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遗产 共享未来


守护遗产 共享未来
文章图片

配图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分别为云南傣族传统村落 , 西夏陵泰陵 , 北京中轴线俯拍图 , 震泽夜景 。
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 。 今年主题是“共享文化、共享遗产、共享责任” , 其宗旨是推动遗产价值为更多人共享 , 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传播推广 。
中国拥有55处世界遗产 , 是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 按照《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要求 , 每个缔约国除了正式申报项目之外 , 还应建立一套完整的“预备名单” , 作为项目储备 , 随时准备接受评估 。
中国有数量众多的世界遗产“预备项目” 。 1993年 , 中国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了首份“预备名单” 。 2006年和2012年 , 国家文物局更新了两次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 其后又陆续增补了景德镇御窑遗址等7个项目 。 目前为止 , 中国共有46项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 , 项目的数量、类型和涉及的时空范围 , 在世界都属独一无二 。
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设置和不断更新 , 既展示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 又体现出对文化遗产与时俱进的认知变化 。 随着世界遗产领域对每年申报项目数量的限定以及对新类型项目的倾斜 , 构建一个类型丰富、体系完整的“预备名单” , 对未来的遗产项目培育和申报具有重要意义 。
中国文化遗产项目的评定已与世界遗产评估的程序接轨 , 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对申报项目进行书面审查、现场评估 , 并通过终审评议会提供专业意见 , 国家文物局对“预备名单”施行“动态管理”模式 , 确保了评估流程的科学性 。
我们为读者选择了四处“预备项目” , 共同分享其历史文化价值 。 这四处项目展现出中华民族丰富风貌的独特历史特征 。 每个项目都需要得到妥善的保护和传承 。 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完善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 彰显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 , 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 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中国 。
——编 者
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可填补茶类遗产空白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 这里山高林茂 , 平均海拔高度1400米左右 , 地形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合普洱茶生长 。 早在唐朝时 , 布朗族先民在迁徙途中发现野生茶叶 , 遂在景迈山定居 , 在森林中建寨 , 在寨子周围种植茶树 。 他们和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 , 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 , 形成了林茶互生、人地共荣的古茶林文化景观 。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世界上现代茶园种植技术普及前传统的林下茶种植方式保存至今的实物例证和典型代表 。 世居民族在长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 , 保留对茶树生长有利的高大乔木 , 通过有限度的林下开垦为茶树生长创造了适宜的光照条件 , 同时利用森林天然生态系统提供养分并防止病虫害 , 不用施肥和用药 , 生产出高品质的有机茶叶 。 这一技术保持传承至今并依旧充满活力 。 当世界绝大多数茶园采取台地化、规模化、农场化的“种植园模式”时 , 这种传统茶园种植模式以及蕴含其中的独特世居民族文化传统显得更加珍贵 。
因地制宜的土地平面和垂直利用技术 , 塑造了“林—茶—人”三位一体的环境关系和生态关系 , 围绕神山的整体选址、紧依寨心的村落布局和集生产生活功能于一体的木构干栏民居 , 都做到了对自然环境巧妙的适应和利用 , 体现出人居环境营建的科学性 。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区范围7167.89公顷 , 缓冲区11927.85公顷 , 包括5片集中的古茶林 , 古茶林中的5个布朗族和4个傣族传统村落以及古茶林之间的3片代表性分隔防护森林也包含在内 。
