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生活在一个兴奋剂社会

文|马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时至今日 , 科技的加速度使我们一举跃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 旧理论面临严峻考验 , 而还活着的哲学家们 , 哈贝马斯90岁 , 巴迪欧82岁 , 阿甘本77岁 , 风头一时无两的齐泽克也70岁了 , 大众说:“要有哲学新星 , 要有能与以上大哲对话的哲学新星 。”于是 , 就有了韩炳哲 。

『』你我都生活在一个兴奋剂社会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韩炳哲
韩裔德国学者韩炳哲在2010年才进入大众视野 , 薄薄一册《倦怠社会》 , 一竿子横扫鲍德里亚、福柯、阿甘本和阿伦特 。彼时 , 他51岁 。向前回溯 , 他出生在首尔 , 大学时代的专业是冶金学 , 22岁时 , 他在身无分文且语言不通的状况下来到德国 , 有志于学习哲学、文学和神学 。他以惊人的速度学会了德语 , 德语程度甚至好过母语 。35岁时 , 他以论文《海德格尔的情感概念》获得弗赖堡大学的博士学位 , 41岁在瑞士巴塞尔大学任教 。在2010年之前 , 韩炳哲可谓名不见经传 , 可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从此以后 , 他以每年一至两本新书的速度 , 出版了《透明社会》《山寨:中国制造的毁灭》《爱欲之死》《精神政治学》《娱乐何为》等 , 一共16本 。

『』你我都生活在一个兴奋剂社会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倦怠社会》书封
东方人的帅气面孔 , 远离媒体与宣传的神秘感 , 锐利的思想锋芒 , 诊断现实问题的能力 , 还有摆脱沉重哲学腔的清新随笔风格——即便被贬为“地铁上的哲学家” , 那又如何?从风格上看 , 有人把他视为罗兰·巴特的后继者 , 至于将他与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相提并论 , 则是小看了他的思辨能力 。
韩炳哲的书都不厚重 , 译成中文不过在3万至12万字之间 , 每本书由10篇左右的文章组成 , 行文晓畅 , 看似通俗易懂 , 但极富知识密度、批判力度和思想高度 。
韩炳哲认为 , 福柯的“规训社会”理论已经不再适用 。如果说“规训社会”建立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上 , 由医院、疯人院、监狱、营房和工厂构成 , 今日取而代之的则是另一种社会形态 , 由健身房、办公楼、银行、机场、购物中心和基因实验室构成 , 这是一个“功绩社会” , 需要全新的“精神政治学” 。如果说“规训社会”以否定性的“你不可以”为座右铭 , 制造出疯人和罪犯 , 歇斯底里是其典型症状 , 那么 , “功绩社会”则以肯定性的“是的 , 你能行”为口头禅 , 作为一个“积极的社会” , 逐渐发展成一种“兴奋剂社会” , 所谓“神经增强” , 而在过度的亢奋之后 , 生产出抑郁症患者、注意力缺乏症患者、过劳症患者乃至厌世者 。
传统的自由主义是福柯所说的“生物政治学” , 与资本主义规训模式联系在一起 , 在终极意义上是最广义的“肉体政治学” 。但是 , 新自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变种 , 将“精神”作为第一生产力 , 为了提高生产力 , 所要克服的不再是来自肉体的反抗 , 而是要去优化精神和脑力的运转程序 。晚期福柯所构想的“自我技术” , 也已经完全被纳入到新自由主义的统治政权中——对于性感和健美体魄的强制命令 , 将身体降格为需要被优化的功能客体 。当“规训”让位于“功绩” , 个人作为自己的“雇主”主动并狂热地进行自我剥削 。新自由主义的精神政治学通过“肯定”而不是“否定”来运行 , 它不用“苦药” , 而是通过“点赞”达到目的 , 它认真记录灵魂的愿望、需求和期许 , 对人的行为进行预判 , 这是一种智能的政治 , 它不去压迫而是去努力讨好和成全 。
同质化的恐怖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援引了边沁的“全景监狱” , 全景监狱中的囚室彼此隔绝 , 犯人不能彼此交流 , 由于有分隔墙 , 所以犯人们看不见彼此 。为了达到改过自新的目的 , 犯人必须面对孤单 。韩炳哲提出 , 当代社会是“数字全景监狱” , 与此前不同的是 , 现在的居住者是彼此联网的 , 他们交流密切 。对于他们来说 , 并不是空间和交流上的隔绝造成了全方位的监控 , 而是联网和“超交流” 。数字化全景监狱的运作方式是无视角的 , 无视角也就没有盲区 , 远比有视角的监控更为有效 。狱中人生活在自由的假想中 , 自愿地自我展示和自我曝光 , 并且用以此产生的信息来供养着数字的全景监狱 。每个人都在监视别人 , 每个人也都在被监视 ,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全景监狱 。分页标题

