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伴慈圣皇太后坚持严厉家教,为何却没有将明神宗培养成为一代明君?
子女的教育是古往今来人们都比较关心的问题 。 古代的帝王之家尤其如此 。 对于儿子的教育甚至被看作是王朝能否长治久安的关键 。 明朝的开国之君朱元璋为教育后代创作了《皇明祖训》 , 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太子教育的制度 。 传至明神宗时 , 朱翊钧即位时年方十岁 。 穆宗临终前以张居正等为辅政大臣 , 其教育问题后来便主要由张居正负责 。 但因神宗皇帝年幼 , 其在宫中的日常起居、言行的照顾、教育便成了慈圣皇太后的任务 。
本文插图
图/明神宗像
李氏是神宗皇帝的生母 , 北直隶漷县人 。 隆庆元年(1567)被封为贵妃 , 神宗即位后进封为慈圣皇太后 , 居住于慈宁宫 。 为了小皇帝的教育 , 首辅张居正请求慈圣皇太后徙居于皇帝居所乾清宫 , 监督神宗皇帝的起居、平常言行 。
慈圣皇太后对神宗的教育极为严格 。 有时神宗不读书 , 慈圣皇太后便命人将其召来罚跪 。 神宗皇帝听经筵讲师讲完课后 , 必须要到慈圣皇太后处将所讲内容重新复述一遍 , 以防止遗忘 。 如果是上朝之日 , 慈圣皇太后早在五更时分便提前来到神宗居所 , 厉声呼道:“皇帝该起床了 , 要上朝了 。 ”随即让左右太监将神宗架起来坐下 , 取过水来让其梳洗 , 然后牵着他的手一起登上御辇 , 前去朝会 。 神宗皇帝因而侍奉慈圣皇太后极为恭谨 , 唯恐出错被罚 。
有一次 , 神宗皇帝在西苑宴饮 , 乘着酒劲 , 让两名宫女表演新曲调 , 宫女推辞说不会唱 。 神宗皇帝很生气 , 提起剑便追向她们 , 口中嚷嚷着要将其杀死 。 左右太监急忙劝解 , 最终以发代头 , 割了宫女几缕头发才算完事 。 第二天 , 慈圣皇太后得知此事后 , 大怒 。 她穿上朴素的青布袍 , 卸去所有的冠带首饰 。 随即传唤首辅张居正 , 将神宗皇帝的过错告诉他 , 并让他为神宗草拟罪己御札 , 传之朝野 。 然后又把神宗皇帝召来 , 让他跪下 , 细数其过错 , 并对他说:“难道朱家就只有你能当皇帝吗?”那几天宫中传闻 , 太后要仿效汉朝的大臣霍光 , 将神宗皇帝废除 , 立潞王为皇帝 。 神宗皇帝非常害怕 , 长跪在慈圣皇太后面前请罪 , 痛哭流涕 , 连声保证以后再也不敢了 , 这才完事 。
万历六年(1578) , 神宗皇帝大婚 , 慈圣皇太后返回慈宁宫 。 临搬离前 , 她对张居正说:“我不能再早晚监督皇帝了 。 先生亲受先帝托付 , 一定要朝夕教诲皇帝 , 不负先帝所托之谊 。 ”可见即便神宗皇帝成年了 , 慈圣皇太后仍然对其教育非常关心 。
本文插图
图/明慈圣皇太后像
综上观之 , 慈圣皇太后对神宗的教育可谓严苛之至 , 尤其注重其勤政、德行等方面的培养 。 但是亲政以后的神宗皇帝 , 尤其是在张居正去世后 , 却继承了其先祖的遗行 , 背离了她的教育 , 对于繁琐的政务并没有多少兴趣 。
在神宗当政之时 , 甚至出现了三十年不上朝的记录 。 就连大臣所上奏疏 , 多数情况下都留中不发 。 不仅如此 , 他还特别宠幸太监 , 对于钱财趋之若鹜 。 不停地派遣太监、锦衣卫至全国各地征收商税 , 挖掘矿产 。 这些矿监、税使又都是贪鄙无行之辈 , 贪污受贿 , 贪赃枉法 , 迫害当地官员、百姓 , 严重破坏了明朝的统治秩序 。 而对于朝廷大臣则极为蔑视 , 将言官的上疏谏议当作是“卖直” , 动不动就施以廷杖 。 后来又宠幸郑贵妃 , 迟迟不立太子 , 导致朝堂之上出现门户之见 , 彻底开启了延至明亡的派系党争 。 这一切最终掏空了明朝的潜力 , 造成了后来的灭亡 。
那慈圣皇太后的严苛家教为什么没有对明神宗起到作用 , 反而适得其反呢?首要的原因当归结于明神宗自身的性格 。 小编一直认为人的性格在懂事之后就已经固定 , 很难再通过家教或者其他外在教育进行彻底改变 。 明神宗是一个自尊心很强和自以为是的人 , 越是对其进行管束 , 越是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 对于慈圣皇太后的要求 , 神宗皇帝主要是出于对长辈的畏惧和丢失皇位的担心 , 这才勉强的遵守 。 对于太监冯保和首辅张居正的威势的惧怕 , 根源还是来自于慈圣皇太后 。 穆宗去世时指定张居正等来辅佐、教育神宗 , 但是监督执行此事的是慈圣皇太后 。 慈圣皇太后也时不时地将张居正召来 , 询问神宗的教育状况 , 并不只一次敕谕张居正对神宗严加教诲 。 可以说 , 在神宗看来 , 张居正是慈圣皇太后的代言人 。 至于冯保更是如此 。 从追杀宫女一事可以看出 , 神宗对于这些德行、礼仪等的要求并不是自身在主动学习 , 主动严格要求自己 , 而是纯粹出于外在的压力 。 