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出了个鬼才:一生浪迹江湖,22岁写出千古名作

_原题是:南宋出了个鬼才:一生浪迹江湖 , 22岁写出千古名作
南宋人姜夔(约1155—1221)是个鬼才 , 用现在的话说 , 他是个斜杠青年 。 我们介绍他的身份 , 应该是这样的:词人/诗人/音乐家/散文家/书法家……
【】南宋出了个鬼才:一生浪迹江湖,22岁写出千古名作
文章图片
他自小熟读杜牧描写扬州的诗歌 , 对这座唐朝数一数二的繁华都市十分向往 。
大约22岁那年 , 1176年的冬至日 , 他终于来到了扬州 。
然而 , 相见不如想象 。 他在扬州城外 , 放眼望去 , 全是荠草和麦子 。 进了扬州城 , “则四顾萧条 , 寒水自碧 , 暮色渐起 , 戍角悲吟” 。
一座战后的荒城 , 取代了杜牧诗句中的繁华意象 。
姜夔内心涌起一股难言的悲怆 。 他写下一阕词 , 作为这座梦中之城的挽歌:
淮左名都 , 竹西佳处 , 解鞍少驻初程 。 过春风十里 , 尽荠麦青青 。 自胡马窥江去后 , 废池乔木 , 犹厌言兵 。 渐黄昏 , 清角吹寒 , 都在空城 。
杜郎俊赏 , 算而今、重到须惊 。 纵豆蔻词工 , 青楼梦好 , 难赋深情 。 二十四桥仍在 , 波心荡、冷月无声 。 念桥边红药 , 年年知为谁生?
这阙《扬州慢》 , 在最近的100年间 , 成为姜夔最具知名度的代表作 。 由于它入选了高中语文教科书 , 很多人都能全篇背诵 , 或背出其中几句 。
很长时间里 , 我以为这阙词的作者是一个老头儿 , 对着衰败的旧时城市喃喃自语 。 后来才知道 , 姜夔写作这阙词的年纪 , 就是如今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年纪 。
青春无敌 , 活力无限 , 在姜夔那里 , 却变成了家国凋零 , 岁月清空 。
而这阙词 , 则是南宋时代的哀歌 , 也是姜夔个人的谶语 。

【】南宋出了个鬼才:一生浪迹江湖,22岁写出千古名作
文章图片
▲姜夔画像(溥心畬绘)
01. 写《扬州慢》也是爱国
历史从来不会对任何时代的过客温柔以待 。 要不是有80多阙词和180多首诗传世 , 姜夔也会像不同时代的、无数的男女老少一样 , 静默过完或悲或喜而又无人知晓的一生 。 不留一丝痕迹 , 消失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
但我们今天仍然知道姜夔此人 , 以及他生活的时代气息 , 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功业 , 或做了什么官 。 恰恰相反 , 他一无所有 , 没有功名 , 没有钱财 , 没有传奇性的事迹 , 甚至连一个固定的家都没有 。
姜夔童年就随父亲离开故乡——饶州鄱阳 。 大概在他14岁的时候 , 父亲在汉阳为官任上不幸病逝 , 他只能依靠已经嫁人的姐姐一家生活 。
成年后 , 他开始漫游吴越一带 , 寻求生活出路 。
《扬州慢》是他这一时期经过扬州写下来的 。 他在词中至少有四五处化用了杜牧关于扬州的诗句 , 但那些繁华风流的历史记录 , 都被他拆解成悲哀的铺垫 。 起笔“淮左名都 , 竹西佳处” , 化用的是杜牧的“谁知竹西路 , 歌吹是扬州” , 八个字就写出了扬州当年多么的繁华 。 然后笔锋一转 , 又是一处化用杜牧的名句“春风十里扬州路 , 卷上珠帘总不如” , 而此时 , 姜夔眼前的扬州已全然不同:“过春风十里 , 尽荠麦青青 。 自胡马窥江去后 , 废池乔木 , 犹厌言兵 。 ”
历史与现实终于在这里交织和疏离 。 连池台草木这些无情之物 , 尚且厌谈兵事 , 何况是人呢?
史载 , 金兵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绍兴三十一年(1161)等年份数次南侵 。 尤其是1161年这一次金兵入侵 , 影响特别大 。 当时 , 南宋朝臣震怖 , 争相举家逃匿 , 作为前线的江淮地区则生灵涂炭 。 扬州、楚州(淮安)、镇江、建康(南京)一带 , 屡遭洗劫 , 百姓死伤惨重 。 史书说 , “扬州空虚” 。分页标题
姜夔如此悲郁 , 正是源于历史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 而在一座城市兴衰的背后 , 我们分明听到的是 , 一个时代的啜泣 。
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犹厌言兵”四字 , 包括无限伤乱语 , 他人累千百言 , 亦无此韵味 。

