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 >

九州历史杂谈TB夷陵之战:在为关羽报仇雪恨的表象下,隐藏着三大战略目的



按关键词阅读:


公元221年 , 蜀汉昭烈帝刘备亲率五万大军攻打东吴 , 东吴方面则派出陆逊担任大都督部署迎战 。 吴蜀两军在夷陵一带相持了大半年后 , 陆逊通过火攻连营的战术一举攻破蜀军的长蛇联营 , 一战成名 。 这便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 。

九州历史杂谈TB夷陵之战:在为关羽报仇雪恨的表象下,隐藏着三大战略目的
本文插图

九州配图:夷陵之战
按史学界的看法 , “夷陵之战”是三国最为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齐名) , 而关于这场战争的缘由还得从荆州在三国版图中的战略地位开始说起 。
荆州在三国版图中的战略地位
荆州七郡 , 因其可交相控引四方的特殊地理位置 , 素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 这一点 , 在三国鼎立之时显得尤为显著 。 刘备自从向东吴借到荆州南郡之后 , 便向西南方向控制了益州 , 遂使诸葛亮的隆中之谋——三国鼎足之势成为现实 。

九州历史杂谈TB夷陵之战:在为关羽报仇雪恨的表象下,隐藏着三大战略目的
本文插图

九州配图:荆州在三国的地理位置
刘备最强大之时 , 一举占据了荆州七郡中的南郡、武陵、零陵、长沙、贵阳五个郡 , 此时的曹魏退守荆州北面的南阳郡 , 而东吴在借出南郡之后 , 也只占了荆州东北向的江夏一个郡 。 相形之下 , 蜀汉北据汉中可进兵关中 , 东据荆州可制衡魏吴 , 实际上拥有了极为有利的战略形势 。
荆州在当时有多重要 , 其实我们从几个历史事件上即可一览无余:
首先 , 三国时期最著名的“赤壁之战”便是发生在荆州之地 , 且此战本是由曹操意图南取荆州而引发的 , 是曹、刘、孙全面展开荆州之争的延续和发展 , 因此可以说赤壁之战的实质是荆州之战 。
【九州历史杂谈TB夷陵之战:在为关羽报仇雪恨的表象下,隐藏着三大战略目的】
九州历史杂谈TB夷陵之战:在为关羽报仇雪恨的表象下,隐藏着三大战略目的
本文插图

九州配图:赤壁之战
其次 , 在刘备逐渐坐大之后 , 原本还算牢固的孙刘联盟就曾因荆州的借和还问题 , 几次三番的濒临瓦解 。 虽然刘备后来将东边的长沙郡和贵阳郡抵作南郡割让给了孙权 , 短暂维系了吴蜀联盟 , 但实际上因此产生的裂缝再难弥合 , 双方早已貌合神离、伺机而动 。 从中 , 可见荆州在刘备与孙权心目中的地位 。

九州历史杂谈TB夷陵之战:在为关羽报仇雪恨的表象下,隐藏着三大战略目的
本文插图

九州配图:孙刘联盟
再次 , 从刘备将最信任也最钟爱 , 同时也是蜀汉武将头牌的关羽派往荆州镇守这件事上 , 我们也可看出其对荆州不容有失的态度 。
从真实的历史发展和走向来看 , 也实实在在的证明了这一点 。 蜀汉自从失了荆州之地后 , 再难振雄风 , 国力日下 , 即便有诸葛孔明的老成谋国 , 也终究是寸步难进 , 难扼颓势 。
关羽饮恨 , 天下震动
观看《三国演义》之时 , 最触动人心也是最让人泪目的 , 非关羽败走麦城被“吴下阿蒙”趁机斩杀的桥段莫属 。
“是岁 , 羽率众攻曹仁於樊 。 曹公遣于禁助仁 。 秋 , 大霖雨 , 汉水汎溢 , 禁所督七军皆没 。 禁降羽 , 羽又斩将军庞德 。 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 , 为之支党 , 羽威震华夏 。 ”
“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 , 羽不能克 , 引军退还 。 权已据江陵 , 尽虏羽士众妻子 , 羽军遂散 。 权遣将逆击羽 , 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 ”——《三国志》
建安二十四年 , 在三国历史上是非常关键、有节点性意义的一年 。 从关羽兵围樊城 , 水淹七军 , 降服于禁 , 斩杀庞德 , 吓得曹操“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 《三国志》称其“威震华夏” , 真可谓一时风光无两 。 此时 , 蜀汉对外扩张的形势达到了最鼎盛 。 然而 , 有道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关羽在前线势如破竹的同时 , 未曾想自己的后方却被孙权趁了势 , 随着南郡太守糜芳和将军傅士仁倒戈 , 关羽弹尽粮绝、兵败如山倒 , 最后身首异处 , 令人戚戚然唏嘘不已 。 局势变化之快 , 正印了那句古话:“其兴也勃焉 , 其亡也忽焉!”也正因为此 , 关羽最终败走身亡 , 才如此让人扼腕痛惜 。分页标题

