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陶瓷扁壶的源流丨袁胜文

_原题是:陶瓷扁壶的源流丨袁胜文
扁壶是陶瓷器中造型较为特殊的一种 。从瓷器正式烧成的东汉开始 , 造型纹饰各异的陶瓷扁壶历朝都有烧造 。但不同时期、不同造型的陶瓷扁壶 , 其出现都各有所自 , 体现了不同的渊源 。本文拟对各类陶瓷扁壶的源流进行系统梳理 。

陶瓷扁壶的概况
笔者曾根据陶瓷扁壶的造型及纹饰变化将汉代至明清的陶瓷扁壶分为六期 , 为行文方便 , 将分期结论复述于下 。
第一期时间大致在两汉魏晋 。流行穿带扁壶 , 南北方都有出土 。材质灰陶、釉陶和青瓷兼具 , 其中釉陶扁壶两汉流行 , 两晋扁壶以瓷质的为多 。瓷扁壶多出于江浙地区 , 多属越窑产品 。扁壶造型分方形和椭圆形两种 , 方形扁壶流行长方泥条实足 , 椭圆形壶流行喇叭形高圈足 。装饰技法有戳印、模印和模印贴花、划花三种 , 纹样有联珠纹、铺首衔环、动物纹样等 。
第二期大致在北齐至隋代 。流行截面近似杏核形的穿带扁壶 , 釉陶和瓷质兼具 。出土数量较多 , 但造型单一 , 形制上与上一期扁壶没有关联 。出土地域仅限于北方地区 , 皆为安阳窑、巩县窑、邢窑等北方窑口产品 。模制而成 , 釉色以黄釉为多 , 也有褐釉和少量绿釉、青釉和白瓷器物 。纹饰以模印为主 , 流行胡人乐舞、对凤、驯狮、联珠纹等带有异域文化色彩的纹样 。
第三期为唐代 。上一期出现的杏核形双系穿带扁壶仍然流行 , 新出现带柄凤首扁壶 。出土数量亦较多 , 分布地域广泛 , 南北方皆有发现 。品种有三彩、青瓷、白瓷等 , 以三彩数量最多 。扁壶的装饰纹样 , 早段都带有明显的域外文化色彩 , 晚段的则更多显现本土文化风格 。
第四期为辽金时期 。扁壶造型与上一期没有渊源 , 主要出土在北方的辽金和西夏政权统治区内 。其中辽地的扁壶陶、瓷、三彩皆有 , 西夏扁壶仅有褐釉和黑釉器物 。装饰上受中原文化影响 。
第五期为元代 。此期扁壶发现得不是很多 , 品种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磁州窑的白地黑花和北方地方窑场生产的黄釉瓷器 , 但都是出土于北方地区 。除立式扁壶是延续辽代扁壶外 , 其他都是新出现的器形 。扁壶装饰纹样内容皆为传统的云龙、龙凤等题材 。
第六期为明清时期 。扁壶以景德镇官窑产品为代表 , 器形前所未见 。大致明代永乐时期开始出现 , 清代此类造型扁壶为永乐宣德扁壶仿品 。
上述分期中 , 一期的两型扁壶与二期的扁壶没有任何联系 。二期的杏核形双系扁壶一直延续到三期仍然流行 , 但造型和纹样出现了变化 。三期新出现带柄扁壶 。四、五、六期的扁壶都是新出器形 , 各自间少有联系 , 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

陶瓷扁壶的源流
(一)汉魏两晋扁壶
本期陶、瓷扁壶属于传统器形 , 是模仿同时期青铜和漆器扁壶而来 , 源头是战国扁壶 。材质灰陶、釉陶和瓷质皆有 。其中 , 灰陶扁壶出现最早 , 釉陶扁壶略晚 。东汉晚期之后出现青瓷扁壶 。
