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万没想到,毛主席一生中最痛恨的人竟然是他
文章图片
1956年苏共20大曾经震撼了世界 。 苏共20大重要的内容是打开了否定斯大林的大门 。 斯大林1924年从列宁手中接过领导权 , 到1953年去世 , 近30年的时间里是苏联说一不二、一言九鼎的人物 。 斯大林加速苏联工业化和抗击战胜德国法西斯是他一生不可磨灭的光彩;斯大林在党内搞残酷斗争、消灭肉体、搞个人崇拜并镇压民主化进程 , 也是他犯下的罪行 。 他在世时党内积怨甚多 , 但没有人敢对他有任何抗争 , 都不得不昧着良心用肉麻的字眼歌颂他 。 但斯大林一旦离开人世 , 就由不得他了 。 斯大林去世3年后的苏共20大不仅批判了斯大林 , 而且把斯大林制造的大量冤假错案翻了过来 。 到了1961年苏共22大 , 党内外已经对斯大林时代的残酷斗争深恶痛绝 。 赫鲁晓夫做为苏共领导人 , 是批判斯大林的核心人物 , 在22大上通过一个让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瞠目结舌的决议:
“大会认为在列宁墓中继续保留约.维.斯大林的水晶宫是不适宜的 , 因为斯大林严重地违反了列宁的遗训 , 滥用权力 , 大规模镇压正直的苏维埃人 , 以及在个人崇拜时期的其他行为使他的灵柩在弗.伊.列宁墓中成为不可能 。 ”
很快 , 斯大林的遗体从列宁墓中被拉到火葬场焚烧 。
其实 , 斯大林被火化 , 是苏共做出的决议 , 而非赫鲁晓夫一个人的意旨――斯大林也在生前为自己掘开坟墓 。
这个举动引起中共领导人毛泽东的最大反感 。 从此赫鲁晓夫成了毛泽东眼中最坏的人 。 早在20大后中苏关系就急剧下降 , 甚至造成苏联撤走全部专家 , 使因为极左路线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困难雪上加霜 。 22大之后 , 中苏两党全面论战 , 中共中央发表的《九评》就是在毛泽东亲自指挥下写出的 , 激荡人心的文字直指赫鲁晓夫 , 而且揭了赫鲁晓夫的老底 , 翻出赫鲁晓夫曾经在斯大林健在时在红场大声歌颂“斯大林是我们生身的父亲” , 而斯大林死后却鞭尸 。 《九评》中非常愤慨地说:赫鲁晓夫可以对斯大林焚尸扬灰 , 但赫鲁晓夫永远无法把斯大林从苏联人民心目中抹去 。
【「斯大林」万没想到,毛主席一生中最痛恨的人竟然是他】
文章图片
毛泽东对准赫鲁晓夫炮轰 , 并不是多么感念斯大林 。 毛泽东对斯大林的大国沙文主义早就厌恶之极 , 中共尚在艰苦斗争中 , 斯大林并未全力支持 , 甚至建议解放军打到长江就不要南下 , 让中国南北分界 。 这也是斯大林害怕有个强大统一的中国 。 毛泽东没有听斯大林的 , 他在诗词中表明“钟山风雨起苍皇 , 百万雄师过大江……宜将剩勇追穷寇 , 不可沽名学霸王” ,。 在解放全中国几个月后 , 毛泽东就到苏联 , 没想到傲慢的斯大林居然没有到车站迎接 , 也没有认真和毛泽东谈过一次话 , 毛泽东在莫斯科深感寂寞和不满 。
但赫鲁晓夫把斯大林的遗体从列宁墓中移出火化 , 却让毛泽东换个视角看待斯大林 。 因为斯大林毕竟领导苏联30年 , 在世时享尽全党全国的拥戴与由衷赞美 , 死后却遭到焚尸扬灰 。 在毛泽东看来 , 赫鲁晓夫这样在领袖生前好话说尽死后鞭尸批判的人是十足的两面派、野心家 , 是必须引起他高度警惕的 。
从此毛泽东开始警惕“中国的赫鲁晓夫” 。 他发动文化大革命 , 很大程度就是要把赫鲁晓夫式的人物揪出来以防后患 。 毛泽东亲自制定接班人的五项标准 , 其中条条都把赫鲁晓夫当作反面教员 , 比如提倡“接班人”要“能够团结大多数人一道工作的无产阶级政治家” , 同时“要特别警惕赫鲁晓夫那样的个人野心家和阴谋家 , 防止这样的坏人篡夺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再如提倡接班人“必须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模范执行者” , 而“不能像赫鲁晓夫那样 , 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 , 专横跋扈 , 对同志搞突然袭击 , 不讲道理 , 实行个人独裁” 。分页标题
从此赫鲁晓夫成了“修正主义”的同义词 , 也成了在中国挨骂最多的外国人 。 为了防止赫鲁晓夫式的人物隐藏在党内 , 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 上下一起寻找“中国的赫鲁晓夫” , 直到后来曾与姚文元齐名的反动文痞戚本禹借批电影《清宫秘史》首创“中国的赫鲁晓夫”“打倒中国的赫鲁晓夫刘少奇”“揪出睡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夫” , 使赫鲁晓夫几年内成为频率最高的名词 。
- 文强|此人是毛主席的表弟,为何一步步成了军统特务?
- |毛主席去世前预感中央将发生大事,留了这一手
- |林彪最爱的女人不是叶群,万没想到竟然是她
- |毛主席为何要抗美援越?真实内幕超乎我们想象
- 秦基伟|上甘岭战前,1名韩军上士投降,秦基伟误判:没想到美军这么打
- 印度|毛主席:不打不行了,打就打嘛
- |毛主席突然对罗瑞卿吐露惊人秘密:令人惊诧
- |毛主席贺子珍为何突然婚变?真实内幕超乎想象
- 『』毛主席女儿李讷住所曝光!真实现状令人瞠目
- 「」王光美参观毛主席故居:留下7个字,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