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帝国强烈的游牧色彩,掀起中华世界

由于中华帝国史书的独特之处 , 乃是置于王朝更迭的框架下 , 因此这时代的大规模迁移被忽略 , 静态地被编写进王朝交替史之中 。若是不仔细重读中华帝国的循环史观 , 将无法描绘出东亚史的活力 。由始皇所构筑的中华帝国基础
公元前二二一年 , 秦王政逐一打下六国 , 建立秦帝国 。秦王政不仅统一了历经长期战争的大空间 , 更建立起现今中华帝国统治体系的原型 。
官僚使用汉字作为书写文字 , 统一语言分歧的各个地区 , 这样的体系让大空间的统一成为可能 , 若非掌握汉字的菁英 , 则无法在语言不同的广大区域活动 。即使在现代的中国 , 南方与北方的语言仍完全不通 。

##隋唐帝国强烈的游牧色彩,掀起中华世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统天下的秦王政设立了「辉煌(煌煌)天神(帝)」的称号 , 自称始皇帝 , 他整理了官僚体制 , 并且将部族制转换为国家体制 , 这个制度乃是基于天命论 , 也就是受天帝委任的皇帝直接统治万民 。秦帝国以「普天之下 , 莫非王土」来一统部族 。
官吏由中央派遣的郡县制 , 即是将地方与皇帝连结的系统 。秦根据阴阳五行之说 , 以秦为水德王朝 , 「六」为最尊贵的数字 , 因此帝国全境共区分为三十六(后为四十八)郡 , 其下设立数千百个县 , 交由官僚来统治 。
帝国统治的基础单位-县有「悬系于首都」之意 , 官僚在地方有力人士的协助下 , 进行征税与维护治安的工作 。在另一方面 , 郡是集合数县而成的行政单位 , 从郡与军同音可知 , 系指由中央派遣军团来管辖的范围 。此外亦有一说 , 照文字之意 , 县是集合之物 。

##隋唐帝国强烈的游牧色彩,掀起中华世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为帝国的根基 , 实现道路网建设及车轨(马车的车轴宽)统一 。结合首都与各地大城市、北方军事据点 , 完成总长一万二千公里的道路建设 , 其中约七千五百公里称为驰道 , 是宽七十公尺的干道 , 在一定间隔设置驿站 , 道路用于皇帝行幸、官僚往来及非常时期的军队移动 。
对秦而言 , 位于蒙古高原的游牧势力-匈奴是帝国的一大强敌 , 因而结合战国时代由北方各国所建造的城墙 , 形成万里长城 , 据此圈住中华帝国的统治空间 。受匈奴所侵扰的汉朝
秦灭亡后 , 楚国贵族项羽与沛县(现江苏徐州市)的农民刘邦展开相互激烈的竞争 , 最后由刘邦获得胜利 , 建立汉朝 。
汉朝实行郡国制 , 由皇帝直辖地与诸侯统治领地所组成 , 承认地方有一定程度的自治 。虽然在概念上缺乏整合性 , 却不失为一种考量到现实的怀柔统治 。当时 , 汉朝因熔矿炉而能大量铸铁 , 是世界最大的铁器生产国 。

##隋唐帝国强烈的游牧色彩,掀起中华世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两汉的四百年间 , 中华帝国走向稳定 。适逢西汉盛世时期的武帝决心投入与匈奴的决战 。如前所述 , 匈奴可与西亚的斯基泰人相匹敌 , 是拥有马匹的强大军团 , 建立汉朝的刘邦亦曾被匈奴所包围 , 并且签下了屈辱的和谈条约 。
至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展开全面战争 , 计划与大月氏(当时已被匈奴赶出蒙古高原、移居到阿姆河上游巴克特里亚的游牧民族)联手夹击匈奴 , 于是派遣使节张骞 , 以及一百名随从至大月氏国 。
后来交涉虽告失败 , 但根据张骞在当地十余年的见闻报告 , 始明暸在中华世界之外 , 有中亚诸国及西亚的帕提亚(安息)、丝路(绢之道)的存在 , 孤立的帝国得以大开眼界 , 欧亚西部和东部网络于是产生了连系 。分页标题