战国扁壶以铜、漆为多 , 一般短颈 , 圆口,带盖 , 扁圆腹 , 长方形圈足 。铜扁壶肩部一般有铺首衔环 , 可穿链提携 , 常铸有精美纹饰 , 或以错金银为饰(图一:1) 。漆扁壶多施彩绘 , 多作为酒具或水具使用 。河南三门峡上村岭战国墓、河北平山战国墓、陕西靖边战国墓出土有这种铜扁壶 , 四川青川战国墓则出土过漆扁壶 。秦代扁壶沿袭战国 , 还流行蒜头口扁壶 , 俗称蒜头壶 。铜蒜头扁壶在河南泌阳秦墓和陕西汉中杨家山秦墓中均有出土 ,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则出土过8件漆扁壶 。汉代铜扁壶仍有圆口和蒜头口之分 , 多为素面 , 两肩有铺首衔环 , 环常系链 , 多带盖 。汉代铜扁壶称“钾” , 漆扁壶则称“柙” 。1956年江西省博物馆在九江收集了一件西汉铜扁壶 , 自铭为“铜钾” 。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中出土有漆扁壶 , 根据同出的遗册记载 , 其名为“大柙”或“柙” 。分页标题
汉魏两晋陶瓷扁壶造型、纹饰都尽力模仿铜、漆扁壶 。
其中 , 带喇叭高圈足椭圆形扁壶仿自同形的铜扁壶 。如甘肃定西巉口汉墓出土的绿釉陶扁壶和南京甘家巷前头山一号墓出土的青瓷扁壶 。后者直颈 , 平口 , 扁圆腹 , 扁圆圈足外侈 。浅灰色胎 , 釉色青绿泛黄 。肩及下腹部有四个对称的泥条系 。口沿下凹弦纹一周 , 颈下肩部有外联珠纹、内网格纹带饰一周 。腹部正面有刻划出的双阴线填戳印联珠纹带围成的苹果形开光 , 开光顶部堆塑铺首衔环 , 环为立环 , 与壶面垂直 , 可穿系 。圈足边缘饰双阴线填戳印联珠纹带饰一周(图一:2) 。纹饰的苹果形开光及戳印的联珠纹与铜扁壶纹样并无 二致 , 模仿青铜扁壶特征非常明显 。洛阳曾出土过两件汉代鎏金铜扁壶 , 造型与该瓷扁壶一致 , 也同样具有苹果形开光(图一:3);条状足方形扁壶则可能源于方形漆扁壶 。辽宁普兰店姜屯西汉墓出土的灰陶扁壶(图一:4)、江苏无锡东风公社西晋永兴二年(305年)墓出土的青瓷扁壶(图一:5) , 造型与睡虎地秦墓出土漆扁壶就很相似(图一:6) , 差别在于圈足变成两个条形足 。

『造型』陶瓷扁壶的源流丨袁胜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一
1.战国错银铜扁壶(《中国工艺美术全集》)2.西晋青瓷扁壶(江苏南京甘家巷前头山M1出土)3.西汉鎏金铜钾(河南洛阳出土)4.西汉灰陶扁壶(辽宁普兰店姜屯墓出土M45:23)5.西晋青瓷扁壶(江苏无锡东风公社西晋永兴二年墓出土)6.秦代漆扁壶(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
另外 , 一些陶瓷扁壶上带有与铜扁壶相同的自铭 , 直接说明了这些扁壶的源头所自 。1970年江苏镇江金坛白塔乡吴墓出土的青釉划花鼠耳扁壶 , 一面纹样下刻有“紫会稽上虞范休可作者也”12字 。“”通“钾”、“柙” , 以“土”为偏旁 , 标明其质地而已 。
(二)北朝至唐代的扁壶
本期有三种造型的扁壶 , 杏核形双系扁壶、双鱼壶以及带柄凤首扁壶 。
1.杏核形双系陶瓷扁壶
是北朝新出现的器形 , 其造型特征是杏核形壶腹 , 肩附双系 , 壶腹两面模印相同纹样 , 一般在联珠纹围成的苹果形开光中印人物、动物、植物等纹样 。从其造型、纹饰内容看 , 这种扁壶的出现是外来文化传播的结果 , 可能源于萨珊波斯金属扁壶 。但其发展变化又体现了中西文化交融、西方文化因素为中华文明吸收的过程 。从北朝到唐代 , 这种扁壶的器形和纹饰内容又不断变化 。
