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河南永城:一座没有房产中介的城市原创 南方周末
仅剩下拼音的“德佑房产”招牌 。 (南方周末采访人员 刘诗洋/图)想要在永城买房的人们必须做一个选择:一边是政府开办的“房产信息中心” , 另一边则是无数潜入地下 , 靠朋友圈和“附近的人”继续存活的小中介们 。中介捂盘 , 在永城不是秘密 , 这也致使永城官方最终将矛头指向了中介公司 。在永城当地 , 南方周末采访人员走访遇到的几乎每一个人 , 都对政府此举表示支持 。2020年5月16日下午 , 河南永城市文化路旁 , “房多多”的招牌在“盲人按摩”的对比下失去了光泽 , 紧随其后的“房产”二字也只剩残存的痕迹 。几公里外 , 芒砀路边一块巨大红色招牌上用拼音写着令人摸不着头脑的“de you” 。 如果不是高德地图将此处标为“德佑房产” , 普通人很难从外观看出 , 这里原本也是链家旗下品牌“德佑”的一家门店 。经纪人陈森刚刚结束今天最后一笔业务 , 他回到车里 , 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大 , 打开微信“附近的人” , 开始寻找新的目标 。 他的微信“AA房产销售”可直接添加好友 。 从现在直到凌晨 , 他要为明天的工作积累新客户 。眼下 , 这几乎是河南永城市大部分房产中介的工作常态 。在这个地处豫鲁苏皖四省交界的县城里 , 目力所及确实已经很难找到一家挂有“中介”“房产”招牌的门店 。 包括全国连锁的链家品牌“德佑”在内 , 高德地图原本标注的几乎所有中介门店 , 都已不见踪影 , 极少数还能保留招牌 , 但“房产”和“中介”的字样已被拆除 , 而大多数干脆已经改名换姓 , 完全看不出存在的痕迹 。一座县级市“消灭”了房产中介 , 并由政府接管 , 这在全国范围内都实属罕见 。 当地不少房产经纪人对此怨声载道 , 陈森此前在一家本地中介工作了六年 , 他告诉南方周末采访人员 , 不清楚政府对中介的管控标准 , 现在 , 他们只能潜入“地下” 。但在永城 , 不少当地人却对此欢欣鼓舞 。 永城此前确实存在不少黑中介 , 因为近年来房地产快速发展 , 一些中介就联合起来 , 在楼盘开售之前就以押金形式接下整个项目 , 再加价售卖 。 当地一些购房者曾因此多次去政府部门维权 。这座城市的房产中介业务并未停止 。 政府严打中介的举动 , 让想要在永城买房的人们必须做一个选择:一边是政府开办的“房产信息中心” , 另一边则是无数潜入地下 , 靠朋友圈和“附近的人”继续存活的小中介们 。1消失的中介从永城北站出来 , 车行不远 , 就能看到芒砀山上巨大的汉高祖刘邦雕像 , 由此向南还要走30公里 , 才能到达市区 。 该地早至隋代就已设县 , 其名因屡遭水患而不破 , 取“永固之城”意 。 新中国成立后 , 永城最早属安徽管辖 , 后划至河南 , 1996年撤县设县级市 。 该地素以“刘邦斩蛇”的芒砀山和煤炭资源丰富而知名 。 在2019年度全国经济百强县榜单上 , 永城排名69位 。自撤县设市以来 , 永城曾向东搬迁8公里 。 故当地人习惯将永城称作新城 , 甚至路标广告上最常见的也是“新城”二字 。 对大多数没到过此地的人来说 , 永城新城并非外界印象中的“县城” , 该地曾连续11年跻身中国经济百强县 , 全市常住人口169万 , 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15.79亿 。在这座城市 , 随处可见宽阔的八车道马路 , 以及动辄二十多层的高层住宅 。 大型商场、超市各类商业设施一应俱全 。 但唯独找不到一家房产中介 。 南方周末采访人员根据高德地图搜索 , 走访了市区内显示为“某某房产”“某某中介”的二十多个地点发现 , 其中大多数门店大门紧锁 , 招牌上有关“房产”“中介”的字样也被撤换 。另外一些 , 则已经更换了经营主业 。 以铁北路上一家原名为众邦房产中介的门店为例 , 该店铺目前已改为经营装饰建材 。 该店工作人员对南方周末采访人员表示 , 他们目前已不再从事房产中介业务 。按照工商资料和高德地图对比显示 , 本地此前至少存在近百家中介公司 , 其中就包括链家自2018年启动的加盟品牌“德佑” , 以及美股上市公司房多多在当地的门店 。 虽然无法核实是否“挂名” , 但据周边店铺的经营者讲 , 这些门店此前确实都是中介公司 , 直到2019年开始才陆续消失 。在当地人的印象里 , 房地产中介消失并不是最近才有的新闻 。 在当地一家中介旁边开面馆的老板李自勇还记得隔壁关门的情形 , 据他回忆 , 以前那家店里一天到晚都有人 , 进进出出 , 电话打个不停 。 2019年城管来过几次后 , 就渐渐没人了 , 原本贴在门上的“房产销售”字样也被撕掉 , 到后来招牌上的字也不知什么时候悄悄换掉了 。