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三观负分,我却看得入了迷

《清平乐》三观负分 , 我却看得入了迷
文/蔡朝阳
追了一波国剧《清平乐》 , 被虫妈吐槽 , 说三观负分 , 你看什么看 。我是真入了迷 , 本来只是觉得这个剧名适合我 , 《清平乐》啊 , 李白有诗歌的 , 又是词牌名 , 像我这样从小读古典文学长大的 , 免疫力自然弱一点 。本以为看几集 , 了解个大概就好了 , 但是我自己也没料到 , 居然一直追看到第60集 , 这才不想看了 , 然而剧集还没完 。
三观负分 , 这点我也认 。虽是历史剧 , 但是价值观却需要现代一点 , 当无疑义 。但我为什么还能忍着腐臭的价值观 , 忍着拖沓的节奏 , 捏着鼻子看下去呢?因为 , 晏殊、范仲淹、欧阳修、苏舜卿、晏几道、苏轼、苏辙一个个出场 , 每个人嘴里念念有词 , 都是绝妙好辞 , 像我这样青年时代以古典文学作为主要滋养的中老年人 , 真的很过瘾 。

『』《清平乐》三观负分,我却看得入了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第一集是宋仁宗赵祯初次知道自己的生母李氏在守陵 , 于是奔出宫城 , 前往见面 , 而帝师前去拦阻 , 这个帝师 , 就是晏殊 。晏殊呀 , 我太熟悉了 , “一曲新词酒一杯”那个啊 , 他的诗句我张口即来的 。于是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以及 , 这个晏殊的扮演者喻恩泰 , 你都想不到 , 就是《武林外传》里的秀才 , 这次扮演晏殊 , 跟我以前读晏同叔诗词 , 想象的那个晏殊 , 竟然毫不违和 。
现在夜深了 , 我写起这些宋代词人 , 心里也还有一种暖流在汹涌 , 情绪激动 。我想跟虫妈说 , 我能忍住三观的恶臭 , 一直追下去 , 这真的不是我看剧的水准low , 这是怀旧 , 是在怀念我的青春时代 , 我的文学世界还只有诗词歌赋的那个时代 。
晏殊一出来 , 我的青春记忆就像被激活了 , 那些像珠玉一样的诗句 , 就在我脑海里翻涌 。我被感动了 。这种感动有很多方面 , 一则 , 是青春记忆 , 一则 , 是这些闪光的汉语本身 。曾经 , 有很长一段时光 , 我都遗忘了这些东西 , 但一旦有所触发 , 就随风飘举 。

『』《清平乐》三观负分,我却看得入了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向年光有限身 , 等闲离别易销魂 , 酒筵歌席莫辞频 。
满目山河空念远 , 落花风雨更伤春 , 不如怜取眼前人 。
这是晏殊的《浣溪沙》 。
【『』《清平乐》三观负分,我却看得入了迷】槛菊愁烟兰泣露 , 罗幕轻寒 ,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 斜光到晓穿朱户 。
昨夜西风凋碧树 , 独上高楼 ,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 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是晏殊的《蝶恋花》 。
为什么 , 一读到这样的诗句 , 就好像一个被封存的世界 , 重新打开了呢?以及 , 有着崭新的思想 , 随着经典的诗句而萌发?这就是《珠玉词》 , 晏殊的诗集 , 就叫《珠玉词》 , 是说 , 这些汉字 , 组合起来 , 音韵铿锵 , 如珠圆玉润 , 这是汉语的魅力 。

