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潘建伟的量子通信为何鲜有消息?量子计算机不会算1+1=2?2020-05-18 04:26 叮咚放映机
据近日消息 ,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利用“墨子号”量子实验卫星 , 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量子安全时间传递的实验验证 。实验的精度达到30皮秒(1皮秒等于1万亿分之一秒) , 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 为构建安全的导航系统奠定基础 , 成果已发表在《自然·物理》上 。高精度时间传递今后可应用在计算机、金融、能源等网络 , 可以大幅增强时间基准的安全性 。 可避免当前时间传递技术面临的数据篡改等风险 。潘建伟团队利用单光子量子态同时作为时间传递和密钥分发的信号载体 , 进行时间同步和密钥生成 。 密钥可加密时间数据 , 从而确保传输安全 。
这一技术突破正是来源于“消失”许久的“墨子号”实验卫星 ,这也是“墨子号”发射四年来取得的最大科学突破 。 这给潘建伟团队带来了莫大的鼓舞 。自从“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以来 , 潘建伟与量子通信受到了广泛质疑 。 质疑声主要有三个方面 , 一是“墨子号”发射四年了 , 到底有什么新发现?二是量子通信与普通大众有什么关联 , 能有什么用?三是潘建伟研制的光量子计算机根本没有加速计算能力 , 实质上就是做数据搜索的取样器 。2016年 ,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酒泉成功发射 。 中国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说 , 量子卫星将量子通信构建的传输网射向了太空 。
海量的信息将在量子通信这张“天地网”上来去如影 , 并且“无条件”安全 。 第二年 , 卫星完成了四个月在轨测试任务 , 正式交付给了中科院等单位 。我们从潘建伟的描述来看 , “墨子号”和量子通信确实是高大上 , 许多人听后都感觉是云里雾里 。 然而四年过去 , 再无消息 , 直到最新成果到来 。不少学者对此发出质疑 , “墨子号”在四年时间里都发现了什么?普通大众也对量子通信发出疑问 , 说这个前沿科学到底能为我们干些什么事情?2019年3月 , 潘建伟对众多质疑作出了回应 , 这是“墨子号”卫星发射三年来潘建伟的首次发声 。
首先潘建伟介绍了“墨子号”的两个用途 , 一是为了实现超远距离星地之间的量子保密通信 , 二是对爱因斯坦提出的“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来验证 。潘建伟透露 , “墨子号”升空后的性能远超预期 , 两年的科研计划三个月就完成了 。 卫星已把密钥的成码量提高了40倍 , 一秒传钟送40万个密钥 。但潘建伟没有介绍爱因斯坦理论的验证情况 。 有人认为量子通信是“伪科学” , 潘建伟回应说 , 哪怕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 也未必能很好的理解 。他说量子通信还没有广泛应用 , 人们才感觉“不靠谱” 。 量子通信的信息安全作用 , 对国家和个人都非常重要 , 在未来将大幅提升信息安全水平 。
2018年 , 中科大量子信息专家、科学院院士郭光灿教授在演讲中 , 批评了潘建伟等人将量子力学鬼神化的言论 , 不应将超自然现象与量子纠缠 。潘建伟曾认为量子力学可实现人体瞬间隔空传输 , 郭教授认为这不是技术问题 , 而是原理上根本做不到 。 量子作为科学不应有这样的现象存在 。还有潘建伟研制的光量子计算机 , 声称比人类史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和晶体管计算机运行速度快100倍 。 这一说法同样受到学界的广泛质疑 。不少学者认为潘建伟的说法严重失实 , 所谓的量子计算机就没有计算能力 , 仅是一个数据搜索取样器 , 也就是说连一加一等于二都不能够计算 。
有量子计算机专家预言 , 一旦实现量子霸权 , 传统计算机将被抛弃 , 世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但也有人认为量子机就是无法造出的永动机 。面对众多的质疑声 , 潘建伟四年来只公开回应过一次 , 最新的消息就是在“墨子号”卫星上做的量子安全时间传递实验 。科学研究就是这样 , 每一次科学创新都伴随着质疑声 , 但并不是每次的质疑声都能转化成科研成果 , 同样每次科学成果的取得并非都有质疑声 。https://3g.163.com/dy/article_cambrian/FCSPE6B805379UFA.html?from=history-back-list
来源:(未知)
【】网址:/a/2020/0520/1589952325.html
标题:潘建伟的量子通信为何鲜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