据当地一位开发商人士回忆 , 2018年 , 永城当地曾对所有涉及房产交易的店铺进行过一次清查 , 一些门店当时就被勒令停业 , 并由执法队拆除招牌 。 此后 , 针对房产中介的突击检查逐渐成为常态 , 一些店铺刚开了没几天就被关闭 。 据他讲 , 甚至开发商的售楼处 , 也曾多次遭到检查 。在多数受访者的叙述里 , 2018年是永城房产中介生意变天的起点 。 多位当地中介人士告诉南方周末采访人员 , 当年5月 , 永城先是一次性取缔了67家“黑中介” , 随后又暂停了《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证》的年审 , 且一直没有恢复 。 后来剩下大概十几家中介 , 也经常遭遇突击检查 , 直到不断关张 。因为无法通过年审 , 残存的中介也陆续成为“黑中介” 。 根据永城市政府网发布的消息 , 2019年8月以来 , 永城市又开展了整顿房地产中介机构专项行动 , 先后整改“黑中介门店93处 , 受理涉及中介的投诉11起 , 其中移交公安机关2起” 。对于为何从2018年开始管控中介 , 永城市住房保障局副局长蔡亚飞曾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 , 是根据住建部及河南省住建厅联合四部门的文件 , 住房保障局牵头公安局、发改委、市场监督局、网信办等单位对市场中介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打击清理 。2楼市乱象尽管永城中介们的遭遇听起来很委屈 , 但整个行业被清查 , 在当地事出有因 。自21世纪初永城政府机构陆续迁入新城以来 , 房地产业逐渐成为近20年永城的一个重要产业 。 新的小区和项目鳞次栉比 , 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 每年都有不少新楼盘开工 。李自勇经历了从老城搬迁至新城的过程 , 据他回忆 , 最开始 , 政府都有搬迁补偿 , 很多家庭也不差房子 , 后来经济越来越好 , 新房多了 , 人们就想换得更好一点 。 2014年前后 , 永城新建了一大批住宅小区 , 房价就是在那时候开始水涨船高 。“我们永城以前房价就两三千元 , 这几年已经到六七千元的地步 , 但本地月工资直到现在还是两三千 。 ”李自勇称 , 随着近年来房价越涨越快 , 从2016年开始 , 当地就曾爆发过多起针对楼盘、中介以及房价的维权行动 , 一些楼盘不仅在五证不全的情况下就开盘销售 , 有的还必须捆绑车位销售 。房价的猛涨几乎是永城人近年来的共同印象 。 一位在当地政府工作的人士告诉南方周末采访人员 , 自己2014年买房时 , 130平米的三居只花了40万元 , 而2019年一个同小区的朋友卖房 , 一下就卖了七十多万元 。 在他看来 , 此前永城靠煤炭经济发展得很好 , 但近年来煤市下滑 , 城市转型升级有点慢 , 这导致生活各方面相比以前都存在下滑 。在南方周末采访人员走访的过程中 , 不少永城人对此都持相同观点 。 而在当地政府平台的留言板上 , 也能看到不少关于“房价太高”的留言 。 在2019年2月一则反映房价的留言下 , 当地政府回复称:“经住房保障局调查 , 我市成立了房价核算工作组 , 对商品住房建设成本进行核算 , 确定销售均价和最高限制单价 。 ”然而商品房限价 , 在本地似乎未起到有效作用 。 上述开发商人士告诉南方周末采访人员 , 永城本地近年来并没有全国性房企入驻 , 许多小公司为了尽快回笼资金 , 干脆就选择和当地中介合作 。 永城的中介不仅卖二手房 , 也卖新房 。 很多楼盘还未开盘 , 就会把项目直接打包给好几家中介公司 , 销售完全由中介负责 , 自己只收取一笔高额押金 , 中介如果卖不掉也不退 。中介捂盘 , 在永城不是秘密 , 这也致使永城官方最终将矛头指向了中介公司 。据永城本地媒体报道 , 永城住房保障局副局长蔡亚飞曾公开给永城中介下定义:“永城房价太高 , 就是这些中介囤房子、虚抬价格所致 , 房价被抬得虚高 , 使群众没有了购买欲 。 房子是用来住的 , 不是用来炒的 , 疫情期间网络上永城房价居然比商丘还要高出一千多元 , 这是危害社会稳定大局的一种很大隐患 , 对永城的社会发展是一种扰乱 。 ”对于这些指责 , 已经在本地干了六年的经纪人陈森承认确实有一些中介存在联合开发商捂盘的情况 , 但对中介抬高房价却并不认同 。 “交押金、赚差价是有的 , 但中介公司也是看市场行情 , 你不可能加到市场承受不了 , 那还是卖不出去 , 押金最后也丢了 。 ”尽管政府将矛头指向中介 , 并进行了严厉打击 , 但永城的经纪人从未真正消失 。 自2019年8月被永城房管局取消备案资质后 , 陈的老板就将门店搬到了距离市区15公里左右的镇上 。 白天 , 像陈森这样的中介 , 经常在市区各处游荡 , 带人看房 。 晚上就开微信 , 找新客户 。 