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关于写作的几个故事


_本文原题:关于写作的几个故事

汪曾祺■关于写作的几个故事
本文插图
文 | 玉林罗美兰
写作到底有什么用?很多人都问过这个问题 。
在今天 , 不论***被如何解读 , 本质还是写作的一种形式 。
要做好*** , 还是要去探寻写作这件事情本身的价值 。
写作的价值可以着眼当下 , 但绝不限于当下 。
如果只看眼前 ,
那开始很容易 , 放弃也同样不难 。
01
保命的「沙家浜」

汪曾祺■关于写作的几个故事
本文插图
汪曾祺给大家的印象 , 是高邮的咸鸭蛋、快活林的顾客 , 他写四方食事 , 看着优哉游哉 。
可是作为一个生在20年代 , 长在60年代的中国作家 , 他自然不会只经历这些自在的日子 。
汪曾祺58年被打成右派 , 随后摘帽 , 但档案里也被高层领导写上了“控制使用”这样的说法 。
他在剧团的同事晚年回忆 , 汪曾祺知道自己得到这四字评语时 , 「汗如雨下 , 脸都白了」 。
地主家庭的出身 , 加上右派摘帽的前科 , 汪曾祺靠什么在风雨飘摇的60年代保全家人?
不过是一枝笔罢了 。
汪曾祺在传统京剧改编上 , 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 他改出来的剧本人物刻画入木三分 。
正因如此 , 领导上可以接受他这样有「污点」的作家留在剧团里 。
66年8月 , 隔壁学校的「学生」拿着皮带冲到剧团打人 , 问到汪曾祺是做什么的 , 他如实回答说:“我写《沙家浜》” 。
「学生」闻讯也不敢向他动手 。
写作 , 对有些人来说可以安身立命 。
02
无声胜有声 。

汪曾祺■关于写作的几个故事
本文插图
写作也会让人陷入困境 , 沈从文便是如此 。
他曾经靠一杆笔 , 以小学学历做上北大教授 , 成为汪曾祺的老师;也正因这杆笔 , 被郭沫若定性为「反动作家」 。
49年以后 , 沈从文几次自杀未遂并被文坛除名 , 旧作品全部销毁 , 新作品无法出版 , 他似乎不再是一个“作家” 。
可是时代能够褫夺一个人的身份名头 , 却带不走他手里的笔 。
沈从文被发配到历史博物馆 , 每天的工作就是给各种文物贴标签 , 接待前来参观的游客 。
【汪曾祺■关于写作的几个故事】这样的日子过了十年 , 他写出一本《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 首开服饰史的研究先河 , 成为学科的开山之作 。
书直到1981年才得以在香港出版 , 序言出自当时已经去世的郭沫若之手 。
沈从文7年后心脏病猝发 , 临终遗言是: 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说的 。
可他的笔 , 把他没有说的话都记录下来了 , 我们看到他60年代在日记里写:
茅盾、巴金、郑振铎、老舍 , 我这些旧日老友们十分活跃 , 出国飞来飞去 , 当成大宾 。
可是我呢 , 在北新桥买个烤白薯暖手 , 坐电车到天安门时 , 门还不开 , 即坐下来看天空星月 , 开了门再进去 。
晚上回家 , 有时下雨 , 即披个破麻袋 。
能写的人即便是一时失语 , 他经历过的生活也不会风流云散 。
03
一行小字补充一部家族史

汪曾祺■关于写作的几个故事
本文插图
写作的价值 , 当然不仅存于成「家」的人中 。
2007年夏天 , 美国人尼尔·葛德纳收到一封信件 , 来信的是一名叫晏欢的香港商人 。
尼尔·葛德纳的父亲 , 曾在美军服役 , 二战期间被派往CBI战场 , 也就是中缅印战区 。
晏欢的外祖父叫潘裕昆 , 曾任国军驻印军第50师师长 , 1944年与美军“加拉哈德”部队联合攻克缅北重镇密支那 。分页标题
由于潘将军在内战中退居香港 , 解禁的潘家后人遍寻海峡两岸 , 再难找到和他有关的资料 。
直到他的外孙晏欢 , 在葛德纳建立的纪念网站「被遗忘的中缅印战区」 , 看到一本笔记本上 , 有外公潘将军留下的一行赠言和签名 。
正是这一行字 , 成为线索 , 让晏欢找到了外公留在美国战友手上的大量资料 。
文字只要被书写下来 , 即便难成文章 , 也有它独特的价值 。
如果说新媒体是一辆车 , 那写作就是原动力 。
没有动力的车 , 只是一个摆设 。
离开写作本身 , 妄谈新媒体运营 , 是一件不切实际的事情 。
新媒体的重要性一再被提及 , 可是写作的价值却很少被讨论了 。
如果这一波新媒体的热潮 , 可以让更多人捡起写作的习惯 , 留下有价值的只言片语 。
那将是比新媒体运营本身 , 更有价值的事情 。
-推荐时刻-
律师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
作品的价值也日益重要 。
法律人通常擅长辩论和写文书 ,
这给写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
本周开始 ,
我们会组织一个法律人写作交流群 ,
共同探寻写作的窄门 。
欢迎有兴趣的同行扫码参与 。
希望你可以同时收获到 ,
技能和快乐 。
进群暗号
明眸善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