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班宇:为了逃逸而书写 |关注
_本文原题:班宇:为了逃逸而书写 |关注
本文插图
为了逃逸而书写
文|班宇
2016年之前 , 我没写过小说 , 读书也有限 , 但写过不少评论 , 都是关于音乐的 。 我一度非常痴迷音乐 , 只要是醒着 , 基本都是在听唱片 。 听得多了 , 便也不满足 , 试着用写作去解释 , 去触碰一些作品的末梢神经 , 后来逐渐醒悟 , 并不需要用一种语言去解释另一种 , 对于许多人来讲 , 这是相当徒劳的事情 , 世界在变 , 不管你是否承认 , 迪伦不是早就在歌里唱过:疯狂的人们 , 陌生的时代;我被紧紧锁住 , 排挤在外;我过去很在意 , 但一切已经面目全非 。
被时代丢在后面 , 这种感受不太妙 。 我沉寂了一段时间 , 写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 看场球就去写比赛 , 读本书也写上几千个字 , 但还是不甘心 , 我觉得语言这样去使用 , 总归有点浪费 , 它理应有着更为密集、广阔、精确的指向 , 可以抵达更深处 。 而小说恰好能完美实现这一点 , 它的包容性非常强 , 也在不断进化 , 到现在仍没法很好定义 , 这点让我觉得有趣 , 并且放松 。
所以写小说对我来说 , 像是去捕捉神秘巨翅的倒影 , 我的很多故事的驱动力 , 往往来自某个模糊短暂的时刻 , 而它也并不总会在文中出现 , 甚至也不是主旨 , 只是一道即逝的光、喷出的泉水 , 或者荡开的地火 , 需要徒手劳作 , 亲自揭开背后之谜 。
卡佛在《论写作》里 , 曾复述过奥康纳的一段话 , 关于她的那篇《好心的乡下人》:“我会开始动笔写那篇小说时 , 不知道里面会出现一个装着一条木腿的博士 。 一天早晨 , 我正在写我已经有了点想法的两个女性人物 , 不知不觉就给其中一个安排了一个装了一条木腿的女儿 。 随着故事的进展 , 我又加进了一个圣经推销员 , 但我完全不知道下面该拿他怎么办 。 差十来行就要写到他偷那条木腿时 , 我才知道他会去偷木腿 。 可一旦发现将要发生什么 , 我便意识到这一切都是必然的 。 ”
一切都是必然的 。 听着玄奥神秘 , 但在写作时 , 我也有过类似的感觉 , 故事有时会不太受控制 , 与之搏斗是徒劳的 , 体验到一种凌驾于故事、逻辑与文本的存在 , 这是写作里最美妙的事情之一 。 另一件美妙的事情也许是 , 它能让人在混沌之中 , 找到属于自己的秩序 。
美妙过后 , 又难免低落 。 结局是作者的终点 , 也是阅读者的终点 , 但并不是所有人与事物的终点 。 他们始终并肩 , 于未知的空白里 , 去对抗无止尽的命运 , 比我们虔诚 , 也比我们勇敢 。
我的聆听、写作与阅读都没有“决定性时刻” , 并没有任何一本书或者一件作品 , 对我进行过大刀阔斧的改变 , 从此走上另一条路 。 事实上 , 我也不太相信这个 , 认为不过是一种修辞 , 人们在追溯自我的过程中 , 总要在某一刻度上有所停滞 , 不然好像很多事情都无法解释 。 但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的解释吗?
