眼睛一直不好 。 ”叶永烈的“老伙计”、作家叶辛回忆说:“他太认真了 , 在写作过程中 , 如果发现了一点新的信息 , 立马就要生发开去 , 再去查资料 , 去采访 , 去调查 , 用眼太厉害 , 才会弄成这样 。 ”叶辛说 , 叶永烈认真严谨的风格早已有之 。 年轻时 , 他就练出了一把速记功夫 , “别人是记要点 , 他是每一句话都要记 。 ”
每年都回乐清扫墓
他把全部手稿捐给了上图
叶永烈每年和夫人一起回温州乐清扫墓 , 曾跟家乡人说过自己小时候住在铁井栏 , 那是温州的“华尔街” , 有好几家银行 , 乐清在温州经商的杨雨农、吴百亨、徐堇侯等人经常到家里来 。
2018年4月 , 叶永烈应邀回老家乐清 , 上午在乐清图书馆做报告 , 下午在乐清桃源书院聊了两个多小时 , 谈古论今 , 毫无倦意 。
那次讲座中 , 叶永烈透露 , 他与名人书信来往多 , 与傅雷的孩子傅聪、傅敏 , 庄则栋 , 还有27位院士 , 如苏步青、夏鼐等都有通信 。 与夏鼐通信有九封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没什么刊物可以看 , 《考古》上的发掘报告是干货 , 他也看 , 对夏鼐的一个断代有异议 , 就提意见 , 后来夏鼐在论文注解里也提到此事 。
这些书信有几千封 , 叶永烈逐步整理后 , 都捐给了上海图书馆 。
在一次演讲中 , 叶永烈说:“本来想我去世之后 , 在我的墓碑上写一句话:‘对不起 , 我不能再为你回答为什么’ 。 后来我想想 , 我现在应该改成‘请到上海图书馆来找我’ 。 ”
提着这套书去谈对象
一生伉俪情深
1961年 , 《十万个为什么》出版 , 让人想不到的是 , 这套书还成为叶永烈和妻子半个多世纪爱情的美好起点 。
本文插图
《双人伞》
多年以后 , 叶永烈和杨蕙芬在回忆录《双人伞》里回忆了这段往事 。
1962年 , 叶永烈暑假回温州老家 。 表姐沈佩瑜是温州一中的化学老师 , 替表弟着急 , 就介绍了自己教过的一个学生杨蕙芬 。
杨蕙芬的记忆里 , 沈老师开门见山就说是来帮她介绍对象的 , 说自己的表弟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 , 还是北大毕业的 。 她给了沈老师自己的一张照片 。
叶永烈第一次见面 , 就是带着《十万个为什么》去的 。
这套书让杨蕙芬和杨母非常喜欢 。 “丈母娘看女婿 , 越看越欢喜 。 ”看完之后 , 杨母再不做菠菜烧豆腐这道菜了 , 因为叶永烈的书里说了 , 两样一起烧 , 会生成草酸钙 , 对人体不利 。 而且 , 她逢人就说这道菜不利健康 。
本文插图
1963年春叶永烈和妻子杨蕙芬的订婚照 。 图片来自于《双人伞:叶永烈家庭传记》
1963年8月25日 , 两人结婚了 。 给叶永烈和杨蕙芬的友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俩伉俪情深 。 他们直到晚年 , 不管去哪出差 , 都一起去;走路都是手挽手 。 “叶老师去世对杨老师打击很大 。 ”朋友们唏嘘道 。
科幻小说里的小灵通
漫游到了21世纪
1978年 , 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小灵通漫游未来》 。 小说中 , 主角“小灵通”是一位聪明可爱的小采访人员 , 他漫游去了未来世界 , 经历了各种神奇的见闻 。
小说首次印刷就达300万册 , “小灵通”成为70后、80后永远的童年回忆 , 而这一代人也成为20年后“小灵通”的第一代用户 。
1998年1月 , 浙江省余杭电信局正式开通了“小灵通”业务——它看上去就像一个手机 , 用的却是固定电话的网络 , 所以话费很划算 。
为什么会起“小灵通”的名字?让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小说里的情节——
