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书法家曾翔因为吼书而臭名昭著 ,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 , 书法应该呈现的是一种恬静 , 温和 , 儒雅的气象 。 哇哇乱叫 , 摇头晃脑 , 低俗甚于市井 , 儒家讲究“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中和温清的情绪表达 , 虽然普通人未必清楚儒家那些礼仪规矩 , 但儒家思想经过上千年的浸润 , 已经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到了大多数国人 。
本文插图
张旭书法作品
但书法史上却有这么一位大神 , 逆中庸之道而行 , 放浪不羁 , 卓然独立 。 笔墨挥舞之际 , 吼声不绝于耳 , 佐之以美酒佳酿 , 情意俱佳 , 此时之声如黄钟大吕 , 高妙、和谐 , 笔下似纸泼云烟 , 物华天宝 。 此人便是吼书鼻祖 , 大唐草圣张旭 , 张伯高 。
张旭 , 字伯高 , 苏州吴郡人(今江苏省苏州市) , 唐玄宗开元年间官至左率府长史 , 世称“张长史” 。 张旭为人洒脱不羁 , 性格豁达豪迈 , 卓然孤立 , 且恣性颠狂 , 故又称“张颠” 。 工于诗 , 精于楷法 , 尤以草书名世 。 李白诗歌、裴旻剑舞、长史草书被称为大唐三绝 。 ”
本文插图
张旭书法作品
对于张旭最后作吼书 , 有很多诗文做过精彩的描述 , 大诗人 李颀在《赠张旭》中写道:
张公性嗜酒 , 豁达无所营 。 皓首穷草隶 , 时称太湖精 。
【国民乐见吼书鼻祖张旭,被誉为草圣,曾翔的吼书却骂名滚滚,原因何在?】露顶据胡床 , 长叫三五声 。 兴来洒素壁 , 挥笔如流星 。
无缘得见张旭到底的“长叫” , 还是“长啸” , 有人把长啸理解为幽人逸士兴致勃发之际的狂呼大叫 , 也有人解释为吹的一种口哨 , 阮籍不在 , 啸声绝矣 , 无从得辨啸与叫 。 但从古人的诗文中啸似乎要比叫更有韵味: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 , 弹琴复长啸 。 ”岳飞《满江红》:“抬望眼 , 仰天长啸 , 壮怀激烈 。 ” , 陶渊明的《饮酒》:“啸傲东轩下 , 聊复得此生” , 抒怀尽兴 , 英姿飒爽且别有风致 。
《旧唐书》中记载:(张旭)“每醉后呼叫狂走 , 索笔挥洒 , 变化无穷 , 若有神助 。 ”呼叫狂走 , 情绪之饱满 , 意态之天然 , 而现代家曾翔 , 在相映之下 , 就显得生硬而单薄 。 更重要的是结果不同 , 张旭是变化无穷 , 若有神助 。 用书法作品得到了认可 , 于是吼则成了一种逸趣和特色 。
本文插图
张旭书法作品
《新唐书》记:“旭 , 苏州吴人 , 嗜酒 , 每大醉 , 呼叫狂走 , 乃下笔 , 或以头濡墨而书 , 既醒自视 , 以为神 , 不可复得也 , 世呼张颠 。 ” 这就更为癫狂了 , 不仅呼叫狂走 , 而且头濡墨而书 。 《唐国史补》记:“旭饮酒辄草书 , 挥笔而大叫 , 以头揾水墨中而书之 , 天下呼为张颠 。 醒后自视 , 以为神异 , 不可复得 。 ”从成书的时间上讲 , 应该是《新唐书》抄录的《唐国史补》.
本文插图
别看张旭又吼又叫 , 有悖于书法之雅意 , 但张旭却出生书法世家 , 根正苗红 。 母亲是著名书家陆柬之的侄女 , 虞世南的外孙女 。 唐卢携《临池诀》记载:“吴郡张旭言:自智永禅师过江 , 楷法随渡 。 永禅师乃羲、献之孙 , 得其家法 , 以授虞世南 , 虞传陆柬之 , 陆传子彦元 , 彦元 , 仆之堂舅 , 以授余 。 ”由此可见 , 笔法与二王、虞世南一脉相承 , 未曾中断 。
从张旭流传下来的作品看 , 作为大唐狂草的巅峰 , 当仁不让 。 最为著名的《古诗四帖》无愧于满纸烟云的赞誉 。 张旭以狂草留名 , 这种接受程度相抵低的书体 , 然而张旭的书名之盛 , 丹青可见 。 由此可知曾翔之罪不在吼 , 在乎书法之间也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曾翔书法作品
来源:(国民乐见)
【】网址:/a/2020/0513/1589378462.html
标题:国民乐见吼书鼻祖张旭,被誉为草圣,曾翔的吼书却骂名滚滚,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