东北之于我来讲 , 概念愈发模糊 , 其特殊性正在逐渐丧失 , 人们再也不能以卡通片的形式去推断这里的人与事物 , 那太草率了 , 它的复杂性与其他地域并无二致 。 对于写作层面来讲 , 作家与其作品的关系很暧昧 , 在东北也可以不去描述东北 , 转而以更先锋或者更委婉的形式去探讨其他命题 。 故事每天在任何地方上演 , 好的小说里探讨命题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 , 不太会被地域所限制 。 但在另一方面 , 人们在极寒与皑皑白雪之中 , 很难不产生与之融为一体的想法 , 人很容易投入进去 , 那么也就容易感动自我与他者 。
2018年 , 我还写过一篇小说叫《逍遥游》 , 讲述一位患病女孩的短暂“逃逸” , 这个所谓的“逃逸” , 就从日常之中走出去一点点 , 他们去做个短途旅行 , 对很多人来讲 , 这不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契机 , 但对于小说里的人物来说 , 已经拼尽全力 , 始终相互维护着 , 许多人都在努力让自己变得稍微丰富一些 , 并为此筋疲力尽 , 无所谓对错 , 历史不会记述 , 但对于个人来讲 , 这又非常重要 。 小说里有个细节 , 即这位女主角许玲玲的前男友是球迷 , 以前两个人总在一起去看辽足比赛 , 后来因患病分手 , 许玲玲也理解 , 不怨男友 , 记住的都是俩人在一起时美好的事情 。 辽足的主场在铁西体育场 , 旁边有一条干道 , 夏天都是大排档 , 为球迷准备 , 我有时也去看球 , 结束后去那边喝一杯酒 , 跟朋友聊几句 。 写完这篇小说 , 我想到 , 许玲玲有一段时间也是这样 , 跟男朋友看完球 , 来这里喝酒、吹风 , 可能就坐在我的旁边 , 我见过许多次 , 虽然不认识 。 后来由于一些原因(感情方面、家庭方面、身体方面)不来了 , 但这也是她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逸出 。 那几天里 , 我一直在想 , 许玲玲现在偶尔还会关注辽宁队吗 , 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 , 是不是跟我一样 , 既生气也惋惜 , 还是毫无感觉 , 会不会也能记起从前的一些事情 。 不太清楚 , 但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 这是小说带给我的逃逸 , 为我在另一个维度上打开了新空间 , 是我所创造出来的 , 又平行于我而长久存在 , 我愿意为这种逃逸而持续书写下去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原载于《文艺报》2019年4月17日2版
作者
本文插图
班宇
1986年生 , 沈阳人 。 曾以“坦克手贝吉塔”为网名在豆瓣阅读等平台发表作品 。 著有小说集《冬泳》《逍遥游》 。 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钟山之星”年度青年作家等奖项 。
延伸阅读
班宇:小说更像是一个可以无限扩张的容器
《中国青年作家报》江怡、谢宛霏
【「当代」班宇:为了逃逸而书写 |关注】作为一个跨越了“纯文学”和新媒体边界的作家 , 班宇的受众群体非常广泛 , 其中不乏90后00后 。 为什么这些年轻人会喜欢阅读班宇的作品?
班宇承认 , 他所描述的那个时代 , 很多读者确实没有经历过 , 他们对这本书产生兴趣 , 可能是对那个时代人的命运感兴趣 。 对于班宇自己来说 , 他有印象的时候也已经是一个相对中后期的阶段了 , 变革应该从199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 , “但情感结构一定是共通的” 。
班宇说 , 在读托尔斯泰或者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些伟大作家的作品时 , 对于他们所描述的那个时候的国家的状态、人们的状态 , 也很感兴趣 。 因此 , 无论时代背景是如何 , 科技发展是如何 , 人们心中的那些景观 , 人们心中的那些念头和想法 , 可能是同一种“噪音”所驱动的 。
作家要信任自己的写作
班宇指出 , 所谓信任自己的写作 , 最简单的一点就是 , 写自己经历过的场景 , 或者写自己真实的感受 , 再从这种感受出发 , 倒推出整个时代的景观 。 这也是班宇在文学生活上的一个根源 。
班宇说 , “我的小说除了某几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原型之外 , 大部分是虚构的 。 这种虚构是虚构的故事情节 , 而不是虚构的情感经历 。 对于在小说里面投入的情感 , 我从来没有想过虚构 。 我不会去太想写那些自己不太信任的文字 。 我只是把那种真实的情感和经历 , 在小说里面 , 做一个虚构的处理 。 ”
班宇非常认同博尔赫斯的一个说法 , 所有的文学都是心理文学 。 也就是说 , 现实完全等同于想象 , 小说里面的人物和生活中的人物同等真实 。 在班宇的理解里 , 真实是作家试图忠于自己的一个原则 。 想象并不是一种空穴来风 , 而是跟我们能触及到的所有的现实一样 , 也是真实的一部分 。