『』你我都生活在一个兴奋剂社会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韩炳哲看来 , 当代社会的大部分问题 , 在于“他者的时代已然逝去” , 如今他者的否定性让位于同者的肯定性 。同质化的扩散形成病理变化 , 对社会体造成侵害 。由于同者缺少能限定它、塑造它的辩证的对立面 , 所以同者成了没有固定形态的、彼此无差别的、一团蔓生的东西 , 最终形成同质化的恐怖:“人们踏遍千山 , 却未总结任何经验 。人们纵览万物 , 却未形成如何洞见 。人们堆积信息和数据 , 却未获得任何知识 。人们渴望冒险、渴望兴奋 , 而在这冒险和兴奋之中 , 人们自己却一成不变 。人们积累着朋友和粉丝 , 却连一个他者都未曾遭遇 。”
也正是因为“他者的消失” , 有着悠久传统的“爱欲”也已经死亡 。黑格尔曾经指出 , 只有在爱情中 , 精神能够体验对自我的消灭 , “让自我在死亡中得以保存 。因为真正的爱表现为自我的不复存在 , 以便他者出现” 。爱情是双人舞 , 除了自我 , 必须有他者 , 哪怕这他者让自我痛苦万端 。但是当代人的“自恋” , 意味着只关注自己 , 无法产生对异己他者的爱欲 , 流连于独舞的单人舞台 。“整个世界只是自我的一个倒影 , 在任何时空中能被一再感知的只有自我 。在到处都是自我的深渊中漂流 , 直至溺亡 。”
在专业研究者看来 , 韩炳哲未免有些“轻盈”:判断太多 , 论证太少;杂糅太多 , 独创太少;核心论题经常重复 , 以至于十余本著作可以算作一部大书 。尤其是 , 像所有那些批判派学者 , 对于社会精神症候的诊断颇多 , 而给出的药方又太含糊其辞 。的确 , 若从“厚重”和“系统化”的学术角度衡量 , 韩炳哲与福柯那辈哲学家不可同日而语 。好在读者们作为数字全景监狱的住客 , 早已注意力涣散 , 韩炳哲的著作在长短上“刚刚好” 。而正像麦克卢汉等“先知” , 要待后人的不断注疏才能得成正果 , 连百度词条都还没有的韩炳哲 , 等待着政治学系、社会学系、心理学系和传播学系的学生们 。众所周知 , 精神分析师需要分析对象 , 精神分析师也需要其他精神分析师 。
大家都在看

