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梁先生一到中山一院就被收治到心胸外科的ICU“特别保护”了起来 。 ICU的唐白云教授介绍 , 一般人血压高压都在100以上 , 但假性动脉瘤随时可能“爆雷” , 因此要借助医学手段把梁先生的血压控制在90多 。
影像科的专家们对梁先生进行了细致的影像学检查 , 影像学的结果显示:鱼刺在第6胸椎的位置穿透食道 , 水平刺入胸降主动脉 , 假性动脉瘤大小约4×5厘米 , 鱼刺长约3厘米 , 一半在主动脉内 , 一半在假性动脉瘤内 。 影像科的杨有优教授用其扎实的美术功底 , 手绘了一张“缉凶图”——精确标注出鱼刺在解剖结构中的大小、形态、位置 。 这为整个治疗方案的制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手术能不能做?该如何做?吴钟凯教授召集医院的“最强大脑”MDT团队——心脏外科陈光献教授、梁孟亚教授;心胸外科ICU唐白云教授、杨嵩医生;胸外科顾勇教授;麻醉科陈宇教授、熊玮医生;体外循环科荣健主任;内镜中心崔毅主任;影像科杨有优教授;手术室龚凤球护长;服务管理科黄红中科长……他们均是各领域中经验丰富的顶级专家 , 围绕梁先生的手术方案、手术期治疗和术后康复方案等进行了轮番的头脑风暴 。
不知情的人看到这样的“顶配”治疗团队 , 还以为梁先生是个超级VIP 。 其实他就是普通的务工人员 , 与所有医生都非亲非故 。 “我当时是考虑他还这么年轻 , 做手术虽然九死一生 , 但仍有一线希望 。 ”吴钟凯说 , 这就是让他愿意冒险一搏的原因 。 让他特别感动的是 , 他的决定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支持 , 大家愿意一同分担风险、勇往直前 。
然而 , 就在治疗方案的讨论制定过程中 , 梁先生出现了两次呕血伴失血性休克 , 血压一度降到45/26mmHg , 经过紧急抢救后 , 其病情才稳定下来 。
无缝配合 ——手术台上临时改用B计划
手术选在了4月18日 , “最强大脑”团队制订了两套作战方案 。 先按照方案A进行 。
一般的手术会配备一到两名麻醉师 , 由于梁先生的情况非常凶险 , 顶配了5名麻醉师 。 一般手术前进行10分钟的麻醉准备即可 , 这个手术准备了2个小时 , 麻醉师们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了 , 并制定了应对预案 , 平时不常用的监测手段全部上阵 。
手术前还要先建立体外循环 。 体外循环科主任荣健介绍 , 手术过程中 , 心脏是不停跳的 , 心脏要供应上半身和脑部的血供 , 体外循环则要提供腹部和下半身的血供 。 这就要求体外循环和心脏的工作匹配恰到好处 , 才能既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 又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 且不会让任何脏器因缺血缺氧受损 。
一切准备就绪 。 吴钟凯带领的心外科团队先“上阵” , 找到了肇事元凶——细细的鱼刺在无影灯下几乎呈透明状 。 医生们把假性动脉瘤进行了“拆弹”处理 , 并把被鱼刺扎破受损的动脉切下 , 置换为人工动脉 。
稿源:(金羊网)
【】网址:/a/2020/0514/gxnews163572.html
标题:「佛山」一根小小鱼刺险夺命 佛山男子花五十万才死里逃生,(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