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那份无疆的爱

电影落幕 , 我再度拭去面颊的泪水 , 转身拉开阶梯教室的落地窗帘 , 一束束冬日的温暖阳光照亮了孩子们的眼眸 , 显然 , 刚才电影播放时 , 暗地里一声声隐隐的抽噎不是我的错觉 , 孩子们也被感动的流泪了 。 偌大的空间里悄无声息 , 我问:“知道何克了吗?”孩子们默默地点点头 。 他们还沉浸在《黄石的孩子》冰天雪地跋涉在丝绸之路的艰辛里 , 相信剧中何克的英年早逝 , 让每个沐浴着爱之光泽的孩子感受到了成长中第一份厚重的怅然若失 。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 ”我只说完这句便停止了发问 , 是的 , 我不该惊扰到孩子们此刻的哀伤、缅怀和思考 , 我知道 , 当这些情绪渐渐退去后 , 会有种底色永远地铺染在孩子们心中 , 那是善良 。和孩子一样 , 当我手不释卷地读詹姆斯.麦克马诺斯的《黄石的孩子》一书 , 当我在暗夜里目不转睛的看完同名电影 , 隔着一条苍茫的岁月之河 , 我的心湖蓦地起了一份挣扎、一份慰藉、一份感激 , 思忖良久 , 我得以明了产生这种灵犀的根本原因——在于何克对弱者的那份无私人文的关怀和质朴本真的热爱 。 作为一名采访人员 , 他搁浅周游世界的计划 , 不顾危险地穿梭在战火纷飞的中国 , 关注着战争造成的生灵涂炭;作为一名老师 , 他放弃英国舒适的生活 , 为六十多个需要照顾的中国孩子 , 守护起成长、捍卫着尊严 , 不惜付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 他一次次在生病缺乏药物时决意离开 , 却又一次次在康复后将这种想法抛到九霄云外 , 正是因为对这群身陷苦难孩子的悲悯 , 让他的矛盾变成坦然:自己离开 , 孩子们谁来管?他教会孩子们歌曲 , 给孩子们激励性的评价 , 愈合着战争给孩子们心灵留下的创伤 , 可以说在那场暗无天日的战争浩劫中 , 他为孩子的成长开辟了一方世外桃源 。 出于安全的考虑 , 当他毅然决然地带领孩子路途迢迢地迁校山丹 , 作为一名校长 , 他和孩子们建起的不仅仅是一座学校 , 而是给苦难的大时代背景下的孩子们搭起了一座守望光明的圣殿 , 这样一份深情厚谊 , 我们岂能忘怀?我常常想:这个年代 , 沉重的不是思想 , 而是良知 。 正如现在孩子的成长缺乏的可能不是知识 , 而是心灵深处的一份对人的关爱 。 因此 , 何克的形象不该隐入历史深处 , 他用行动演绎的人性本善 , 用生命诠释了爱的真谛 , 感动的不仅仅是一代人 , 唤起人们的也绝不仅仅是片刻的思考 。我想到了学校德育中渗透的爱国主义教育 。 为了让学生铭记“南京大屠杀”这段惨痛的历史 , 当我们试图用图片展的活动承载我们的教育想法 , 在这样周而复始、一成不变方式中 , 我们疑惑地发觉学生们最初的震惊悲愤渐渐平息 , 取而代之的仿佛是一种司空见惯般的漠然 , 可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 , 孩子们却又表现失去独立思考的人云亦云和流于偏颇的固执己见 。真实的历史不能成为过眼云烟 , 而记住历史并不意味着要让孩子们心怀仇恨 , 我们希冀的是以史为鉴 , 让和平如同一颗种子破土萌芽在每个人心中;我们期待的是明志知进 , 把爱国的一份热忱升华成为祖国奋起的点滴行动 。 而这个过程 , 我们又多希望从那段凄惨苍凉的的历史尘埃中挖掘出一些关于人性的温暖的东西 , 那幺何克这份超越了疆土、超越了血缘的人间大爱 , 无疑刺穿阴霾抵达人们的心灵深处 , 并让孩子们从另一个视角记住了那段历史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从善如流的所向 , 何克的爱曾在这块苦难的土地上滋荣出人性的悲悯和善良 , 这样一份情感的影响必将源远流长 。 今天 , 当我们以何克的爱作为切入点回顾那段历史的时候 , 深受感动的我们在记住那段历史的同时 , 心怀却是那些饱受战争疾苦的人们的同情和远离战争、捍卫和平的坚定信念 , 一切皆爱使然 。爱 , 可以让苦难中的人们懂得彼此守望 , 也可以召回生命中很多流失的东西 。 我总记得一位教育长者对德育的一段诗意的描述:那是一种朴素感情的自然流淌 , 当学生毕业后 , 岁月淘尽了他们从学校里学来的知识 , 依然留在他们性情里熠熠闪光的部分 , 那应该是真正教育的印迹 。 何克那份默默无私的奉献和舍身忘我的付出验证了这点 。姜传奇此文发表于《中国德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