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宝小棉棉孩子对着玩具自言自语?不用大惊小怪,那是他们的“假想朋友”


文\谷从
编辑\萌宝
周末去朋友家玩 , 她三岁半的女儿正坐在客厅的地毯上摆弄着什么 , 嘴里在自言自语 , 我好奇地走过去想要听她在念叨什么 , 谁知道我才刚刚走近 , 女孩就大喊一声:"阿姨 , 你踩都呱呱了 。 "
我怔了一下 , 低头确认了我并没有踩到什么东西 , 正一脸疑惑的时候 , 朋友端着水果从厨房走出来 , 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对我说:"没事 , 呱呱是她的朋友 , 想象里的朋友 。 "
我感到奇怪 , 事后询问她 , 她告诉我 , 这是许多孩子都会有的正常现象 , 在心里臆想出了一个朋友 。 她在和她的"假想朋友"对话 。

萌宝小棉棉孩子对着玩具自言自语?不用大惊小怪,那是他们的“假想朋友”
本文插图
或许很多家长都和我有过一样的想法 , 甚至大为苦恼 , 害怕孩子在心理上出现问题 , 那是因为家长不能真正了解"假想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 "假想朋友"是如何产生的呢?
大概在2—6岁左右 , 孩子会出现自己的"假想朋友" 。
首先 , 这个阶段 , 他们都会喜欢玩一些类似过家家的扮演游戏 。 这个心理阶段 , 真实和虚拟的界限被模糊 , 孩子会不自觉得会把现实情感带入到虚拟的世界 , 也会把虚拟的人物带入到现实的世界 。

萌宝小棉棉孩子对着玩具自言自语?不用大惊小怪,那是他们的“假想朋友”
本文插图
其次 , 现代独生子女缺少父母、同龄人的陪伴 , 孤独感使他们创造出一个"假想朋友"来和自己吃饭睡觉做游戏 。
除此之外 , 在这个阶段 , 孩子逐步产生自我认知 , 也开始有了想要摆脱父母的想法 。 长期被父母管制的他们需要寻找一个出口来是释放自己 , 所以会按照自己的要求在心中创造出一个低于自己 , 好被掌控的"假想朋友" , 以此来满足他们的"遗憾" 。
心理学家认为:幼儿期的孩子出现"假想朋友"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 并且 , 拥有"假想朋友"的孩子甚至还能比其他普通的孩子多一些优势 。 “假想朋友"的好处
①增强孩子对世界的认知

萌宝小棉棉孩子对着玩具自言自语?不用大惊小怪,那是他们的“假想朋友”
本文插图
比起没有"假想朋友"的孩子 , 拥有"假想朋友"的儿童会更具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在想象的世界里 , "假想朋友"可以是任何人 , 是亲人 , 是朋友 , 或者是敌人 。 无论是谁 , 都是根据孩子的想象构建出来的 , 而孩子也可以在扮演角色中提高自我意识的独立性 。
②有利于增长社会经验
或许有人会说 , 那么小的孩子能有什么社会经验?可实际上 , 孩子走出家里 , 接触到除了亲人之外的人 , 这都可以算作是社会经验 。
比起沉默寡言的孩子 , 那些喜欢"自言自语"的孩子会更容易与同伴相处 。
③填补孩子孤独内心的空缺

萌宝小棉棉孩子对着玩具自言自语?不用大惊小怪,那是他们的“假想朋友”
本文插图
不少父母工作忙 , 或者因为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陪在孩子身边 , 孩子从小就缺少爱与陪伴 , 于是在潜意识里创造了一个"假想朋友"来慰藉自己 。
"假想朋友"可以给孩子安慰 , 缓解孩子的焦虑 ,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 , 取代了父母成为了孩子的依托 , 他们能够满足孩子想象世界里的需求 , 提供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 。
所以 , 家长不需要对孩子的"假想朋友"过度恐慌 。 正确认识"假想朋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承担的角色 , 不要一味去否定孩子异于常人的表现 , 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 家长对待孩子的"假想朋友" , 应该要注意什么
1、 规避"假想朋友"带来负面影响的可能

萌宝小棉棉孩子对着玩具自言自语?不用大惊小怪,那是他们的“假想朋友”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任何事物的影响都是双面的 , "假想朋友"有其好处 , 就一定会有不好的地方 , 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去规避孩子的"假想朋友"给孩子留有心理阴影的可能 。
比如 , 当孩子不吃饭的时候 , 不要去恐吓他说:"你再不吃饭 , 就会被妖怪抓起来 。 "、"你不睡觉 , 等会儿大灰狼会过来把你吃掉" 。 年幼的孩子很容易对此信以为真 , 影响到他正常的生活 。
2、 对待那些你看不到的"朋友" , 给孩子一份尊重 。

萌宝小棉棉孩子对着玩具自言自语?不用大惊小怪,那是他们的“假想朋友”
本文插图
孩子在于"假想朋友"玩耍的时候 , 也是心智在发展 , 认知在形成的时候 , 如果你把它当成是一件荒唐的事情 , 呵斥孩子停止想象 , 很容易对孩子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
也不必担心长时间下来孩子会出现幻觉 , 因为这不过是孩子在一个阶段的正常现象 , 过了这段时间自然就会消失 。 不要急于拆穿 , 正确的引导才是关键 。 总结
【萌宝小棉棉孩子对着玩具自言自语?不用大惊小怪,那是他们的“假想朋友”】

萌宝小棉棉孩子对着玩具自言自语?不用大惊小怪,那是他们的“假想朋友”
本文插图
尊重孩子这位想象中的朋友 , 也就是尊重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 聪明的父母 , 能够规避孩子在思想上出现的偏差 , 同时能够认识到"假想朋友"对孩子成长的好处 , 做出适时的引导 。 总而言之 , "假想朋友"是不是真的朋友 , 关键还在于父母能够理性看待 , 巧妙引导 。
(本文内容皆为原创 , 转载请注明 ,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