北朝时期 , 壶的最大腹径在下腹部 , 足墙矮、直 , 饼足 , 仅在颈部有联珠纹装饰 。壶腹一般模印明显带有异域文化色彩的纹样 , 如胡人乐舞、对凤、驯狮等 。如北齐范粹墓出土的4件黄釉扁壶 , 形制、大小、纹饰相同 。壶为模制 。形体扁圆 , 上窄下宽 , 敞口短颈 , 颈与肩连接处施联珠一周 。两肩各有一孔作穿带用 。全身施黄釉 , 釉色不均匀 , 底部有凝脂状酱色釉珠 , 底无釉 。壶腹部为模印乐舞图案 。苹果形开光内为一组五人乐舞形象 。中央一人婆娑起舞于莲座之上 , 右手前伸 , 左手下垂 , 双足腾跳 , 反首回顾 , 动态盎然 。左边二人 , 一有髭须者双手持笛吹奏 , 另一人侧身注视舞者 , 双手仰起做拍打状 。右边二人 , 一人手执五弦琵琶做弹奏状 , 另一人面向舞者 , 双手击钹 。五人均高鼻深目 , 身穿窄袖长衫 , 腰间系带 , 脚着长靴 , 乃西域胡人形象(图二:1) 。这种舞蹈可能是西域的胡旋舞 。
之后扁壶造型发生变化 , 最大腹径上移至腹中部 , 足变高、微外撇 。腹部用联珠纹围成苹果形的开光 , 内印主题纹饰 , 内容没有太大变化 , 有胡人驯狮、兽面、凤纹等 。河北邯郸出土的一件青釉印花兽面纹扁壶就是代表 。该壶深杯形口 , 短直颈 , 扁圆腹 , 椭圆形圈足 , 肩附双系 。青灰色胎坚致 , 淡青灰色釉 , 施釉近足 , 局部开片 。腹部在联珠纹开光内模印一兽面纹 , 应为狮子(图二:2) 。分页标题
发展到隋代 , 扁壶最大腹径移至肩部 , 圈足外撇 , 小盘口 。联珠纹开光更为普遍 。纹样除胡人外 , 还有凤纹、葡萄等 , 仍然带有浓郁西方文化色彩 。
1973年出土于河北栾城县的黄釉扁壶 , 矮梯形口 , 束颈、扁腹 , 肩部有拱形双系 , 椭圆形高圈足外撇 , 胎体厚重 , 造型稳重大方 。黄棕色釉 , 发木光 , 外壁满釉 , 足端露胎 , 有垂釉现象 。两面均模印相同纹样 。在联珠纹围成的苹果形开光中 , 一只朱雀在展翅翩翩起舞 , 左右饰对称的葡萄纹(图二:3) 。
进入唐代 , 扁壶最大径从肩部逐渐移至中腹部 , 圈足更高、外撇 , 颈部变细、高 , 盘口 , 联珠纹开光少见乃至逐渐消失 。扁壶的模印纹样也发生了大的变化 , 除带有异域色彩的胡人、乐舞外 , 明显为中土文化元素的宝相花开始出现 。江苏连云港市出土的三彩扁壶 , 椭圆杯形口做成花朵形 , 束颈 , 扁圆腹 , 高圈足外撇 , 肩部两个对称的泥条系 。器身施黄釉、绿釉 , 底足无釉 。腹部模印相同的纹样 。在凸起阳线围成的苹果形开光内 , 中心为凸起的模印宝相花一朵 , 左右各宝相花半朵 , 上下点缀宝相花枝叶 , 整个开光内饰鱼子地纹(图二:4) 。
2.双鱼扁壶
是杏核形双系扁壶在唐代的衍生造型 , 是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和佛教文化共同影响的产物 。长安县南里王村唐墓出土的三彩双鱼扁壶(图二:5)和1964年河北井陉县出土的白釉双鱼四系背壶可为代表 。井陉出土的扁壶造型为双鱼跃起状 , 鱼头为壶的口、颈、肩部 , 身为壶身 , 尾为壶的圈足 。壶口外侈 , 扁圆腹 , 两侧堆出双排鱼鳍 , 鱼鳍上下两端各有一环形穿 , 圈足外撇 。胎色洁白 , 胎质细腻、致密 。釉色匀净、白中泛青灰 。积釉处闪青 。口沿及足底露胎 。鱼鳞刻划精细逼真(图二:6) 。这种双鱼扁壶在长沙窑、定窑等唐代窑口都有发现 , 是唐代一种典型的扁壶造型 。