九州历史杂谈TB夷陵之战:在为关羽报仇雪恨的表象下,隐藏着三大战略目的
本文插图

九州配图:关羽败亡
襄樊之战后 , 关羽饮恨 , 令天下为之震动 。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三方的得失与心态变化:
首先是曹魏阵营 , 关羽败退 , 不仅让曹仁和樊城得救 , 同时也化解了许都之危 , 更是借孙权之手铲除了关羽这样一位世人忌惮的战神 , 稳固了南阳郡的局势 。 关羽之死 , 纵然有曹公的惜才之痛 , 但终究是免除了后患 , 朝堂之上 , 百官更是弹冠相庆、抚手称快 。

九州历史杂谈TB夷陵之战:在为关羽报仇雪恨的表象下,隐藏着三大战略目的
本文插图

九州配图:曹操见关羽首级
其次是东吴阵营 , 整个事件背后 , 得利最大的非他莫属 。 随着吕蒙白衣渡江、趁势斩杀关羽之后 , 孙权不仅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荆州之地 , 使版图向西面拓地千里 , 而且极大的降低了被魏蜀夹击而腹背受敌的风险 。

九州历史杂谈TB夷陵之战:在为关羽报仇雪恨的表象下,隐藏着三大战略目的
本文插图

九州配图:吕蒙
最后是蜀汉阵营 , 众所周知 , 损兵折将又丢地的刘备自然是最大的失利方 。 闻讯后的刘备声泪俱下、悲愤交加 , 差点没晕厥过去 。 实际上 , 刘备的悲愤之情是可以想象的 。 一悲在二弟之死;二悲在荆州之失 。 一愤在糜芳、傅士仁之流临阵倒戈;二愤在孙权小儿背弃盟约 , 行背后偷袭的小人行径 。

九州历史杂谈TB夷陵之战:在为关羽报仇雪恨的表象下,隐藏着三大战略目的
本文插图

九州配图:刘备听闻关羽被杀声泪俱下
正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 ,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 , “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 , 将东征” , 经过半年的准备 , 刘备不顾多数人的反对 , 冒然发兵对吴宣战 。 这便有了名为关羽复仇的“夷陵之战” 。
夷陵之战
建安二十五年七月 , 完成登基称帝的刘备终于腾出手来 , 亲率大军东征伐吴 。 毫无准备的孙权有点恐惧 , 一边派遣使者送来求和书 , 一边派出陆逊、李异、刘阿等人驻兵巫县和秭归以加强守备 。 结果 , 刘备盛怒之下 , 将求和文书丢进了垃圾桶 , 并派吴班、冯习为先锋一举攻破李异等人驻守的巫县和秭归 , 随后亲率大军进驻秭归 。

