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级券商:空穴来风,还是大势所趋?
文章图片
华夏时报采访人员 王兆寰 北京报道
近日 , 一则头部券商并购的传闻惊扰A股 , 虽然随后两家上市公司相继发公告澄清 , 但风波却并未平息 。
4月14日晚间 , 在因合并传闻当日均以上涨收盘的中信证券(600030.SH)和中信建投(601066.SH)相继披露公告 , 不仅对合并传闻予以否认 , 同时也称公司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信息 。
截至4月14日收盘 ,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分别报收23.21元/股、32.85元/股 , 涨幅4.22%、8.88% 。 受此影响 , 当天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申万宏源、中国银河等头部券商也都在午后迎来一波强势上行 , 至收盘时集体收红 。
尽管随后两家公司紧急辟谣 , 但随后的两天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股价不但没跌 , 反而持续强劲 , 大量资金净流入明显 。 4月16日 , 东方财富Choice显示 , A股资金净流入统计中 , 中信证券主力净流入4.92亿 , 位居第一;中信建投主力净流入3.14亿元 , 位居第二 。
A股市场从来就不缺题材的炒作 。 “公司辟谣市场还是在进行追逐 , 可见对于航母级券商的期待很大 。 ”一北京上市券商非银研究员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 近期无论是金融委还是国务院发布的相关政策都在力挺资本市场的重要性 , 在金融对外开放的背景下 , 航母级券商是大势所趋 。
不过 , 《华夏时报》总编辑、著名财经评论家水皮认为:“且不说传闻真实性如何 , 即便是两个个股真的合并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既不能让熊市变成牛市 , 也不可能让牛市变成熊市 , 对市场中长期的影响几乎为零 , 而且从合并的角度来看 , 今后未必会是一件好事 。 之前‘中车’就是最深刻的教训 。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离奇的并购传闻
4月14日 , A股再次上演了离奇事件 , 那就是传闻扰动 , 主角是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 , 事件则是最通俗的并购桥段 , 不过目标则是打造中国航母级券商 。
截至当天收盘 , 券商股们集体发力 , 证券行业指数大涨2.66% , 其中涨幅最高的为中信建投证券 , 涨幅8.88%;中信证券涨幅为4.22% , 成交额放大至45.11亿元 , 是前一日成交额的2.46倍 。 中信建投的成交额则是前一日的2.94倍 , 达到23.34亿元 。
更有趣的是 , 这则传闻起于午市后 , 在收市后的三个小时后 , 双方公司迅速辟谣 。
中信证券表示 , 公司未获悉有关上述传闻的相关信息 , 也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信息 。 公司发布的信息以公告为准 , 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 , 注意风险;中信建投也表示 , 截至目前 , 公司未得到来自于任何政府部门有关上述传闻的书面或口头的信息 , 公司无任何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 广大投资者注意做好信息识别 , 防范相关风险 。
值得注意的是 , 辟谣之后的第二日 , 4月15日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的跌幅均超过0.5% , 但券商板块表现强于大盘 , 中信建投上涨1.25% , 中信证券小幅下跌0.82% , 股价表现在券商板块中仍位居前列 。分页标题
对此 , 水皮认为 , 两个券商公司都做了澄清说明 , 说没有要合并的事情 , 但是投资者又进入了宁信其有 , 不信其无的怪圈 。 大家往往会形成了这样的概念:传谣 , 辟谣 , 最后证实 。 所以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第二日两只个股低开之后 , 盘中一度出现了拉升 , 当然最终还是回落 。
上述北京上市券商非银研究员对本报采访人员表示 , A股中确实存在双方当事公司对合并等消息存在不知情的情况 , 有些是在股东层面进行的动作 。 因此 , 传闻被辟谣 , 有些人反而觉得成为反向指标 。
华西证券第一时间发布报告指出 , 两个公司并购的传闻真假不重要 , 监管打造航母级券商、支持证券行业做大做强的决心是坚决的 。 近年来 , 直接融资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 相应对承担直接融资任务的证券业发展的重视程度随之提升 。
2019年11月29日 , 证监会答复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3353号提案——《关于做强做优做大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 , 构建资本市场四梁八柱确保金融安全的提案》明确表示 , 积极推动打造航母级头部证券公司 , 促进证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 积极支持各类国有资本通过认购优先股、普通股、可转债、次级债等方式注资证券公司 , 推动证券行业做大做强 。
华西证券研究所所长魏涛认为 , 过去10年证券行业发展速度不低 , 未来10年有望获得进一步高速发展 。 从证券业总资产占国家总资产的比重来看 , 经过多年的鼓励增资与杠杆提升 , 我国证券业总资产占国家总资产的比重上升到0.5%左右(2015年占比近0.6%) , 而美国证券行业总资产占国家总资产的比重在2017年仍高达1.2%(金融危机前行业杠杆更高) 。 广阔的市场空间叠加友好的监管政策 , 未来证券行业有望进一步维持高速发展 。
文章图片
可行性有多大?