据他说 , 现在当地也在严查网上卖房 , 如果发现是他们这样的中介 , 抓住就要罚好几万 。在潜入“地下”之后 , 中介的“黑与白”更加难辨 。 南方周末采访人员以购房者身份 , 通过微信“附近的人”添加另一位中介 , 并联系看了当地一个名为翰豪国际的小区 。 该中介告诉南方周末采访人员 , 这个小区虽然已经建成并入住 , 但必须两年后才能办房产证 , 理由是开发商现在的证件还不全 , 没法走程序 。 他还表示 , 自己在该小区房源很多 , 可以任意挑选 。与陈森一样 , 该名中介也称自己的店在十几公里外的镇上 。 在前往该小区看房时 , 其带看的房源全部为毛坯新房 , 中介连钥匙都不用拿 , 因为几乎所有房子都敞开着大门 。翰豪国际曾因延期交房而遭到当地业主投诉 。 陈森告诉南方周末采访人员 , 类似这种情况 , 一般就是中介公司签了包销协议 。除了微信找人 , 约定时间地点 , 开车载着客户到处看房之外 , 如果有意向签订合同 , 中介们就带着人去餐馆、酒店大堂 , 和业主见面 , 签订合同 。3政府接管事实上 , 在中国楼市高速生长的近十年里 , 类似捂盘惜售、五证不全这样的情况 , 在全国各地的小城市都时有发生 , 永城今天发生的一幕 , 正是楼市畸形生长所衍生的问题 。但从楼市疯涨失序到打击开发商、中介 , 再到政府部门出面接管 , 永城却可能自有一套另外的逻辑可循 。永城住房保障局开设官方平台 , 并非在“消灭”中介之后才有 。 南方周末采访人员查阅公开报道发现 , 早在2015年 , 当地房管局就成立了“永城房产超市” , 由政府提供免费的资金安全监管 , 到2017年 , 当地住房保障部门又设立了“永房宝”微信小程序 , 宣称为购房者提供“便民的一站式购房置业服务平台” 。2020年5月新成立的永城房产信息中心 , 就在永城住房保障局楼内 。 最近的一个周末下午 , 该中心前台咨询处空无一人 , 墙上可以看到住房保障局的导览图 。 走到三楼 , 可以看到住房保障局的各个科室以及此前上线的“永房宝”宣传广告 。该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对南方周末采访人员明确表示 , 该平台是非营利平台 , 不会要求买卖双方一定要在该平台成交 。 卖家也可以把房源发到社交媒体或其他渠道自行成交 。与此前回应媒体不同的是 , 该工作人员承认 , 该信息平台就是永城住房保障局的下属单位 , 员工均为保障局成员 。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 , 房产信息中心目前还处在前期搭建过程中 , 并没有开始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 , 尽管永房宝的宣传广告就摆在永城房产信息中心的楼内 , 但上述工作人员却不承认该平台由政府主导 , 只表示是一个“网络平台” 。 据李自勇和陈森描述 , 当地人都清楚这些是政府平台 。 只不过在打击中介之前 , 这些平台应者寥寥 , 其一是因为房源不够多 , 其二是人员不足 , 效率不及中介公司每天打电话推销 。此外 , 南方周末采访人员查阅公开资料发现 , 永城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还是当地一家名为金诚信中介公司的唯一股东 。 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 , 此前股东为蒋鹏和邢春华 , 到2017年6月 , 这二人退出 , 永城住房保障服务中心以30万出资 , 成为唯一股东 。 到2019年8月 , 该公司股东又换成了永城市住房保障局 。对于当地房管部门是否计划参与房产交易 , 住房保障局为何要投资一家中介公司等问题 , 南方周末采访人员联系了永城住房保障局副局长蔡亚飞求证 , 但他的电话在挂断一次后 , 就一直无人接听 。对于永城的做法 , 不少房地产行业人士认为此举有损市场公平 , 且官方取代不见得就能抑制房价 。 链家董事长左晖就曾在其朋友圈表示 , “服务如何?房价会不会降?我们两年后再看” 。 上述当地开发商人士就认为 , 关闭了门店 , 中介还是会打游击 , 而且即便政府要做这个生意 , 也不应该把其他人挡在外面 。值得一提的是 , 在永城当地 , 南方周末采访人员走访遇到的几乎每一个人 , 都对政府此举表示支持 。 李自勇就是其中之一 , 他对政府接管中介的做法表示支持 。 “就算是收费的 , 效率低点 , 我也愿意 , 起码不会上当受骗吧?”(文中李自勇、陈森为化名)分页标题
来源:(未知)
【】网址:/a/2020/0521/1590040394.html
标题:河南永城:一座没有房产中介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