九州历史杂谈TB夷陵之战:在为关羽报仇雪恨的表象下,隐藏着三大战略目的
本文插图

九州配图:夷陵之战双方进兵路线
次年一月 , 蜀汉水陆两路兵马并进 , 吴班、陈式率领的蜀国水军顺江而下来到夷陵巫峡口 , 因不能久留江面 , 因而屯驻大江东西两侧邻水处 , 即“夹江东西岸”;二月 , 刘备亲率的兵马从秭归出发走陆路、翻山越岭来到了长江南岸的夷道猇(xiao)亭扎营 , 其中由蜀国大将黄权分兵于江北夷陵与吴军相持 , 同时监视北方的曹魏军队 。 与此同时 , 还安排马良招抚和联络武陵蛮向吴军侧翼阵地施压 。
时间来到了六月 , 双方相持不下 , 也就是说蜀军自正月到六月长达半年的时间内在面对陆逊油盐不进、固守不出的情况下寸步难进 , 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 那个时节的天气潮热异常 , 史书描述“黄气见自秭归十余里中 , 广数十丈” , 这里所说的“黄气”实际上就是夏季酷暑之时 , 山林地带偶有出现类似于黄烟的气体弥漫于山谷或山脚 , 而此时也正是山林极易引燃失火的时节 。 这让一直静观其变的陆逊看到了难得的破蜀良机 , 加上长时间占据高处沿山联营扎寨宛如“长蛇阵”的蜀军早已是兵疲意沮 , 因而陆逊的一把火 , 将蜀军杀的是丢盔弃甲 , 临阵斩杀及投降的蜀军有数万人之众 , 可怜的刘皇叔只能仓皇逃窜 , 仅以身免 。

九州历史杂谈TB夷陵之战:在为关羽报仇雪恨的表象下,隐藏着三大战略目的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九州配图:刘备惨败
至此 , 刘备冒然发动的这场复仇之战最终以惨败告终 , 不仅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 反而还折损三军 , 在原本还没愈合的伤口上又重重的撒了一把盐 。
然而 , 细细的思考刘备的伐吴之举 , 真的只是如史书所说的吞不下那口恶气 , 仅仅为了替二弟关羽报仇雪恨吗?根据前文对荆州的战略地位的分析以及史料细节的思辨 , 我们能够很轻易的知道 , 这个答案过于肤浅和唯美了 。
刘备伐吴的真实目的——为关羽“报仇雪恨”的表象下隐藏着三大战略目的
刘关张三人结义于落魄之时 , 一路相互扶持 , 用情深义厚来形容还略显单薄 , 因此刘备得知关羽被东吴偷袭而死之时 , 那种刺痛和愤怒之状绝无任何表演的成分 , 其间的情真意切我们透过影视剧和纸面记载的文字完全可以想象的出来 。 从情感角度来看 , 刘备不顾反对冒然发兵伐吴以为关羽报仇雪恨的目的 , 不应该被质疑 。

九州历史杂谈TB夷陵之战:在为关羽报仇雪恨的表象下,隐藏着三大战略目的
本文插图

九州配图:桃园三结义
那么 , 刘备真的仅仅是为了“复仇”而行伐吴之举吗?九州以为不然 。 要说刘备一听说关羽被袭杀立刻发兵讨吴的话 , 那这一理由还算充分 , 然而并没有 , 实际上刘备是在关羽死后过了大半年并在完成登基称帝之后才举兵东征的 。 这就说明了 , 此时的刘备已经是冷静下来的 , 而不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 。 因此 , 刘备伐吴的更深层次目的必有其他 。
总的来说 , 刘备伐吴是关羽败亡、荆州丢失后的一个必然选择 。 探讨在“报仇雪恨”的表象下所隐藏的其他战略目的 , 九州以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 , 力争夺回荆州之地 , 与汉中形成犄角之势 , 制衡魏吴 。
如前文分析 , 荆州的战略地位之重要性无需赘言 。 对于蜀汉而言 , 只有同时占据荆州与汉中互成犄角 , 方可制衡魏吴以静观动 , 待“天下有变”之时 , 那么诸葛亮原先为刘备所构想的“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的隆中之谋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 这一点从后来连续几次的北伐都陷入“孤掌难鸣”的被动情况来看 , 失去荆州的战略制衡和战术呼应的蜀汉仅凭益州一地再想进兵中原以兴汉室几成奢望 。 荆州之得失可以说关系到蜀汉的发展战略 , 甚至是生死存亡 , 因此刘备兴兵讨伐东吴自然就成了势在必行的事情 。

