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儿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中医不可或缺

前不久 , 全国多地出现儿科医生荒 ,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 这个原本就难以解决的问题 , 又引起了更广泛的焦虑 。事实上 , 应对儿科医生荒 , 加快提升儿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 从长远来看 , 中医可大有作为 。

【】提升儿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中医不可或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医儿科历史悠久 , 资源丰富
纵观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 儿科学发展呈现出三大特点 。
首先 , 儿科专业分科早 。比如《山海经》中所载巫方是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科医生 , 史书中明确记载的儿科医生则始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入咸阳 , 闻秦人爱小儿 , 即为小儿医” 。古代医籍中关于儿科疾病的早期记载见于西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 , 书中有关于“婴儿病痫”、“婴儿瘛”的记述 。隋唐时期 , 太医署内由“医博士”教授医学 , 其中专设少小科 , 培养专门的儿科医生 , 学制5年 , 促进了儿科人才培养及专业发展 。两宋以后 , 中医儿科专业进一步细划 , 并形成了独特的体系 。
其次 , 儿科大家多、专著多 。如流行于唐末宋初的儿科专著《颅囟经》 , 提出婴幼儿纯阳体质的观点 , 阐述小儿脉法及惊、痫、疳、痢、火丹等疾病的论治 。北宋“儿科之圣”钱乙的著作《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中 , 归纳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为“脏腑柔弱 , 易虚易实 , 易寒易热” , 对儿科临床有直接指导意义 。南宋刘昉等编著《幼幼新书》 , 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儿科学著作;同时期 , 陈文中著《小儿痘疹方沦》、《小儿病源方论》 。
再次 , 儿科医疗实践记录丰富 。尤其是近现代 , 临床工作中留存了大量儿科医案及病例 , 成为促进儿科专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财富 。在长期的实践中 , 儿科形成了数百个经典方剂 , 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 , 如治疗积滞的消乳丸、治疗疳症的资生健脾丸等 。

【】提升儿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中医不可或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市场需求强烈 , 门诊供不应求
在全国200多万执业医师中 , 每四个人里才有一个儿科医生 , 然而全国13多亿人口中 , 每四个人里就有一个是儿童 。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 , 儿科医生可谓“珍稀” , 而中医儿科则更为稀缺 。
以郑州市为例 , 据笔者观察 , 已连续多年春节期间几家省级中医院的儿科门诊爆棚 , 儿科病房更是一床难求 。目前 , 分级诊疗面临的一个重大障碍就是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的匮乏 , 群众看病就医没有安全感 , 不能建立信任关系 , 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 , 儿科尤为如此 。笔者的一位朋友曾两次带着孩子从200多公里外的农村跑到郑州来看病 , 每次也都是咳嗽、发热的小病 , 经当地县人民医院的儿科医生治疗三五天如不见好转 , 基层医生会建议家长带孩子转诊到上级医院治疗 。笔者曾做过调查 , 超过六成的家长表示孩子生病时会首选中医治疗 。
理念科学有效 , 适合儿科特点
【【】提升儿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中医不可或缺】中医拥有丰富的儿科护养知识 , 如“要想身体安 , 耐得三分饥和寒” 。此外 , 古代养子十法千百年来皆相沿习 , 是我们的祖先在抚育小儿方面的经验总结 , 在今天仍值得学习和借鉴 。
除药物治疗外 , 中医儿科还有很多非药物疗法 , 比如推拿、按摩、贴敷、耳穴、针灸等 。近年来 , 中药保健药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的开发应用 , 对增强体质、保护易感儿、降低发病率等 , 发挥了一定作用 。

【】提升儿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中医不可或缺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破解“儿科医生荒”有啥招
鉴于上述原因 , 为应对儿科医生短缺 , 满足儿科的医疗服务需求 , 同时也为大力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 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
一是用5~10年时间建设一批中医专科儿童医院或中西医结合专科儿童医院 。目前 , 儿童专科医院数量较少 , 远不能满足儿科的医疗服务需求 。笔者建议根据需求缺口 , 抓紧规划、建设一批中医专科儿童医院或中西医结合专科儿童医院;同时 , 健全儿科医疗服务体系 , 从根本上解决儿科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
二是加大中医儿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 高等医学院校的西医临床专业已开始进行试点招收儿科专业学生 , 建议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亦增设中医儿科学专业 , 并根据社会及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 适当扩大招生数量 , 从源头上加大中医儿科医学生的培养力度 。同时 , 呼吁各级医疗机构改善儿科医生工作条件 , 提高待遇 , 增强儿科岗位的吸引力 。
三是在继承前辈经验的基础上 , 大力推广中医儿科适宜技术 , 重点加强基层儿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通过大力推广适宜技术 , 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解决 , 方便群众就医 。同时 , 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强化中医药服务能力 , 积极探索家庭医生式的儿童医疗服务模式 , 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就医格局的形成 。
四是加强现有儿童医院中医科室的标准化建设 , 让所有的儿童医院都能提供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方法和技术 , 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充分发挥出中医药的作用和优势 。
本文原刊发于健康报2016年03月11日 , 本次推送作者略有修改 , 作者徐宏伟现供职于河南省卫健委中医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