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作家群」青年作家处于相对良好的文学生态中,但在文学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_本文原题:青年作家处于相对良好的文学生态中 , 但在文学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原作家群」青年作家处于相对良好的文学生态中,但在文学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插图
以80后和90后为代表的青年作家的崛起 , 已成为近年来当代文学的重要现象 。 他们不仅被媒体广泛关注 , 也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 。 无论我们对他们的出场和作品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和观点 , 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 , 这些青年作家相比于前辈 , 显得更加多元、包容和开放 , 也因此具有更多的可能和路向 。
这些青年作家出生和成长的时期 , 不仅是中国经济高速崛起的新时期 , 也是文化更加多元开放的新时期 。 他们大多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 一方面在全球化时代汲取着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 , 渴望展示出更加自我的一面;但另一方面 , 他们又清醒地认识到现实中的种种弊端 , 但在摆脱道德重负的同时又无法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清晰的价值体系 。 也就是说 , 走在了现代社会最前端的这一代人 , 看似摆脱了一切沉重的负担 , 但他们的内心无时不在现代的边缘挣扎 , 他们甚至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何以如此 , 以及应当如此 。 这样一来 , 混杂着全球化时代自由漂移的快感和现实秩序结构性失范的焦虑 , 青年作家在注视这个世界的开始就是暧昧不清的 , 他们明显感到介入现实的无力 , 而这种无力感集中体现在他们作品中所传达出的个体的孤独感、漂泊感 , 还有面对时代价值中空的疏离和迷茫 。
【「中原作家群」青年作家处于相对良好的文学生态中,但在文学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概括地说 , 青年作家的作品既呈现出明显个人化的痕迹 , 也涉及到现实的方方面面 , 还有尝试对于人类未知领域的探索和书写 。 它们在技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现实主义 , 而是以更加多元的风格呈现内心与世界的变化 , 体现为现实主义与非现实主义的混杂 。 在文体上 , 青年作家较多地选择中短篇而非长篇从事写作 。 这固然与他们的成长与阅历有关——写作者往往以短篇入手 , 但我们也能借此把握住他们在短篇小说写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 。 毕竟 , 短篇小说虽然篇幅短小 , 却是一种有难度的写作 , 甚至很难“藏拙” , 但对作家而言却是极其重要的训练 。 正是在这些意义上 , 青年作家的崛起与青年写作值得我们去关注 。 近年来 , 一些崭新的面孔开始在文坛变得逐渐清晰 。 双雪涛、班宇、李唐、庞羽、郑在欢、宋阿曼、苏笑嫣等一大批80后和90后作家 , 他们正以勇于探索的艺术形式和丰富多样的文本类型进入读者视野 , 也在不断刷新着我们的阅读体验乃至文学观念 。

「中原作家群」青年作家处于相对良好的文学生态中,但在文学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插图
双雪涛的小说明显带有现代主义的风格——没有清晰的主题 , 甚至也算不上一个完整的故事 , 故意留有空缺、互文和伏笔等叙事圈套 , 弥漫着孤独、疏离的个人趣味 。 它们像是作家精心构筑的与读者之间的一场对弈 , 阅读过程像是与一位高手下棋 , 我们要不停地思忖对方棋落何处 。 《起夜》《猎人》《心脏》等短篇运用彼此嵌套的故事结构将虚构与现实形成互文 , 并有意借创作者的权力为艺术立法 , 甚至使之超越生活本身 , 形成“生活模仿艺术”的幻觉 。 总之 , 现代主义含混美学成为双雪涛近期小说的亮点 。 它不仅构成小说形式的再生产 , 还试探着读者的共振 。
李唐的小说带有某种神秘、幻化 , 乃至先锋的影子 , 常常书写孤独的个体面对现实世界的迷茫、失落乃至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 。 《降落》则试图从城市内部窥探边缘人的真实处境 。 李唐着力描写那些居无定所的边缘人 , 而他们却在无形之中暴露了这个城市的隐痛 。 小说之所以取名“降落” , 除了表明身体在空间上的位移之外 , 更隐喻出城市中人的精神的急转直下 。 时过境迁 , 曾经企图俯瞰地面的那种高空飞翔如今变得不切实际 , 人对地面(现实)的依附如宿命般的别无选择 。 《替代者》以反乌托邦小说的形式 , 着力探讨的是高度发达的技术社会中人的异化 。 在一个作者精心构筑的空间里 , 人只在社会系统的意义上存在 。 人的身份也因此可以被任意地抹除 。 如果说人只是一种符号 , 一个靠编码系统组装起来的有机结构 , 那么人的意义就会被重新改写 , 人的价值也会受到根本的质疑 。 它不再是自文艺复兴以来标榜的“大写的人” , 而只是一套程序和系统的组合 , 甚至可以被随意地更改 。分页标题
同样是思考技术社会中人的处境 , 小珂的《审判者》通过一则新闻热点事件的不断推演 , 呈现出虚拟世界对人的吞噬和侵犯 。 审判者看似无处不在 , 却又无迹可寻 。 与其将审判者指向某个具体的人 , 不如说它是呈现人在以技术为核心的虚拟世界中的存在方式 。 在虚拟世界中 , 我们以“正义”和“道德”之名审判别人 , 却总是沦为群体中的乌合之众 , 以非理性的方式介入他人的生活 , 甚至做着“平庸之恶”而不自知 。 在小说中 , 看似“正义”的主人公辰和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审判豪车司机的网民 , 无疑给林慧本人造成巨大的打击;类似的 , 林慧的哥哥林伟几乎是报复性的监视并恐吓辰 , 致使他陷于无限的痛苦之中 。 作为一篇反思新技术的小说 , 《审判者》将视角投射到虚拟空间并审视人的存在 , 这体现出新锐作家面对现实新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索性 。
简言之 , 青年作家短篇小说写作的成绩和探索体现为题材和手法上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 尽管今天文学式微的声音不绝于耳 , 但总体而言 , 青年作家还是处于相对良好的文学生态中 。 但这种良好的文学环境对作家的影响也具有两面性 , 一方面 , 青年作家在发表上有着更加便利的条件和多样的机会 , 这显然利于他们的发声和创作;另一方面 , 这种相对便利的条件是否意味着一些作家作品未经过足够打磨就匆忙上阵 , 而间接导致了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 。 总之 , 在肯定青年作家做出探索与取得成绩的同时 , 我们也要清醒意识到他们在文学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作者简介:
杨毅 , 男 , 1994年生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 。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