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陈独秀的儿子,建国后在砖窑厂工作,中央领导特批:可以照顾

引言
上世纪初期 , 中华民国在清王朝的废墟中建立起来 , 然而这个使世人走向共和的政权 , 却屡屡跌宕不堪 。当时军阀混战的场面屡禁不止 , 人们都想在这个乱世中分得一杯羹 , 普通百姓生活积贫积弊 , 困苦连连 。中国又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 一些有先进思想的革命者决定应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 组建一个新兴政党 ,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就此冉冉升起 。
众所周知 , 作为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 陈独秀参与并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自1921年至1927年 , 陈独秀一直担任党内最高职务 , 是党的总负责人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 1927年7月的紧急会议上 , 陈独秀辞去一切职务 。1929年11月 , 陈独秀因反对中央的相关决定 , 被开除党籍 。陈独秀一生先后有过四任妻子 , 生育有七名子女 , 其中原配夫人高晓岚为其生育延年、乔年、松年三子及女儿陈玉莹(又名陈筱秀) 。
?

■他是陈独秀的儿子,建国后在砖窑厂工作,中央领导特批:可以照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陈独秀雕像
陈独秀长子陈延年和次子陈乔年都像父亲一般 , 早早便参加革命工作 。1927年4月 , 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二人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不久之后 , 陈延年被任命为江苏省委书记 , 陈乔年担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 二人成就非凡 。弟弟陈松年却和两位哥哥的人生轨迹大为不同 , 一生从不参与政事 , 但同样的是陈松年和哥哥们一样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不幸 。
?

■他是陈独秀的儿子,建国后在砖窑厂工作,中央领导特批:可以照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三子陈松年晚年zhao
陈松年 , 1910年出生于安徽安庆 , 出生不久父母就离异 , 陈松年随小姨生活 。3岁时 , 因父亲陈独秀的革命运动 , 陈松年兄弟三人受到追捕 。士兵们来到家中时 , 哥哥们跳墙出走 , 只有年幼的陈松年在翻墙时跌落到邻居家中 。幸运的是 , 邻居指着陈松年 , 对到来的官兵说这是自己家的孩子 , 陈松年才逃过一劫 。
?

■他是陈独秀的儿子,建国后在砖窑厂工作,中央领导特批:可以照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陈独秀妻子与孩子旧照
长大后 , 陈松年没能像哥哥们一样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读书 , 甚至国外留学 , 他甚至大学还没毕业就辍学了 , 不过由于家学深厚 , 陈松年依然有极高地文学修养 。1927年 , 大哥陈延年在上海被害 , 消息传到安庆 , 全家人哭得晕了过去 。由于父亲不在家中 , 年仅17岁的松年就和姐姐玉莹一起前往上海 , 为哥哥料理后事 。国民政权不让兄妹二人安葬陈延年遗体 , 二人无奈之下只得在哥哥就义的地方燃香烧纸 。大哥出事一年不到 , 二哥陈乔年又在上海被害 。接二连三的失去亲人 , 姐姐陈玉莹受到极大的精神刺激 , 不久之后便离开人世 , 死时年仅28岁 。
?

■他是陈独秀的儿子,建国后在砖窑厂工作,中央领导特批:可以照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陈独秀墓地近照
1932年 , 父亲陈独秀被国民政府拘捕并被判处13年有期徒刑 。陈松年强忍着父亲身陷囹圄的悲痛 , 操持起一大家子人 。1938年 , 陈松年与妻子窦珩光带着年幼的女儿前往汉口看望获释的父亲 , 一家人沿江而上来到江津 。在这里 , 陈松年为照顾一同前来的祖母谢氏和继母潘兰珍等长辈 , 开始在江津对岸的德感坝九中教书 , 以此来维系生活 。1942年 , 父亲逝世后 , 陈松年因买不起棺材 , 只得把父亲灵柩安放在简陋之处 。直到抗战胜利后 , 才在朋友的帮助下将父亲带回故乡安庆埋葬 。分页标题
?

