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晚报领读中国系列活动之“诗词里的贵州”:梦回宋朝 寻找“贵州之根”


_本文原题:领读中国系列活动之“诗词里的贵州”:梦回宋朝 寻找“贵州之根”
清澈江河上 , 白鹭飞转;青山绿水间 , 抬眼望去是蓝天白云 。 在宋代诗人赵希迈《到贵州》一诗中 , 后人看到诗人在经历了艰难行程后 , 迎来黔中大地的秀丽风光 。
与前朝诗词相比 , “贵州”这一地名频繁出现在宋代诗人所著作品中 。 例如曾丰的《题贵州南山岩》 , 袁宏德的《留别贵州父老》 , 刘克庄的《林贵州哀诗一首》、《林贵州哀诗二首》等等 , 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也曾写下《贵州虞部使君访及道旧窃有感恻因成小诗》 。

贵阳晚报领读中国系列活动之“诗词里的贵州”:梦回宋朝 寻找“贵州之根”
本文插图
“崒嵂穷头与汉齐 , 谽谺深处著招提 。 ”“蛮烟岭树斜阳路 , 两地离怀一样秋” 。 “岁晚淹留潦雾间 , 朱幡虽宠变苍颜 。 ”黔中大地的风光、贵州乡亲的热情、田园村民的淳朴在一首首诗词里展露无遗 。
【贵阳晚报领读中国系列活动之“诗词里的贵州”:梦回宋朝 寻找“贵州之根”】事实上 , “贵州”的名字正是始于宋朝 。 公元974年 , 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 , 宋朝在敕书中写道: “惟尔贵州 , 远在要荒”一语 , 这便是目前“贵州”名称的最早记载 。 值得一提的是 , 普贵在归顺时 , 由于方言口音的差异 , 宋王朝将“矩州”听成了“贵州” , 这才有了“贵州”一名 。
目前在学术界 , 不少学者认为宋朝所提的“贵州” , 主要是指今天的贵阳 。 但是例如曾丰的《题贵州南山岩》 , 究竟是指贵阳哪里 , 目前仍在研究中 。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谭德兴认为 , 在宋朝时期 , 相较于欣赏贵州风光 , 更多人对贵州的印象依然停留在偏远蛮荒之地 。 在南宋祝穆撰写的地理总志《方舆胜览》中 , 就形容贵州“九溪十洞 , 蛮丁旧属于羁縻;五马双旌 , 郡将兹为之弹压” 。

贵阳晚报领读中国系列活动之“诗词里的贵州”:梦回宋朝 寻找“贵州之根”
本文插图
对于贵州 , 尤其是境内的少数民族 , 宋王朝采取了高压政策 。 现今贵州锦屏县内诸葛洞内的石壁诗以及一同刻在洞内的《诫谕文》便记录了当年战事的惨烈 。
“狼烟才举蛮烟净 , 噍类无遗骨满山” , “青烟断野 , 白骨枕途” ,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谭德兴告诉采访人员 , 写下石壁诗与《诫谕文》的是南宋将领张汉英 , 这也是张汉英唯一留存的诗文作品 。
公元1261年 , 张汉英率军征讨锦屏县 , 与当地的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发生战争 。 张汉英在胜利以后 , 便利用石刻对当地进行宣示教化 。 “张汉英留下的诗文固然是站在了封建统治者的立场 , 宣示对贵州的征讨战功 , 警示当地少数民族不得反叛朝廷” , 谭德兴教授认为 , 另一方面 , 因为征战 , 贵州在建省前也在不断与外部政治文化交融 , 这座石刻便是见证 。
千年马帮 架起西部陆海新通道
“叮铃 , 叮铃” , 翻开历史 , 我们似乎能再次看见千年之前 , 成群结队的马帮 , 携带着食盐、茶叶、缯帛、文书行走在贵州、四川、云南、广西等地 , 为沿途注入了新的经济活力 , 由此也在西南地区初步形成一片交通网络 。
时光辗转 , 在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浪潮中 , 贵州的枢纽位置愈发得到确定 。 而这一位置 , 也为今天的贵州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
千年之后的今天 , 就在贵州马帮曾经行走的路途上 , 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架起 。 而贵州 ,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 , 全面开放新格局正在加快构建中 。 曾经的食盐、茶叶、缯帛、文书化作越来越多的黔货 , 源源不断走向世界 。