所以慈圣皇太后的教育并没有对他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 一旦成年并亲政之后 , 这些要求便被他抛到了一边 。 更为严重的是 , 他还因此产生了逆反心理 。 他不敢对自己的母亲动手 , 但是冯保、张居正却不同 。 他们只是臣子 , 且其掌握大权以来在朝廷之中树敌太多 。 神宗皇帝等张居正去世后 , 便因势利导 , 引导朝臣对张居正、冯保展开疯狂的打击 。 剥夺其所有的封赠、官职 , 查抄其家 。 扳倒了冯保、张居正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打掉了慈圣皇太后在他心理上的部分阴影 。 至于后来的惰政、乱政可以说是神宗皇帝逆反心理的进一步抒发 。 所以神宗皇帝幼年接受的教育不仅没有改变他的德行 , 反而引导他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 同样是年幼登基 , 清朝的康熙皇帝便是另一种光景 。 这就是性格不同的缘故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图/安葬明神宗的定陵
明朝之世 , 在皇帝亲政后 , 太后一般情况下很少干预政事 。 所以慈圣皇太后的严厉家教在神宗亲政后便不再继续 。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规定 , 后宫不得干预朝廷政事 。 慈圣皇太后是一个很遵守规定的人 。 从神宗登基始 , 对于朝廷政事便很少干预 , 专注于教育神宗 。 自神宗亲政后 , 神宗所行之事都是朝廷政事的一部分 , 慈圣皇太后更是不会干预 。 就像当年英宗皇帝亲政后任由太监王振专权乱政 , 当时的孙太后便没有什么行动 。 宪宗一朝 , 汪直、僧继晓、郑贵妃等弄的朝廷乌烟瘴气 , 钱太后、周太后都没做过什么让朝廷恢复秩序的努力 。 神宗皇帝也知道这一点 , 所以他在亲政后便敢于无所顾忌 。
皇帝的生活环境与普通人家不同 , 周围始终围绕了一大批追逐权力的宦官 。 朱元璋就曾经说过 , 宦官因为身体不完整 , 对于权力有着异乎寻常的渴望 。 而这些人又时刻与皇帝生活在一起 , 皇帝很容易便受到他们的影响 , 将之视为自己最为信任和亲近的人 。 而宦官又很少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人 。 如何讨皇帝欢心 , 又能从中得到权力或财富 , 这是宦官始终考虑的问题 。 后来神宗皇帝之所以往各地派遣太监监督开矿、征收商税 , 便是因为受到太监的蛊惑 。 如万历十六年(1588) , 神宗皇帝派遣宦官到五台山祈祷 , 途中这位太监便了解到紫荆关外广昌、灵邑有大量的银矿 , 回来便告诉了皇帝 。 神宗立刻召集内阁大臣申时行等人商议开矿之事 。 虽然后来遭到了大臣的反对 , 命将已有矿洞堵塞 , 但是这却勾起了神宗皇帝的贪欲 。 而这也成为后来神宗派遣矿监的心思的开始 。
【以史为伴慈圣皇太后坚持严厉家教,为何却没有将明神宗培养成为一代明君?】
本文插图
图/张居正故居
明朝为了太子、皇帝的教育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 , 太皇太后、皇太后也多有贤明者 , 但是整个朝代的帝王家教都不尽如人意 。 就连朱元璋这么严厉的皇帝 , 其儿子如秦王等所犯下的恶行 , 都可用罄竹难书来形容了 。 而终明朝之世 , 能够做到勤政、清明、为天下苍生考虑的皇帝也没有几人 。 可见 , 慈圣皇太后对于明神宗家教的失败并不是唯一的案例 。
参考文献:1、(清)谷应泰:《明史记事本末》 。
2、(清)张廷玉等:《明史》 。
- 以史为伴|明末文震亨:热衷享受不意味着就爱惜生命,不是所有人都是洪承畴
- 推荐一时心急!八旬老人11楼翻窗救猫被困:平日与猫为伴
- 市集以花为伴,妆点幸福——2020云泰商业“茶马鲜花市集”重磅升级来袭
- 光明网"书香为伴?铸魂育警"——恰夏边境派出所开展读书交流会
- 以史为伴明朝景泰皇帝的皇后汪氏:一个敢于投资未来的女人
- 阿奇:一家人雪野隐居18年,与黑熊野狼为伴,拒绝互联网
- “00后”装甲兵:硬核青春,战车为伴“00后”装甲兵:硬核青春,战车为伴
- ■“00后”装甲兵:硬核青春,战车为伴
- 以史为伴明朝宦官中少有的忠义之臣:历侍五任皇帝的大太监怀恩
- 易诗;轮椅;科研;红外;人生;完成;世界;教学■成都副教授意外坠崖后与轮椅为伴 想征服的“山峰”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