【】南宋出了个鬼才:一生浪迹江湖,22岁写出千古名作
文章图片
▲扬州雪景 , 当年姜夔在雪后来到扬州 图源/摄图网
以前有人说姜夔不爱国 , 在南宋国土日仄的背景下 , 还在写清冷的词句 , 于国事无补 。 我不知道说这话的人 , 是否真的读懂了《扬州慢》?
任何时代 , 爱国都不是只有一种表达形式 。 像辛弃疾一样 , 老当益壮上前线 , 上战场 , 这是爱国;像陆游一样 , 写激烈的诗骂投降派 , 骂敌人 , 这是爱国;像姜夔一样 , 记录一座城市的衰亡 , 谴责战争对文明与生命的践踏 , 这同样是爱国 。
每个人的个性和际遇不一样 。 有的人天生情绪饱满 , 内心烧着一团火 , 提笔就是“八百里分麾下炙 , 五十弦翻塞外声 ,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语);而有的人天生内敛 , 体寒 , 写出来是“渐黄昏 , 清角吹寒 , 都在空城”(姜夔语) 。 然而 , 这两种人所写的诗词 , 背后的家国情怀是一致的 。
实际上 , 辛弃疾与姜夔是互相欣赏的知己 。 辛弃疾并未因为姜夔的诗词没有怒目金刚的形态 , 就认定对方是自己的对立面 , 现在的人为什么反而要以辛弃疾的爱国作为唯一的形态 , 来衡量南宋的其他文人呢?
【【】南宋出了个鬼才:一生浪迹江湖,22岁写出千古名作】也许 , 宽容应当列为爱国的前提 。 不能宽容不同爱国形态的存在 , 本身就不配谈论爱国的话题 。

【】南宋出了个鬼才:一生浪迹江湖,22岁写出千古名作
文章图片
▲扬州繁花 图源/摄图网
02. 江湖游士的一生
姜夔并没有脱离时代而活 , 只是时代先抛弃、而后又容纳了他 。
在隋唐以后的传统中国 , 一个平常人家的读书人(哪怕像姜夔这样 , 父亲中过进士 , 做过地方官) , 基本上只有走科举这条路 , 才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
而宋代的问题是 , 士大夫的地位被抬得很高 , 引诱读书人挤破了头去走科举独木桥 。 僧多粥少的结果 , 必然有大量的落榜读书人游离在正常的社会阶层之外:他们饱读诗书 , 下笔成章 , 但没有功名 , 进不了体制;与此同时 , 他们已不是农民 , 不会也不可能回去种地 , 也不是商人 , 商人还处于被歧视的阶层 。
他们的唯一出路 , 仍然只能依靠出卖“知识”为生 。
南宋时期有很多科举的弃儿 , 在以国都临安(杭州)为中心的城市圈中游走 。 他们非官非隐 , 没有收入来源 , 于是采取创作诗词投献给达官贵人的形式 , 来谋求经济上的资助 。
这些人在历史上被称为江湖游士 , 或江湖谒客 。
姜夔就是一个江湖游士 。
他是一个被科举的筛子漏掉的人才 。 历史没有留下他早年考科举的记录 , 但从他40多岁还执着地凭借自己的音乐才能 , 给朝廷进献大乐议和铙歌的行为来看 , 他内心是渴望通过科举获取功名 , 从而摆脱游食生活的 。 姜夔在第二次献上他的雅乐作品后 , 礼部给了他一次考试机会 , 不幸未被录取 。
这跟杜甫当年流落长安的经历颇为相似 。 40岁那年 , 杜甫向唐玄宗献了三大礼赋 , 据说唐玄宗读后很满意 , 却未真正重用他 , 导致杜甫在长安过着“朝扣富儿门 , 暮随肥马尘 。 残杯与冷炙 , 到处潜悲辛”的屈辱生活 。
姜夔比杜甫稍微幸运一点点 。 毕竟时代不同了 , 南宋那些被科举抛弃的人 , 以游士阶层的面貌出现并被时代接纳了 。 这些人不再把诗词写作当作兴趣和消闲 , 而是当作职业和饭碗 , 有点类似于元代以后的职业戏曲家、职业小说家 。 若放在现当代就更好理解了 , 就像是鲁迅写杂文、金庸写武侠 , 都是谋生的技艺 。分页标题
姜夔虽然科举不中 , 但凭借才华还是很容易找到欣赏他的“雇主” 。
1187年 , 33岁的姜夔结识了著名诗人萧德藻 。 萧德藻是姜夔父亲的同年进士 , 早年在潭州(长沙)做官 , 后定居湖州 。 萧德藻很欣赏姜夔 , 感慨自己写诗40年 , 总算遇到一个可以一起谈诗之人 , 于是将他带到湖州一起生活 , 并把自己的侄女嫁与他为妻 。
通过萧德藻的介绍 , 姜夔认识了杨万里 。 通过杨万里的介绍 , 他又认识了范成大 。 他的交游圈子越来越大 , 包括朱熹、陆游、辛弃疾等人 , 都对这个后生仔另眼相待 。 这些人都是南宋政坛、文坛名宿 , 年纪普遍比姜夔大二三十岁 。
在湖州旅居十年后 , 萧德藻年老随儿子离开湖州 , 姜夔于1197年移居杭州 , 依靠挚友张鉴为生 。 这样又过了十年 。
张鉴死后 , 姜夔孤苦无依 , 四处游食 , 贫病而终 。
1221年 , 67岁的姜夔卒于杭州 。 死时 , 他最大的儿子仅有十多岁(另有三个孩子早夭) , 幸好他的词友吴潜等人筹款为他料理后事 , 将他安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