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红周刊:板块龙头盈利稳健值得坚守,工程机械量价齐升

近期有内地工程机械厂商上调部分产品终端售价 , 比如混凝土泵车普遍上调5-10% , 中大型挖机上调5% , 小型挖机上调幅度在10% 。 叠加3月信贷及社融反弹 , 以及对基建投资回暖的预期 , 最近以三一重工和恒立液压为代表的企业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 股价屡创新高 。 考虑到工程机械行业困境反转已历时近4年 , 目前有必要探讨近期量价齐升的持续性及板块中长期的投资空间 。
理性看待短期量价齐升
实际上短期工程机械的涨价 , 主要还是短期性的供给缺口扩大 。 供给方面 , 由于全球疫情发酵 , 海外供应链厂家相继减产甚至停产 , 导致工程机械底盘、发动机等核心进口零部件供应变得紧张 , 企业采购成本大幅提升 。 需求方面 , 由于国内疫情逐步受控 , 复工进展持续推进 。 供给低谷叠加销售高峰 , 工程机械厂家顺势推了一波涨价 。
与此同时 , 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2.86万亿 , 比上年同期多增1.28万亿 , 加上今年基建对冲会发力 , 多家机构开始带节奏称工程机械板块仍有很大的投资空间 。 他们大多立足于长期 , 基于国产替代、产品出海以及机器人替人等趋势逻辑 , 得到短期仍可积极看好工程机械板块的结论 。 从长期来看 , 以三一重工为代表的工程机械龙头还有一定的成长空间 。
首先是来自于国产化率的提升 。 以挖掘机为例 , 2009年时整个国产的占比才30% , 到目前位置已突破60% , 正是国产替代的存在支撑着该周期性行业的持续成长 。 具体来看 , 20吨以下的小挖国产化率已高达70% , 而中挖不到60% , 大挖甚至不足50% 。 因此合理推断 , 随着国内主机厂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客户的逐步认可 , 中挖、大挖大概率会复制小挖的发展路径 。
其次是来自于国外市场的开拓 。 既然国产工程机械已经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 , 全球化就成为未来突破方向 , 这个过程依赖于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和规模化 , 进而提升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性价比 。 仍以挖掘机为例 , 目前国产挖机在海外市场的占比不足8% , 但这几年来每年出口增速都保持在30%以上的高水平 , 行业或许已进入出口收获期 。
再次来自于机器人对人的替代 。 中国工程机械的使用密度对标美日还有较大的发力空间 。 通常来说 , 挖机作业往往是分散化、零散化的 , 在全球老龄化的大背景下 , 人工成本持续提升 , 机械替人趋势难以逆转 , 国内还处于40人/台的较高水平 , 所以国内挖机的保有量震荡增长态势不变 。
以上三点虽表明工程机械行业的长期空间 , 但也无法作为短期买入依据;毕竟作为一个周期性行业 , 如果短周期出现趋势拐点 , 股价的下行压力恐怕不小 。
中期持股或需多些谨慎
到现在为止 , 工程机械行业的困境反转已经将近4年的时间 , 从历史经验来看 , 本轮行业销售峰值很可能是2020年前后 。 此轮周期上行的最大动力来自于上一轮周期更新需求的持续释放 , 这个更迭周期一旦衰竭 , 单靠上述几个要素难以抵消下行压力 。
另一方面 , 对于后续潜在的财政及基建刺激 , 或许也不应抱有太高的期望 。 本轮疫情后的经济提振计划 , 在高度上可能远不如2008年时的“四万亿”;加上地产投资越发谨慎 , 新增基建方面的工程机械需求 , 一定程度上又会被萎缩的地产需求抵消 。 目前来看 , 在短期供给短缺解决后 , 量价齐升比较难持续 。
在这样的环境下 , 坚守盈利较为稳健、继续受益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龙头公司可能是更佳策略 。 作为工程机械板块的核心龙头 , 三一重工的各类产品大多都占据了国内市场20%-40%的市场份额 , 国际化的逻辑也在持续兑现 , 每年国内近三成挖机出口来自于三一 。 美中不足的是估值 , 经过近期快速上涨后 , 2020年一致预期下的市盈率也达到12-13倍的水平 , 这一估值已接近接轨全球龙头卡特彼勒 , 后续进一步修复的空间有限 。 三一作为市占率最大的行业老大 , 在行业发展进入平台期后 , 抵御波动的能力会更强 。
【证券市场红周刊:板块龙头盈利稳健值得坚守,工程机械量价齐升】恒立液压的成长确定性可能更高 , 原因在于液压件本身的技术门槛 , 这决定了竞争环境其实比主机厂还要好 。 从历史经验来看 , 2011年至2015年期间 , 尽管挖掘机销量剧烈下滑 , 从17.8万台的水平降到5.6万台 , 但从恒立自身的经营业绩来看 , 那几年基本是在10亿-12亿之间波动 , 正是这个壁垒的存在 , 让公司具备了熨平行业周期波动的能力 。 目前恒立非标品的收入还在不断增加 , 相信未来的成长能力比较强 , 或许这也是市场给予公司如此高估值的原因 。 ■

证券市场红周刊:板块龙头盈利稳健值得坚守,工程机械量价齐升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