『』《清平乐》三观负分,我却看得入了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来说说范仲淹 。范仲淹出场 , 一身布衣 , 正气浩然 。但范仲淹的演员 , 我却觉得不太接近我的理想 , 关键是这个演员有一对深深的酒窝 。《岳阳楼记》的作者 , 那个“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 怎么可以有酒窝呢?绍兴的府山公园 , 有范仲淹任知府时写的《清白堂记》 , 范氏的画像里 , 也没有酒窝的 。当然 , 这是我个人愚见 , 有酒窝而兼有阳刚之气的 , 似乎也不少见 。分页标题
然后是欧阳修 , 这个擅写艳词的人 。尽管考科举考了第一名 , 但是太后怕他写的艳词带坏了年轻的宋仁宗 , 却不允许录取他为状元 。导致欧阳修状元袍都白买了 。这个故事 , 乃是野史 , 却是著名的野史 。在剧里有逼真的表现 , 看到此处 , 倒也会心一笑 。以及 , 欧阳修这个人 , 在我想象之中 , 一直是个多面性的人物 , 想到写了《伶官传序》的那个人 , 也写了“寸寸柔肠 , 盈盈粉泪” , 心里就窃笑 , 但同时觉得 , 人啊 , 实在是可以很丰富的 。
我年轻的时候 , 15岁 , 到20岁之前 , 都在读古典文学 。是以在一个写自己的阅读生涯的文章里 , 我讲 , 当时 , 在心里 , 除了古典文学之外 , 便无宇宙 。而之后 , 因为阅读视野的开拓 , 我就逐渐离开了古典文学的世界 , 一去几十年 , 到近年来才开始重读古典 , 居然有一种曲径通幽 , 恍然隔世的感觉 。
为什么这两年来又重读古典?因为 , 历史 , 真是很相似 , 我也觉得 , 历史 , 会一次次再重演 。就像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说的 , 如果 , 历史就是一次次的永劫回归 , 那么 , 当下的个人 , 其价值与意义 , 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清平乐》三观负分,我却看得入了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看当下 , 看我们30年来走过的路 , 以及近来的事实 , 就觉得 , 我们还远没有跳出历史周期律 。
在看《清平乐》之前 , 我在读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 。据说 , 《清平乐》的制作 , 服饰、规章、城市建筑 , 乃至蜜饯点心 , 多处参考了这本《东京梦华录》 。而我读孟元老此书 , 倒不是为了看当时的繁华 , 而是为了看繁华之后的苍凉 。
孟元老年轻时随做官的家人居住东京 , 看尽了人间繁华 , 奈何靖康之难 , 天崩地陷 , 随逃难之民 , 迁居杭州 , 凡几十年 , 跟后生小子聊起前朝 , 居然 , 后生小子已经不相信 , 曾经有一个可以醉生梦死的盛世 。这很像我们在跟95年之后的“后浪”的相处 , 他们居然不知道 , 我们也曾经可以使用谷歌 , 而不必404 。

『』《清平乐》三观负分,我却看得入了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的序里说:
垂髫之童 , 但习鼓舞;班白之老 , 不识干戈 。时节相次 , 各有观赏 。灯宵月夕 , 雪际花时 , 乞巧登高 , 教池游苑 。举目则青楼画阁 , 绣户珠帘 。雕车竞驻于天街 , 宝马争驰于御路 , 金翠耀目 , 罗绮飘香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 , 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八荒争凑 , 万国咸通 。集四海之珍奇 , 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 , 悉在庖厨 。花光满路 , 何限春游;箫鼓喧空 , 几家夜宴 。伎巧则惊人耳目 , 侈奢则长人精神 。瞻天表则元夕教池 , 拜郊孟享 。频观公主下降 , 皇子纳妃 。修造则创建明堂 , 冶铸则立成鼎鼐 。仆数十年烂赏叠游 , 莫知厌足 。
嗯 , 前面的铺陈排比 , 极言东京之繁华 , 我们随便读读就好了 。最惊心动魄的 , 是最后一句:
仆数十年烂赏叠游 , 莫知厌足 。
滥赏叠游 , 莫知厌足 。你看 , 莫知厌足 。就像“渔阳鼙鼓动地来 , 惊破霓裳羽衣曲” 。当处在所谓的“盛世” , 是不知道会有最深的危险隐伏着的 。福山曾有《历史的终结》一书 , 据说 , 他最近修正了自己的观点 。我也修正了自己的观点 。

『』《清平乐》三观负分,我却看得入了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现在 , 大概可以知道 , 何以我最喜欢的古代绍兴人 , 是张岱了 。我喜欢的张岱 , 不是那个鲜衣怒马的轻狂少年张岱 , 而是甲申国变之后 , 那个中老年的张岱 。他活了很长 , 活了90多岁 , 明亡的那一年 , 他47岁 , 跟我今年恰好同岁 。他生不得 , 死不得 , 不尴不尬 , 恰恰踏在最艰难的境地 。分页标题
我很关心 , 他是如何鼓起勇气 , 在后半生苟活下去的 。寿多则辱 , 每活一天 , 都是煎熬 。
我们也要在继续在一个不尴不尬的时代继续苟活下去 。我想这是重读古典文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
回到国剧《清平乐》 , 我看到晏殊、范仲淹一个个死去 , 每一个都壮志难酬 , 而历史的车轮绝不停留 。心下有一种悲戚 。想到的 , 居然是《红楼梦》里那句 , “无才可去补苍天” 。其实 , 对于历史而言 , 个体真的是很不重要的 。剩下的唯一问题 , 就是 , 我们如何度过这个对历史很不重要 , 但对自我却是唯一的人生 。
赞美这个残缺的世界?期盼一种幽暗时代的启明?
这个时候 , 重读“昨夜西风凋碧树 , 独上高楼 , 望尽天涯路” , 这样的句子 , 扎扎实实击中人心 , 你又待如何?

