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公山|从“不夜城”到避暑胜地:鸡公山的前生今世


_本文原题:从“不夜城”到避暑胜地:鸡公山的前生今世

鸡公山|从“不夜城”到避暑胜地:鸡公山的前生今世
本文插图
鸡公山属大别山脉的精华地段 , 自然造就的山青水秀、清凉世界是近代开发的避暑游览胜地 。 但千百年来其风景价值并未被人们所普遍认识 。
鸡公山开发于二十世纪初 , 平汉铁路通车不久后的1903年 , 美国传教士李立生与施道格从武汉来此购地建房 。

鸡公山|从“不夜城”到避暑胜地:鸡公山的前生今世
本文插图
1903年秋天 , 李立生(左)和施道格(右)、马丁逊(中)三上鸡公山 , 商量开发计划 。
后向汉口美国领事馆报告 , 并写文章在西方报纸大肆宣扬 , 引起了武汉、上海、广州、青岛、天津等地的美、英、法、德、挪威、瑞典、丹麦、日本 , 俄国等20几个国家的传教士、商人、洋行老板的注意 , 纷纷上山购地盖别墅、修教堂 。 一时山顶成了“十里风飘九国旗”的洋人享乐的天堂 。 随后 , 国内的军、资本家、地主豪绅也步其后尘 , 争占山头 , 建造别墅 。 其中靳云鄂、吴佩孚、肖耀南、杜节义等人的别墅 , 豪华壮观程度在很多洋人之上 。 到抗战前タ , 鸡公山共建各式别墅、教堂数百幢 , 常住与避暑人员达2200余人 , 南北街各类商店42家 , 繁华兴盛 , 有“不夜城”之誉 。

鸡公山|从“不夜城”到避暑胜地:鸡公山的前生今世
本文插图
1913年加拿大《河南传教廿五年》书中的“避暑胜地鸡公山——20世纪的伟大发现”

鸡公山|从“不夜城”到避暑胜地:鸡公山的前生今世
本文插图
【鸡公山|从“不夜城”到避暑胜地:鸡公山的前生今世】
1915年美国《1905-1915我们在中国的第一个十年》书中留下的“鸡公山上教堂和家”

鸡公山|从“不夜城”到避暑胜地:鸡公山的前生今世
本文插图
1919年美国《豫鄂信义会》书中留下的“1918年河南鸡公山会议”照片
蒋介石曾于1937年、1938年两次来此 , 专为他建的防空洞、跳舞厅保留至今 。 另有张学良、杨虎城、冯玉祥、吴佩孚、马鸿奎、马福祥、孙连仲等人也曾上山避暑 。
1935年前为鸡公山鼎盛时期 , 这时期不光别墅建筑发展迅速 , 避暑人数众多 , 而且与其配套的各项事业与服务设施也相应发展 , 商业、学校、建筑、搬运业都相当繁荣 。 在这一时期逐步建成的南北街、与洋楼别墅风格截然不同 。 两条云中天街为石墙灰瓦民居式建筑 , 这里除商业门市外 , 住的都是为洋人服务的平民苦力、有建筑工人、搬运抬木民工和其他服务人员 。

鸡公山|从“不夜城”到避暑胜地:鸡公山的前生今世
本文插图
通往鸡公山的道路
当时教育事业在鸡公山有很大的发展 , 1914至1949年间、山上先后建有13所学校 , 其中美文学校、瑞华学校是专门吸收长江流域和武汉的外国子女就学的 。 至今美国仍有“鸡公山校友会”民间组织 , 即是当时在美文学校就读的学生和在山生活过的美国人 , 怀着对鸡公山的思念自发组织起来的 , 他们经常开会 , 会长还常带队、组团来鸡公山故地重游 。 他们还在国外出书办刊宣传鸡公山 。 中国人办的学校有11所 。 其中最出名的是豫鄂中学和东北中学 。 东北中学为张学良在北京组办 , 专门吸收东北流亡学生 , 后迁来鸡公山 , 该校曾是当时地下党活动的重要场所 。 鼎盛时在山学生多达800人 。

鸡公山|从“不夜城”到避暑胜地:鸡公山的前生今世
本文插图分页标题
东北中学师生在颐庐前合影

鸡公山|从“不夜城”到避暑胜地:鸡公山的前生今世
本文插图
颐庐学校
抗战爆发后 , 鸡公山逐渐冷落 。 1938年10月 , 日本侵略军第三、第十师团占领信阳 。 随后南下出武胜关 , 鸡公山就此沦陷 。 对群众犯下滔天罪行 , 景区也惨遭破坏 , 再不见昔日繁荣景象 , 每年上山避暑者屈指可数 。 据1945年11月13日《湖北省政府鸡公山警察局工作报告》中记述:房屋建筑破坏更甚 , 私房被毁 , 公房绝大多数四墙孤存 , 门窗楼板 , 拆窃一空 。 仅以原教会区的121幢为例 , 勉强可以住人的只有47幢 , 其余全遭严重破坏 。 据目睹者称 , 树木被砍伐80% , 建筑物被折毁40% , 道路被扒掉20% , 诸多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运动场、花园、路灯路标等一应俱毁 。 短短几年 , 全山面貌皆非 , 到处野草丛生 , 狐兔出没 , 一片荒芜 。

