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直视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一地鸡毛丨徐则臣谈厄普代克


_本文原题:直视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一地鸡毛丨徐则臣谈厄普代克
***采访人员 董牧孜 实习生 周洁
既擅长短篇小说 , 又精于长篇小说 , 并在两种体裁上都取得极大成就的作家 , 除了马尔克斯 , 便是厄普代克了 。
厄普代克一生发表了大量体裁多样的作品 , 包括系列小说“兔子四部曲”“贝克三部曲”以及一些短篇小说集、诗集和评论集等 。 其中 , 《兔子富了》和《兔子歇了》令他两度获得普利策小说奖 。 他的文风对许多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
近日 , 思南书局邀请了作家徐则臣 , 共读美国著名小说家厄普代克的《厄普代克短篇小说集》 。 《厄普代克短篇小说集》中译本于今年2月份出版(原作由Knopf出版社 , 2003年出版) , 由厄普代克亲自选取编辑整理 , 收录了他1953-1975年期间创作的103篇文章 。 这本书也获得了2004年笔会/福克纳小说奖 。
厄普代克不仅是少数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都极为精彩的作家 , 其细腻、琐碎、深刻的写作方式也在美国三十年代一众优秀作家中风格鲜明 。 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聚焦家长里短、夫妻关系、婚姻生活、爱情和性等琐碎细节 , 不在意故事的起伏和轨迹 , 而注重人物的感受与发现 , 以“歇斯底里现实主义”式丰裕的细节和饱满的情绪 , 展现了美国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 。

新京报直视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一地鸡毛丨徐则臣谈厄普代克
本文插图
《厄普代克短篇小说集》 ,[美] 约翰·厄普代克 著 , 李康勤 / 王赟 / 杨向荣 等 译 ,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2月版 。
没有“生活”的作家 ,
如何写作?