『造型』陶瓷扁壶的源流丨袁胜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二
1.北齐黄釉扁壶(范粹墓出土)2.北齐狮纹青釉扁壶(河北邯郸出土)3.隋代黄釉葡萄凤纹扁壶(河北栾城出土)4.唐代三彩鱼子地宝相花纹扁壶(江苏连云港出土)5.唐三彩双鱼纹扁壶(陕西长安南里王村唐墓出土)6.唐代邢窑白釉双鱼扁壶(河北井陉出土)
3.带柄凤首扁壶
是源于粟特银器的器形 , 这种器物文献中称为胡瓶 , 一般为橄榄形腹、高圈足,与流相对的口沿和瓶腹间有弧柄 。内蒙古敖汉旗李家营子M1出土过银质胡瓶(图三:1) , 山西出土过瓷质胡瓶(图三:2) 。带柄凤首扁壶是这种胡瓶的变体 , 一般凤首、长椭圆形扁腹 , 高圈足 。日本正仓院藏有银平脱漆胡瓶(图三:3) ,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青釉凤首龙柄扁壶(图三:4) , 定窑也生产过这种造型的白瓷器物(图三:5) 。河南洛阳唐墓出土的唐三彩凤首扁壶 , 椭圆形小口、细颈 , 口、颈相交处为凤首状 , 椭圆形扁腹 , 高假圈足外撇 , 平底 。颈部安半环形柄 。白胎 , 凤首施黄绿色釉 , 腹部两侧施深绿色釉 , 模印浮雕图案 , 一侧为骑马狩猎 , 一侧为立凤 , 四周皆围以花叶(图三:6) 。
北朝至唐代流行的三型扁壶都与这一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相符 , 是外来文化进入中国的载体 , 其造型、纹饰的演变过程 , 尤其是杏核形扁壶 , 又很好地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容纳、吸收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

『造型』陶瓷扁壶的源流丨袁胜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三
1.唐代银胡瓶(内蒙古敖汉旗李家营子M1出土)2.唐代白瓷带柄胡瓶(山西太原石庄头村出土)3.唐代银平脱漆胡瓶(日本正仓院藏)4.唐代青釉凤首龙柄胡瓶(故宫博物院藏)5.唐代定窑白釉凤首胡瓶(河北曲阳涧磁村墓出土)6.唐三彩凤首扁壶(河南洛阳唐墓出土)分页标题
(三)辽金西夏扁壶
辽金西夏扁壶与唐代扁壶也没有承袭关系 。从造型和使用看 , 大体分为辽金和西夏两个系统 。
1.辽金系统扁壶
辽金系统扁壶有两类 , 一类为立式扁壶 , 一类为卧式扁壶 。
立式扁壶特征是扁圆形腹 , 撇口、束颈较高 , 直高圈足 , 两侧各有两个贯耳可以穿绳背负或携行 。材质灰陶、三彩和瓷质皆有 。主要出土于内蒙、辽宁契丹和女真人统治下的辽金地区 , 为酒具或水具 。陶瓷质地的此类扁壶当源自同形的金属扁壶 , 是少数民族在接受汉族定居生活方式和制瓷手工业影响的基础上出现的 。
内蒙古科右后旗呼斯淖契丹墓出土的两件磨光灰陶扁壶 。造型相同 , 长颈 , 斜口 , 微卷沿 。壶身扁圆 , 两肩各有一系 。椭圆形高圈足 , 底上凹 。壶颈部有一道凸弦纹 , 壶腹两面各有一条同心圆棱 , 侧面中间内收 , 形成一道凹槽(图四:1) 。
除灰陶质地外 , 瓷质扁壶更为常见 , 造型更为精致 , 颈变短直 , 唇口 , 圈足微外撇 。