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的合并似乎并不难 , 但是可能性有多大?对此 , 业界的争论也颇多 。
“中信证券如果和中信建投合并 , 业务有重叠性 , 与此前收购广州证券不同 , 双方在业务上不会产生较大的互补 。 ”一位资深券商市场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两者在投行业务上都是行业前三甲位置 , 一旦合并产生较大的化学反应较难 。
该人士指出 , 估值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中信建投证券目前的估值较高 , 存在较高的溢价 , PB超过4倍 , 中信证券则一倍多 。 一旦并购 , 中信建投证券的估值要回归 , 对目前的大股东权益是不利的 , 而其大股东是北京国资委 , 利益是很大的问题 , 合并的难度不小 。 不过 , 券商行业的并购是不可逆转的 , 无论是大吃小 , 还是强强联合对券商行业都是有好处的 , 特别是对抗外资大投行 。
《华夏时报》采访人员根据iFind统计显示 , 2017年至2020年4月16日 , 中信证券IPO主承销家数为70家 , 中信建投为62家 , 位居行业第一和第二 。
2019年 , 中信证券经纪业务收入 95.5亿 , 同比下降3.43% , 承销业务收入43亿 , 同比增长54.52% 。 完成A股主承销项目81单 , 主承销金额人民币2798.03亿元(含资产类定向增发) , 市场份额18.16% , 排名市场第一 。
中信建投证券的投资银行业务收入36.8亿元 , 同比增加20.56%;2019年财富管理业务营收40.9亿元 , 同比增加12.9% 。 2019年 , 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市场占比3.11% , 位居行业第10名 。分页标题
“传闻的出现不排除是对市场的投石问路 , 先看看反应再进行调整 。 ”一位华南上市券商首席非银行业研究员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如是说 , 两个公司合并很简单 , 但是合并后能否成为预想的航母级券商还得打问号 , 中信建投证券离开了国资委的背景是否还能在投行业务所向披靡?此前申万和宏源的合并没有呈现太强的局面 , 所以可行性还有待商榷 。
东吴证券发布报告指出 , 中国国内券商业已达新一波并购整合时点 。 在已有竞争格局下 , 头部优势在逐步扩大 , 集中度不断上行 , 且对标海外及国内金融其他子行业 , 仍有提升空间 。 对外开放竞争加剧 , 头部券商要直面海外券商挑战 , 对标海外 , 并购整合是最佳路径 。 政策面上监管助力龙头做大打造航母级券商 , 中小券商需要寻找特色化发展道路 。 并购整合或为中部券商突围良机 。
目前正处于政策的重要窗口期 , 包括证券法修订、衍生品供给的规定、科创板相关的资本市场改革等 , 政策红利将会对券商的估值构成明显催化 。
文章图片
龙头券商的机会
近日 , 有关资本市场改革的政策频出 。 4月7日国务院金融委第二十五次会议提出 , 要发挥好资本市场的作用 , 不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 , 坚决打击各种造假和欺诈行为 , 放松和取消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管制 , 提升市场活跃度 。
4月9日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 , 其中在“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部分提出了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加快发展债券市场、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主动有序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四大方面内容 。
中航证券分析师胡江认为 , 两次会议均提及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 目前发行、退市改革已步入深水区 , 交易制度改革有望提速 , 市场活跃度或进一步提升 。 同时 , 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 , 板块估值下探有限 , 从业绩匹配和改革预期看 , 当前估值存在低估 , 上行概率更大 。
3月份 , 券商整体业绩下降 , 截至4月11日晚 , 36家直接上市的券商已公布3月营收数据 , 可比口径下 , 单月营收环比下降17.44% , 净利润环比下降18.23% , 马太效应增强 。 从公布的营收数据来看 , 可比口径下 , 前5大和前10大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5.76%、70.92% 。
长城证券分析师刘文强指出 , 自营业务及经纪业务边际下降是拖累券商业绩的主要原因 。 2019年 , 基金重仓非银板块仍处于相对偏低位置 , 需重视行业边际变化 , 龙头券商是持仓重点 。 新《证券法》明确顶层制度设计 , 再融资松绑、科创板及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等政策利好项目储备丰富的龙头券商 , 有利于提升ROE , 可能受疫情而影响业务达成节奏 , 但仍需保持耐心 。
同时 , 券商结售汇业务试点 , 未来直接可从事自身及代客即期结售汇业务 , 自身与代客跨境投融资更加便利 , 也为开展FICC业务奠定基础 , 对擅长交易和创设产品的龙头券商更加有利 。
近期证监会允许银河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申万宏源、华泰等券商取得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资格 , 这也是首批获得该试点资格的券商 。
刘文强表示 , 这是监管层在鼓励支持龙头券商开展创新业务 , 也是券商探索财富管理之路十多年来 , 首次实现对客户进行账户管理式的买方投顾 , 意义重大;同时 , 高层定调衍生品市场发展 , 需关注股票期权扩容新政所带来的业绩贡献增长点 。 目前大券商PB处于1.82倍附近 , 仍存在一定价值空间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航母级券商:空穴来风,还是大势所趋?】
- 『证券快报』外资爆买,特斯拉飙涨,券商股异动,A股要变盘?,创业板大涨3%
- 「北京青年报-北青网」北京资产管理协会正式挂牌全国首家航母级“大资管”行业协会启航
- 【老金财经】垃圾股最后涨呢?,现在的A股是牛市吗?为什么牛市券商股先涨
- 财联社@注册资本将高达70亿!招商证券40亿增资另类子公司,科创板、新三板成券商跟投重地
- 子公司@注册资本将高达70亿!招商证券40亿增资另类子公司,科创板、新三板成券商跟投重地
- 『子公司』注册资本将高达70亿!招商证券40亿增资另类子公司,科创板、新三板成券商跟投重地
- 英为财情:科创板、新三板成券商跟投重地,注册资本将高达70亿!招商证券40亿增资另类子公司
- 【罗斯福号】罗斯福号航母已有660人确诊,舰长有可能复职
- 『疫情』法国航母超千人感染 非洲确诊病例大幅增长
- 法国戴高乐号航母上1081人确诊 法海军正调查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