九州历史杂谈TB夷陵之战:在为关羽报仇雪恨的表象下,隐藏着三大战略目的
本文插图

九州配图:隆中对
退一步说 , 即便不能夺回荆州之地 , 至少也可以通过大军压境攻其一点 , 争取在在前线力挫东吴军队 , 以获得谈判桌上的主动权 , 借以拆散魏吴联盟 。 要知道在关羽围攻曹仁之时 , 东吴便已经与曹魏之间眉来眼去 , 到夷陵之战前 , 孙权更是接受了曹丕的公开封赏称臣了 。 这样的局面对于刘备的蜀汉来讲 , 就更加孤立和危险了 。 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 , 刘备兴兵东征便成了必然的选择 。
其二 , 转移和缓解蜀汉内部各方势力的矛盾 , 稳定蜀汉局势 , 确保政权延续 。
实际上 , 刘备坚持出兵伐吴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目的就是缓解蜀汉内部矛盾和稳定蜀汉局势 。 当时蜀汉政权立国不久 , 内部各势力派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斗争和矛盾 。 因为刘备原本只是刘璋邀请来的客军 , 后来通过不甚光彩的方式拿下了蜀中 , 但毕竟刘璋父子统治西川数十年 , 其影响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抹去 。

九州历史杂谈TB夷陵之战:在为关羽报仇雪恨的表象下,隐藏着三大战略目的
本文插图

九州配图:刘备入川
在当时 , 蜀汉内部共存在着三股主要势力:
其一是刘备入蜀所带入益州的荆州集团 , 主要人物包括诸葛亮、马良、魏延、蒋琬、费讳、傅彤、杨仪、冯习、张南等; 分页标题
其二是刘璋带入益州的东州集团 , 主要人物包括李严、吴壹、许靖等;
其三是益州本土的益州集团 , 主要包括张松、法正、谯周、孟达、陈寿以及本地豪强大族;
虽然益州集团多为当地豪族 , 经济实力远胜于外来者 , 可在政治地位上 , 只能屈居第三 。 而老大和老二的位置自然是被荆州集团和东州集团所据 。 在三大势力之中 , 最不稳定的当属被排挤的益州系 。 关羽北伐吃紧时候 , 向上庸要求发兵 , 益州系的孟达却劝说刘封不要发兵 , 间接导致关羽败亡 , 刘封也因罪被赐死 , 孟达则更干脆 , 直接率领四千多家部曲投降了曹魏 , 给刘备巨大的打击 。 实际上 , 当时的蜀汉内部中心怀异志的远不止孟达一人 , 上庸太守申耽及其弟弟申仪就因为与刘封交恶而投降曹魏 。 可见 , 蜀汉内部的政权架构和根基尚不稳固 , 随时有可能出现变故 。 对于这样的危机 , 刘备内心不可能没有意识和防范 。

九州历史杂谈TB夷陵之战:在为关羽报仇雪恨的表象下,隐藏着三大战略目的
本文插图

九州配图:孟达影视剧照
然而 , 令刘备始料未及的是 , 关羽的败亡与荆州的丢失却恰恰发生在这样的局面之下 , 进一步加深了益州系的离心离德和刘备的统治危机 。 这种时候 , 如果刘备再不秀一下肌肉 , 恐怕再也难以压住那些地头蛇了 。 这一点正如魏国刘烨所言:“蜀虽狭弱 , 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 , 势必用众以示其有馀 。 ”因此 , 为了在自己暮年之时 , 为蜀国扳回一局以稳定局势 , 刘备自然会选择与相对较弱的东吴一较高下 。
其三 , 对外彰显其仁义本色 , 重塑其重情重义的形象 , 借以笼络人心 。
要说刘备其人 , 要武艺没武艺(至少比较平庸) , 要财力没财力 , 要兵士没兵士 , 唯一能够依靠的看家本领就是“品德好”、“口碑好” , 能够聚人用人 , 既有皇族血统 , 又有仁君之风 。 一个桃园三结义 , 让他树立了重情重义的招牌 。 在早期的“流浪”奋斗过程中 , 刘备处处以“爱民如子”的形象示人 。 也正因为如此 , 使他深得名望 , 借此积累了深厚的政治资本 , 才有机会进入益州最终割据一方 。