##隋唐帝国强烈的游牧色彩,掀起中华世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西汉夺得帝位的外戚王莽建立新朝 。然而 , 新朝立基在儒家思想的纸上政治破绽百出 , 导致发生赤眉之乱而因此灭亡 。之后 , 刘秀(光武帝 , 二五-五七在位)建立东汉 , 放弃在渭水盆地已然荒废的长安城 , 以黄河中游的洛阳为首都 。另外 , 因地方豪族势力抬头导致东汉的皇权较弱 , 洛阳的规模远远不及前代的首都长安 。
自东汉武将班超以西域都护(西域长官)的身分统辖绿洲诸国 , 丝路交易相当活络 , 天竺(印度)、大秦(罗马帝国)等相关消息均详细地传入汉朝 。因游牧民族入侵与人们大迁移所造成的空间膨胀
东汉末朝 , 由于豪族势力抬头、统治阶层的腐败、阶级差距的扩大 , 因而引起黄巾之乱 , 以此为契机 , 东汉最终在三世纪时结束 。地方豪族加上中央宦官、外戚、官僚(党人)争权 , 统治机能陷入瘫痪状态 。
不久便进入三国(华北的魏、长江下游江南的吴、长江上游四川的蜀)争天下的三国时代 。《三国志》所描绘的即是魏曹操、吴孙权、蜀刘备及其军师诸葛亮等人物各自活跃的时代 。

