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风物志」科技与考古:如果没有AI,我们还要等多久才能发掘保护秦皇陵



我们国家在考古史上最大的痛点莫过于定陵 。 1955年10月4日 , 当时郭沫若、沈雁冰、吴晗等学者联名提交《关于明长陵的请示报告》 , 调研后认为明十三陵中长陵的的发掘参考价值太低 , 于是先后考虑了永陵、思陵、定陵 。 最终经过研究选择了定陵 , 1957年定陵玄宫在封尘三百多年后再度开启 , 这次发掘虽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 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 当时考古技术极其落后 , 根本无力保护出土的文物 , 发掘出土的丝织品以眼力可见的速度腐化最终毁灭 , 自此之后考古界定下来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的规定 。

「历史风物志」科技与考古:如果没有AI,我们还要等多久才能发掘保护秦皇陵
本文插图
秦始皇
万众瞩目的秦始皇陵
要问古代帝王陵中哪一座最受关注 , 无疑是千古始皇帝赵政的陵寝 。 史籍记载秦始皇陵从继位出开始修建皇陵 , 耗时三十九年完成 , 诗仙李白在《古风·秦王扫六合》中写道"刑徒七十万 , 起土骊山隈 。 尚采不死药 , 茫然使心哀 。 连弩射海鱼 , 长鲸正崔嵬 。 额鼻象五岳 , 扬波喷云雷 。 鬐鬣蔽青天 , 何由睹蓬莱?徐巿载秦女 , 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 , 金棺葬寒灰 。 "
描述的是秦始皇动用七十万徭役在骊山修建陵墓的事情 。 始皇陵如此的受瞩目的原因主要是:
1、它的主人是秦始皇 , 由于历史深度的原因 , 也因为汉代史学家可能存在的立场问题 , 所以真实的秦始皇是怎么样的显得非常神秘 。 而秦始皇陵中必定存在大量关于秦始皇的史料 , 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他的事迹 。
2、第一个规模宏大 , 但又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 。 考古界的十墓九空的说法说的是古代墓葬被猖狂盗掘的情况 , 现在考古发掘的战国墓、秦墓、汉墓大多都已经被历代盗墓摸金者洗劫一空 。 在近现代的勘测中发现 , 秦始皇陵虽然被侵扰试图盗掘过 , 但是应该没有成功 。
3、兵马俑的出土 , 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 , 秦始皇作为一个征战一生的帝王 , 死后在他陵寝周边布下了兵马俑来守护他的长眠 。 1974年被人发现后 , 兵马俑给秦始皇陵带来了更多的关注 。
4、传说始皇陵中存在的宝物 , 秦始皇统一的不仅仅是当时六国的领土 , 还有六国的宝物 。 历史上的文物中 , 人们一直念念不忘的玉玺、九鼎没准都在秦始皇陵中 , 即便没有这两件宝物 , 作为当时天下最富有的帝王他带入陵寝中的宝藏肯定不在少数 。

「历史风物志」科技与考古:如果没有AI,我们还要等多久才能发掘保护秦皇陵
本文插图
【「历史风物志」科技与考古:如果没有AI,我们还要等多久才能发掘保护秦皇陵】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陵的关注度如此高 , 所以不断有人提出发掘秦始皇陵 , 但以目前的技术仍然做不到完全的保护所有的文物 , 也无法应对发掘中未知的可能 。
不发掘不等于保护
当年因为定陵的事情 , 所有定下不主动发掘帝王陵的规定 。 但实际上不主动发掘虽然是目前最好的保护办法 , 也是最无奈的 。 文物在地底下并不是绝对安全 , 即便不发掘它还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产生质变 , 甚至逐渐消亡 , 最终我们还是无法再见到那些古人留下来的瑰宝 , 哪一件艺术品是用来埋葬的呢?地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 , 比如现在黄河之下因为洪水 , 埋藏了许多的文物 , 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再见到那些遗址 。 秦始皇陵虽然不需要担心被黄河淹没 , 但是陕西在汾渭地震带上 , 这个地震带区域历史上仅4.7级以上的地震记载了160多次 , 其中7级以上的9次 。 所以始皇陵有没有在这些天灾中收到损坏 , 以后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中 , 会不会对始皇陵造成伤害 , 虽然计算不到真正发生的可能 , 但是也证明地底并不是安全的 。 再者谁又可以保证没有亡命之徒觊觎秦始皇陵呢 , 秦始皇现在可能没有被盗墓贼得手 , 但是近代已记录并纳入保护的墓葬被盗墓贼得手的案例不少 。分页标题

