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广南、广南,又广又难”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长期戴着“贫困帽”,县里的“穷名声”更是远近皆知 。
地域广、工作难,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20.14%——这曾是广南的标签和现实 。截至2019年底,广南尚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641户40542人,是云南7个尚未摘帽的贫困县之一 。
今年3月,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总攻行动全面启动 。广南县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基础上,聚焦产业和就业,不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
特色产业全覆盖
一场春雨过后,广南县杨柳井乡六郎城村青山葱翠 。山下,70多岁的何安荣和几位村民正在广南县凌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里分拣石斛苗 。老人告诉采访人员,他和老伴原来没有收入来源,如今,他们利用政府提供的5000元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平时可以到合作社做些力所能及的零活,“第一年分红是2000元,现在已经涨到4000元,在这干活每天还有80元收入,生活不愁了” 。
“六郎城村地势独特、气候适宜,绝壁山腰最适宜石斛生长 。”广南县凌垭原生铁皮石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艺畅介绍,以前村民们分散种植不好应对市场,2014年村里引进了公司并成立了合作社,让群众抱团发展 。目前合作社流转村里山林1219亩,现已种植铁皮石斛400余亩,打造出石斛美食等特色产品 。
如何让群众从石斛产业发展中持续受益?针对缺少劳力或者老弱病残等原因无法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村里鼓励他们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利用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并在年底实现分红;针对部分建档立卡户有劳动能力但没有发展路子的情况,合作社积极开展铁皮石斛种植及管理技能培训,统一收购村民种植的石斛 。
“通过‘公司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着力构建致富共同体,我们累计带动了680多户贫困户发展,户年均收入2万元 。”周艺畅说 。
立足资源,靠山吃山 。在底圩乡20万亩茶山上,当地村民正忙着采制最后一批春茶 。底圩乡党委书记李俊介绍,底圩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是云南省茶叶种植面积较多的乡镇之一,目前还保存着百年茶树群约1000亩,目前乡里建成茶叶基地16.8万亩,户均达22亩以上,2019年实现茶叶产值1.875亿元 。
为提高贫困农户的参与度,底圩乡以6家茶叶合作社为抓手,引领茶农积极参与生态茶园发展,逐步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有效促进茶叶增产、茶农增收 。目前,全乡有456户贫困户通过管茶采茶,户均实现年增收2万元以上 。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以传统茶叶产业为基础,种植八角、柠檬等,确保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 。”李俊说 。
依托高原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广南重点围绕高峰牛、八宝米、油茶、茶叶等主导产业,构建入股分红、保底收购、土地流转收益等利益联结机制 。目前,共有127户新型经营主体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帮贫带贫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对有产业发展条件的2.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个全覆盖” 。
稿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网址:/a/2020/0518/gxnews164587.html
标题:广南:抓产业 稳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