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如果你愿意深入了解,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值得感动


【电影■如果你愿意深入了解,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值得感动】_本文原题:如果你愿意深入了解 , 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值得感动
宇宙之声
——灵遁者
我现在想 , 我可以告诉人们什么呢?也许沉默 , 才是最好的告白 。 无论从事那种艺术创作 , 你如果以为你是先觉者 , 往往是错误的 。 就拿画画而言 , 你能举例说出 , 还有什么方式 , 是我们的前辈所没有尝试的?
野兽派 , 印象派 , 抽象派……单单拿出抽象来说 , 各种形式的尝试 , 代表了我们的狂热 , 狂热的追求 , 就好像至死也不能停止 。 所以认为我们比其他前辈聪明的人 , 总是不聪明的 。
文字的叙述的方式 , 音乐的演奏方式 , 各种综合材料的运用 , 任何一种都足以让我沉思 , 沉思的多了 , 你就会自觉沉默 。 很少有人能看到这里 , 就联系起战争 。 不知道为什么 , 可能是二战题材的电影看的多了 。 每次看 , 我总觉得我经历了二战 。 战争有多残酷 , 你的想象力永远不够 。 每一具躺下的尸体真的凉透了吗?远远没有 。

电影■如果你愿意深入了解,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值得感动
本文插图
有一部电影叫《无主之作》 , 是德语电影 。 影片中的一个主角 , 极具才华 , 思维总是与众不同 。 最后被当做精神病 , 也就是劣等人被处死在即将解放的日子里 。 她总是说:“不要移开你的目光 , 绝对不要 。 ”
赤裸着坐在钢琴前 , 摁下一个黑白键后 , 她欣赏若狂 , 激动到拿烟灰缸砸自己的头 。 似乎以为自己的头 , 也能发出钢琴那种悦耳的鸣音 。 看这部电影 , 我沉默了很久 。 我不久前捡到一把吉他 , 我拿回家坐在沙发上 , 就反复拨动一根根弦 , 每拨动一次 , 我入迷一次 。 什么是宇宙之声 , 这就是 。 伴随着每一次拨动的发声 , 都会把你带向更远的地方 。
你听过雪发出铃铃的叫唤声吗?你听过小溪缓缓吻石头的声音吗?你听过深海未知生物的鸣叫吗?你听到过风的呼唤吗?你听到过夜的脚步声吗?你还听到过什么美妙的声音?无论你听到了什么美丽的声音 , 请相信那是宇宙之声 。

电影■如果你愿意深入了解,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值得感动
本文插图
为什么电影的名字叫《无主之作》呢?我现在明白了 , 谁是主?谁是真正的艺术家?谁能带你走向永恒呢?谁也不能 , 只有宇宙自己玩的开心 。 一个人迷恋的东西太多 , 最终什么也难得到 。 很不幸 , 我就是这样的人 。
当下和很遥远哪个更重要 , 对于人来说 , 实在是太矛盾了 。 聪明者会选择当下;但更聪明的人 , 会选择遥远 。 对于愚笨者来说 , 其实选择和不选择也不会有关于时间上的损失 。 我无法劝说别人去思考这个问题 , 我自己也无法让自己明白这个问题 。
我的作品我再也不敢说它有多好或者多坏了 。 因为符合我的标准的答案 , 不是严谨的答案 。 “柔软” , “质感” , “嫩滑” , 带有“穿透力”或者“火热”等词汇 , 就是一切艺术的答案 。 不要再用逻辑去发现美 , 那是低级的美 。

电影■如果你愿意深入了解,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值得感动
本文插图
如果你真正的去了解了人类历史 , 艺术史 , 科学史 , 你一定能发现 , 以理智和逻辑所建立起来的知识和审美价值 , 都在下一个时代被重新定义 。 就像杨振宁说:“没有新的发现和理论基础作为支撑 , 很难有实质意义上的科学突破 。 ”牛顿再聪明 , 也不可能创立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再聪明 , 也不可能写出杨米尔斯理论……宇宙之声 , 从未停止传递 , 每个人的感官看似一样 , 其实又不一样 。
当你顺从的像一只羔羊的时候 , 你能听到的声音 , 就会越来越少 。 站着死和躺着死有区别吗?我承认了那些不可抗拒东西的存在 , 就好像二战时期生活在德国的犹太人那样 , 甭管你多有钱 , 多漂亮 , 可你是犹太人 。 你最终被赶进毒气室 , 成为烟囱的一缕烟 。分页标题
当人抛弃自己的时候 , 上帝就诞生了;当人在绝望中无人相助的时候 , 他们自然更相信上帝了 。 任何一个国家的信仰 , 都是不被抛弃的希望 。 有这种希望在 , 好像一切都可以重生 。 也许我就是重生者之一 , 我确实现在切切实实存在着 。 我也像一种声音 , 一种“宇宙之声” 。
依据上面的论述 , 有一个亦喜亦悲的答案:谁可以代替我来发声 , 任何人 , 任何物都可以!
但我依然希望 , 我不会哭 , 我会迎风而笑 。 因为我庆幸我听到了这一切——宇宙之声 。