辽宁省博物馆藏有一件绿釉穿带扁壶 , 长方直口 , 平沿 , 方唇略厚 , 短颈 , 扁平圆形腹 , 高圈足略外撇 。粗瓷胎 , 通体施绿釉 , 圈足内亦施釉 , 釉层亮丽 , 绿釉微微闪黄 。腹部两侧各有两个竖直穿带 , 穿带粘结在腹部之上 , 腹与圈足相连处贯通 。腹部两面均以四个同心圆作为装饰带的分割 , 外圈的最外面两个同心圆中刻划一周三重的莲瓣纹 , 中间的一个圈外装饰九瓣相连莲瓣(图四:2) 。
辽金系统的立式扁壶延续至元代仍然可以见到 , 器形上的变化在口、颈和足部 , 多为浅盘口 , 束颈较细、喇叭形圈足 。陕西韩城出土的一件元代褐釉三鱼纹贯耳扁壶 , 圆口、翻唇、短颈、扁腹、喇叭形足 , 两侧有对称双贯耳 。腹部两面纹饰相同 , 在双阳线环内填凸起联珠纹 , 模印纹饰 。图案中心为共用一头呈120度中心对称分布的三条鱼 , 鱼眼即壶腹部中心点 。12点钟方向鱼身两侧各有一太极鱼 , 6点钟方向为水波中楼阁 , 楼阁两侧各有鱼一条(图四:3) 。
卧式扁壶特征是圈足在腹部 。壶两侧各有两个贯耳 , 一般穿绳背负使用 。除扁圆形壶体外 , 常做成龟型 。
早期的卧式扁壶龟的造型不形象 , 仅腹部平、背部弧凸 , 没有明显的四肢和头部 。1975年内蒙古翁牛特旗广德乡鸽子洞辽墓出土的绿釉龟形扁壶 , 壶体呈扁圆形 , 长方形小口 , 方唇 , 直领 , 扁圆形腹 , 一侧外凸、一侧扁平 , 平底 。腹径23、底径3.5、高26.4厘米 。壶颈下饰弦纹一道 , 外凸一侧腹部刻有两周同心圆 , 中间剔刻两周点状花式纹 。另一侧腹部素面 。腹侧脊粘合处有两道凸起的皮囊缝合线纹 , 形成一个穿带凹槽 , 两侧穿带凹槽上有对称仿金属桥型穿钮各三对 。灰褐色胎 , 细腻 , 通体施深绿色釉(图四:4) 。
晚期龟形扁壶越发生动、肖形逼真 。1965年内蒙古宁城县天义镇郊区出土的辽三彩龟形扁壶 , 壶体扁圆呈龟形 , 龟首上昂张口为壶口 , 扁尾 。两前足弯曲成桥形穿孔 , 后两足为实足 。胎色灰白、细腻 , 腹部白色 , 背部以黄、绿、白三色釉饰刻划的三层纹饰 。最外层为一圈覆莲瓣纹 , 莲瓣两联相接 , 施绿釉;内圈纹饰为折枝石榴花纹 , 白花绿叶;内外圈纹饰之间为一圈缠枝石榴花 , 皆以间隔较宽的双阴线与内圈和外圈纹样隔开(图四:5) 。
1989年济宁市东门小区也出土一件三彩龟形扁壶 , 壶体扁圆呈龟形 , 背部隆起 , 腹部扁平 , 龟首上昂张口成壶口 , 四足写实 , 尾下垂 , 尾端与腹部相连 , 其间中空成一穿 。两前肢与背甲之间各有一双泥条穿 。背甲写实刻划出六边甲纹 , 每块甲片在黄釉底上再饰一小块绿釉斑 , 头部、裙边及穿施绿釉(图四:6) 。

『造型』陶瓷扁壶的源流丨袁胜文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四
1.辽代灰陶立式扁壶(内蒙古科右后旗呼斯淖契丹墓出土)2.辽代绿釉立式扁壶(辽宁省博物馆藏)3.元代黄釉立式扁壶(陕西韩城出土)4.辽代绿釉卧式扁壶(内蒙古翁牛特旗广德乡鸽子洞辽墓出土)5.辽代三彩龟形扁壶(内蒙古宁城天义镇出土)6.辽代三彩龟形扁壶(山东济宁东门小区出土)7.西夏褐釉卧式扁壶(国家博物馆藏)8.西夏褐釉卧式扁壶(宁夏西吉三合乡出土)
2.西夏系统扁壶