『』《清平乐》三观负分,我却看得入了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在筹划做一组课程 , 讲讲我人到中年 , 对这些古典文学的新理解 。针对的对象大概如菜虫一般大 , 小学高段到初一初二均可 。疫情期间 , 我跟菜虫也背了几首宋词 , 读了几篇古文 。但归根到底 , 我的感慨 , 要比孩子大得多 , 我想把这种感慨 , 系统地聊一聊 。
基本篇目和框架结构已经准备好了 , 大致会在六一儿童节开始预售 , 然后六月中旬上架 。预告一下 。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晏殊#范仲淹#清平乐收藏
现在夜深了 , 我写起这些宋代词人 , 心里也还有一种暖流在汹涌 , 情绪激动 。我想跟虫妈说 , 我能忍住三观的恶臭 , 一直追下去 , 这真的不是我看剧的水准low , 这是怀旧 , 是在怀念我的青春时代 , 我的文学世界还只有诗词歌赋的那个时代 。
晏殊一出来 , 我的青春记忆就像被激活了 , 那些像珠玉一样的诗句 , 就在我脑海里翻涌 。我被感动了 。这种感动有很多方面 , 一则 , 是青春记忆 , 一则 , 是这些闪光的汉语本身 。曾经 , 有很长一段时光 , 我都遗忘了这些东西 , 但一旦有所触发 , 就随风飘举 。
一向年光有限身 , 等闲离别易销魂 , 酒筵歌席莫辞频 。
满目山河空念远 , 落花风雨更伤春 , 不如怜取眼前人 。
这是晏殊的《浣溪沙》 。
槛菊愁烟兰泣露 , 罗幕轻寒 ,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 斜光到晓穿朱户 。
昨夜西风凋碧树 , 独上高楼 ,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 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是晏殊的《蝶恋花》 。
为什么 , 一读到这样的诗句 , 就好像一个被封存的世界 , 重新打开了呢?以及 , 有着崭新的思想 , 随着经典的诗句而萌发?这就是《珠玉词》 , 晏殊的诗集 , 就叫《珠玉词》 , 是说 , 这些汉字 , 组合起来 , 音韵铿锵 , 如珠圆玉润 , 这是汉语的魅力 。
来说说范仲淹 。范仲淹出场 , 一身布衣 , 正气浩然 。但范仲淹的演员 , 我却觉得不太接近我的理想 , 关键是这个演员有一对深深的酒窝 。《岳阳楼记》的作者 , 那个“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 怎么可以有酒窝呢?绍兴的府山公园 , 有范仲淹任知府时写的《清白堂记》 , 范氏的画像里 , 也没有酒窝的 。当然 , 这是我个人愚见 , 有酒窝而兼有阳刚之气的 , 似乎也不少见 。
然后是欧阳修 , 这个擅写艳词的人 。尽管考科举考了第一名 , 但是太后怕他写的艳词带坏了年轻的宋仁宗 , 却不允许录取他为状元 。导致欧阳修状元袍都白买了 。这个故事 , 乃是野史 , 却是著名的野史 。在剧里有逼真的表现 , 看到此处 , 倒也会心一笑 。以及 , 欧阳修这个人 , 在我想象之中 , 一直是个多面性的人物 , 想到写了《伶官传序》的那个人 , 也写了“寸寸柔肠 , 盈盈粉泪” , 心里就窃笑 , 但同时觉得 , 人啊 , 实在是可以很丰富的 。分页标题
我年轻的时候 , 15岁 , 到20岁之前 , 都在读古典文学 。是以在一个写自己的阅读生涯的文章里 , 我讲 , 当时 , 在心里 , 除了古典文学之外 , 便无宇宙 。而之后 , 因为阅读视野的开拓 , 我就逐渐离开了古典文学的世界 , 一去几十年 , 到近年来才开始重读古典 , 居然有一种曲径通幽 , 恍然隔世的感觉 。
为什么这两年来又重读古典?因为 , 历史 , 真是很相似 , 我也觉得 , 历史 , 会一次次再重演 。就像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说的 , 如果 , 历史就是一次次的永劫回归 , 那么 , 当下的个人 , 其价值与意义 , 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看当下 , 看我们30年来走过的路 , 以及近来的事实 , 就觉得 , 我们还远没有跳出历史周期律 。