“小虎子 , 你们该下来吃早饭啦 。 ”这时 , 忽然响起了爷爷的声音 。分页标题
我前后左右找了一通 , 却没看见爷爷 。
“找爷爷吗?他在我的口袋里喊呢!”小虎子一边笑着说 , 一边从裤子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似的东西 。
这是一个塑料做的盒子 , 盒子上有一块火柴盒那么大小的荧光屏 。 我从荧光屏上看到爷爷一边在看报 , 一边在讲话呢 。
原来 , 这是一个微型的半导体电视电话机 , 使人既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 还能看到讲话人的动态、表情 。
听说 , 取名“小灵通”是有人从《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得到启示 , 而提出这个建议的正是叶永烈的长子叶舟 。 叶舟1996年进入UT斯达康公司工作 , 曾负责台湾地区的业务 。 叶永烈的另一个儿子叶丹 , 也曾在UT斯达康公司工作 。
叶永烈曾在博文中回忆过:我接到UT斯达康的电话 , 说了声“ok” , 当时 , 我根本没有意识到 , 这一声“ok” , 后来演变成一亿小灵通用户 。
这就样 , 小灵通从杭州开始 , 迅速在全国走红 。
没从小灵通拿一分钱
只在乎是否拥有千万读者
原杭州电信营业部的前台科长张可可 , 至今对小灵通当年的红火印象深刻 。 杭州市的第一个小灵通 , 当年就是从张可可手上卖出去的 。
2000年 , 杭州电信搬到庆春路一号的电信大楼 , 杭州市的第一批小灵通就是在这里开售的 。
那批小灵通很时髦 , 细细长长的 , 比遥控器短一些 , 有好几个颜色 , 白色、粉红的、浅灰的都有 , 而且特别轻便 , “只有4两重” , 定价是940元 。 “反响很好 , 市民是排队来买的 。 我们的宣传语用的都是‘小灵通’ 。 这种新式电话还没有开售 , 已经有比较大的知晓度 。 ”
半年以后 , 国产小灵通也上市了 。 当时一个身份证只可以买一个小灵通 。
然而 , 2008年之后 , 各大运营商手机资费不断下调 , 小灵通的竞争力大幅下降 , 用户数明显下滑 。
2009年 , 叶永烈从报纸上得知 , “小灵通”手机即将退市 , 于是在个人博客上发文《我为“小灵通”退市而惋惜》 , 表示为小灵通曾经有过的辉煌而自豪 , “有兴就有衰 。 任何事物都是如此 。 ”
有人曾问叶永烈:“有50多家公司注册使用小灵通 , 几千万用户都在使用您笔下的人物名称 , 您一定拿了不少钱吧?”
叶永烈的回答是:“作为一名作家 , 尽管我没有拿到一分钱 , 但是我笔下的人物成为一个著名品牌 , 为千千万万用户所接受 , 我感到非常高兴 。 我不在乎有无千万资产 , 却在乎是否拥有千万读者 。 ”
【叶永烈|叶永烈:“典型的温州人”】本文刊于温州人杂志2020年5月刊
-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有奖征集 | 最美毕业季,致我们在温科的小时光
- Lemon赵少|浙江“第二城”即将诞生,温州并未入选,宁波成为最大热门
- 温州周末去哪儿|福利|城市微旅行——隐匿于城市公园之中的网红打卡胜地~~~你去过几个?
- 炎黄子孙风水文化|这几个生肖就是典型的颜控,只在乎外貌!
- 陈美辉|温州出发去泰顺,住在这家民宿不会错
- 温州发布|温州这五大类森林康养目的地,夏季纳凉必去!
- 旅行|有望与温州“合并”的城市,若能合并成功,或将超越杭州、宁波
- 心底的小城|我国名字超难念的古镇,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色如画,完全不输乌镇
- 温州草根新闻|1个月100多例,温州又有人被蛇咬伤送到永嘉治疗
- 温州旅游|民宿时光 | 在瑞安寻一处高颜值的民宿,体验不一样的乡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