鸡公山|从“不夜城”到避暑胜地:鸡公山的前生今世
本文插图
日本随军采访人员拍摄的“京汉线鸡公山初秋”

鸡公山|从“不夜城”到避暑胜地:鸡公山的前生今世
本文插图
日本侵略者在山上的游泳池
在当时 , 这些照片和文字都是为了宣传、美化军国主义 。 但今天 , 这些资料却成为他们侵略中国 , 侵略鸡公山有力的 , 无可抵赖的罪证!
1949年4月1日鸡公山解放 , 建立了人民政权 , 对山上房屋产权进行全面清理 , 洋人与军阀、官僚修建的别墅、教堂全都收归国有 , 原300余幢别墅、教堂、现存212幢 。 建立了林场、茶场、花卉苗圃进行造林绿化 , 相继建立了疗养院、学校、邮电所、医院、旅社、商店、餐馆、照像馆等、1963年盘山公路的修通 , 大大改善了交通条件 , 山上的基础设施和别墅建筑在逐步建立和修复 。 粉碎“四人帮”后 , 中共中央、国务院对鸡公山的建设十分重视 。 1978年6月6日 , 外交部、公安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国家旅游总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增加开放城市的通知》 , 把鸡公山定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避暑胜地之一 。

鸡公山|从“不夜城”到避暑胜地:鸡公山的前生今世
本文插图
1951年7月28日鸡公山报晓峰

鸡公山|从“不夜城”到避暑胜地:鸡公山的前生今世
本文插图
1954年8月21日鸡公山北岗留影
1978年3月5日 , 中共中央(1978)8号文件中把鸡公山列为新近对外开放的八大旅游区之一 。 解放后 , 大部分别墅由部队(武汉军区)接管 , 1981年根据胡耀邦同志的批示 , 中央组织了由国家旅游局、河南省委省政府、武汉军区等36人的鸡公山联合调查组 , 调查解决鸡公山问题 。 决定部队所占用的120幢别墅交地方开展旅游接待 。 中共中央办公厅(1981)26号文件 , 明确“鸡公山是风景区”应“分期建设、逐步开放” 。 国务院1982年136号文件批准鸡公山为我国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

鸡公山|从“不夜城”到避暑胜地:鸡公山的前生今世
本文插图
当时的盘山公路
从鸡公山行政归属与管理体制上看也在不断变化沿革 。 在1908至1934年间、鸡公山为豫、鄂两省共管 , 称“豫鄂鸡公山” 。 1935年 ,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将鄂、豫鸡公山地段统为一体 , 划为特区 , 设管理局 。 1938至1945年日军占领期间设“维持会” 。 1945至1949年豫鄂两省交替共管 。 新中国成立后在1949至1959年设鸡公山管理委员会 , 1960至1981年间设鸡公山办事处 , 皆为科级机构 。 1981年4月胡耀邦同志对鸡公山作了批示:“该处必须由河南省(或信阳市)经管 , 在该处的一切外来单位 , 一切属于山区的行政事宜都要服从它的指挥和规定 。 任何人不得违反 , 而该山区今后风景管理不善 , 也唯这个管理局是问” 。 按此精神 , 河南省政府下文成立鸡公山风景区管理局(县级机构) , 直属中共信阳地委、信阳行署领导 。 至此 , 鸡公山开始走上了统一管理稳步健康发展的轨道 , 在各级领导部门关心支持下 , 保护、建设、管理着这个名扬中外的风景名胜区 。分页标题

鸡公山|从“不夜城”到避暑胜地:鸡公山的前生今世
本文插图
文字来源 《鸡公山的历史沿革与风景特色》陈越
文字有删改
景区优惠活动
1、全国医务工作者(含港澳台地区)凭有效证件(医生凭本人医师执业证、身份证原件;护士凭本人护士执业证、身份证原件)2020年全年可免费游览鸡公山景区(主景区、波尔登森林公园) 。
2、自2020年5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 鸡公山主景区推出旅游年卡69元/人 , 鸡公山主景区加波尔登森林公园联合年卡99元/人 。 游客凭身份证办理 。
交通指南
自驾老司机
信阳武汉方向:武汉市区-京港澳高速(大悟出口)-107国道(北行)-鸡公山
郑州方向:郑州市区-京港澳高速(信阳西出口)-107国道(南行)- 鸡公山
飞行达人
鸡公山距武汉天河机场160KM , 车程约1.5-2小时 。
鸡公山距郑州新郑机场350KM , 车程约3-4小时 。
鸡公山距信阳明港机场85KM , 车程约1.5小时 。
钟爱轨道交通
到达信阳东站后 , 换乘28路公交(始发站)至信阳火车站(终点站) , 到站后 , 换乘鸡公山旅游直达车即可到达鸡公山 。
巴士一族看这里
旅游直达车:火车站(始发站)-- 鸡公山游客集散中心 。
来源:鸡公山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