在看《清平乐》之前 , 我在读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 。据说 , 《清平乐》的制作 , 服饰、规章、城市建筑 , 乃至蜜饯点心 , 多处参考了这本《东京梦华录》 。而我读孟元老此书 , 倒不是为了看当时的繁华 , 而是为了看繁华之后的苍凉 。
孟元老年轻时随做官的家人居住东京 , 看尽了人间繁华 , 奈何靖康之难 , 天崩地陷 , 随逃难之民 , 迁居杭州 , 凡几十年 , 跟后生小子聊起前朝 , 居然 , 后生小子已经不相信 , 曾经有一个可以醉生梦死的盛世 。这很像我们在跟95年之后的“后浪”的相处 , 他们居然不知道 , 我们也曾经可以使用谷歌 , 而不必404 。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的序里说:
垂髫之童 , 但习鼓舞;班白之老 , 不识干戈 。时节相次 , 各有观赏 。灯宵月夕 , 雪际花时 , 乞巧登高 , 教池游苑 。举目则青楼画阁 , 绣户珠帘 。雕车竞驻于天街 , 宝马争驰于御路 , 金翠耀目 , 罗绮飘香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 , 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八荒争凑 , 万国咸通 。集四海之珍奇 , 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 , 悉在庖厨 。花光满路 , 何限春游;箫鼓喧空 , 几家夜宴 。伎巧则惊人耳目 , 侈奢则长人精神 。瞻天表则元夕教池 , 拜郊孟享 。频观公主下降 , 皇子纳妃 。修造则创建明堂 , 冶铸则立成鼎鼐 。仆数十年烂赏叠游 , 莫知厌足 。
嗯 , 前面的铺陈排比 , 极言东京之繁华 , 我们随便读读就好了 。最惊心动魄的 , 是最后一句:
仆数十年烂赏叠游 , 莫知厌足 。
滥赏叠游 , 莫知厌足 。你看 , 莫知厌足 。就像“渔阳鼙鼓动地来 , 惊破霓裳羽衣曲” 。当处在所谓的“盛世” , 是不知道会有最深的危险隐伏着的 。福山曾有《历史的终结》一书 , 据说 , 他最近修正了自己的观点 。我也修正了自己的观点 。
现在 , 大概可以知道 , 何以我最喜欢的古代绍兴人 , 是张岱了 。我喜欢的张岱 , 不是那个鲜衣怒马的轻狂少年张岱 , 而是甲申国变之后 , 那个中老年的张岱 。他活了很长 , 活了90多岁 , 明亡的那一年 , 他47岁 , 跟我今年恰好同岁 。他生不得 , 死不得 , 不尴不尬 , 恰恰踏在最艰难的境地 。
我很关心 , 他是如何鼓起勇气 , 在后半生苟活下去的 。寿多则辱 , 每活一天 , 都是煎熬 。
我们也要在继续在一个不尴不尬的时代继续苟活下去 。我想这是重读古典文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
回到国剧《清平乐》 , 我看到晏殊、范仲淹一个个死去 , 每一个都壮志难酬 , 而历史的车轮绝不停留 。心下有一种悲戚 。想到的 , 居然是《红楼梦》里那句 , “无才可去补苍天” 。其实 , 对于历史而言 , 个体真的是很不重要的 。剩下的唯一问题 , 就是 , 我们如何度过这个对历史很不重要 , 但对自我却是唯一的人生 。
赞美这个残缺的世界?期盼一种幽暗时代的启明?
这个时候 , 重读“昨夜西风凋碧树 , 独上高楼 , 望尽天涯路” , 这样的句子 , 扎扎实实击中人心 , 你又待如何?
我在筹划做一组课程 , 讲讲我人到中年 , 对这些古典文学的新理解 。针对的对象大概如菜虫一般大 , 小学高段到初一初二均可 。疫情期间 , 我跟菜虫也背了几首宋词 , 读了几篇古文 。但归根到底 , 我的感慨 , 要比孩子大得多 , 我想把这种感慨 , 系统地聊一聊 。分页标题
基本篇目和框架结构已经准备好了 , 大致会在六一儿童节开始预售 , 然后六月中旬上架 。预告一下 。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