电影■如果你愿意深入了解,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值得感动
本文插图
41、今晚我流泪了
——灵遁者
今晚我流泪了 , 刚擦完眼泪 , 就打开Word , 写一些我想说的话 。 因为也许明天早上醒来的话 , 我真的可能忘了我要说什么了 。 我今天在抖音上刷到一个剪辑电影 , 电影叫《我脑海中的橡皮擦》 。 我隐约记得我看过这部电影 , 可是看着电影画面闪过的人物 , 我又觉得自己没有看过 。
我是看了网友的评论 , 才去看的 。 就在刚才 , 我看完了这部电影 。 到现在我都不能确定 , 我是否在大学期间看过这部电影 。 看完之后 , 内心五味杂陈 , 就好像把各种作料撒到了自己心里一样 , 说不出的滋味 。
我在大学的时候迷恋上看电影 , 尤其是外国电影 。 当时我给自己说 , 绝对不重复看一部电影 , 哪怕这部电影再好看我也不会重复去看的 。 因为我觉得太浪费时间了 。 可是如果你忘记了你是否看过这部电影 , 可怎么办呢?

电影■如果你愿意深入了解,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值得感动
本文插图
我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 , 看完了《我脑海中的橡皮擦》 ,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部电影就是讲关于记忆 , 关于爱情的电影 。 而且近一两年 , 我也发现了 , 我有过重复看电影的时候 。 看到半路上 , 我才恍然觉察到自己已经看过这部电影了 。 可是后面的情节 , 记得不大清楚了 , 就继续看了 。 我应该感到恐惧的 , 就像片中的女主角那样问医生:“我才27岁啊!”
单单这一个电影 , 让我联想到的记忆 , 就太多太多了 。 比如有网友问我某篇诗歌 , 是你写的吗?有时候我竟然回答不上来 , 我说好像是 。 再比如说我写过一篇关于如何看待生死的文章 , 文章的名字我现在想不起来 , 大概就是说很多年轻人害怕自己意外死亡 。 我在文章里劝说 , 生不是我们自己能决定的 , 死其实也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 害怕死是杞人忧天 , 不如坦然一点去活 。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 可你们知道我此刻是怎么想的吗?年轻人害怕死 , 就去害怕吧 。 害怕生死 , 也许会使活得你更谨慎 。 这没有什么不好 。 就像我现在想的 , 也许我应该恐惧 ,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 , 我们的记忆确实越来越不靠谱 。

电影■如果你愿意深入了解,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值得感动
本文插图
谁来回答一下片中女主角的提问:“如果没有了一切记忆 , 爱还有意义吗?”两个相爱的人 , 其中一个人没有记忆 , 可能对于另一个人还是有意义的 。 可是如果更残忍一点 , 两个相爱的人 , 都得了阿尔兹海默症 , 都失去记忆 , 爱还有意义吗?脑海中的一切空白 , 肯定不能体现爱的意义 。
其实我对于记忆 , 也有自己的思考 。 就是我认为记忆的提取随着年龄增长 , 会更加困难 。 这和大脑处理信息方法有关 , 尤其是和“记忆同化”有关 。 举个简单的例子 , 每天都吃饭 , 你还记得7天前的那天晚上吃了什么吗?很明显99%人不能给出答案 。 可是你会记得你和初恋第一次约会吃了什么 , 那可能是10年前事情啊 。 但你要提取出10年和初恋第一次约会吃了什么的潜意识记忆 , 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你不会无缘无故提取这个信息 。 比如你路过第一次约会的地方的时候 , 这个信息就从你脑海中蹦出来了 。 那么这个餐厅就是提取这个信息的钥匙 。 我们的大脑就是这么神奇 。分页标题
我害怕自己忘掉很多事情 , 很多想法 , 就会潜意识中逼迫自己去写下一些文字 。 在科普书籍《变化》 , 《见微知著》 , 《探索生命》中我都说过 , 我应该勇敢地写下我的想法 , 哪怕是胡思乱想 。 因为我很清楚 , 有些想法 , 睡一觉起来 , 就真的不记得了 。

电影■如果你愿意深入了解,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值得感动
本文插图
你身边的上了年纪的父母或者长辈 , 肯定说过类似的话:“我现在出门不带脑子 , 老是忘东忘西 。 ”听的多了 , 你就会沉默 , 甚至把这当成一种警示 。
今晚我流泪了 , 电影拍的太感人了 。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 眼睛也更软了 , 我奶奶之前就是 。 总是说着说着就哭了 。 电影中那样的爱 , 是我们每个人的向往 。 我经常跟朋友或客户说:“人要活在当下 。 ”看过我《变化》的朋友肯定知道为什么 。 因为在我看来 , 客观的时间只存在于当下 , 没有过去 , 也就是说人无法穿越到过去 。 当下的不断延伸是一种度量 , 当下之前的度量过程被称为“过去” , 当下之后的被称为“未来” , 但其实过去和未来都不可得 。 所以物理上客观的时间就只有当下 。
但现实生活很具有讽刺意味 , 尤其是对于人这种生命的存在 , 好像更是如此 。 过去不可得是真的 , 但过去的记忆好像始终存在 。 我们是靠着记忆活着 , 没有了这些记忆 , 就像一个大脑空白的傻子 。 生活将失去意义 , 人生的意义也就变味了 。
你细细去思考这一点 , 会摇头苦笑 。 人啊人 , 究竟谁才是聪明的 。 反正我肯定是个笨蛋 。 尽管我有勇气 , 去写下这些有趣但不一定靠谱的思考 。

