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啟慧,琵琶行:头发丝上“琵琶行”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张国圣 通讯员 张永艳
过去两三个月 , 72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啟慧没有那么忙 , 不过也没有闲着 。他保持着每天坚持练字、画画的习惯 , 还雕刻了《送瘟神》诗二首和一幅疫情帖 。他用《送瘟神》诗二首做了一枚5厘米宽、8厘米高的随形印章 , 60字的疫情帖则被一字一字雕刻在一块米粒大小的猛犸牙片上 。

潘啟慧,琵琶行:头发丝上“琵琶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潘啟慧
5月的重庆 , 阳光下流淌着夏天的热烈气息 。位于璧山区秀湖水街的“非遗小镇” , 游人慢慢多了起来 。潘啟慧早早地来到隐藏在一座仿古建筑中的“精微艺术馆” 。“做生意要选‘当道’的门面 , 我搞创作需要清净 。”潘啟慧说 。
【潘啟慧,琵琶行:头发丝上“琵琶行”】从小酷爱写毛笔字和画画的潘啟慧 , 原来是一家三线企业子弟学校的体育老师 , 1972年开始跟一位民间艺人学雕刻 。老师没多久就过世了 , 潘啟慧就凭着刚刚学到的一些皮毛慢慢摸索 。那时经常停电 , 但潘啟慧每天晚上的练习雷打不动 , 就算在煤油灯下也要练到晚上11点 。白天稍微得点空闲 , 也会下意识地拿出“道具”抓紧练 。5年过后 , 他已经能在不到1平方厘米的空间刻500多个字了 。
以前的微刻作品基本上都是素色 , 潘啟慧觉得“有颜有色”更精致 , 于是自制宝塔形画笔 , 尝试为微刻作品着色 , 现在这已经成了他在微刻领域的多项“绝技”之一 。

潘啟慧,琵琶行:头发丝上“琵琶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4根白头发丝上微刻《琵琶行》 资料图片
2005年 , 一个朋友送来一把手指长的袖珍琵琶 。看着色泽光亮的无弦琵琶 , 潘啟慧脑海里突然跳出白居易的《琵琶行》 。“能不能给这把琵琶配上刻有《琵琶行》的弦?”他找来几根白发当弦 , 自己打磨出和头发丝一样细的刻刀 。头发丝直径一般是0.07毫米 , 刻刀的刀刃宽度只有0.01毫米 , “呼吸和脉搏都有影响” 。反反复复不知多少次 , 潘啟慧终于在4根白发上完成了《琵琶行》 , 全诗加上落款 , 一共630个字 。
为了把“琵琶行”做得更加精美 , 潘啟慧又邀请了10位中国工艺品大师 , 将燕京八绝中的景泰蓝、玉雕、金漆镶嵌等原材料融合到一件名为《金弦微刻·燕京八绝·白居易琵琶行》的作品中 。作品的主体 , 就是一把长约12厘米 , 以4根直径0.1毫米、长不到3厘米的金丝为弦的微型琵琶 。这意味着平均每平方毫米内 , 要刻下6个繁体字 。这件花了两个多月、废掉了几十根金丝的作品 , 2014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

潘啟慧,琵琶行:头发丝上“琵琶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微刻《清明上河图》资料图片
潘啟慧的微刻创作 , 唯一不变的就是“求变” 。他在长5.29厘米、宽0.24厘米的象牙片上仿刻的《清明上河图》全图 , 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他在一块20多厘米长的猛犸牙片和两张镶嵌小叶檀形成的臂搁上 , 用甲骨文、金文、楷、行、篆、隶、草等各种字体的7000多个汉字 , 集成反映中国书法演变史 , 荣获“全国旅游产品创意设计大赛”金凤凰金奖 。他的《八十七神仙卷》 , 也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行业艺术大师金奖 。
潘啟慧自己也为微刻改变了很多 。他年轻时酒量不错 , 因为喝酒后刻刀会抖 , 就再也不沾酒了 。因为用大力气后手会失去分寸感 , 他也“戒”了所有的重活 。“很少有人能像我一样 , 几十年‘十指不沾阳春水’ , 所以我更要用好作品感谢我的妻子 。”潘啟慧说 。这些作品让他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 2017年又为他赢得了“大国非遗工匠”荣誉 。分页标题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17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