富含民族特色的景迈山茶文化 , 以“和”为核心 , 反映出养生、修性、怡情、尊礼的精神内涵 , 塑造了当地世居居民热情善良的民族性格 , 使得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各民族之间相互帮助 。 景迈山各民族之间“生产—生活—生态”相互促进的朴素生态伦理和智慧 , 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分页标题
茶对人类文明影响深远 。 目前全球已有咖啡园、葡萄园等15项经济作物类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但茶类遗产却是空白 。 中国西南山地是全球山茶属的分布中心和起源中心 。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得到法律、规划的良好保护 , 其申报将是对世界遗产类型的重要补充 。
宁夏银川西夏陵
了解消失的西夏王朝
西夏陵坐落于宁夏银川市贺兰山东麓的洪积扇上 , 由9座帝王陵园、271座陪葬墓、占地5.7万平方米的北端建筑遗址、防洪工程遗址组成 , 陵区出土的文物近万件 , 包括建筑构件、残碑及其他各种器物 , 占地面积39平方公里 。
西夏王朝(1038年—1227年)处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界地带 , 长年维持复杂的多民族与政权交替征战及和平交流的状态 , 王朝统治者通过军事、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各种手段维护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 于中国西部内陆干旱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中 , 创建并维系了一个历经190年、领土面积最大时约达115万平方公里的政权 , 展现出多个族群在同一区域内文明与文化方面的交互影响与再创造过程 。
西夏陵陵区位于贺兰山南部东麓的洪积扇上 , 呈西南—东北方向分布 。 在选址与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特别是唐宋时期陵寝制度的深刻影响 。 帝陵规模不一 , 建制和布局均以由内城、月城和陵城或陵域三部分基本空间组成 , 建筑遗存包括内城的献殿、陵塔、墓道、墓室、神墙(含四角台)、门阙、中心台等要素 。 月城的城垣、城门、石象生等 , 陵城或陵域的城垣、碑亭、阙台、角台等 。 建筑风格受到唐宋、辽、金等周边地区的多方影响;建造技术以中国北方地区传统的黄土夯筑为主;建筑材料以土、木、砖、瓦、琉璃、石为主 , 其中以绿色琉璃瓦、花卉纹或兽面纹瓦当、各类脊饰以及雕龙望柱等建筑构件最具代表性 。 丰富的出土器物展现出这一地区农牧并重的产业特征 。 陵区出土的西夏文残碑展现出这一王朝杰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
西夏陵作为西夏王朝的帝王陵寝 , 属于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完整的西夏时期考古遗存 。 它以完整留存至今的帝陵、陪葬墓、防洪设施遗迹以及陵区北端的大型建筑遗址 , 与雄伟的贺兰山及其东麓广袤的洪积扇戈壁滩景观 , 共同为西夏王朝及其君主世系的存在提供了特殊的见证 。 这些遗存呈现的独特的空间布局、陵寝形制、陵墓造型、建造技术与出土文物 , 揭示出西夏王朝在社会制度、宗教信仰、丧葬习俗以及诸多文化与技术方面的种种特征 , 为我们了解这一中国古代王朝提供了最直接的线索 。
江南水乡古镇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在诗文传诵中 , 江南是气候绝佳、景色宜人之地 , 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对于江南最普遍的地理概念 , 应是在中国长江下游太湖以东地区 , 这里广泛分布着由湖泊、河道构成的密集水网 。 经过宋元及之前的人类长时间的开垦 , 水网密集区域逐渐被改造成适宜人类居住的水陆混合地区 。 在明朝至民国时期 ,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 在这些由河道和圩田构成的水陆混合地区中 , 大量市镇聚落逐渐兴起繁荣 , 承担了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商业功能 , 并发展了丝绸、棉布等代表性手工业 , 由此形成了具有典型市镇格局和生产生活特征的江南水乡古镇 。
江南水乡古镇具有一些突出特点 。 空间上 , 明清江南地区的新兴市镇 , 大部分集中于太湖流域东南侧低洼多水的“江南水乡”范围内 , 尤其是苏州、常州、松江、嘉兴四府境内 。 时间上 , 江南水乡古镇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明代成化、弘治时期即15世纪 , 是新兴市镇的萌发时期;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即16世纪 , 是新兴市镇的成熟时期;清代至民国为市镇的发展和衰落时期 。 类型上 , 江南水乡古镇大多数是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原料的交易场所 , 也有少数是当地手工业特产的集散地 , 这就是地域性的专业化市镇 , 尤以丝绸专业化市镇的成长最为显著 。 分页标题
