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湾】“鼎”盛,从仰韶村到王湾


_本文原题:“鼎”盛 , 从仰韶村到王湾

【王湾】“鼎”盛,从仰韶村到王湾
本文插图

【王湾】“鼎”盛,从仰韶村到王湾
本文插图
【【王湾】“鼎”盛,从仰韶村到王湾】
本文可参与“有奖互动” , 详情请关注“中报酒业”公众号在洛阳 , 我们选定了多处拟访地点——洛阳市博物馆以及王湾、五女冢、苏羊等遗址 。 行程中 , 还联络了洛阳市博物馆馆长谢虎军和洛阳市文物考古院院长史家珍等专家 , 以便及时获取学术支持 。
4月12日上午 , 参观完洛阳市博物馆后 , 我们决定去王湾遗址 。
王湾位于洛阳市涧西区 , 是典型的仰韶文化遗存 。 1959年秋和1960年春 ,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师生曾经在此大规模发掘 , 确定这是一处同仰韶村遗址性质十分相近 , 包含有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多层遗址 。
驱车前往 , 在距离王湾一两公里的时候 , 司机根据导航指引竟然开进了宁洛高速涧西收费站前 。 左右询问 , 才知道在进入高速站口前一个不起眼的地方 , 右转 , 有一条无名道路通向王湾 。
于是又绕了一个很大的圈子折返回来 。 在路人所指的一座通信铁塔毗邻的百货店内 , 我们向店家确证了此处为王湾村所在 , 而问起仰韶文化遗址地点时 , 回说“不知道” 。
进村的时候我们一直步行 , 此时午饭时分 , 空腹本就乏力 , 听到这个结果后竟陡增了低血糖引起的饿意 。 大家稍感失望地沿村路向前走 , 在一排房舍的尽头看见一对老夫妇在院门口悠闲小憩 , 如遇救命稻草 , 我们上前致意后询问王湾遗址 , 老者本来斜倚着椅子 , 这时正起身子说:“在我家房子后面!”
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
老人叫杨建忠 , 1959年北大考古系来到村里的时候 , 他14岁 , 还是个学生 。
“考古队来的时候 , 人手不够 , 来村子里找人 , 干一天给一块二毛五 , 我和我四哥参加了 , 开始是利用星期天的时间 , 后来我不上学了 , 天天去 。 ”
“挖出了好多瓶子、罐子、碗和瓮 , 光尖底瓶就有两种 , 考古队对每件挖出的东西都登记编号 , 工作做得细 。 不是太忙的时候 , 他们唱歌、跳舞 , 也教我们 。 有一个姓丁的女老师 , 可能是少数民族吧 , 经常跳少数民族的舞 。 ”
“1960年春考古结束 , 他们离开了 。 两年后 , 考古队里的李老师又来到王湾 , 他在复原一个陶器时 , 发现少了一片 , 让我们帮着寻找 , 最后 , 在原来挖掘的地方真找到了!”
杨建忠少年时代的这段经历 , 在一甲子之后回忆起来 , 仍然历历在目 。
陶鼎折射出的安居生活
杨建忠的美丽回忆打开了一幅记忆画卷 , 但也不可否认增加了主观个人因素 。 了解王湾 , 还需要有客观的视角 。
王湾村北临涧河 , 洛阳市涧西区因位于涧河之西 , 故为今名 。
渑池学者李社描绘了涧河流域图:“涧水出(陕县)广阳山之阴 , 汇为古水 , 东流过(渑池)英豪谷水村 , 又东在渑池会盟台与渑水交汇始称涧水 。 经渑池县城南流经(义马)楚坑、千秋、(新安)铁门、新安县入洛阳城 , 东南过东周王城入洛河 , 又东伊河注之 , 在巩义市康百万庄园、刘镇华故居汇入黄河 。 ”
这条文明的水系 , 联结着两个滨河的史前村落 。 从黄河之滨的仰韶村到涧水南岸的王湾 , 它们曾在一个时间维度下存在 。
根据地层叠压打破关系 , 考古学家将王湾的新石器文化分为三大期——第一期是仰韶文化 , 第二期是仰韶晚期或由仰韶向龙山过渡的文化 , 第三期是河南龙山文化晚期豫西类型 。
在这里 , 鼎—陶鼎的发现 , 成为王湾遗址仰韶文化区别于其他地区仰韶文化的骄傲亮点——半坡类型中没有鼎 , 庙底沟类型同样 。分页标题
陶鼎贯穿了王湾遗址的三期文化 。 仰韶文化中 , 是鼎腹较深的罐形鼎;仰韶向龙山过渡的文化中 , 罐形鼎有变化 , 如腹鼓、底平;进入第三期后 , 依然以罐形鼎为主的鼎 , 但折沿有棱、足矮小 , 显然从二期发展而来 。
陶鼎是仰韶时期重要的炊器 , 可以折射出人们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的特点 。 从仰韶文化时期起直至二里头文化早期 , 黄河流域的前人们 , 在长达二三千年的时间里 , 在大自然赐福与顺应天时的环境中 , 播种收获、制陶造酒、繁衍生息、开枝散叶 。
那时的自足经济或许还产生不了“钟鸣鼎食”的排场 , 可是 , 没有陶鼎 , 又怎么有后世的青铜鼎呢?!
王见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