九州历史杂谈TB夷陵之战:在为关羽报仇雪恨的表象下,隐藏着三大战略目的
本文插图

九州配图:刘备携百姓而走
在这样的“人设”之下 , 面对二弟关羽被害 , 如果刘备没有在情感表现和实际行动上有所动作的话 , 那岂不是砸了自己的招牌吗?因此 , 别人越是反对伐吴报仇 , 他就会愈发坚决去做 。 唯如此 , 方显其重情重义的真品性;唯如此 , 方能让那些有异心的人能够闭上非议之口 , 同时可以增强其他长期跟随他创业的其他人员更加死心塌地 。
综上所述 , 对于刘备兴兵伐吴的真实目的 , 除了为关羽“报仇雪恨”的真实情感外 , 还有这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尝试夺回荆州;二是缓解内部矛盾;三是重塑形象笼络人心 。
九州君评
“夷陵之战”对于三国历史走向的影响极为显著 , 导火线源于东吴联合曹魏夹攻关羽所部兵马并导致关羽败亡 , 而从战略本质上来看 , 则是刘备为了重夺荆州同时为了缓解内部矛盾而处于战略目的的“亮肌肉”之战 。

九州历史杂谈TB夷陵之战:在为关羽报仇雪恨的表象下,隐藏着三大战略目的
本文插图

九州配图:刘备夷陵之战不久后病逝
然而 , 由于刘备在战术上出现孤军深入而长时间不懂因时而变的重大失误 , 叠加“天气暴热、易于火攻”的天时 , 结果导致了“夷陵之战”以惨烈失败告终 。 经此战 , 不仅是刘备的个人声望受到了极大的折损 , 其辛苦创立的蜀汉在实力不仅没有增强 , 反而是出现了更为危险的滑坡 , 而其内部矛盾也因此变得更加尖锐 , 至于为关羽报仇雪恨之事就更加变得遥遥无期了 。分页标题


    来源:(九州历史杂谈TB)

    【】网址:/a/2020/0515/1589477765.html

    标题:九州历史杂谈TB夷陵之战:在为关羽报仇雪恨的表象下,隐藏着三大战略目的


    上一篇::国内独立游戏市场现状,未来仍可期待

    下一篇:『』王者“白嫖”货币很多,紫星币被玩家称为最稀有,攒够300需一年


    人文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工信部:一季度规上互联网企业信息服务收入同比增11.1% 网络游戏等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阅读(14)

    一季度,全行业共实现营业利润184.4亿元,同比降低24.9%(客岁同期增长17.3%),降幅较1-2月扩大年夜5.2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同比持平。一季度,全行业完成研发费用120.8亿元,与客岁同期投入持平,增速同比回落22.4个百分点,较1-2月回落10.6个百分点。信息办...

    人文

    哲学家的故事(二)

    阅读(26)

    如不雅说西方人把苏格拉调和柏拉图奉为哲学的鼻祖,那么亚里斯多德则被尊为科学的鼻祖。柏拉图珍爱他的“理念世界”,而亚里斯多德却热衷于摸索物质世界。只要列举一下他的著作就可见一斑:逻辑学、物理学、论天、发展与衰灭、气候学、论魂魄、动物的活动、动...

    人文

    【内蒙古】紫外线较强 升温占“C”位!内蒙古各地气温冲上30℃+

    阅读(27)

    今晴和热进级,全区大年夜部天空晴朗,重要城市日最高气温将升至25℃阁下,但夜间气温仍在个位数,日夜温差异常大年夜,早出晚了债需加衣。内蒙古各城市气象预告(数据来源:气象管家客户端)明后天全区大年夜部日最高气温将全线升至30℃+,体感温度似夏天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