西夏系统的扁壶特征明显 , 圈足皆在腹部 , 属于卧式扁壶 。其源头应该是同样造型的皮囊壶 。早期的这类扁壶上多可见到模拟缝制皮革的针脚 , 明确说明了这种壶的源头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西夏褐釉剔花双系扁壶 , 小口、卷唇 , 口沿一侧有堆刺纹 , 肩部二系 , 腹部扁圆 , 正面饰两组褐釉剔花牡丹纹 , 背面正中为圈足 , 壶侧有仿皮革缝制的针脚堆塑(图四:7) 。
宁夏海原县文管所藏的西夏褐釉剔花四系扁壶 , 小口、卷唇 , 腹侧饰对称的四系 , 腹部扁圆 , 正面腹饰褐釉剔花缠枝牡丹纹一圈 , 花纹之外露出黄白色胎 , 内施釉 , 背面正中为圈足 , 皆露胎 , 胎被氧化成铁红色 , 较粗 。壶侧也有仿皮革缝制的针脚堆塑 。
西夏晚期 , 扁壶造型受辽代卧式龟型扁壶的影响发生变化 , 壶颈部向上翘起 , 更方便背负或者平放 。早期壶体上常见的仿针脚痕迹不再出现 。
宁夏西吉县三合乡出土的西夏褐釉四系扁壶 , 扁圆形 , 为两件大碗扣合而成 , 壶腹壁置对称的四系 , 壶流翘向一侧腹壁 , 已残 。壶腹壁结合处捏塑成波状带纹 , 两面腹壁正中都有一个矮圈足 。通体施酱褐釉 , 两个圈足足面露胎 , 背面圈足两侧各刻有一个文字 , 两字相同 , 可能是西夏文的“圣”字(图四:8) 。
辽金和西夏两个系统的陶瓷扁壶都体现了本民族的生活习俗 , 其中的卧式扁壶可能是当时的一种名为“背罍”的酒器 , 属于背壶 , 俗称“酒鳖子” 。金代画家宫素然《明妃出塞图卷》中可见其使用情况(图五) 。但它们也都是中原文化辐射的产物 。从产品风格看 , 西夏系统的扁壶属于磁州窑系 , 辽金系统的三彩扁壶中 , 三彩技术的源头则是唐代三彩 。
(四)元明清瓷扁壶
元代扁壶造型、来源多样 。如前揭有北方生产的源于契丹系统的立式圆腹扁壶 , 也有景德镇、龙泉和磁州窑生产的方形扁壶 , 还有带柄的凤首扁执壶 。其中 , 后两者为元代新出器形 。
方形扁壶一般颈肩及两侧有系 , 方便携行 , 可能源于草原民族的同形金属扁壶 。1973年北京市安定门外元大都遗址出土了元代白地黑花云龙纹四系扁壶 。唇口、直颈 , 壶身扁方形 , 腹部扁平微鼓 , 平底 。颈两侧各有双系 。腹部两侧分别用黑彩绘出龙、凤纹 , 并划出鳞片和羽毛 , 腹侧饰卷草纹 。英国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的一件元青花龙纹扁壶 , 唇口、直颈 , 壶身扁方形 , 腹部扁平微鼓 , 平底 。颈两侧各有螭龙形双系 。壶颈部绘卷草纹 , 腹部两侧分别绘出如意云头海水龙纹 , 如意云头内填凤穿花 , 两侧云肩内填折枝菊花 , 腹侧绘缠枝牡丹 。英国大维德艺术基金会藏的一件元代龙泉窑龙纹扁壶 , 圆唇微外卷、束颈、扁腹 , 略呈倒梯形 , 腹部略鼓 , 平底 。肩部颈两侧有对称的四泥片贴塑的长方系 , 一侧腹壁近底处有二泥片贴塑的长方系 。壶两面腹壁装饰纹样相同 , 在双阳线“亞”字形开光中模印赶珠云龙纹 , 壶两肩贴塑朵花各一 。
这些扁壶在元代瓷器中占极小的比例 , 器形具有一定的北方民族色彩 , 但纹样皆为当时瓷器上常见的图案 , 没有显著的异域文化风格 , 反映出当时的文化融合 。元代扁壶的造型也没有延续至明代 。
明清瓷扁壶最早出现在永乐时期 , 宣德时期也有烧造 。造型有双耳葫芦扁壶(即抱月瓶)、蒜头口绶带扁壶和双耳背壶等器形 。这些器形皆属于模仿西亚铜器造型 , 但纹样皆为中国瓷器上常见的图案 , 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这类瓷扁壶又成为清代康熙、雍正官窑模仿的对象 。分页标题