##隋唐帝国强烈的游牧色彩,掀起中华世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司马炎以下克上灭了魏国 , 建立晋朝 , 在公元二八○年统一中国 , 三国时代终告结束 。然而 , 不久后武帝去世 , 外戚藉着武帝之子惠帝的昏庸而进行干政 , 随后八王起兵开始了史称八王之乱的王族间的大混战 。在此混乱中因胡骑(游牧民族佣兵)能娴熟驾驭马匹 , 因此受到利用 。
在持续的战乱中 , 匈奴王刘聪藉世代与汉室有姻亲关系进而占领洛阳 , 西晋被灭 , 游牧民族建立了部族政权 。其后 , 称为「五胡」的游牧民族 , 陆续在黄河流域建立国家 , 中华帝国的心脏区域转而成为游牧民与农耕民混住的空间 , 中原人则大规模地往江南稻作地带迁徙 。马匹重新改编了中华世界 , 成为涵盖湿润地带的大范围世界 。
由于中华帝国史书的独特之处 , 乃是置于王朝更迭的框架下 , 因此这时代的大规模迁移被忽略 , 静态地被编写进王朝交替史之中 。若是不仔细重读中华帝国的循环史观 , 将无法描绘出东亚史的活力 。
骑马战斗技术的普及 , 以及强化中华空间与中亚的连结 , 游牧民族的风俗习惯(胡风文化)广传至东亚 。大乘佛教在中华世界扎根 , 为了对抗佛教 , 统合传统信仰的道教组织了起来 。
北方干燥地带被游牧民族所占据 , 江南稻作湿润区的开发则更为推进 。中华世界翻转成一个广大的历史空间 , 而这个空间的组成包括游牧色彩强烈的麦作北朝 , 以及由门阀贵族把持、依靠稻作的南朝 。不久 , 统一华北的鲜卑人北魏的孝文帝推行归化政策 , 朝游牧民族与中原人同化之路迈进 , 游牧色彩强烈的新中原人成为新的统治阶层 。
朝鲜半岛北部通古斯系的高句丽(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六六八) , 在公元三一三年消灭中原人的统治据点「乐浪郡」而自立 , 并将黄河流域的骑马战术和佛教带至朝鲜半岛 。
不久后 , 成立国家的动向、马匹及骑马技术一同传往朝鲜半岛南部与日本列岛;于是百济、新罗 , 以及大和王朝诞生了 。而佛教与儒教、道教一同传布到了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 。游牧系隋朝的大运河建设
隋灭了南朝的陈 , 结束维持三百多年的魏晋南北朝 。游牧王朝将淮河以南的中原人王朝(陈朝)所统治的稻作地带纳入版图 , 一举扩大了中华世界 , 这是在中华世界中的地方性「空间革命」 。隋朝在短时间内就灭亡 , 因而与后继的唐合称为隋唐帝国 , 两者均是游牧色彩强烈的帝国 。分页标题
隋朝为了统治新的中华空间 , 建造大运河(世界最长 , 达一千八百公里) , 用以结合干燥黄河中游的政治、军事中心 , 与湿润江南经济中心 。世界绝无仅有的内陆水道 , 让海路的必要性更为降低 , 将中华帝国闭锁在内陆 。
隋朝一方面力图在扩张的空间中稳固「均田制」 , 但在另一方面 , 因三次远征高句丽的失败 , 引起大规模的农民叛乱 , 隋朝不到四十年的时间即宣告灭亡 。最强的农业帝国——唐
【##隋唐帝国强烈的游牧色彩,掀起中华世界】唐朝天子 , 以Tengri Qaghan的身分降服了土耳其系的骑马游牧民族突厥 , 统治空间一度扩大到帕米尔高原以西 。唐朝强大的力量来自于抑制豪族 , 实行均田制 , 将全国的农地收归皇帝所有 。唐朝让为数众多的农民来担负租庸调 , 实行府兵制 , 因此可用低成本来动员六十万的农民为兵 。由于均田制是适合统治者的上算制度 , 朝鲜半岛及大和王朝也都尝试实行 , 但均终告失败 。
唐朝在八世纪前半的玄宗时代达到最盛世 。因为伊斯兰势力入侵而逃难的波斯人定居在长安 , 他们带来的异国文化为唐代更添繁华 。然而 , 玄宗晚年因土地不足的问题严重 , 农民逃避兵役 , 渐渐地破坏了府兵制 , 为此 , 边境地带的防卫委予游牧佣兵 。由中央派遣节度使 , 统率异民族的佣兵集团(军镇) 。

##隋唐帝国强烈的游牧色彩,掀起中华世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这种情形下 , 晚年的玄宗失去长年陪伴的皇后 , 转而宠爱杨贵妃 , 集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家族崛起 。其中势力最大的是粟特人节度使安禄山 , 由于他的不满、嫉妒与野心而发起叛乱 。叛军占领长安 , 沉浸在和平中的唐朝危在旦夕 。
其后 , 叛乱虽勉强平定 , 但华北地区被节度使所割据 , 将土地及农民私有化 , 帝国瞬间转而衰退 。在华北地区 , 节度使及大地主加速土地私有化 , 过去均田制的农民转为小作人 。
唐朝时华北的税收被节度使所夺 , 不得不倚靠占财政收入一半的盐专卖 。九世纪后半 , 走私盐商黄巢领导的农民叛军在全中国四处流窜 , 而节度使独立的情况更是遍及全国 。结语
然而 , 在中国因征战而损伤身体的武人 , 违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 , 以致社会地位相当地低下 , 无法像日本一样成为武士阶级 。节度使以官僚维持门面 , 与部下仅止于一代的契约关系 。
只有天子一人统治天下才是常态 , 以此思想而为人所知的中华世界 , 并未孕育出分权统治的武装领主 。宋朝为安史之乱后大约二百年的大混乱时代画上休止符 , 将军队集中于皇帝之下 , 并架空节度使 , 统治权则委由科举(学科试验)所选拔出来的文人官僚 。
参考文献:
《唐书》、《后唐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