『』你我都生活在一个兴奋剂社会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 转载请联系后台 。
点击下图 , 一键下单
「高中生需要哲学吗」
【『』你我都生活在一个兴奋剂社会】点击阅读原文 , 今日生活市集 , 发现更多好物 。#福柯#哲学#监狱收藏
《倦怠社会》书封
东方人的帅气面孔 , 远离媒体与宣传的神秘感 , 锐利的思想锋芒 , 诊断现实问题的能力 , 还有摆脱沉重哲学腔的清新随笔风格——即便被贬为“地铁上的哲学家” , 那又如何?从风格上看 , 有人把他视为罗兰·巴特的后继者 , 至于将他与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相提并论 , 则是小看了他的思辨能力 。
韩炳哲的书都不厚重 , 译成中文不过在3万至12万字之间 , 每本书由10篇左右的文章组成 , 行文晓畅 , 看似通俗易懂 , 但极富知识密度、批判力度和思想高度 。
韩炳哲认为 , 福柯的“规训社会”理论已经不再适用 。如果说“规训社会”建立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上 , 由医院、疯人院、监狱、营房和工厂构成 , 今日取而代之的则是另一种社会形态 , 由健身房、办公楼、银行、机场、购物中心和基因实验室构成 , 这是一个“功绩社会” , 需要全新的“精神政治学” 。如果说“规训社会”以否定性的“你不可以”为座右铭 , 制造出疯人和罪犯 , 歇斯底里是其典型症状 , 那么 , “功绩社会”则以肯定性的“是的 , 你能行”为口头禅 , 作为一个“积极的社会” , 逐渐发展成一种“兴奋剂社会” , 所谓“神经增强” , 而在过度的亢奋之后 , 生产出抑郁症患者、注意力缺乏症患者、过劳症患者乃至厌世者 。分页标题
传统的自由主义是福柯所说的“生物政治学” , 与资本主义规训模式联系在一起 , 在终极意义上是最广义的“肉体政治学” 。但是 , 新自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变种 , 将“精神”作为第一生产力 , 为了提高生产力 , 所要克服的不再是来自肉体的反抗 , 而是要去优化精神和脑力的运转程序 。晚期福柯所构想的“自我技术” , 也已经完全被纳入到新自由主义的统治政权中——对于性感和健美体魄的强制命令 , 将身体降格为需要被优化的功能客体 。当“规训”让位于“功绩” , 个人作为自己的“雇主”主动并狂热地进行自我剥削 。新自由主义的精神政治学通过“肯定”而不是“否定”来运行 , 它不用“苦药” , 而是通过“点赞”达到目的 , 它认真记录灵魂的愿望、需求和期许 , 对人的行为进行预判 , 这是一种智能的政治 , 它不去压迫而是去努力讨好和成全 。
同质化的恐怖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援引了边沁的“全景监狱” , 全景监狱中的囚室彼此隔绝 , 犯人不能彼此交流 , 由于有分隔墙 , 所以犯人们看不见彼此 。为了达到改过自新的目的 , 犯人必须面对孤单 。韩炳哲提出 , 当代社会是“数字全景监狱” , 与此前不同的是 , 现在的居住者是彼此联网的 , 他们交流密切 。对于他们来说 , 并不是空间和交流上的隔绝造成了全方位的监控 , 而是联网和“超交流” 。数字化全景监狱的运作方式是无视角的 , 无视角也就没有盲区 , 远比有视角的监控更为有效 。狱中人生活在自由的假想中 , 自愿地自我展示和自我曝光 , 并且用以此产生的信息来供养着数字的全景监狱 。每个人都在监视别人 , 每个人也都在被监视 ,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全景监狱 。
在韩炳哲看来 , 当代社会的大部分问题 , 在于“他者的时代已然逝去” , 如今他者的否定性让位于同者的肯定性 。同质化的扩散形成病理变化 , 对社会体造成侵害 。由于同者缺少能限定它、塑造它的辩证的对立面 , 所以同者成了没有固定形态的、彼此无差别的、一团蔓生的东西 , 最终形成同质化的恐怖:“人们踏遍千山 , 却未总结任何经验 。人们纵览万物 , 却未形成如何洞见 。人们堆积信息和数据 , 却未获得任何知识 。人们渴望冒险、渴望兴奋 , 而在这冒险和兴奋之中 , 人们自己却一成不变 。人们积累着朋友和粉丝 , 却连一个他者都未曾遭遇 。”
也正是因为“他者的消失” , 有着悠久传统的“爱欲”也已经死亡 。黑格尔曾经指出 , 只有在爱情中 , 精神能够体验对自我的消灭 , “让自我在死亡中得以保存 。因为真正的爱表现为自我的不复存在 , 以便他者出现” 。爱情是双人舞 , 除了自我 , 必须有他者 , 哪怕这他者让自我痛苦万端 。但是当代人的“自恋” , 意味着只关注自己 , 无法产生对异己他者的爱欲 , 流连于独舞的单人舞台 。“整个世界只是自我的一个倒影 , 在任何时空中能被一再感知的只有自我 。在到处都是自我的深渊中漂流 , 直至溺亡 。”
在专业研究者看来 , 韩炳哲未免有些“轻盈”:判断太多 , 论证太少;杂糅太多 , 独创太少;核心论题经常重复 , 以至于十余本著作可以算作一部大书 。尤其是 , 像所有那些批判派学者 , 对于社会精神症候的诊断颇多 , 而给出的药方又太含糊其辞 。的确 , 若从“厚重”和“系统化”的学术角度衡量 , 韩炳哲与福柯那辈哲学家不可同日而语 。好在读者们作为数字全景监狱的住客 , 早已注意力涣散 , 韩炳哲的著作在长短上“刚刚好” 。而正像麦克卢汉等“先知” , 要待后人的不断注疏才能得成正果 , 连百度词条都还没有的韩炳哲 , 等待着政治学系、社会学系、心理学系和传播学系的学生们 。众所周知 , 精神分析师需要分析对象 , 精神分析师也需要其他精神分析师 。
大家都在看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 转载请联系后台 。分页标题
点击下图 , 一键下单
「高中生需要哲学吗」
点击阅读原文 , 今日生活市集 , 发现更多好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