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标签』化妆品真的能被皮肤吸收吗?


这年头当美妆博主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 因为用户常常喜欢在评论里面问一些审问灵魂的问题…常常可以看到抖音和小红书的评论出现翻车情况——
** ROUND 1 **

『透明标签』化妆品真的能被皮肤吸收吗?
本文插图
【『透明标签』化妆品真的能被皮肤吸收吗?】……

『透明标签』化妆品真的能被皮肤吸收吗?
本文插图
** ROUND 2 **

『透明标签』化妆品真的能被皮肤吸收吗?
本文插图
……

『透明标签』化妆品真的能被皮肤吸收吗?
本文插图
** ROUND 3 **

『透明标签』化妆品真的能被皮肤吸收吗?
本文插图
……

『透明标签』化妆品真的能被皮肤吸收吗?
本文插图
这年头美妆博主太难了!!真的太难了!!要面对化妆品到底能不能被皮肤吸收 , 真的是个送命题 。

『透明标签』化妆品真的能被皮肤吸收吗?
本文插图
接下来划重点 , 如果你想成为专业博主 , 或者想成为专业杠精 , 必须知道的关于皮肤的吸收知识 。
1
表皮是一种生物半透膜
可以选择性屏蔽或吸收物质
角质层是个神奇宝贝 , 大家现在都知道砖墙结构 , 角质细胞类似砖墙结构中的「砖块」 , 角质形成细胞间隙中的脂质则是「灰浆」 。 他们一起防止体内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的流失 , 并防止外界物质侵入 。

『透明标签』化妆品真的能被皮肤吸收吗?
本文插图
细胞间脂质 , 也就是灰浆 , 具有生物膜双分子层结构 , 亲脂基团向内 , 亲水基团向外 , 形成一种半通透的生物膜 , 或者说选择性通透的生物膜 。 一方面可以吸收部分小分子营养物质如电解质 , 另一方面又可以结合一部分水分子 , 将其固定到角质层内 , 提高含水量 。
现在大家皮肤微生物管理很流行 , 人的皮肤表面确实是一个微生物森林 , 里面有很多微生物种群 , 你们的皮肤都是「宿主」 。 不要瑟瑟发抖 , 因为角质层就是微生物最大的屏障 , 直径200nm的细菌和直径100nm的病毒 , 在正常情况下都无法进入皮肤 。 所以你的皮肤上每天都在发生这种场景 。

『透明标签』化妆品真的能被皮肤吸收吗?
本文插图
2
不同的人体部位
皮肤的透皮吸收功能也不同
人的皮肤是半透膜 , 可以选择性吸收物质 。 如果世界这么简单就好了 , 不同部位的皮肤 , 可选择吸收的物质还不一样!人的面部、前额和手背比较容易透过水分 , 而躯干、上臂和小腿就比较难透过水分 。 而有一个神奇的部位——手掌 , 手掌部位的皮肤很特殊 , 除了水分 , 基本上所有分子都不能透过 , 百毒不侵 。 所以武侠小说里面有铁砂掌 , 没有铁砂脸 , 是有原因的!

『透明标签』化妆品真的能被皮肤吸收吗?
本文插图
3
不是分子量小皮肤就容易吸收
分子量小的氨气很容易透过皮肤 , 分子量大的物质 , 如葡聚糖分子(分子量为15300)也都可以透入皮肤 , 而有一些小分子物质则不容易透过皮肤 。 目前研究并没有发现规律 , 只能说是否被皮肤吸收跟分析量大小不是绝对相关的 , 还跟分子的结构、形状、溶解度等有关系 。分页标题
4
脂溶性物质比水溶性物质
要更加容易被皮肤所吸收
虽然说角质层的吸收规律非常任性 , 看起来没什么是绝对的 。 但是也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规则 , 就是脂溶性的物质(如酒精、酮等)会大量被吸收 。 这是因为表皮中细胞膜的脂蛋白结构 , 脂溶性的物质可以透入细胞膜 , 水溶性物质也会被细胞中的蛋白质吸收 , 但是吸收比例比脂类物质小不少 。 所以维生素A , 维生素D和维生素K容易被皮肤透入 , 而水溶性的维生素B , 维生素C , 如果不做处理 , 吸收度就会差一些 。
还有一类物质比较容易由皮肤透入 , 就是酚类 , 比如苯酚 。 水杨酸也算酚类 , 所以脂溶性的水杨酸的透皮吸收率很高 , 不止会进入表皮层 , 还有可能经皮进入血液 , 儿童不能大面积外用水杨酸 , 一般用药面积不能超过体表面积的25% , 否则会出现中毒症状 。 在中国的化妆品规范中 , 使用水杨酸 , 需在包装上注明「含水杨酸 , 三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 。
5
不同成分对皮肤吸收的要求不同
护肤品的主要成分其实可以理解为两种 , 第一种就是希望它停留在表面的 , 比如说各种油脂、封闭剂 , 这是护肤品最原始的功能 , 在皮肤表面形成皮脂膜 , 保护皮肤水分不流失 。 还有防晒剂也属于这一种 , 你最好给我留在皮肤表面 , 要是透皮吸收了就麻烦了 , 早期防晒剂很多都被EWG认为高风险 , 就是因为一直在血液里能检出 。 防晒剂的升级 , 从原来的小分子防晒剂 , 到新型的防晒剂 , 是分子量越大越好 , 剂型越不被皮肤吸收越好 。

『透明标签』化妆品真的能被皮肤吸收吗?
本文插图
另外一种成分 , 是需要到达它们应该达到的位置 。 抗氧化剂、美白剂 , 这一类成分 , 根据各自的原理 , 有的作用于表皮的角质形成细胞 , 有的作用于黑素细胞 , 有的作用于真皮的成纤维细胞 。 那配方师对于这种成分要做的就是能够通过剂型精准的给送到它们应该去的地方 。 不仅要到达 , 而且最好停留并累积在相应的位置 , 发挥最大的作用 。 这也是我们常常说的 , 成分党不能只看成分名 , 也要多看看成分背后的工艺 , 多了解是否能够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