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追忆过去的美食记忆!孟津县老手艺人将青麦子变身成碾馔
文章图片
淘洗青小麦
文章图片
大火翻炒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曼通讯员郑占波 贾鹏波文图
麦梢黄 , 碾馔香 , 小麦进入成熟期 , 也正是美食碾馔上市的季节 。 每年这个时候 , 在有着近百年碾馔制作历史的洛阳市孟津县城关镇朱庄村 , 村民们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碾馔加工 。 凭着这门传统制作手艺 , 当地村民收入增加近10倍 。
卖碾馔日均收入3000元
村民朱占红的家位于朱庄村主街路边 , 记者见到她时 , 她正在点柴生火 , 准备煮炒已经淘洗过的青小麦 。 她每天至少要做两批碾馔 , 除了早市销售一批外 , 还要为中午预订的顾客再做一批 。
“碾馔好吃却难做 , 像这个煮炒环节 , 炒得干了 , 磨出的碾馔太碎;炒得湿了 , 做不成碾馔 。 ”有着20多年碾馔加工经验的朱占红直到听到锅底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后才说:“这就差不多了 。 ”
朱占红每天下午和丈夫去麦田收割麦子 , 连夜把青麦子煮熟 , 第二天起早加工成新鲜碾馔 , 然后由丈夫带到离村不远的县城市场销售 , 她留在家里继续加工碾馔 。
“碾馔是季节性的 , 但收益还不错 , 靠卖碾馔每天能收入两三千元 。 ”朱占红说 , 每年她种的小麦全部用于加工碾馔还不够 , 还需要从其他村民手里买两三亩小麦使用 , 卖碾馔的收入占了她全家全年收入的一多半 。
“过去由于收成不好 , 青黄不接的时候 , 人们把即将成熟的麦子收割回来加工成碾馔以救饥荒 。 ”朱庄村党支部书记朱亚静说 , 温饱问题解决以后 , 碾馔成了人们追忆过去的美食记忆 。
朱庄村有1550多亩耕地 , 其中1100亩被村民种上小麦用于加工碾馔;村里有239户村民 , 每年加工碾馔的家庭超过三分之一 。
小麦做成碾馔收入增加近10倍
朱亚静说 , 现在市场上碾馔的销售价格达到了每斤10多元 , 与卖麦子相比 , 把小麦加工成碾馔销售 , 村民一亩小麦的收入增加近10倍 。
靠做碾馔 , 当地不少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 65岁的朱君子因病致贫 , 再加上年龄大 , 外出打工也不现实 。 近两年来 , 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 , 朱君子也做起了碾馔 , 他告诉记者说:“我和老伴做半月多碾馔 , 就能收入两万元左右 。 ”
碾馔是季节性食品 , 每年只有20天时间的加工销售期 。 为延长碾馔销售期 , 许多村民尝试建起了冷库 。 去年朱占红也花费2万元钱建起一座小型冷库 , 能储存青麦5000多斤 , 差不多能把碾馔销售期延长到15天以上 。
孟津县城关镇还从2018年开始办起了碾馔节 。 碾馔节期间 , 村民们将各家的石磨搬到村里广场上 , 一起加工碾馔 , 并将碾馔做成各色食品供游客品尝采购 。 “作用大着呢 , 从那以后 , 不少城里人开着车来村里买 。 ”朱占红说 。
5月16日 , 第三届碾馔节在朱庄村开幕,游客慕名而来 , 各家各户的磨盘也快速转动 。 一缕缕绿色鲜嫩的碾馔从两扇磨盘中间落下 , 清新的香味随即弥漫开来 , 使整个村子都飘着碾馔的清香 , 既是一种清香爽口的时令美味 , 也是一段悠长难忘的思乡情结 。
【小麦追忆过去的美食记忆!孟津县老手艺人将青麦子变身成碾馔】
- 北京城市底层劳动者的悲鸣:收入暴跌、随时失业 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
- 每日粮油|小麦能讲大故事:五得利建全球最大面粉厂 克明面业请刘涛代言
- 拾文客栈|河北农民睡梦中3次“穿越”,每次都在千里之外,他是怎么去的?
- 豫东永城|“豫东粮仓”小麦熟,“麦季”开镰迎丰收
- 致回不去的那些曾经
- 小麦小麦特派员用心保丰收 三年带动河南小麦增产20多亿斤,增收20多亿元
- 云农场三夏云现场丨“让丰收的小麦满粮仓”
- 中心回不去的主城大盘时代 还有多少机会?
-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0年1-4月我国小麦进口量及金额增长情况分析
- 钱江晚报实名曝光!刚刚过去的五月,杭州有29名驾驶人被终生禁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