电影■如果你愿意深入了解,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值得感动
本文插图
我也有关于生活的憧憬 , 爱情的憧憬 , 艺术的憧憬……这些我都有过 , 现在依然拥有这一切 。 每一个单身的人 , 也拥有爱情 , 不是吗?每一个大字不识的人 , 也懂艺术 , 不是吗?为什么呢?因为关于爱情 , 关于艺术 , 从来就没有一个唯一的答案 , 每个人有他自己的答案 。 好为人师 , 对我而言是一个警示 。
我奶奶至死几乎都还认识家里的每个人 , 但临去世前一两天 , 就恍惚了 。 连我父亲也不认识了 。 而我外婆就更糟糕了 , 去世前的一年里 , 几乎认不出家里人了 。 但她能叫出我母亲的名字 , 像个孩子一样不断的叫我妈的名字 。 有几次朋友或者邻居在 , 他们会说:“老人在叫你 。 ”我妈总会说:“她就那样 , 就一直叫着你的名字 。 有时候把你叫的心里还毛毛的 。 ”
我母亲的名字叫艳梅 , 我回去听到最多也是她叫我母亲的名字 。 我妈说:“返老还童是对的 , 真正就像个孩子了 。 离开一会就不行 。 说胡话 , 说她看见这了 , 看见那了 。 ”我妈是幸福的 , 因为她母亲有四个孩子 , 但叫我妈的名字是最多的 , 这不是一种爱吗?我外婆去世后 , 我母亲说一开始还不习惯 , 感觉空唠唠的 , 丢了什么东西似的 。 她一定哭了 , 我知道的 。

电影■如果你愿意深入了解,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值得感动
本文插图
我还想到了10年 , 从09年上学到现在2019年 , 不正好是10年吗?想到了10年 , 我又想到了十字路口 , 想到了龙首村的十字路口 。 10年前 , 我坐反公交车路过龙首村;10年后 , 我似乎还站在这个十字路口 。 不知道有人是否还记得 , 未央区政府楼顶上的牌子写了什么吗?写了:“投资未央 , 就是投资未来 。 ”
写了这么多 , 不在乎逻辑文理是怎么样了 , 总觉得能想到这么多 , 感觉还是蛮好的 。 说明我还能记忆一些东西 , 说明我还拥有一些东西 , 说明我今晚流泪很值得 。
希望“忘了谁 , 也不能忘了你”成为你的口头禅 , 这是一句有故事的话 , 你细细回味吧 。 我爱你们 , 我想提前让你们知道这一点 。分页标题

电影■如果你愿意深入了解,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值得感动
本文插图
42、关于诗歌
——灵遁者
用意象来创作诗歌 , 等于是把诗歌放在另一种规则里 。 但不这样做 , 如何让诗歌诞生呢?总不能放一张白纸 , 告诉大家 , 这是一首诗歌 。 大家会觉得尴尬和可笑的 。 就像我第一次看到马桶签上名卖了多少万;在画布上割一刀 , 卖了几个亿的心情是一样的 。
可是如果你精神“不正常”或者“经历特殊” , 你对着一张白纸往往能留下眼泪的时候 , 这张白纸 , 不正是一首诗吗?显然它触动了你的灵魂 。
所以会有一个问题 , 诗歌是大家的 , 还是个人的?显然个人通常也属于大家——即社会 。 所以通常意义上诗歌是大家的 。 有句话说 , 人是天地客 , 唯有爱做酬 。 但倘若天地间从来都只有一个人的时候 , 这个人还需要诗歌吗?这时候诗歌就什么形式也没有了 。 就像个刚出生的婴儿 , 他嘟囔什么 , 什么就是诗歌 。 但天地间只有一个人的时候 , 爱从哪里诞生呢?草木虫鱼吧 , 毕竟任何与人交互的生命 , 都属于交流 , 爱就这样诞生 。
但还是多出现两人 , 生命才更有意义 。 这样“孩子”在嘟囔或梦呓的时候 , 旁边的两个人会欣喜或者担心 。 所以毕加索像孩子一样的艺术 , 其实是摆脱形式 , 想回到从前 。 这就是我关于诗歌 , 关于艺术的一点想法 。

电影■如果你愿意深入了解,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值得感动
本文插图
独立学者 , 艺术家 , 作家灵遁者散文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