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10万”个为什么?美国疫情逝者背后的追问

国际观察丨“10万”个为什么?美国疫情逝者背后的追问
新华社华盛顿5月27日电(采访人员邓仙来徐剑梅孙丁)美国新冠死亡病例27日破10万例 。 这距离美国官方报告首例确诊病例仅有4个月 。
“头号悲剧是 , 这10万人本不必死去 。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充满悲情的语调中呼吁反思和问责 。
10万+
27日 , 《今日美国报》头版一改彩色习惯 , 刊登黑白的“百人照片” , 以纪念死于新冠病毒的美国人 。 照片下方 , 加粗的“100,000”数字十分醒目 。
此前 , 《纽约时报》24日用整个头版刊登了“千人讣告” 。 同日 , 该报在其网站上按疫情时间轴推出动态讣告数据图:灰白色调的茫茫背景上散布着一个个深灰色小人图形 , 没有照片 , 只有名字、年龄、居住地和从1000份讣告中截取的只言片语 。
众多生命的逝去令人痛心 , 美国主流媒体纷纷选择用强烈的视觉冲击直叩灵魂 。
“美国历史上最快的杀手 。 ”《今日美国报》这样描述新冠病毒给美国人带来的灾难 。
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数据 , 截至当地时间27日17时 , 美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169万例 , 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0万例 。 因新冠死亡的美国人已经远超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死亡人数的总和 。
美国哈佛大学全球健康学院院长阿希什·杰哈说 , 对各种模型的综合评估表明 , 从现在到夏末可能还会有7万至10万人死亡 。
【新华社“10万”个为什么?美国疫情逝者背后的追问】“他们绝不仅是数字 。 ”《纽约时报》说 。
孰之过
专家和媒体纷纷指出 , 美国联邦政府应对不力是造成美国新冠确诊和死亡病例迅速、持续攀升的主因 。 尤其是联邦政府在疫情暴发初期低估风险、行动迟缓 , 导致抗疫时机被严重贻误 。
《华盛顿邮报》日前刊文说 , 本来并不是所有新冠死亡者都一定会死去 , 责任在于 , 白宫“忽视了威胁 , 直到为时已晚” , 并且“未能做出足够回应” 。
美国官方1月下旬报告首例确诊病例 , 但直到3月中旬 , 白宫才出台保持社交距离、加强个人清洁等防疫指导方针 。 在这中间的一个多月时间里 , 美国政府一再用“疫情得到控制”“会奇迹般消失”等说辞“忽悠”公众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日前一项研究结果显示 , 若美国政府能提早一周采取社交疏离措施 , 新冠死亡人数或可减少约3.6万人;若全国封锁措施提前两周实施 , 则可避免约83%的死亡病例 。
《纽约时报》等媒体在复盘美国疫情的调查报道中指出 , 即便在察觉疫情威胁之后 , 白宫仍应对迟缓 , 一系列抗疫决定都姗姗来迟 。
积弊
肆虐的疫情暴露美国政治、社会的长期缺陷 , 也迫使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重新审视他们的政府 。
疫情发生时 , 近3000万美国人没有任何医保 , 更多的人投保不足 。 随着失业率暴增 , 这一局面加速恶化 , 因为半数美国人的健康保险与就业岗位挂钩 。 在疫情高峰时期的纽约 , 最穷的两个区布朗克斯和昆斯的感染人数是人口密度最高的曼哈顿的两倍 。 在密歇根州 , 只占当地居民14%的非洲裔美国人患病人数占总数的40% 。 全美各地养老院超过2万人因新冠死亡且人数还在增加……
而与此同时 , 美国政治上演的却是:两党政客围绕选战大打口水仗 , 国会仍就经济援助方案等扯皮不休 , 白宫与地方多州因防疫政策矛盾互不相让 , 政客无视并排斥医疗专家和科学人士……
《华盛顿邮报》网站文章说 , 这是长期的结构性缺陷、多年的投入不足和破坏公众信任的政治言论带来的最终结果 。
推责
目前 , 因疫情造成生命损失而向美国政府问责的声音日渐高涨 。
美国耶鲁大学流行病学助理教授格雷格·贡萨尔维斯在社交媒体上这样质问:美国政客们在抗疫过程中的“玩忽职守、隐瞒和举措失败”都是“有意的” , “他们难道不应该被法律追责吗”?分页标题
然而 , 美国一些政客却沉迷于“自吹”和“甩锅”的游戏 。
美国《政治报》网站报道 , 美国总统特朗普19日表示 , 他认为美国新冠病例数全世界最高是一枚“荣誉勋章” , 因为仍在不断增加的病例数反映了美国的检测能力 。
《纽约时报》日前刊文说 , 新的敌人是一种病毒 , 但特朗普政府似乎把目标对准了外国 。 到国外寻找“恶魔”并不能让美国人免遭疫情侵袭 , “我们正站在错误的边缘” 。
美国外交学会高级研究员马克斯·布特认为 , 美国最好不要玩疫情“甩锅”游戏 , 否则其他国家会开始为1918年大流感索赔 。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对新华社采访人员说 , 大量死亡病例的背后是千千万万悲痛的家庭 , 现在这一数字仍在上升 , 带来巨大的人道主义挑战 。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 , 各国要以同情心和同理心彼此善待 , 以人道主义精神和视野推动更多国际合作 , “美国作为全球疫情数字最高的国家 , 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 (参与采访人员:柳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