『造型』陶瓷扁壶的源流丨袁胜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五
明妃出塞图中的扁壶(转引自倪亦斌《看图说瓷》第81页)
如 , 1994年景德镇市珠山东门头出土的明代永乐青花轮花纹葫芦扁壶 , 葫芦形口 , 直颈微束 , 口沿下与肩部之间各有一宽泥片系 , 扁圆腹 , 两面微鼓 , 椭圆形圈足 。釉色白中闪青 , 圈足内施釉 , 青花蓝艳 , 浓重处有晕散和黑色斑点 。颈部饰缠枝菊纹一周 , 腹部饰轮花纹 , 围一圈卷草纹(图六:1) , 与伊斯兰文化中的印花双耳陶扁壶造型如出一辙(图六:2) 。而康熙朝仿品的器形略有变化 , 一般直口略大 。圆角长方形圈足 , 足墙较高 , 足沿外撇 。如康熙红彩缠枝花绶带葫芦扁壶(图六:3) , 与永乐扁壶造型细节上虽略有差异 , 但承袭关系明显 。

『造型』陶瓷扁壶的源流丨袁胜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六
1.永乐青花葫芦扁壶(江西景德镇珠山御窑厂出土)2.伊朗印花双耳陶扁壶(引自《明代瓷器中伊斯兰因素的考察》)3.康熙红彩缠枝花葫芦扁壶(引自《明清瓷器鉴定》)

结语
中国陶瓷烧造历史中 , 扁壶是文化特征鲜明的器形 , 但烧造数量小 , 烧造时间断续不定 。促成这个现象产生的因素总的来讲有两个方面 , 一是开放和包容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是制瓷技术达到了一定水平 。开放和包容的社会文化环境吸引了外来文化和物质文明的输入 , 制瓷技术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对这些通常为贵重材质的舶来品进行仿制 , 从而成为我国陶瓷史上的一类别致产品 。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国的国门开合不定 , 这就造成了陶瓷扁壶在发展中的不连续性 , 带有鲜明的阶段性 。但不论源自哪个地域和哪个文化的扁壶 , 在进入中原后就慢慢融入中华文化之中 , 成为中华文明的符号之一 。
附记:本文受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第47批)项目[项目号:外教司留(2013)1792号]和南开大学亚洲中心资助 。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 ,本文省略注释)
图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6年10期
【『造型』陶瓷扁壶的源流丨袁胜文】注: 本文转载自考古汇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 , 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 , 请与我们联系 , 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