新京报直视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一地鸡毛丨徐则臣谈厄普代克
本文插图
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 , 1932年3月18日-2009年1月27日)
美国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是一个精力充沛 , 敢于尝试的作家 。 他的创作量很大 , 涉猎面极广 , 包括二十三部长篇小说 , 一堆小说集 , 还有各种文论 。 对文学感兴趣的读者 , 可能会记得厄普代克若干年前一篇引起轰动的评价中国作家莫言、苏童等人的文章 。 “且不论其评价是否科学 , 但厄普代克关注中国文学这件事 , 本身说明他的阅读和创作范围很广” , 徐则臣说 。
然而 , 与作品类型的丰富性不同 , 厄普代克的个人经历简单至极 , 不符合人们对于作家的一般想象 。
厄普代克毕业后在《纽约客》做了两年编辑 , 但因为患有皮肤病
(至少据他所说)
又回到小镇 , 此后一生基本上都没有待在繁华现代的大都市 。 他的小说于是多以小镇为故事背景 , 无非是家长里短、夫妻生活、婚姻与爱情 。 当然 , 还少不了偷情和性 。 厄普代克会提到宗教和艺术 , 但不是宏大叙事意义上的宗教和艺术 , 而是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宗教和艺术 。
厄普代克被看作写通奸、偷情和性的行家里手 。 对此 , 他的两部典型长篇小说《夫妇们》和《农场》功不可没 。 他还著有与霍桑的《红字》互文的宗教题材三部曲《一个月的礼拜日》、《罗杰教授的版本》和《S》 , 探讨了美国当代社会的身体和欲望、物质和精神、以及两性之间复杂的关系 。 厄普代克也写过除美国题材之外的一些作品 , 比如说长篇小说《巴西》 , 《贝奇:一本书》和《政变》等 。
作家和其生活经验之间 , 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厄普代克的案例 , 隐约说明了一个作家最终依靠的是什么 。 中国人往往有这样一种印象 , 作家应该一直冲在生活第一线 , “深入生活 , 扎根人民” 。 同为作家的徐则臣觉得也未必要如此 , “如果作家有生活 , 有跌宕起伏、惊涛骇浪、风云际会的生活 , 可以在作品中写出大生活的宏大叙事 , 比如写《林海雪原》的中国作家曲波 , 当然非常好 。 但更多作家可能依靠的是自身对这个世界的观察 , 以及同化他人经验的能力” 。分页标题
与厄普代克类似境遇的作家有不少 , 比如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阿尔罕·帕慕克 , 他的生活没有大风大浪 , 是个生活优裕的富家子弟 , 但是他的写作面很广 。 还有一个极端的例子 , 阿根廷的博尔赫斯 , 他长期待在书斋里 , 后来做了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 。 他的主要作品都有很强的寄生性 , 也就是通过阅读来写作 。 “与这些生活经历较少的作家相似 , 厄普代克简单的生活决定了他如何拓展自己的写作 , 在哪些方面找到自己的优势 。 只有一条路 , 那就是认真观察 , 认真体味” , 徐则臣说 。
中产阶级的狭小日常 ,
与“歇斯底里现实主义”
缺少变化的生活 , 会极大地磨损和消耗人的感受力和表达力 。 对于日常生活 , 人们往往无话可说 。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 厄普代克是一个伟大的作家 。 在千篇一律的生活中 , 他仍然保持着巨大的激情和好奇心 。
厄普代克短篇小说的主题 , 往往鸡零狗碎、一地鸡毛 。 如何让故事性不强的小说立得住?仔细观察生活的能力就显得尤其珍贵 。 正如萨拉马戈——这位199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葡萄牙作家在小说《修道院纪事》题词里引用的《箴言录》:“如果你能看 , 就要看见 , 如果你能看见 , 就要看清楚 。 ”
厄普代克虽然眼中只有普通中产阶级狭小的日常生活 , 但他的观察细致却到了繁复的程度 。 他的小说似乎迈着小碎步 , 每往前推进一步 , 都要把周围的变化写得特别清楚 。 有人批评 , 说这是“照相机现实主义” , 也有人批评小说里罗列的东西太多 , “小说过于细腻 , 过于琐碎 , 节奏太慢” , 而“文似看山不喜平” 。
厄普代克的写法 , 与另外一位英国作家扎迪·史密斯的风格类似 , 被称作 “歇斯底里现实主义 。 ”其特点即是描写得特别详尽 。 这可能是人们在阅读厄普代克的时候会出现审美疲劳的原因 。 不过 , 每一个作家被人诟病的特点 , 往往也是其优势和特长所在 。 极少有作家可以像厄普代克一样 , 在人们熟视无睹、习焉不察的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所发现 。

新京报直视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一地鸡毛丨徐则臣谈厄普代克
本文插图
1966年 , 厄普代克与他的家庭 。 (Photograph: Truman Moore/Time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s)
徐则臣以另一位中国作家沈从文作为厄普代克的对照 。 沈从文自言写小说有一秘诀 , 就是耐烦 。 “耐烦” , 平时常用于否定句之中 , 但沈从文却说创作时要“耐烦” 。 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里 , 也能见“耐烦”二字 , 于无声处听惊雷 , 可见同中之异 , 寻常之中的异常 。
“兔子系列”
让厄普代克成为“美国的巴尔扎克”
很多人以为 , 厄普代克只是写生活小事 , 然而 , 美国社会的全部大事也藏匿于他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之中 。
厄普代克最著名的小说系列 , “兔子四部曲” , 差不多每十年推出一部 , 包括上世纪60年代的《兔子 , 跑吧》 , 70年代的《兔子归来》 , 80年代的《兔子富了》 , 90年代的《兔子歇了》 , 以及应读者要求在2000年出版的小长篇《怀念兔子》 。 这些小说均反映了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出现的问题 。
“兔子系列”的主人公哈利 , 像兔子一样狐疑敏感 , 有点事儿就到处乱跑 , 一不小心就逃掉 , 是个很不着调的人 。 小说看似写他琐碎的生活 , 实际上例数了美国半个世纪以来所经历的重大问题:麦卡锡主义、1960年代性解放运动、越南战争、种族冲突危机、阿波罗登月计划、嬉皮士运动、毒品问题、石油危机、中产阶级兴起、福利社会问题、全球化……对美国和对整个世界产生影响和震荡的风云际会的、大开大合的事件 , 无一不作为背景融入哈利一家的故事中 。