在自己的写作中 , 班宇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种姿态 。 他说:“在写作的时候 , 某一阶段是重新梳理自己的记忆和感受 , 然后是重新梳理自我的秩序 。 这样的话 , 可能会形成一种虚构化的表达 , 但在文本下面隐含着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等 , 又是真实可触的 。 我可能一定要嗅到某种味道 , 或者说 , 感受到某个让我觉得真实可信的细节 , 才能去踏实地进行虚构的处理 。 ”
在《冬泳》这个短篇里 , 主人公“我”杀死“东哥”这个情节 , 引发读者广泛的争议 。 对此 , 班宇表示 , “我的写作没有把东哥杀死 , 大家是不是对这个人的生命力有一点误解 , 这只是揍一顿 , 这个人没那么容易死 。 至少是在我的写作过程中 , 我没有要写这个人的死亡 。 这个故事里面 , 包括最后那些东西 , 是真是假我不知道 。 我想表达的是 , 很多人会遭受到一种不公的结果或者不公的命运 。 ”
班宇想表达的是 , 很多事情看似和我们没有直接关系 , 但是可能在某个人的某个节点上 , 我们也做出了一些事情 , 或者一些决定 , 也影响了他的人生走向 。 他说 , “我只是想讲 , 人在某一时刻所遭遇的这种困境 。 在这个困境里边 , 如果选择死亡的话 , 我觉得这不是一个解决方式 , 也不是一个有效的抵抗方式 。 在那种情况下 , 我们把它落实来讲 , 其实绝大多数人并不会选择死亡 。 ” 分页标题
班宇笔下的人物 , 始终生活在一个宏观的历史当中 。 上世纪90年代的“下岗潮” , 在一代人或者说那个时代的所有人身上都有体现 , 无论他是在读书 , 还是在工作 , 甚至是已经在家养老 , 这种时代的变化 , 会映射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 他说 , “我只是讲 , 这种映射的强度和力度 , 因为大家面对艰难 , 最终会找到自己的应对方式 , 或者积极 , 或者消极 。 就算是消极的话 , 我觉得也不会去选择一种死亡 , 更多的可能是 , 大家终究会挺过来 , 或者是找到一种自己舒服的方式来把这段时期度过去 , 只是这样而已 。 ”
产生共情并不困难
《冬泳》里的每一篇文章 , 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背景 , “下岗”“买断工龄” , 这一背景关乎1990年代 , 也关乎东北 。 作为东北人的班宇 , 对近两年来的“东北热”也有自己的看法 。 班宇认为 , “我觉得一方面是追忆 , 另一方面可能是当时的某些现象 , 在今天也能找到一种映射 , 这个东西是要超过我们所描绘那些时代的元素 。 ”
班宇以东北音乐人董宝石的《野狼disco》为例 , 他说:“这首歌讲的是2000年前后 , 上世纪90年代的那种歌厅里面的东西 。 但是今天 , 大家依然会有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和共振 。 他唱的不仅仅是上游的时代 , 也有对于今天的一种诠释 。 ”在班宇看来 , 大众对东北文化的关注并不完全是一种猎奇的心态 。 也许最开始有这样的意味 , 很多人不了解东北 , 不了解那段时间的历史 , 再加上通过之前的小品或别的 , 大家会把东北人卡通化 。
班宇认为 , 在认知东北的过程中 。 “有一种很强烈的复杂性在里面 , 没有办法用几个词语 , 或者是几个标签 , 就把东北和东北人概括了 。 ”班宇这样概括东北在整个中国的位置 , “其实大家都在一个共同的地域里 , 所有人的命运都可能相似 。 只不过有的时候你走到前面一点 , 有的时候你又走到后面一点 , 所以可能给大家的感受更多一些 。 这种感受是真也是假 , 有的时候你觉得它跟你的记忆是完全相吻合的 , 有时候你又觉得它好像离你很远 , 就是这样一种复杂的感受 。 ”
在班宇看来 , 某一个地域的变迁 , 整个文化结构上的变迁 , 并不是一个一直向上走的过程 。 他指的并不是经济的发展 , 而是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 , 一定是一个像波浪似的、有高潮有低谷的循环的状态 。 在谷底的两个时期的人们 , 一定会感受到一个相同的状态 。 同样 , 对于站在峰顶上的人们来说 , 也会看见曾经的低谷是什么样子的 。
本文插图
节选自《中国青年作家报》
班宇新作《羽翅》见《中华文学选刊》2020年3期
选自《花城》2020年第1期
阅读链接:
本篇推送转载自《中华文学选刊》微信公众号
2020年第4期
- 凯翼|就为了让年轻人买得起,国潮紧凑SUV不到6万,1米8大个儿轻松坐
- flag|当代青年Flag魔咒:完成是一扇窄门
- windy天意晚晴|《知否》:为什么明兰要装柔弱?不是为了自保,而是她懂得这一点
- 爱情快递|尝试去原谅对方的背叛,只是为了让自己了无遗憾
- 懂懂笔记|用实力“打卡”外太空:荣耀30为十二星座“定妆”系统级影像能力创新,极限挑战源自技术底气冲破极限是为了用户日常的随手一拍
- 急塑健身|小哥为了减肥,每天做100个俯卧撑和跑步5公里,30天看变化
- 吃辣椒的小绵羊|有钱也不会变坏的3个生肖男,一心为了家,越过越美满
- 甲鱼聊跑步|为了减肥就去跑步,用这6个方法解决枯燥,爱上它告别亚健康
- 一只马丁靴|当代女生最困扰的身材问题:小肚子明显怎样聪明修饰?
- 姬姐聊情感|孕期我为了刷单赚钱,网贷50万三天被骗光,只能用离婚保住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