贵阳晚报领读中国系列活动之“诗词里的贵州”:梦回宋朝 寻找“贵州之根”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自2018年4月 , 陆海新通道贵州段测试班列开通以来 , 贵州的轮胎、化肥、水泥、茶叶、太阳能、铝钒土等特色产品不断远销东南亚、中亚和中东等地区 。 截至2020年3月 , 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贵州班列已达100列 。
在纽约、莫斯科、伦敦 , “老干妈”辣椒香飘世界;在巴黎、旧金山、日本、德国 , 茅台酒得到世界点赞;在欧美地区 , 贵州生产的马桶盖已经成为品牌 。 茅台集团、瓮福集团、中铁五局等一大批优强企业加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布局 。 于此同时 , 瑞士(贵州)产业示范园等国别园区落地建设 , 美国温德克公司、奥地利多贝玛亚索道有限公司等项目签约落地 , 一批全球500强企业落户贵州 。
省进出口总额实现76.0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4.86亿美元;省内优势企业“走出去”达142家;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营业额12.08亿美元;与190多个国家建立贸易往来关系 。 来自2018年的数据 , 为贵州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努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

贵阳晚报领读中国系列活动之“诗词里的贵州”:梦回宋朝 寻找“贵州之根”
本文插图
今年4月10日 , 贵阳市发布《贵阳市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实施方案》 , 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贵阳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战略节点的集聚辐射效能 , 进一步培育新路网、新路线、新物流 , 带动新市场、新动能、新贸易 , 加快探寻现代化通道经济与枢纽经济联动发展新范式 。 根据计划 , 今年 , 贵阳将基本打通铁海联运和多式联运“最后一公里” , 到2025年 , 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量将达到10亿吨以上 。
“借船出海、借梯登高 , 贵州将迎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 贵州省社科院对外经济所所长芶以勇认为 , 曾经的贵州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 , 近年来 , 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贵州本身的地理优势 , 改变了这样的状态 。 现在的贵州 , 近江、近海、近边 。 贵州 , 正在以积极的形象活跃在世界经济文化交汇的舞台上 。
古代西南地区的纽带
在南宋将领张汉英留下的石壁诗中 , 他用了很多词语描绘他对贵州的印象 , “罗细龙池傍密峦 。 恃其岩洞呈凶顽” , 但是也正是在这里 , 一个影响着宋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战局的马市正在逐渐发展起来 。
在南宋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 , 战马是必不可少的军用物资 。 在朝廷的主导下 , 四川、广西马市先行兴起 , 而贵州在当时素有“黔南蛮族多善马”之称 , 马匹资源的丰富 , 加上贵州连接四川、云南、广西各地的优越地理位置 , 让贵州马市的出现势在必行 。

贵阳晚报领读中国系列活动之“诗词里的贵州”:梦回宋朝 寻找“贵州之根”
本文插图
马市的设置 , 开创了贵州定点、定时的大宗长途贸易 , 其中贵州少数民族成为这一贸易的积极参与者 。 随着马市的出现 , 大量的马帮也开始在贵州活动 , “茶马贸易”成为当时马帮的一种新型经济行为 。 通过贵州的茶叶 , 马帮不仅换回了金银、缯帛 , 还带回了来自四川、广西等地的食盐 , 解决了贵州不产盐的问题 。
同时 , 马市的发展将西南地区连成一片 , 初步形成交通网络 , 而贵州在这一交通网络上的重要纽带作用不断得到加深确定 。
不仅是马匹 , 古代贵州的丹砂、酒也是朝廷王公贵族们喜爱的贡品 。
如今 , 在开阳地区 ,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若是宝王来保佑 , 朝朝日日当过年” 。 歌谣中的“宝王”便是古代中原王朝对进贡丹砂者首领的敕封 。
丹砂虽然不是必需品 , 但在古代有着广泛的用途 , 包括制作颜料、化妆品等等 , 更是不少丹药炼制的主要原料 , 因此受到达官显贵的青睐 。 而贵州开阳县 , 就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丹砂产地 。 古代贵州大族宋氏就是因为占据了这个重要的丹砂产地 , 因此拥有了很强的经济实力 , 屡次向朝廷进贡丹砂500两 , 之后随着实力不断增强 , 被南宋朝廷名为贵州经略安抚使 。分页标题

贵阳晚报领读中国系列活动之“诗词里的贵州”:梦回宋朝 寻找“贵州之根”
本文插图
“鄱笑行藏不自由 , 邮亭杯酒又淹留 。 ”宋代诗人袁宏德一首《留别贵州父老》 , 在抒发离别伤感之情的同时 , 也侧面写出了贵州美酒的浓郁 。 宋朝时期 , 贵州的牂牁酒、钩藤酒飘香各地 。 北宋书法家黄庭坚在被贬至黔桂两省交界处时的宜州时 , 曾与好友在连续两个晚上饮下三户贵州所产的牂牁酒 , 并大赞贵州酒“殊可饮” 。
作者:田坚 李慧超
图片:张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