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5月17日 , 东城区东华门街道韶九社区锡拉胡同21号院正式启动生活垃圾精细化管理项目 , 这也是东华门街道首个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试点项目 , 由韶九社区联手社会组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共同打造 。该项目的实施可以促成到2020年底 , 实现试点小区垃圾分类居民知晓率100% , 参与率80% , 正确投放率100% 。
【『居民』东城韶九社区试点二维码垃圾袋监督垃圾分类 可追溯至每一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今天上午 , 在锡拉胡同21号院楼底 , 一排智能垃圾箱引来不少居民驻足观看 。这一组智能垃圾箱一共有四个 , 分别为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 居民只需打开小程序“投对分类” , 登记注册之后 , 点开其中的投放二维码 , 对准垃圾箱上的二维码扫描口 , 即可打开相应的投放口 。投放完毕之后 , 垃圾箱具备自动称重功能 , 相应的重量将积分到居民的账户中 , 未来 , 居民可以凭借积分兑换相应的小礼品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现场 , 已经有不少居民在尝试投放 。13岁的黄靖舒已经和爸爸妈妈在家里开展垃圾分类两年多了 。“我认为垃圾分类最重要的就是要先了解他们到底属于哪种垃圾 , 再将其合理地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中 。通过垃圾分类可以知道自己每天产生了哪些垃圾 , 会有意识地去减少垃圾的产生 。”
东华门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 此次垃圾分类项目是东华门街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一个典型案例 。项目实施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在得知韶九社区多年垃圾分类理念后 , 当即决定无偿在韶九社区实施该项目 。除免费提供四分类智能垃圾桶、二维码溯源垃圾袋、智能分类回收箱等硬件设备 , 还将无偿为街道和社区提供大数据计算服务等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说到这个二维码溯源垃圾袋 , 也是社区的一个特色尝试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工作人员李辉介绍 , 这是一种监督机制 。联盟免费给试点社区的居民发放带有二维码的垃圾袋 , 这种垃圾袋上面印制了二维码和分类提示 , 专门用于装厨余垃圾 。当居民投放时 , 需要将垃圾准确投放 , 要是有居民投错了 , 或者分类不正确 , 后续垃圾分类分拣员就可以通过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 , 直接追溯到这袋垃圾到底是哪户居民投放的 。如果屡次投放不正确 , 将会列入黑名单 。“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培养居民的分类意识 。”
东华门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 本次项目利用居民端、管理端、云数据平台端的多端小程序矩阵及二维码溯源垃圾袋、智能分类回收箱等智能硬件产品 , 搭建了整体的垃圾分类物联网体系 , 实现了垃圾分类全流程的数据采集 ,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全流程精细化管理 。通过开放接口的数据对接 , 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 , 为智慧城市/城管平台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活动现场 , 居民的参与热情高涨 。现场设置了环保分类大作战、垃圾分类爱问答等游戏环节 , 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和参与热情;此外 , 还通过宣传栏、社区之家等宣传氛围的营造 , 提升居民对绿色生活理念的认识;通过发放家用分类物资 , 讲解智能分类设施使用方法 , 激发全员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最终让居民自觉参与到绿色社区的建设中来 。分页标题
东华门街道韶九社区践行生活垃圾分类始于2011年 , 由居民自发组织 , 并自发培养了宣传员和引导员 , 设置家庭分类投放垃圾桶等 , 还曾与一些NGO组织开展过垃圾菌群栽培的项目 , 具备良好的生活垃圾分类基础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东华门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指出 , 此次在锡拉胡同21号院开展生活垃圾精细化管理项目 , 坚决不做表面文章 , 不过分关注硬件形式 , 而是意在以21天习惯养成真正引导居民以首善标准落实《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 通过与社会组织合作 , 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 将绿色生活理念和良好生活习惯作为常态化疫情防控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着力点 , 打造“无废”社区 。通过该项目 , 预计到2021年上半年 , 将实现试点小区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 , 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人均垃圾量减少20% 。
文/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 蒋若静摄影/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 魏彤编辑/崔毅飞
来源:(北青网)
【】网址:/a/2020/0517/1589706915.html
标题:『居民』东城韶九社区试点二维码垃圾袋监督垃圾分类 可追溯至每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