2015年 , 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 , 确定由苏州市负责牵头江南水乡古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 基于前期的研究成果 , 目前申报遗产位于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境内 , 由最具代表性的周庄、同里、甪直、乌镇、西塘、黎里、锦溪、沙溪、震泽、惠山和新场11个古镇组成 。 申报的遗产区面积为466.43公顷 , 缓冲区面积为1172.73公顷 , 总面积为1639.16公顷 。
由建筑、河道、街巷、植被和其他构筑物等要素共同构成的城镇景观 , 展现了江南水乡古镇自明代起延续至今的传统风貌 , 成为长江下游地区村镇聚落景观的典范 。 各镇内均有若干节点作为集中反映这种景观的主要场所 。
江南水乡古镇见证了人类对湖泊湿地这类环境的适应 , 以及对其进行持续改造直至成为适宜人类生活居住的区域的过程 。 对太湖流域塘浦圩田系统的不断优化和独特的土地利用模式 , 是江南水乡古镇以及“城市—市镇—乡村”聚落体系发展繁荣的基础 , 展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杰出智慧 。 同时 , 江南地区多水的环境也对古镇的格局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 , 形成了跨越多个陆地单元的独特城镇格局 , 以及以河道作为交通要道与公共活动空间的独特风俗与传统 , 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
江南水乡古镇的建筑、景观与生活方式 , 直观地反映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 使其成为古代文人阶层的精神家园 。 同时 , 江南水乡古镇也是大量文学艺术作品的诞生场所 , 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对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审美产生了深远影响 。
北京中轴线
都城规划经典之作
北京中轴线创始于元代 , 形成、完善于明清至近现代 , 历经750余年 , 贯穿北京老城南北 , 全长约7.8公里 , 是由历史道路联系起来的城市空间整体 , 包括城门、广场、宫殿、御苑、坛庙等 。 根据《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 , 严格以宫城为中心、礼仪秩序为核心 , 进行整体城市规划建设 , 这是中国都城区别于其他国家城市的显著特征 。 北京老城独有的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壮美秩序所依据的这条中轴线 , 是中国现存最长且保存最为完好的传统都城轴线 , 是中国都城规划的经典之作 。
北京中轴线以“中”对称的设计方法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世界观和“择中而居”的理念 , 其规划格局与建筑形态是国家观念与礼仪秩序的象征 , 被誉为北京这座古都的脊梁 , 轴线之上及其两侧分布着北京老城最重要的建筑群 。
梁思成先生对此做过生动描述:从外城最南的永定门北行 , 在中轴线左右是天坛和先农坛两个约略对称的建筑群;经过长长一条市楼对列的大街 , 面向内城第一个重点——雄伟的正阳门楼;从正阳门楼到天安门 , 是最大胆的空间处理;由天安门起 , 是一系列轻重不一的宫门和广庭 , 金色照耀的琉璃瓦顶 , 一层又一层的起伏峋峙 , 一直引导到太和殿顶 , 到达中线前半的极点 , 然后向北 , 重点逐渐退削 , 以神武门为尾声;再往北 , 又“奇峰突起”地立着景山做了宫城背后的衬托;由此向北是一波又一波的远距离重点的呼应;到鼓楼、钟楼 , 高大的建筑物都继续在中轴线上 。
北京中轴线不仅是中国古代传统礼仪秩序的历史见证 ,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 作为北京城市发展重要的轴线 , 其文物保护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 一批市属文物腾退进展顺利 , 一批重点文物得到妥善修缮 , 一批腾退后的文物获得有效开放利用 , 北京中轴线遗产和北京老城的保护状况显著改善 。
北京中轴线秉承了“中正和合”的文化传统与“多元一体”的治理理念 ,通过申遗将向世界展现中国乃至东亚地区传统都城规划与建设的独特成就 , 传播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价值与其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礼制文化、营城理念及高超绝妙的建筑设计与营造水平 。
【守护遗产 共享未来】分页标题本版稿件及配图分别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西夏陵管理处、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办公室、北京市文物局提供