新京报直视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一地鸡毛丨徐则臣谈厄普代克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兔子 , 跑吧》
“兔子系列”回答了在小说创作中 , 历史应处于什么位置的问题 。 徐则臣认为 , 如果历史与小说主人公以及其他人物之间没有血肉相关的联系 , 那么对于小说来说 , 这段历史就不重要 。 很多小说都会非常刻板地在人物命运和大历史之间建立某种同构关系 , 但仔细推敲后会发现 , 人物往往变成了木偶 。 如果所有历史都要在人物身上产生某种对应的投射 , 那就缺少了自然的、个人化的历史观 。 文学如果把大历史转化为个人史 , 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展现出来 , 则会更让人信服 。
这正是“兔子系列”的意义:用文学的方式梳理出美国半个世纪的历史 。 厄普代克也因此而能算得上“伟大的作家” 。 恩格斯说 ,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之所以如此重要 , 是因为这本书抵得上一打社会学家对法国的描述 , 阅读这部作品 , 就可以迅速地回到法国历史的现场 。 徐则臣指出 , 厄普代克也正是用小说复刻美国社会的日常生活 , 从这个意义上 , 他可以被称作是“美国的巴尔扎克” 。
群星璀璨:
美国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作家们
理解厄普代克 , 除了要读他的小说 , 还要了解与他同时代的作家 。 徐则臣发现 , 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诞生了一代非常伟大的作家 , 比如菲利普·罗斯、科马克·麦卡锡、托马斯·品钦、E. L. 多克托罗、托尼·莫里森、唐·德里罗、唐纳德·巴塞尔姆等 。 在徐则臣看来 , 这一批作家中任谁都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每一个获奖都会给诺奖加分 。
这批美国“三零后”作家之中 , 每个人的写作都非常鲜明 。 托马斯·品钦玄而又玄 , 他十年磨一剑写出的《万有引力之虹》是一部奇书 。 E. L.多克托罗很好地结合了虚构和非虚构 , 他的小说《大进军》是战争文学的典范 。 唐·德里罗善于写美国城市
(尤其是纽约)
, 但他在英国乃至欧洲的影响特别大 。
【新京报直视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一地鸡毛丨徐则臣谈厄普代克】对照同代作家 , 再读厄普代克 , 我们会发现他有一个异于其他作家的突出特点:只有厄普代克会如此仔细地描绘美国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 。 若干年后 , 假如有人想要拍摄一部有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这半个世纪美国日常生活的影视剧 , 那么他可能需要仔细研读厄普代克的作品 , 正如今天中国人要拍摄明朝古装剧需要看《金瓶梅》一样 。
在徐则臣看来 , 厄普代克这批“三零后”作家 , 跟中国的“五零后”作家很类似 , 是群星灿烂的一代 。 中国现今作家的中流砥柱几乎都是“五零后” 。 无论在创作力和创作量上 , 还是在作家的象征资本上 , 他们依然是中国目前最重要的一批作家 , 比如莫言、贾平凹、王安忆、韩少功、阎连科、阿来、刘震云、马原、张炜等 。 在中国的“五零后”作家中 , 谁与厄普代克更接近呢?徐则臣给出的答案是贾平凹 。 尽管贾平凹的作品中有拉美和中国民间神话影响的神鬼特色 , 但从写作风格上看 , 两者细腻的程度、“耐烦”的能力与观察水平 , 都有相近之处 。
在“歇斯底里现实主义”类型的小说中 , 往往蕴含巨大的信息量 , 而小说功能和义务之一就是为当代生活留下足够有效的信息和细节 。 徐则臣觉得 , 一部小说的细节是否有效 , 就像挠痒似的 , “有时候 , 人感觉到自己身上哪个地方痒 , 去挠但可能挠得不彻底;而厄普代克 , 他总是准确地知道哪个地方痒 , 而且总是挠得很彻底 , 这就是一个作家对细节的落实能力 。 ”如此把控之下 , 我们阅读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 , 如同于无声处听惊雷 , 于庸常处寻找生活之美 。
撰文丨***采访人员 董牧孜 实习生 周洁
编辑丨董牧孜 , 校对丨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