■他是陈独秀的儿子,建国后在砖窑厂工作,中央领导特批:可以照顾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砖窑厂旧照
建国之后 , 由于父亲复杂的身份 , 陈松年遭遇了许多困难 , 生活陷入困境 。女儿们因为家中经济困难 , 都提出不念大学 , 自己去外面打工 , 帮助家庭摆脱困难 。可陈松年坚持让女儿们上完大学 。为供孩子们读书 , 陈松年夫妇到砖窑厂做工 , 什么苦活累活都干了个遍 。直到1958年2月 , 中央领导来到安庆视察 , 向当地工作人员询问陈独秀家中还有谁 , 地方人员回答道:“还有个儿子陈松年 , 在窑厂做工 , 生活比较困难” 。中央领导知道后便批示当地政府:“生活困难 , 可以照顾嘛!”|就这样 , 地方政府每月给予陈松年30元生活补贴 。
结语
1978年末 , 陈松年转行到安庆市文史馆、安徽省文史馆中工作 。同年 , 年逾古稀的陈松年终于找到父亲陈独秀的墓 , 此后每年坚持步行十余里 , 拄着拐杖为父亲扫墓 。1990年 , 陈松年因病去世 , 享年80岁 。
参考资料:
《在关于陈独秀的几点回忆》#陈独秀#陈延年#陈乔年收藏
?
▲三子陈松年晚年zhao
陈松年 , 1910年出生于安徽安庆 , 出生不久父母就离异 , 陈松年随小姨生活 。3岁时 , 因父亲陈独秀的革命运动 , 陈松年兄弟三人受到追捕 。士兵们来到家中时 , 哥哥们跳墙出走 , 只有年幼的陈松年在翻墙时跌落到邻居家中 。幸运的是 , 邻居指着陈松年 , 对到来的官兵说这是自己家的孩子 , 陈松年才逃过一劫 。
?
▲陈独秀妻子与孩子旧照
长大后 , 陈松年没能像哥哥们一样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读书 , 甚至国外留学 , 他甚至大学还没毕业就辍学了 , 不过由于家学深厚 , 陈松年依然有极高地文学修养 。1927年 , 大哥陈延年在上海被害 , 消息传到安庆 , 全家人哭得晕了过去 。由于父亲不在家中 , 年仅17岁的松年就和姐姐玉莹一起前往上海 , 为哥哥料理后事 。国民政权不让兄妹二人安葬陈延年遗体 , 二人无奈之下只得在哥哥就义的地方燃香烧纸 。大哥出事一年不到 , 二哥陈乔年又在上海被害 。接二连三的失去亲人 , 姐姐陈玉莹受到极大的精神刺激 , 不久之后便离开人世 , 死时年仅28岁 。
?
▲陈独秀墓地近照
1932年 , 父亲陈独秀被国民政府拘捕并被判处13年有期徒刑 。陈松年强忍着父亲身陷囹圄的悲痛 , 操持起一大家子人 。1938年 , 陈松年与妻子窦珩光带着年幼的女儿前往汉口看望获释的父亲 , 一家人沿江而上来到江津 。在这里 , 陈松年为照顾一同前来的祖母谢氏和继母潘兰珍等长辈 , 开始在江津对岸的德感坝九中教书 , 以此来维系生活 。1942年 , 父亲逝世后 , 陈松年因买不起棺材 , 只得把父亲灵柩安放在简陋之处 。直到抗战胜利后 , 才在朋友的帮助下将父亲带回故乡安庆埋葬 。
?
▲砖窑厂旧照
建国之后 , 由于父亲复杂的身份 , 陈松年遭遇了许多困难 , 生活陷入困境 。女儿们因为家中经济困难 , 都提出不念大学 , 自己去外面打工 , 帮助家庭摆脱困难 。可陈松年坚持让女儿们上完大学 。为供孩子们读书 , 陈松年夫妇到砖窑厂做工 , 什么苦活累活都干了个遍 。直到1958年2月 , 中央领导来到安庆视察 , 向当地工作人员询问陈独秀家中还有谁 , 地方人员回答道:“还有个儿子陈松年 , 在窑厂做工 , 生活比较困难” 。中央领导知道后便批示当地政府:“生活困难 , 可以照顾嘛!”|就这样 , 地方政府每月给予陈松年30元生活补贴 。
结语
1978年末 , 陈松年转行到安庆市文史馆、安徽省文史馆中工作 。同年 , 年逾古稀的陈松年终于找到父亲陈独秀的墓 , 此后每年坚持步行十余里 , 拄着拐杖为父亲扫墓 。1990年 , 陈松年因病去世 , 享年80岁 。分页标题
参考资料:
【■他是陈独秀的儿子,建国后在砖窑厂工作,中央领导特批:可以照顾】《在关于陈独秀的几点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