「历史风物志」科技与考古:如果没有AI,我们还要等多久才能发掘保护秦皇陵
本文插图
现在我们不敢发掘秦始皇陵的原因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 还有文化冲击的考虑 , 我们一直以来对秦始皇的映像大多来自于《史记》 , 秦始皇陵中一定有失传的历史 , 如果一旦发掘出一些颠覆历史的记载 , 那对我们现在的历史体系、文化体系都是不小的冲击 。 即便是现在普通的考古发掘都在不断的刷新我们的历史课本 , 想象一下骂了几千年暴君的秦始皇 , 如果被证实其实只是一个比较严苛的皇帝 , 那会带来怎样的冲击 。 就像现在湖南的里耶秦简 , 其中就记载秦始皇焚书坑儒可能仅仅是为了统一思想和祭祀行为而已 。 所以究竟是《史记》在丑化秦始皇还是里耶秦简在美化秦始皇呢?当然这些也许到了真正发掘秦始皇陵的那天都已经有了更合理的解释 。
技术奇点与 AI技术在未来考古领域的应用
这里说的奇点并非数学知识中的奇点 , 技术奇点的概念是指人类文明出现颠覆性的事件点 , 在这个事件点之后的事件就像黑洞一样无法预测 。 历史上可以纳为奇异点事件的如人类最早使用石器、人类开始使用火、人类出现国家 。。。。。。 等 , 很多相信这个理论的科学家认为在 2005年~2100年之间将会发生一次奇点 , 科学家们作出这个推测的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
1、 芯片的技术达到了瓶颈 , 根据摩尔定律 , 人类制造的芯片每十八个月性能就会提高一倍 , 在2010年以前芯片的发展速度一直依据摩尔定律在发展 , 但是到2013年年底芯片的发展出现了放缓 , 已经出现技术上临界点的征兆 。
2、 依托芯片技术的人工智能也随着芯片的换代而发展 , 同时AI也用其超过人类的某些能力 , 可以计算出人类计算不出的未来芯片发展的道路 。 也就是说未来的芯片可能是AI在设计更新,到时候的芯片运算能力我们人类就无法估计 。

「历史风物志」科技与考古:如果没有AI,我们还要等多久才能发掘保护秦皇陵
本文插图
AI科技
我们现在的科技无法知道这次奇点发生后人类会变成什么样 。 现在只是猜测这个奇异点将可能由超级智能AI引发 。 到现在我们现在之所以不敢随便的发掘帝王陵不完全是因为技术不够 , 而是我们无法预估在发掘可能会发生的事故 , 无法预估代表不能提前预案 , 到时一旦真的发生这种未知的故障 , 那将会如同定陵一样 , 出现无法补救的后果 。 而AI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 , 他可以通过学习、模拟 , 构建能够跟人类似甚至超越的推理、规划、计算能力 。 我们现在不能预测考古工作中未知的事故是因为我们无法知道古人的思维而AI完全可以通过对大量是古籍、考古发现进行学习推理 , 只要能够达到古人的思维方式 , 那很多失传的技术都可能再度复原 。 我们现在的人工智能已经在某些领域超过人类 , 如下棋的阿尔法围棋 , 而到了奇点发生预测的最迟时间21世纪末 , 其他的考古技术应该也都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 , 再加上AI的加持 , 可以帮人类计算出很多人类预估不到的事故 , 并提供解决方案 。
结语
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历史的探究 , 中国的秦始皇陵 , 古埃及的金字塔都是现在考古界难以攻克的阵地 , 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正在慢慢的接近被掩埋的历史 。 我们期待AI给我们带来的惊喜 , 如果真如科学家们所推测的发生新奇点 , 不仅仅是在陆地上 , 我们对海洋、甚至太空的历史探索都能得到很大的帮助 。 不过历史上越接近真相死的越快 , 我们接近人类起源的同时会不会也越接近灭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